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水回收领域,具体为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火力发电厂称为“发电厂,燃煤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其基本过程是:燃料燃烧的锅炉水加热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变成机械能,然后是汽轮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且现方法中都需要将水蒸气再通过冷凝器凝结成水之后进行回收。
3.现有的冷凝器对蒸汽进行冷凝过后的水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温度,当这些存有一定温度的水通过水泵进行循环时可能会导致水泵发生气蚀,从而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两端均设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两组所述连接盘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组螺孔,其中一组连接盘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漏斗,所述主体分为运输辊和散热辊两部分组成,所述主体的两端均由运输辊组成,所述主体的中部为散热辊,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
6.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转动轴、分离辊和滤孔,其中一组所述运输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外壁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运输辊的下表面与分离辊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辊外壁处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使得转动轴带动分离辊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由导流漏斗进入的冷凝水进行分离,通过滤孔对冷凝水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
7.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平台、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轴和叶盘,所述运输辊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内部埋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盘,所述固定平台用于支撑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使得传动轴带动叶盘进行旋转,从而加快散热辊内壁和若干组散热片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对若干组散热片进行降温。
8.优选的:所述散热辊由若干组散热片呈环状阵列所构成,通过若干组散热片从而使得冷凝水与主体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散热。
9.优选的:每组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和底部均与运输辊连通。
10.优选的:若干组所述散热片的内径之和等于导流漏斗底部的内径。
11.优选的:若干组所述散热片均由铝所制,该设计使得若干组所述散热片可以更加高效传递冷凝水的温度,从而加快冷却效率,
12.优选的:若干组所述散热片均相互没有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散热辊对冷凝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使得排出的冷凝水更加纯净,从而冷凝水内部的杂质过多从而对水泵造成损伤,同时也方便了对冷凝水后续的回收利用。
15.2.通过散热辊和冷却机构从而使得当冷凝器对蒸汽进行冷凝过后,对还存有一定温度的冷凝水进行二次降温,从而避免由于水温过高而导致水泵发生气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辊的半剖俯视图。
20.图中:1、主体;2、运输辊;
21.3、散热辊;31、散热片;11、连接盘;12、螺孔;13、导流漏斗;
22.4、过滤机构;41、第一伺服电机;42、转动轴;43、分离辊;44、滤孔;
23.5、冷却机构;51、固定平台;52、第二伺服电机;53、传动轴;54、叶盘。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两端均设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1,两组连接盘11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组螺孔12,其中一组连接盘11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漏斗13,主体1分为运输辊2和散热辊3两部分组成,主体1的两端均由运输辊2组成,主体1的中部为散热辊3,主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主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5。
26.过滤机构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转动轴42、分离辊43和滤孔44,其中一组运输辊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1,第一伺服电机41外壁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2,转动轴42贯穿运输辊2的下表面与分离辊43固定连接,分离辊43外壁处开设有若干组滤孔44;冷却机构5包括固定平台51、第二伺服电机52、传动轴53和叶盘54,运输辊2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51,固定平台51内部埋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2,第二伺服电机52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3,传动轴5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盘54;散热辊3由若干组散热片31呈环状阵列所构成,每组散热片3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运输辊2连通;若干组散热片31的内径之和等于导流漏斗13底部的内径;若干组散热片31均由铝所制,且若干组散热片31均相互没有接触。
27.其中,第一伺服电机41和第二伺服电机52均为现实生活中已经运用成熟的生产技能或设备。
28.本方案中:将主体1通过连接盘11与冷凝器与水泵进行连接,冷凝水通过导流漏斗13导流至分离辊43内部,第一伺服电机41使得转动轴42带动分离辊43进行旋转,从而带动
由导流漏斗13进入的冷凝水进行分离,通过滤孔44对冷凝水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冷凝水由运输辊2流入至散热辊3内部,若干组散热片31使得冷凝水与主体1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散热,同时第二伺服电机52使得传动轴53带动叶盘54进行旋转,从而加快散热辊3内壁和若干组散热片31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对若干组散热片31进行降温,最后冷凝水流入至主体1底部的运输辊2并通过水泵完成循环。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两端均设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1),两组所述连接盘(11)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组螺孔(12),其中一组连接盘(11)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漏斗(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分为运输辊(2)和散热辊(3)两部分组成,所述主体(1)的两端均由运输辊(2)组成,所述主体(1)的中部为散热辊(3),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转动轴(42)、分离辊(43)和滤孔(44),其中一组所述运输辊(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外壁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2),所述转动轴(42)贯穿运输辊(2)的下表面与分离辊(43)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辊(43)外壁处开设有若干组滤孔(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固定平台(51)、第二伺服电机(52)、传动轴(53)和叶盘(54),所述运输辊(2)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51),所述固定平台(51)内部埋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2)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3),所述传动轴(5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盘(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辊(3)由若干组散热片(31)呈环状阵列所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散热片(3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运输辊(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散热片(31)的内径之和等于导流漏斗(13)底部的内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散热片(31)均由铝所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散热片(31)均相互没有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水回收领域,电厂供热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两端均设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两组连接盘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组螺孔,其中一组连接盘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漏斗,主体分为运输辊和散热辊两部分组成,主体的两端均由运输辊组成,主体的中部为散热辊,主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主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辊对冷凝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使得排出的冷凝水更加纯净,从而冷凝水内部的杂质过多从而对水泵造成损伤,同时也方便了对冷凝水后续的回收利用;通过散热辊和冷却机构从而使得当冷凝器对蒸汽进行冷凝过后,对还存有一定温度的冷凝水进行二次降温,从而避免由于水温过高而导致水泵发生气蚀的现象。发生气蚀的现象。发生气蚀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天 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蓝连海(江苏)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