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机组烟气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燃气机组烟气污染物nox排放愈发受到关注。据测算,燃气机组和燃煤机组nox排放浓度均执行50mg/m3的排放限值时,单位发电量下燃气机组nox排放量约为燃煤机组的1.5倍。近年已有部分城市率先推出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文件要求降低燃气轮机组nox排放浓度。燃气轮机组nox排放控制技术主要为低氮燃烧技术和scr烟气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从燃气轮机侧实施改造,技术受制于几大国际重型燃机厂家,投资极高,因此国内主要从余热锅炉侧实施scr烟气脱硝改造以降低nox排放。
3.新建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在设计阶段会考虑scr脱硝装置布置的需要,沿烟气流向在换热模块间合适温度处预留长度为4m左右的烟道空间用于scr烟气脱硝喷氨格栅和催化剂的安装以及脱硝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然而对于早期配置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未预留脱硝改造空间且由于其烟道内部换热元件布置极其紧凑,上述脱硝改造方法和装置不适用。探索合适的scr烟气脱硝改造方案,确保脱硝设备的布置和脱硝入口流场的均匀性成为现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脱硝改造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流板组、格栅板、多孔板、喷氨格栅、a换热模块、b换热模块、scr催化剂、c换热模块、d换热模块、e换热模块和烟囱。
6.所述导流板组、格栅板、多孔板、喷氨格栅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入口段内,所述a换热模块、b换热模块、scr催化剂、c换热模块、d换热模块和e换热模块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的炉体内,所述烟囱布置在余热锅炉的末端。
7.燃气轮机排放的烟气经导流板组、格栅板和多孔板均流后与来自喷氨格栅的脱硝还原剂汇合,经a换热模块和b换热模块混合后在scr催化剂处发生脱硝反应,净化后的烟气经c换热模块、d换热模块和e换热模块后由烟囱排出。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组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内扩口最前端。
9.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内二次扩口处。
10.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板和喷氨格栅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扩口段末端。
11.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板的开孔率为30%~60%。
12.进一步的,所述scr催化剂布置于b换热模块与c换热模块之间,所处烟温范围为
250℃~420℃。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利用余热锅炉入口段的空间布置喷氨装置并于余热锅炉入口段内喷氨装置上游设置导流板和多孔板确保喷氨格栅入口烟气流场均匀分布,利用换热模块管束的扰动作用强化烟气和脱硝还原剂的混合,省去专门用于布置scr脱硝装置的空间,极大的减少了余热锅炉的改造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余热锅炉入口段1、导流板组2、格栅板3、多孔板4、喷氨格栅5、a换热模块6、b换热模块7、scr催化剂8、c换热模块9、d换热模块10、e换热模块11、烟囱1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7.实施例。
18.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包括导流板组2、格栅板3、多孔板4、喷氨格栅5、a换热模块6、b换热模块7、scr催化剂8、c换热模块9、d换热模块10、e换热模块11和烟囱12。
19.导流板组2、格栅板3、多孔板4、喷氨格栅5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入口段1内,a换热模块6、b换热模块7、scr催化剂8、c换热模块9、d换热模块10和e换热模块11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的炉体内,烟囱12布置在余热锅炉的末端。
20.具体的,导流板组2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1内扩口最前端,格栅板3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1内二次扩口处,多孔板4和喷氨格栅5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1扩口段末端。
21.具体的,多孔板4的开孔率为30%~60%。
22.具体的,scr催化剂8布置于b换热模块7与c换热模块9之间,所处烟温范围为250℃~420℃。
23.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气轮机排放的烟气经导流板组2、格栅板3和多孔板4均流后与来自喷氨格栅5的脱硝还原剂汇合,经a换热模块6和b换热模块7混合后在scr催化剂8处发生脱硝反应,将烟气中含有的nox转化为n2和h2o,实现脱硝的目的。净化后的烟气经c换热模块9、d换热模块10和e换热模块11后由烟囱12排出。
2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流板组(2)、格栅板(3)、多孔板(4)、喷氨格栅(5)、a换热模块(6)、b换热模块(7)、scr催化剂(8)、c换热模块(9)、d换热模块(10)、e换热模块(11)和烟囱(12);所述导流板组(2)、格栅板(3)、多孔板(4)、喷氨格栅(5)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入口段(1)内,所述a换热模块(6)、b换热模块(7)、scr催化剂(8)、c换热模块(9)、d换热模块(10)和e换热模块(11)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的炉体内,所述烟囱(12)布置在余热锅炉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板组(2)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1)内扩口最前端,所述格栅板(3)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1)内二次扩口处,所述多孔板(4)和喷氨格栅(5)布置于余热锅炉入口段(1)扩口段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孔板(4)的开孔率为30%~6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的装置,包括导流板组、格栅板、多孔板、喷氨格栅、A换热模块、B换热模块、SCR催化剂、C换热模块、D换热模块、E换热模块和烟囱。导流板组、格栅板、多孔板、喷氨格栅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入口段内,A换热模块、B换热模块、SCR催化剂、C换热模块、D换热模块和E换热模块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的炉体内,烟囱布置在余热锅炉的末端。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锅炉入口段的空间布置喷氨装置,省去专门用于布置SCR脱硝装置的空间,极大的减少了余热锅炉的改造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资。降低了工程投资。降低了工程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裴煜坤 魏宏鸽 胡妲 冯前伟 张杨 王丰吉 朱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8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