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


背景技术:

2.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是几何级的,先进的制冷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能够被快速冷冻直接取决于其内部的细胞是否被冻破,是否变成僵尸肉,当今的快速冷冻除了液氮冷冻法之外,还有超低温制冷,但目前制冷系统的超低温能效还比较差,不够理想。
3.现有的冷超导的冷冻设备其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在超高压的环境下进行,而超高压是指在两千个大气压以上的液态加压冷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冷超导的冷冻设备其在使用时的各种缺点(如需提供两千个大气压的压力)(传统的高压制冷技术一般是指对食品在液态中进行加压达两千个大气压以上的制冷工艺)。
5.本发明提高了制冷设备的能效,大大降低了功耗,以及缩短了冷冻时间和降低了成本,减少与避免了冷冻过程中食品冰晶体的形成,而提出的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7.所述罐体的表面安装有排气阀,且排气阀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罐体的表面安装有压力门开关电机,且罐体的前端安装有门体,所述罐体安装有排气保险阀,且罐体安装有温度表,所述罐体安装有真空压力表,且罐体安装有高压压力表;
8.所述罐体的内部后端安装有风机,且罐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冷热交换装置,所述罐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具有冷冻功能的存放架;
9.所述存放架的表面连接有安装板,且存放架的表面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冷热交换装置;
10.所述罐体的全断面安装有移动轨道,且移动轨道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轨道;
11.所述罐体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空气泵,且空气泵的一侧安装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12.所述罐体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
13.所述罐体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压缩机,且压缩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一侧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表面连接有第五连接管;
14.所述储液箱的表面连接有第六连接管,且第六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载冷剂循环泵,所述载冷剂循环泵的一侧连接有第七连接管,且第七连接管的表面连接有第八连接管;
15.所述罐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导风组件,且导风组件正对于存放架。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一冷热交换装置安装在罐体的内部顶端、底部以及两侧,所述第二冷热交换装置位于安装板与放置板之间。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罐体之间相连接,且第二连接管与罐体之间相连接。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第四连接管穿过罐体与第二冷热交换装置之间相连接,且第五连接管穿过罐体与第一冷热交换装置之间相连接。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第七连接管穿过罐体与第二冷热交换装置之间相连接,且第八连接管穿过罐体与第一冷热交换装置之间相连接。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5.所述导风组件的内部包括有框架,且框架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的表面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杆,且第一安装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框架的内壁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的表面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杆,且第二安装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挡板。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7.所述框架与罐体的内部一侧之间相连接,且第一角钢安装在框架的四周。
2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1、本发明中,在高压力容器内的制冷系统下,通过对罐体内部进行充注气体加压的方式,可提高罐体内部气体的导热系数,利用气体的流动性和加压后更高的导热系数,提高了对冷冻食品的速度,使得食品被快速结冻,减少与避免食品内部的冰晶体形成,并且相对于直接采用高压制冷设备所使用到的能量和功耗更小,也提高了冷冻的效率,减少了成本和时间。
30.2、本发明中,罐体在真空条件下,其可以对常温下的食品进行真空预冷,能快速使食品降温。
31.3、本发明中,高压容器内的冷热交换装置,如载冷剂在管道内流通的使用,能使容器内温度快速降至可储备的预冷温度,大大缩短了容器的降温时间。
32.4、本发明中,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作用,可使风机吹出冷风导向存放架区域,冷风在往周边循环并回到风机背面,形成一个循环,在罐体内形成压差式冷风循环系统,使得食品冷冻速度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中罐体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中罐体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冷热交换装置与第二冷热交换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发明中导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40.图例说明:
41.1、罐体;2、保温层;3、排气阀;4、电磁阀;5、压力门开关电机;6、门体;7、排气保险阀;8、温度表;9、真空压力表;10、高压压力表;11、风机;12、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3、存放架;14、安装板;15、放置板;16、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7、移动轨道;18、固定轨道;19、空气泵;20、储气罐;21、第一连接管;22、真空泵;23、第二连接管;24、压缩机;25、第三连接管;26、储液箱;27、第四连接管;28、第五连接管;29、第六连接管;30、载冷剂循环泵;31、第七连接管;32、第八连接管;33、框架;34、第一角钢;35、第一安装杆;36、第一挡板;37、固定杆;38、第二角钢;39、第二安装杆;40、第二挡板;41、导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如图1-图7所示,一种冷超导的冷冻设备,包括罐体1,罐体1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2;
44.罐体1的表面安装有排气阀3,且排气阀3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4,罐体1的表面安装有压力门开关电机5,且罐体1的前端安装有门体6,罐体1安装有排气保险阀7,且罐体1安装有温度表8,罐体1安装有真空压力表9,且罐体1安装有高压压力表10;
45.罐体1的内部后端安装有风机11,且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2,罐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具有冷冻功能的存放架13;
46.存放架13的表面连接有安装板14,且存放架13的表面安装有放置板15,放置板1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6;
47.罐体1的全断面安装有移动轨道17,且移动轨道17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轨道18;
48.罐体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空气泵19,且空气泵19的一侧安装有储气罐20,储气罐2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1;
49.罐体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真空泵22,且真空泵2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23;
50.罐体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压缩机24,且压缩机24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5,第三连接管25的一侧连接有储液箱26,且储液箱26的一侧连接有第四连接管27,第四连接管27的表面连接有第五连接管28;
51.储液箱26的表面连接有第六连接管29,且第六连接管29的一端连接有载冷剂循环泵30,载冷剂循环泵30的一侧连接有第七连接管31,且第七连接管31的表面连接有第八连接管32;
52.罐体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导风组件41,且导风组件41正对于存放架13,第一连接管21为储气罐20的进气口,排气阀3为储气罐20的排气口,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2可以走载冷剂,可以用制冷剂制冷。
53.如图1-图7所示,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2安装在罐体1的内部顶端、底部以及两侧,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6位于安装板14与放置板15之间,冷热交换装置可为制冷蒸发器、金属管道、金属翅片、管道式金属制冷板、制冷式铝板等,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6可以走制冷剂,可以
走载冷剂。
54.如图1-图7所示,第一连接管21与罐体1之间相连接,且第二连接管23与罐体1之间相连接,第一连接管21与第二连接管23是便于真空泵22以及空气泵19对罐体1的内部进行工作,真空泵22与空气泵19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使用的。
55.如图1-图7所示,第四连接管27穿过罐体1与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6之间相连接,且第五连接管28穿过罐体1与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2之间相连接,风机11吹出冷风经过存放架13区域时,其会往周边循环并回到风机11的背面形成一个循环。
56.如图1-图7所示,第七连接管31穿过罐体1与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6之间相连接,且第八连接管32穿过罐体1与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2之间相连接,第五连接管28与第八连接管32为制冷剂或载冷剂的一进一出。
57.如图7所示,导风组件41的内部包括有框架33,且框架33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角钢34,第一角钢34的表面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杆35,且第一安装杆3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挡板36,框架33的内壁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固定杆37,且固定杆37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角钢38,第二角钢38的表面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杆39,且第二安装杆3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挡板40,第一角钢34与第二角钢38是便于对第一安装杆35、第二安装杆39、第一挡板36以及第二挡板40进行安装的。
58.如图7所示,框架33与罐体1的内部一侧之间相连接,且第一角钢34安装在框架33的四周,通过将第一挡板36与第二挡板40安装在风机11的前方,可将风机11吹出的冷风导到存放架13的区域,便于对存放架13上的食品进行快速降温冷冻。
5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压力门开关电机5打开门体6,并将食品放置到放置板15上,将门体6进行关闭,通过压缩机24、储液箱26、载冷剂循环泵30、第二冷热交换装置16以及第一冷热交换装置12对罐体1的内部进行制冷,并同时开启真空泵22或者空气泵19,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开启电磁阀4,让罐体1内部的气压达到设定值,由温度表8、真空压力表9或者高压压力表10,进行监控压力值和温度值数值,通过第一挡板36与第二挡板40,可在风机11工作时,可将风机11吹出的冷风导到存放架13的区域,冷风经过存放架13,往周边循环并回到风机11背面,随着罐体1内部温度的不断下降,可持续充气直至达到设定的压力值为止,并关闭电磁阀4,根据冷冻设定时间,到时间后打开电磁阀4,泄压至与外部大气压平衡,并保持电磁阀4的打开状态,容器内外压力平衡后打开门体6,取出食品。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