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灶用灭火装置及含其的灶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灶用灭火装置及含其的灶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用灭火装置及含其的灶具。


背景技术:

2.商用灶上目前的安全装置只有熄火装置,没有灭火装置,当使用的灶台上锅具较大时,锅具起火火势较猛,为了防止引发火灾,造成更大的伤亡,需要及时灭火,为了抓住最佳的灭火时机,目前只能采用灶台之外的第三方灭火装置,例如各种灭火器,但是选择第三方灭火装置容易出现时间不及时的问题,导致错过最佳的灭火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灶台上缺少及时灭火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灶用灭火装置及含其的灶具。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灶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拉环、连接部件和安全盖,所述拉环位于灶具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拉环,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全盖;
6.所述安全盖包括盖体和下端部,所述安全盖的下端部转动连接于灶具的台面,所述安全盖的腔室朝向所述灶具的燃烧炉膛,以使得拉动拉环后带动所述安全盖转动覆盖于所述燃烧炉膛。
7.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拉环、连接部件和安全盖,当需要灭火时,拉环拉动连接部件,连接部件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安全盖脱离,安全盖在自身重力地作用下开始绕着安全盖的下端部转动,使得安全盖的腔体朝向灶具地燃烧炉膛转动,当安全盖整体覆盖于燃烧炉膛上时,切断燃烧所需要空气进而达到灭火,灭火及时且方便、安全可靠。
8.较佳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牵引件和连接件,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牵引件设置于所述灶具的内部,且与所述拉环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灶具的壳体外,并与所述安全盖可拆卸连接。
9.在本方案中,连接部件包括牵引件和连接件,牵引件连接于连接件,将拉环的需要灭火的信号传递到灶具的连接件上,然后连接件与安全盖断开连接,使得安全盖盖合在燃烧的区域,切断燃烧需要的空气,完成灭火。
10.较佳地,所述灶用灭火装置的牵引件还包括牵引绳,所述灶用灭火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牵引绳接触,所述导向轮用于导向所述牵引绳的牵引方向。
11.在本方案中,牵引绳位于灶具的内部,设置导向轮并且将牵引绳与导向轮接触,可以稳定牵引绳的方向,可以改变牵引绳的方向,减少牵引绳与灶具的摩擦,增强牵引绳的寿命,提高熄火装置的可靠性。
12.较佳地,所述安全盖还包括第二活动钩,所述连接件为第一活动钩,所述第一活动
钩与所述第二活动钩勾合。
13.在本方案中,正常情况下,熄火装置通过活动钩将安全盖固定在灶具背板的一个位置上,当燃烧炉膛起火时,熄火装置的活动钩相互脱离,活动钩的整个脱离的过程方便、快捷,满足灶具及时灭火的需求。
14.较佳地,所述安全盖还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灶具台面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轮靠近所述灶具的背板。
15.在本方案中,安全盖设置于靠近灶具的背板的台面上,使得灶具的燃烧炉膛起火时,可以通过支撑轮转动将安全盖转动覆盖于燃烧炉膛的上面,完成安全盖的盖合,该盖合过程安全、可靠、可实用性强。
16.较佳地,所述牵引件上延着牵引路径上还包括有燃气开关阀,所述牵引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燃气开关阀的关闭。
17.在本方案中,当燃烧炉膛起火时,通过牵引件的牵引将燃气开关阀关闭可以防止发生更大的火灾,防止发生爆炸,达到快速将燃烧炉膛中的火熄火。
18.较佳地,所述牵引件上延着牵引路径上还设置有风机开关,所述风机开关电连接于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灶具的背板的内部,所述牵引件的运动的带动所述风机启动。
19.在本方案中,将风机的开关设置在牵引件的牵引路径上,使得燃烧炉膛起火时,灶具背板上的风机启动,使灶具周围的空气流通起来。
20.较佳地,所述风机开关为旋转开关,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旋转开关改变牵引方向。
21.在本方案中,风机开关为旋转开关,将风机的开关设计为旋转开关,一方面可以在牵引的同时启动风机,另一方面旋转开关可以稳定牵引件的牵引方向的同时改变牵引件的牵引方向,减少熄火装置中需要的导向轮的个数。
22.较佳地,一种灶具,包括燃烧炉膛,其包含如上所述的灶用灭火装置。
23.在本方案中,燃烧炉膛起火后,灶用熄火装置的安全盖覆盖于燃烧炉膛上,完成灭火,燃烧炉膛与灶用熄火装置组合形成新的灶具。
24.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2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拉环、连接部件和安全盖,当需要灭火时,拉环拉动连接部件,连接部件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安全盖脱离,安全盖在自身重力地作用下开始绕着安全盖的下端部转动,使得安全盖的腔体朝向灶具地燃烧炉膛转动,当安全盖整体覆盖于燃烧炉膛上时,切断燃烧所需要空气进而达到灭火,整个灭火过程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含熄火装置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拉环1
29.连接部件2
30.牵引件21
31.牵引绳211
32.连接件22
33.导向轮23
34.第一活动钩221
35.安全盖3
36.第二活动钩31
37.支撑轮32
38.燃气开关阀4
39.旋转开关5
40.风机51
41.灶具6
42.燃烧炉膛61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不应该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限制在本实施例中。
4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灶用灭火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拉环1、连接部件2和安全盖3,拉环1位于灶具6壳体的外表面上,连接部件2的一端连接于拉环1,连接部件2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安全盖3;
45.安全盖3包括盖体和下端部,安全盖3的下端部转动连接于灶具6的台面,安全盖3的腔室朝向灶具6的燃烧炉膛61,以使得拉动拉环1后带动安全盖3转动覆盖于燃烧炉膛61。
46.通过设置拉环1、连接部件2和安全盖3,当锅具较大,油锅起火引起火势较猛,需要及时灭火时,拉环1拉动连接部件2,连接部件2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安全盖3脱离,安全盖3在自身重力地作用下开始绕着安全盖3的下端部转动,使得安全盖3的腔体朝向灶具6的燃烧炉膛61转动,当安全盖3整体覆盖于燃烧炉膛61上时,切断燃烧所需要空气进而达到灭火,整个灭火过程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47.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件2包括牵引件21和连接件22,牵引件21与连接件22相连,牵引件21设置于灶具6的内部,且与拉环1连接;连接件22位于灶具6的壳体外,并与安全盖3可拆卸连接。
48.连接部件2包括牵引件21和连接件22,牵引件21连接于连接件22,将拉环1的需要灭火的信号传递到灶具6的连接件22上,然后连接件22与安全3盖断开连接,使得安全盖3盖合在燃烧的区域,切断燃烧需要的空气,完成灭火。
49.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灶用灭火装置的牵引件21还包括牵引绳211,灶用灭火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轮23,导向轮23与牵引绳211接触,导向轮23用于导向牵引绳211的牵引方向。
50.牵引绳211位于灶具6的内部,设置导向轮23并且将牵引绳211与导向轮23接触,可以稳定牵引绳211的方向,可以改变牵引的方向,减少牵引绳211与灶具6的摩擦,增强牵引绳211的寿命,提高熄火装置的可靠性。
5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安全盖3还包括第二活动钩31,连接件22为第一活动钩221,第一活动钩221与第二活动钩31勾合。
52.正常情况下,熄火装置通过活动钩将安全盖3固定在灶具6背板的一个位置上,当燃烧炉膛61起火时,熄火装置的活动钩相互脱离,活动钩的整个脱离的过程方便、快捷,满足灶具6及时灭火的需求。
5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安全盖3还包括支撑轮32,支撑轮32设置于灶具6台面的外表面上,支撑轮32靠近灶具6的背板。
54.安全盖3设置于靠近灶具6的背板的台面上,使得灶具6的燃烧炉膛61起火时,可以通过支撑轮32转动将安全盖3转动覆盖于燃烧炉膛61的上面,完成安全盖3的盖合,该盖合过程安全、可靠、可实用性强。
55.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牵引件21上延着牵引路径上还包括有燃气开关阀4,牵引件21的运动带动燃气开关阀4的关闭。
56.当燃烧炉膛61起火时,通过牵引件21的牵引将燃气开关阀4关闭可以防止发生更大的火灾,防止发生爆炸,达到快速将燃烧炉膛61中的火熄火。
57.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牵引件21上延着牵引路径上还设置有风机51开关,风机51开关电连接于风机51,风机51位于灶具6的背板的内部,牵引件21的运动的带动风机51启动。
58.将风机51的开关设置在牵引件21的牵引路径上,使得燃烧炉膛61起火时,灶具6背板上的风机51缓缓启动,使灶具6周围的空气流通起来。
59.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风机51开关为旋转开关5,牵引件21通过旋转开关5改变牵引方向。
60.风机51开关为旋转开关5,将风机51开关设计为旋转开关5,一方面可以在牵引的同时启动风机51,另一方面旋转开关5可以稳定牵引件21的牵引方向的同时改变牵引件21的牵引方向,减少熄火装置中需要的导向轮的个数。
6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灶具6具有两个导向轮23,其中一个导向轮23位于灶具6背板内侧壁的中间位置,另外一个导向轮23位于牵引绳211与连接件22的连接处,旋转开关5位于灶具6的下方且靠近灶具6的背板,牵引绳211通过旋转开关5改变牵引方向,之后经过背板内部上的导向轮23,最后经过牵引绳211与连接件22处的导向轮实现导向。
6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灶具6,包括燃烧炉膛61,其包含上述的灶用灭火装置。
63.燃烧炉膛61起火后,灶用熄火装置的安全盖3覆盖于燃烧炉膛61上,完成灭火,燃烧炉膛61与灶用熄火装置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灶具6。
6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