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低弹丝,具体为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背景技术:

2.涤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出的一种合成纤维,有着十分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布料等领域,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再仅限于遮蔽身体,人们对布料的舒适度和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涤纶丝作为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的布料之一也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涤纶低弹丝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它是以聚酯切片为原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再经牵伸假捻加工而成,具有流程短、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是针织或机织加工的理想原料,适宜制作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如窗帘布、沙发布、贴墙布等,也是目前市面上十分常见的原料之一。
3.现有的涤纶低弹丝,抗菌的效果较差,因为在制作成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的时候,其抗菌性非常重要,所以涤纶低弹丝抗细菌性较差容易导致使用者感染皮肤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以解决现有的涤纶低弹丝抗菌效果较差的问题。
5.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涤纶低弹丝主体;
6.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包括芯纱、粘接层一、纳米银抑菌层、粘接层二、除臭层、抗静电层以及光催化层,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位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外侧,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一连接,所述除臭层位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外侧,所述除臭层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二连接,所述抗静电层连接在所述除臭层外侧,所述光催化层布置在所述抗静电层外侧。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银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臭层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静电层由导电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层呈网状结构。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纳米银抑菌层,因为纳米银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能起到抑菌作用,而通过设置除臭层,因为除臭层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其纳米除臭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所以通过除臭层使涤纶低弹丝主体具有良好的除臭性,最后通过设置光催化层,因为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能进一步提高涤纶低弹丝主体的抗菌性和除臭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示意图。
14.图中:1-涤纶低弹丝主体、11-芯纱、12-粘接层一、13-纳米银抑菌层、14-粘接层二、15-除臭层、16-抗静电层、17-光催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涤纶低弹丝主体1;
17.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包括芯纱11、粘接层一12、纳米银抑菌层13、粘接层二14、除臭层15、抗静电层16以及光催化层17,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位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外侧,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一12连接,所述除臭层15位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外侧,所述除臭层15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二14连接,所述抗静电层16连接在所述除臭层15外侧,所述光催化层17布置在所述抗静电层16外侧,通过设置粘接层一12,可使纳米银抑菌层13与芯纱11粘接固定,而通过设置粘接层二14,则可以使除臭层15与纳米银抑菌层13粘接固定;
18.通过设置纳米银抑菌层13,因为纳米银抑菌层13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使涤纶低弹丝主体1具有抑菌性;
19.通过设置除臭层15,因为除臭层15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其纳米除臭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所以通过除臭层15使涤纶低弹丝主体1具有良好的除臭性;
20.通过设置抗静电层16,因为抗静电层16由导电纱线编织而成,且其抗静电层16呈网状结构,所以可以增强涤纶低弹丝主体1的抗静电能力;
21.通过设置光催化层17,因为光催化层17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17能进一步提高涤纶低弹丝主体1的抗菌性和除臭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涤纶低弹丝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包括芯纱(11)、粘接层一(12)、纳米银抑菌层(13)、粘接层二(14)、除臭层(15)、抗静电层(16)以及光催化层(17),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位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外侧,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与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一(12)连接,所述除臭层(15)位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外侧,所述除臭层(15)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二(14)连接,所述抗静电层(16)连接在所述除臭层(15)外侧,所述光催化层(17)布置在所述抗静电层(16)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13)由纳米银粒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层(15)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16)由导电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层(16)呈网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层(17)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涤纶低弹丝主体;涤纶低弹丝主体包括芯纱、粘接层一、纳米银抑菌层、粘接层二、除臭层、抗静电层以及光催化层,纳米银抑菌层位于涤纶低弹丝主体外侧。通过设置纳米银抑菌层,因为纳米银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能起到抑菌作用,而通过设置除臭层,因为除臭层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其纳米除臭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所以通过除臭层使涤纶低弹丝主体具有良好的除臭性,以解决现有的涤纶低弹丝抗菌效果较差的问题。弹丝抗菌效果较差的问题。弹丝抗菌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冼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志昇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