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


背景技术:

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
3.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4.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
5.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
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包括绕包线束、夹层线束及芯线,所述绕包线束包括阻燃纤维线束及隔热纤维层,所述隔热纤维层呈螺旋状缠绕于阻燃纤维线束的外侧,所述绕包线束设置有多股,多股所述绕包线束呈交叉状编织呈筒形状,并包覆在所述芯线的外侧,所述芯线与绕包线束之间留有环形状间隙,所述夹层线束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状间隙内;
8.所述夹层线束包括多个耐高温纤维线束,各所述耐高温纤维线束均呈螺旋状弯曲,并在其内部形成中空结构,多个所述耐高温纤维线束的外侧缠绕有胶粘纤维线束层;
9.所述芯线包括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及锦纶纤维束,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设置有多股,其也呈交叉编织状缠绕在锦纶纤维束的外侧。
10.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纤维层在阻燃纤维线束的外表缠绕形成多道环状结构,相邻环状结构之间沿阻燃纤维线束的长度方向交替穿设有限位线束,所述限位线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线束在阻燃纤维线束的周向上呈环形排列。
11.上述方案中,所述阻燃纤维线束为聚四氟乙烯纤维束。
12.上述方案中,所述胶粘纤维线束层的纤维长度为-mm。
13.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纤维层为涤纶长纤和粘胶纤维的混合线束。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涡流纺纱线,设置有阻燃纤维线束及隔热纤维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阻燃效果,同时在其内部填充有夹层线束,该夹层线束呈中空结构,可将中心芯线与外层绕包线束相分隔开来,进一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芯线也采用阻燃性较好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也进一步提高了其整体的阻燃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隔热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中限位线束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9.实施例:参见图1-3,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包括绕包线束100、夹层线束200及芯线300,所述绕包线束100包括阻燃纤维线束101及隔热纤维层102,所述隔热纤维层102呈螺旋状缠绕于阻燃纤维线束101的外侧,所述绕包线束100设置有多股,多股所述绕包线束100呈交叉状编织呈筒形状,并包覆在所述芯线300的外侧,所述芯线300与绕包线束100之间留有环形状间隙,所述夹层线束200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状间隙内;
20.所述夹层线束200包括多个耐高温纤维线束201,各所述耐高温纤维线束201均呈螺旋状弯曲,并在其内部形成中空结构,多个所述耐高温纤维线束201的外侧缠绕有胶粘纤维线束层202;
21.所述芯线300包括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301及锦纶纤维束302,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301设置有多股,其也呈交叉编织状缠绕在锦纶纤维束302的外侧。
22.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纤维层102在阻燃纤维线束101的外表缠绕形成多道环状结构,相邻环状结构之间沿阻燃纤维线束101的长度方向交替穿设有限位线束103,所述限位线束10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线束103在阻燃纤维线束101的周向上呈环形排列。
23.上述设置的阻燃纤维线束及隔热纤维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阻燃效果,同时在其内部填充有夹层线束,该夹层线束呈中空结构,可将中心芯线与外层绕包线束相分隔开来,进一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芯线也采用阻燃性较好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也进一步提高了其整体的阻燃性能。
24.所述阻燃纤维线束101为聚四氟乙烯纤维束,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
25.所述胶粘纤维线束层的纤维长度为40-50mm,抗拉伸性能及韧性相对较好。
26.所述隔热纤维层102为涤纶长纤和粘胶纤维的混合线束,一方面具有隔热性能,另一方面可使其整体强度更好,难以剥离。
27.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绕包线束(100)、夹层线束(200)及芯线(300),所述绕包线束(100)包括阻燃纤维线束(101)及隔热纤维层(102),所述隔热纤维层(102)呈螺旋状缠绕于阻燃纤维线束(101)的外侧,所述绕包线束(100)设置有多股,多股所述绕包线束(100)呈交叉状编织呈筒形状,并包覆在所述芯线(300)的外侧,所述芯线(300)与绕包线束(100)之间留有环形状间隙,所述夹层线束(200)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状间隙内;所述夹层线束(200)包括多个耐高温纤维线束(201),各所述耐高温纤维线束(201)均呈螺旋状弯曲,并在其内部形成中空结构,多个所述耐高温纤维线束(201)的外侧缠绕有胶粘纤维线束层(202);所述芯线(300)包括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301)及锦纶纤维束(302),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301)设置有多股,其也呈交叉编织状缠绕在锦纶纤维束(30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纤维层(102)在阻燃纤维线束(101)的外表缠绕形成多道环状结构,相邻环状结构之间沿阻燃纤维线束(101)的长度方向交替穿设有限位线束(103),所述限位线束(10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线束(103)在阻燃纤维线束(101)的周向上呈环形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纤维线束(101)为聚四氟乙烯纤维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纤维线束层的纤维长度为40-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纤维层(102)为涤纶长纤和粘胶纤维的混合线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包括绕包线束、夹层线束及芯线,所述绕包线束包括阻燃纤维线束及隔热纤维层,所述隔热纤维层呈螺旋状缠绕于阻燃纤维线束的外侧,所述绕包线束设置有多股,多股所述绕包线束呈交叉状编织呈筒形状,并包覆在所述芯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涡流纺纱线,设置有阻燃纤维线束及隔热纤维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阻燃效果,同时在其内部填充有夹层线束,该夹层线束呈中空结构,可将中心芯线与外层绕包线束相分隔开来,进一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芯线也采用阻燃性较好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束,也进一步提高了其整体的阻燃性能。提高了其整体的阻燃性能。提高了其整体的阻燃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侯春春 韩明兴 罗天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