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纸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


背景技术:

2.纸品制造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对纸张进行压光处理,在造纸机生产线上配备双辗压光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整饰,提高纸幅的平滑度、光泽度和紧度,或者提高平滑度、光泽度的同时又能保持松厚度;二是校正纸幅的厚度,或保持均匀的紧度。
3.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光机主要包括有机架以及连接在机架上的定辊和位于定辊上方的动辊,其中定辊的位置不动,而动辊的位置可以进行升降,从而使得纸能够更好的穿过定辊和动辊之间,同时也能够对不同的纸张进行压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旨在达到便于调节的目的。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以及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机架上的定位辊,所述机架上均水平开设有活动槽,每个所述活动槽中均活动设置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之间转动设置有活动辊,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调节缸体,所述调节缸体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活动块位置的终止结构,当所述终止结构抵触于所述活动块时,所述活动辊与所述定位辊之间的距离最小。
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展纸辊、导向辊以及两个清理辊刷,所述展纸辊、所述导向辊以及所述清理辊刷的轴心所在的直线均与所述定位辊的轴心所在的直线相平行,且所述展纸辊、所述定位辊、所述活动辊以及所述导向辊依次分布,一所述清理辊刷转动贴合于所述定位辊背离所述活动辊的一侧,另一所述清理辊刷活动贴合于所述活动辊背离所述清理辊刷的一侧,贴合于所述活动辊的所述清理辊刷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块,一所述清理辊刷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辊的端部之间,以及另一所述清理辊刷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辊的端部之间均设置有传动环。
7.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块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稳定部,四个所述稳定部分别活动贴合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8.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设置有减阻滚珠,所述减阻滚珠活动抵触于所述活动槽的顶部或底部。
9.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终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外侧的定位板以及与所述定位板水平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杆,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正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块。
10.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终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外侧的第一调节筒,所述第一调节筒的内腔纵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调节筒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第
一调节筒的内壁相配合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靠近所述活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背离所述定位辊的一侧,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靠近所述第一调节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平行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调节筒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端部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穿过的让位孔;
11.所述第一调节筒中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块位置的调节机构。
1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筒,所述第二调节筒与所述第一调节筒相垂直,且所述第二调节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筒背离所述定位辊的一侧相通,所述第一调节块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背离所述定位辊的一侧;
13.所述第二调节筒的纵截面呈矩形,且所述第二调节筒中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节筒的内壁相配合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靠近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平行的第四斜面;
14.所述第二调节筒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筒的一端水平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筒的外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块螺纹连接。
15.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斜面上开设有截面为t字形的带动槽,所述第四斜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带动槽活动配合的带动体,所述第三斜面活动贴合于所述第四斜面,所述带动体沿所述第二调节块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块沿所述第二调节块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中。
1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调节块背离所述定位辊的一侧为指示侧壁,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指示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指示侧壁之间的夹角。
17.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丝杆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筒外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丝杆相垂直的联动部,穿过所述联动部并与所述联动部螺纹连接设置有定位柄,所述定位柄上转动套接有转动筒,所述第二调节筒的端部设置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定位圈,转动所述定位柄可使所述定位柄的端部过盈抵触于所述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与所述转动筒位于所述联动部的两侧。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对纸进行压光之前,首先是活动辊距离定位辊的位置较远,能够便于需要压光的纸穿过,之后调节缸体驱动活动辊朝向定位辊活动,直到活动块抵触到终止结构上之后,此时的活动辊不能继续活动,因此定位辊与活动辊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可以正常对纸进行压光。其中本技术中的调节缸体为常规气缸,其最大行程可以驱动活动辊抵触到定位辊上,但是由于终止结构的存在,使得活动辊与定位辊之间保持了一定的间隔,并且可以调节终止结构,并使得活动辊与定位辊之间的间隔能够变化,从而可以适用到不同的纸张生产要求中。
19.其中,由于活动辊是水平往复活动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节位置的调节缸体就具有交底的要求,可以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同时由于活动辊的重力是通过机架承受的,因此当活动辊的位置调节到合适后,便能够较好的保持其位置的稳定性,使得压光的均衡度等更佳,保证了压光的质量。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3.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一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4.图4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一中活动块部分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5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27.图7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28.图8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29.图9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0.图10是图9中d部分的放大图;
31.图11是图10中e部分的放大图;
32.图12是图10中f部分的放大图;
33.图1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一调节筒部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图13中g部分的放大图;
35.图15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一调节筒部分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6.图16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一调节块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37.图17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一调节块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38.图18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二调节块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39.图中,1、机架;2、定位辊;3、活动槽;4、活动块;5、活动辊;6、调节缸体;7、展纸辊;8、导向辊;9、清理辊刷;10、传动环;11、稳定部;12、减阻滚珠;13、定位板;14、第一调节杆;15、第一定位块;16、第一调节筒;17、第一调节块;18、第一斜面;19、第二定位块;20、第二斜面;21、让位孔;22、第二调节筒;23、第三斜面;24、第二调节块;25、第四斜面;26、调节丝杆;27、带动槽;28、带动体;29、指示侧壁;30、联动部;31、定位柄;32、转动筒;33、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
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1
42.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1以及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机架1上的定位辊2,所述机架1上均水平开设有活动槽3,每个所述活动槽3中均活动设置有活动块4,两个所述活动块4之间转动设置有活动辊5,所述机架1上水平设置有调节缸体6,所述调节缸体6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块4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辊5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辊2,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活动块4位置的终止结构,当所述终止结构抵触于所述活动块4时,所述活动辊5与所述定位辊2之间的距离最小。
43.还包括有展纸辊7、导向辊8以及两个清理辊刷9,所述展纸辊7、所述导向辊8以及所述清理辊刷9的轴心所在的直线均与所述定位辊2的轴心所在的直线相平行,且所述展纸辊7、所述定位辊2、所述活动辊5以及所述导向辊8依次分布,一所述清理辊刷9转动贴合于所述定位辊2背离所述活动辊5的一侧,另一所述清理辊刷9活动贴合于所述活动辊5背离所述清理辊刷9的一侧,贴合于所述活动辊5的所述清理辊刷9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块4,一所述清理辊刷9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辊5的端部之间,以及另一所述清理辊刷9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辊2的端部之间均设置有传动环10。
44.所述活动块4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稳定部11,四个所述稳定部11分别活动贴合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所述活动块4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设置有减阻滚珠12,所述减阻滚珠12活动抵触于所述活动槽3的顶部或底部。
45.所述终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外侧的定位板13以及与所述定位板13水平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杆14,所述活动块4靠近所述第一调节杆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5,所述第一调节杆14的端部正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块15。
4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在对纸进行压光之前,首先是活动辊5距离定位辊2的位置较远,能够便于需要压光的纸穿过,之后调节缸体6驱动活动辊5朝向定位辊2活动,直到活动块4抵触到终止结构上之后,此时的活动辊5不能继续活动,因此定位辊2与活动辊5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可以正常对纸进行压光。其中本技术中的调节缸体6为常规气缸,其最大行程可以驱动活动辊5抵触到定位辊2上,但是由于终止结构的存在,使得活动辊5与定位辊2之间保持了一定的间隔,并且可以调节终止结构,并使得活动辊5与定位辊2之间的间隔能够变化,从而可以适用到不同的纸张生产要求中。
47.其中,由于活动辊5是水平往复活动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节位置的调节缸体6就具有交底的要求,可以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同时由于活动辊5的重力是通过机架1承受的,因此当活动辊5的位置调节到合适后,便能够较好的保持其位置的稳定性,使得压光的均衡度等更佳,保证了压光的质量。
48.在压光的时候,纸张依次通过展纸辊7、定位辊2、活动辊5以及导向辊8之后,向外活动出去;其中展纸辊7和导向辊8保证了纸张的活动或运动的稳定性,使得纸张被压光以及后续传出的稳定性更佳。
49.不仅如此,在生产过程中,当活动块4在机架1上水平滑动的时候,活动块4两侧的稳定部11都是活动贴合在机架1的侧壁上的,因此保证了活动块4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活动的稳定性;同时减阻滚珠12的存在减小了活动块4在活动时候的阻力,使得其活动更为轻松,同时也减小了对调节缸体6(气缸)的要求。
50.在定位辊2和活动辊5转动的过程中,二者分别通过传动环10(比如皮带等)带动了两个清理辊刷9进行转动,同时对定位辊2和活动辊5的表面进行刷理,从而使得定位辊2和活动辊5的表面能够保持洁净,并且使得后续的压光能够高质量的进行;其中相比于常规的刮刀清理辊而言,清理辊刷9的清理更为柔和,并不会对辊的表面(定位辊2和活动辊5都是刚性的辊)产生磨损,从侧面保证了压光质量。其中清理辊刷9都是包括有中间的硬质杆部以及位于硬质干部中间位置外壁上的刷毛;硬质干部转动穿过了机架1或活动块4,所以可以被带动转动的同时,也可以支撑刷毛;不仅如此,由于传动环10在带动清理辊刷9转动的时候,清理辊刷9与定位辊2或活动辊5的转动方向分别是相同的,因此在清理辊刷9与定位辊2的接触侧的转动方向,以及清理辊刷9与活动辊5的接触侧的转动方向,就都是相反的,这样就使得清理的效果更佳,定位辊2和活动辊5都可以具有更好的洁净度。并且清理辊刷9受到了定位辊2和活动辊5的带动,因此也减少了成本投入。
51.用于驱动定位辊2的电机是固定在机架1上的,但是用于驱动活动辊5的电机则是被活动块4带动进行同步活动的,这样无论活动辊5活动到何处,电机都可以正常带动活动辊5进行转动,并且清理辊刷9也可以正常的对活动辊5进行刷理。
52.其中不同的纸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定位辊2和活动辊5之间的间隙或间隔是不同的,这样在实际生产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杆14来实现对活动辊5的位置进行限位。比如需要更厚的纸或更多层的纸进行压光的时候,则转动第一调节杆14,并使得第一调节杆14朝向第一定位块15方向活动;然后当第一定位块15抵触到第一调节杆14的端部之后,通过塞尺测量定位辊2和活动辊5两端之间的间隔是否达到了合适,如果间隔太小的,则继续转动第一调节杆14使得第一调节杆14继续朝向第一定位块15方向活动;反之如果间隔太大的话,则转动第一调节杆14使得第一调节杆14朝向远离第一定位块15的方向活动。这样就能对不同厚度的纸,或不同层数的纸进行压光,适用范围更广。
53.其中本技术中的活动辊5和定位辊2既可以是常温的压辊,也可以是与市面上相同的加热升温的辊,如果是需要升温的辊,则可以在活动辊5或定位辊2(中空状)的两端通过管道输入热油或热蒸汽等,对定位辊2或活动辊5进行升温。
54.实施例2
55.一种新型复合性压光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至图18所示,所述终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1外侧的第一调节筒16,所述第一调节筒16的内腔纵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调节筒16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筒16的内壁相配合的第一调节块17,所述第一调节块17靠近所述活动辊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18,所述第一斜面18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17背离所述定位辊2的一侧,所述活动块4靠近所述第一调节块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9,所述第二定位块19靠近所述第一调节筒16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8相平行的第二斜面20,所述第一调节筒16靠近所述第一斜面18的端部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19穿过的让位孔21;
56.所述第一调节筒16中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块17位置的调节机构。
5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筒22,所述第二调节筒22与所述第一调节筒16相垂直,且所述第二调节筒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筒16背离所述定位辊2的一侧相通,所述第一调节块17远离所述第一斜面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斜面23,所述第三斜面23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17背离所述定位辊2的一侧;
58.所述第二调节筒22的纵截面呈矩形,且所述第二调节筒22中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节筒22的内壁相配合的第二调节块24,所述第二调节块24靠近所述第一调节块17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面23相平行的第四斜面25;
59.所述第二调节筒22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筒16的一端水平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26,所述调节丝杆2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筒22的外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块24螺纹连接。
60.所述第三斜面23上开设有截面为t字形的带动槽27,所述第四斜面25上设置有与所述带动槽27活动配合的带动体28,所述第三斜面23活动贴合于所述第四斜面25,所述带动体28沿所述第二调节块24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块24沿所述第二调节块24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中。
61.所述第一调节块17背离所述定位辊2的一侧为指示侧壁29,所述第一斜面18与所述指示侧壁29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三斜面23与所述指示侧壁29之间的夹角。
62.所述调节丝杆26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筒22外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丝杆26相垂直的联动部30,穿过所述联动部30并与所述联动部30螺纹连接设置有定位柄31,所述定位柄31上转动套接有转动筒32,所述第二调节筒22的端部设置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定位圈33,转动所述定位柄31可使所述定位柄31的端部过盈抵触于所述定位圈33,所述定位圈33与所述转动筒32位于所述联动部30的两侧。
63.其中,被压光的纸即使其厚度或层数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实际生产的时候,厚度依然是较小的值,只是在毫米级有些差异。
64.在调节定位辊2与活动辊5之间的距离的时候,比如调小二者之间的距离;首先是转动调节丝杆26,调节丝杆26与第二调节筒22之间是转动连接的,因此调节丝杆26的位置不动,但是却可以带动与调节丝杆26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块24进行活动;第二调节块24朝向远离定位辊2的方向活动,同时第二调节块24端部的带动体28也活动,其中由于带动体28是扣接在带动槽27中的,因此带动体28能够通过带动槽27的内壁,带动第一调节块17朝向远离机架1的方向活动,所以第一斜面18也朝向进入第一调节筒16的方向进行活动;
65.这样当活动块4在调节缸体6的驱动作用下活动,直到第二定位块19穿过让位孔21后,通过其第二斜面20抵触到第一斜面18上时,活动辊5的位置到达了合适(当然,在实际生产是也需要采用塞尺对活动辊5和定位辊2两端和/或中间位置的间隙进行测量);其中由于第一调节块17朝向远离机架1的方向活动的,因此第一斜面18也更深入的进入到了第一调节筒16中,这样第二斜面20在抵触到第一斜面18之前,就能够具有更大的行程,如此便使得活动辊5能够更近的朝向定位辊2方向进行活动。
66.反之如果需要调大活动辊5与定位辊2之间的间距的时候,则反向转动调节丝杆26,驱动第二调节块24朝向定位辊2的方向活动,此时第四斜面25驱动了第三斜面23朝向靠近机架1的方向活动,所以第一调节块17和第一斜面18就更大程度的伸出到了第一调节筒16的外部,如此对第二定位块19的终止位置就实现了调节,简单方便。
67.不仅如此,其中当第二斜面20或第二定位块19抵触到第一斜面18或第一调节块17上之后,由于第一斜面18与指示侧壁29之间的夹角较大,因此第二斜面20施加给第一斜面18的作用力,更大的是传递到了第一调节筒16正对于指示侧壁29的一侧的内壁上,而用于驱动第一调节块17朝向远离机架1的方向的力较小;
68.同时,由于第三斜面23与指示侧壁29之间的夹角较小,因此第一调节块17施加给第二调节块24上的作用力中,更大的传递到了第二调节筒22的内壁上,而驱动第二调节块24活动的作用力就更小了,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调节丝杆26承受到的作用力的程度较小,所以其能够很好的保持位置的稳定性,所以第二调节块24、第一调节块17以及第二定位块19的位置就都能够稳定的保持,使得活动辊5与定位辊2之间的间隙大小是可以稳定的。
69.由于第一斜面18与第二斜面20是平行的,且第三斜面23与第四斜面25是平行的,所以当第二定位块19抵触到第一调节块17上时,二者可以稳定的贴合,并且防止活动行程断崖式的变化,同时也可以防止二者应力过大;同样第三斜面23与第四斜面25之间也可以持续稳定的保持贴合,从而使得第一调节块17与第二调节块24之间可以稳定的保持同步活动。而且由于第二调节块24与第一调节块17之间是通过带动体28和带动槽27扣合的,所以二者可以同步活动,即第二调节块24可以带动第一调节块17朝向远离机体方向活动,而无需手动操作,操作便捷度更高。
70.不仅如此,由于对不同的生产的时候,定位辊2和活动辊5之间的调节范围都是很小的,所以对第二定位块19的调节是类似于微调的形式。由于第三斜面23与指示侧壁29之间的夹角(钝角)较小,所以当第二调节块24具有较大的行程的时候,第一调节块17的行程较小;同时由于第一斜面18与指示侧壁29之间的夹角(钝角)较大,所以即使第一调节块17具有了较大的行程,其对第二定位块19产生的行程影响还是较小,因此通过第二调节块24、第四斜面25、第三斜面23、第一调节块17、第一斜面18和第二斜面20的组合作用,就使得将第二调节块24的运动影响进行了两次缩小,使得对第二定位块19的调节能够微调,保证了调节的需求,也保证了压光质量。
71.当调节完成后,转动定位柄31,使得定位柄31朝向第二调节筒22的外壁活动,直到定位柄31的端部抵紧到定位圈33上,并且与定位圈33过盈抵触,如此定位柄31就能够具有较好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的保证了调节丝杆26的位置,所以也从侧面保证了活动辊5与定位辊2之间的稳定性。在转动调节丝杆26的时候,反向转动定位柄31,使得定位柄31与定位圈33分离,之后便能够通过转动筒32转动定位柄31,简单方便。
7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3.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