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亮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文景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亮化工程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夜景环境。
3.道路的亮化通常是将光源安装在路旁,在下雨天气下,光源的一部分位于水下,湿气会进入到光源内,随着湿气逐渐在光源内堆积,从而影响光源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源的一部分位于水下,湿气会进入到光源内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包括框架、透明板、第一密封垫、光源灯和干燥机构,其中:
7.所述透明板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的敞口上,所述透明板上固定连接至用于密封间隙的所述第一密封垫,所述光源灯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内;
8.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隔板、第二密封垫、第一干燥层和第二干燥层,所述隔板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密封垫固定连接至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一侧与所述透明板相接触,所述框架与所述透明板的底端连接处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干燥层固定连接至所述隔板的底端,所述第二干燥层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干燥层的底端。
9.优选的,所述第一干燥层为吸湿棉层。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干燥层为吸湿布料层。
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框架强度的加强架,所述加强架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板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上。
1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反光的反光机构,所述反光机构包括斜板和反光镜,所述斜板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内,所述斜板朝所述光源灯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反光镜固定连接至所述斜板的底端,所述反光镜位于所述光源灯的上方。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14.通过第二密封垫密封隔板与透明板之间的间隙,使得湿气无法从隔板与透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干燥层与第二干燥层吸收隔板与框架内部底端之间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隔板的上方,有效的防止湿气从框架与透明板的底端连接处进入框架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中加强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框架1、透明板2、第一密封垫3、光源灯4、干燥机构5、加强架6、反光机构7、隔板51、第二密封垫52、第一干燥层53、第二干燥层54、固定板61、第一支撑板62、第二支撑板63、斜板71、反光镜72。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实施例1
21.参照图1-3,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包括框架1、透明板2、第一密封垫3、光源灯4和干燥机构5,其中:
22.透明板2固定连接至框架1的敞口上,透明板2上固定连接至用于密封间隙的第一密封垫3,第一密封垫3用于密封框架1与透明板2之间的缝隙,光源灯4固定连接至框架1内,光源灯4通电后发光,提供光亮;
23.干燥机构5包括隔板51、第二密封垫52、第一干燥层53和第二干燥层54,隔板51固定连接至框架1内,第二密封垫52固定连接至隔板51上,第二密封垫52的一侧与透明板2相接触,第二密封垫52用于密封隔板51与透明板2之间的间隙,框架1与透明板2的底端连接处位于隔板51的下方,第一干燥层53固定连接至隔板51的底端,第一干燥层53用于吸收隔板51与框架1内部底端之间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隔板51的上方,第一干燥层53为吸湿棉层,第二干燥层54固定连接至第一干燥层53的底端,第二干燥层54为吸湿布料层。
24.工作过程:通过第二密封垫52密封隔板51与透明板2之间的间隙,使得湿气无法从隔板51与透明板2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干燥层53与第二干燥层54吸收隔板51与框架1内部底端之间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隔板51的上方,有效的防止湿气从框架1与透明板2的底端连接处进入框架1内。
25.实施例2
26.参照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增强框架1强度的加强架6,加强架6包括固定板61、第一支撑板62和第二支撑板63,固定板61固定连接至框架1内,第一支撑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至固定板61的上端,第一支撑板62用于支撑框架1的上端,增强框架1上端的强度,第一支撑板6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框架1上,第二支撑板63的一侧固定连接至固定板61的底端,第二支撑板63用于支撑固定板61,第二支撑板6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框架1上。
27.实施例3
28.参照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反光的反光机构7,反光机构7包括斜板71和反光镜72,斜板71固定连接至框架1内,斜板71
朝光源灯4方向倾斜设置,斜板71用于固定反光镜72,反光镜72固定连接至斜板71的底端,反光镜72位于光源灯4的上方,反光镜72用于对光源灯4向上发射的光进行反射,避免向上发射的光刺激眼睛。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透明板(2)、第一密封垫(3)、光源灯(4)和干燥机构(5),其中:所述透明板(2)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的敞口上,所述透明板(2)上固定连接至用于密封间隙的所述第一密封垫(3),所述光源灯(4)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内;所述干燥机构(5)包括隔板(51)、第二密封垫(52)、第一干燥层(53)和第二干燥层(54),所述隔板(51)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内,所述第二密封垫(52)固定连接至所述隔板(51)上,所述第二密封垫(52)的一侧与所述透明板(2)相接触,所述框架(1)与所述透明板(2)的底端连接处位于所述隔板(51)的下方,所述第一干燥层(53)固定连接至所述隔板(51)的底端,所述第二干燥层(54)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干燥层(53)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层(53)为吸湿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干燥层(54)为吸湿布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框架(1)强度的加强架(6),所述加强架(6)包括固定板(61)、第一支撑板(62)和第二支撑板(63),所述固定板(61)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内,所述第一支撑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板(61)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板(6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上,所述第二支撑板(63)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板(61)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板(6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反光的反光机构(7),所述反光机构(7)包括斜板(71)和反光镜(72),所述斜板(71)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1)内,所述斜板(71)朝所述光源灯(4)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反光镜(72)固定连接至所述斜板(71)的底端,所述反光镜(72)位于所述光源灯(4)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亮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景观道路路面亮化结构,透明板固定连接至框架的敞口上,透明板上固定连接至用于密封间隙的第一密封垫,光源灯固定连接至框架内;干燥机构包括隔板、第二密封垫、第一干燥层和第二干燥层,第二密封垫固定连接至隔板上,框架与透明板的底端连接处位于隔板的下方,第一干燥层固定连接至隔板的底端,第二干燥层固定连接至第一干燥层的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密封垫密封隔板与透明板之间的间隙,使得湿气无法从隔板与透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干燥层与第二干燥层吸收隔板与框架内部底端之间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隔板的上方,有效的防止湿气从框架与透明板的底端连接处进入框架内。气从框架与透明板的底端连接处进入框架内。气从框架与透明板的底端连接处进入框架内。


技术研发人员:熊满满 谭晖 聂木 翁彦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兄弟霓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