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封闭连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加工完的金属件进行烘干时,由于打磨、清洗后的金属件会带有一定的粉尘和水分,导致在烘箱内部会积累一定的水和粉尘,影响烘干效率,导致烘干负载增加、能效低、不环保,金属件的烘干效果也比较差。
3.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烘干效率低、烘干效果差、烘干负载增加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烘干效率低、烘干效果差、烘干负载增加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包括:
7.烘干单元;
8.第一管道单元,所述第一管道单元与所述烘干单元连通;
9.第一集尘单元,所述第一集尘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
10.第一过滤单元,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集尘单元的内部;
11.第二管道单元,所述第二管道单元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集尘单元的下游;
12.冷凝单元,所述冷凝单元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13.第三管道单元,所述第三管道单元分别所述冷凝单元、所述烘干单元连通;
14.第一热交换单元,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单元、所述第三管道单元连接;
15.第一加热单元,所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单元,并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下游;
16.第四管道单元,所述第四管道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所述烘干单元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集尘单元的下游。
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8.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单元。
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0.第二集尘单元,所述第二集尘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单元;
21.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集尘单元的内部。
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3.第二热交换单元,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连通,并位于所述第
一管道单元与所述第四管道单元的连通位置的上游和/或下游。
2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与所述第四管道单元的连通位置的上游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集尘单元的上游和/或下游。
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包括:
26.第三换热元件,所述第三换热元件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连通;
27.储液元件,所述储液元件与所述第三换热元件连通;
28.第一管元件,所述第一管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元件、所述储液元件连通;
29.第二管元件,所述第二管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元件、所述储液元件连通;
30.流量控制元件,所述流量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元件或所述第二管元件。
3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元件为流量泵或流量阀。
3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单元包括:
33.冷凝元件,所述冷凝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单元连通;
34.集液元件,所述集液元件与所述冷凝元件连通。
3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包括:
36.第一换热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的内部;
37.第二换热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元件的内部;
38.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元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管道单元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三管道单元连通。
3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元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换热元件的轴线方向形成夹角。
4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41.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和/或所述第三管道单元和/或所述第四管道单元。
4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4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设置可拆卸地第一集尘单元和第一过滤单元,收集粉尘,避免粉尘在第一管道单元的内部四处飘散,并返回至烘干单元,减少烘干单元的粉尘含量和含水量,降低烘干单元的烘干压力、提高烘干单元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4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的剖面图(一);
4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集尘单元的示意图;
4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凝单元的示意图;
47.图4a~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示意图;
48.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的剖面图(二);
49.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的剖面图(三);
50.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集尘单元的示意图;
51.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示意图。
52.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烘干单元;20、第一管道单元;30、第一集尘单元;40、第一
过滤单元;50、第二管道单元;60、冷凝单元;61、冷凝元件;62、集液元件;70、第三管道单元;80、第一热交换单元;81、第一换热元件;82、第二换热元件;90、第一加热单元;100、第四管道单元;110、风机单元;120、第二集尘单元;130、第二过滤单元;140、第二加热单元;150、第二热交换单元;151、第三换热元件;152、储液元件;153、第一管元件;154、第二管元件;155、流量控制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56.实施例1
57.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单元10、第一管道单元20、第一集尘单元30、第一过滤单元40、第二管道单元50、冷凝单元60、第三管道单元70、第一热交换单元80、第一加热单元90和第四管道单元100,其中:
58.第一管道单元20与烘干单元10连通以用于获取烘干单元10排出的气体;
59.第一集尘单元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部用于收集气体携带的粉尘颗粒等物质;
60.第一过滤单元4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内部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以减少气体携带的粉尘颗粒等物质,避免粉尘颗粒等物质进入后续处理流程;
61.第二管道单元50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通并位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用于获取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的气体;
62.冷凝单元60与第二管道单元50连通,用于获取第二管道单元50传输的气体,并对气体进行冷凝,以降低气体的含水量;
63.第三管道单元70分别与冷凝单元60、烘干单元10连通,用于获取经冷凝单元60冷凝的气体,并将含水量低的气体传输至烘干单元10;
64.第一热交换单元80分别与第二管道单元50、第三管道单元70连通,用于使位于第二管道单元50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与位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温度较低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以降低第二管道单元50传输的气体的温度、提高第三管道单元70传输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冷凝单元60对第二管道单元50传输的气体的冷凝压力;
65.第一加热单元90设置于第三管道单元70并位于第一热交换单元80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一热交换单元80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气体达到烘干单元10的温度要求,由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气体经热交换处理,从而降低第一加热单元90的加热压力;
66.第四管道单元100分别与第一管道单元20、烘干单元10连通,并位于第一集尘单元
30的下游,用于将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的气体传输至烘干单元10。
67.具体地,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二管道单元50

冷凝单元60

第三管道单元70

烘干单元10形成第一气体通路;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四管道单元100

烘干单元10形成第二气体通路。
68.通过上述单元,在降低烘干单元10的加热压力的情况下,降低烘干单元10的含水量、粉尘含量,提高烘干效率。
6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烘干单元10为烘箱、烘干设备等,用于对加工完成的金属件进行烘干,以便进行后续工序。
70.烘干单元10包括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烘干单元10的出风口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通,第一进风口与第三管道单元70连通,第二进风口与第四管道单元100连通。烘干单元10通过出风口将第一气体输送至第一管道单元20,烘干单元10通过第一进风口获取第三管道单元70传输的第二气体,烘干单元10通过第二进风口获取第四管道单元100传输的第三气体。
71.其中,第一气体的含水量大于第二气体的含水量,第一气体的温度与第二气体的温度大致相等,第一气体的粉尘含量大于第二气体的粉尘含量;第一气体的含水量与第三气体的含水量大致相等,第一气体的温度与第三气体的温度大致相等,第一气体的粉尘含量大于第三气体的粉尘含量。
7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减,其中,第一端为与烘干单元10连接的一端,第二端为与第二管道单元50连接的一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气体的流动速率。
7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道单元2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第一管道单元20的纵截面的矩形或梯形。
74.如图2所示,第一集尘单元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部,并与烘干单元10具有一定距离。
7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集尘单元30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第二端,即第一管道单元20与第二管道单元50的连接位置。
7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集尘单元30为集尘盒,该集尘盒具有一开口,开口朝向烘干单元10,以使烘干单元10传输的第一气体从该开口进入第一集尘单元30。
77.设置第一集尘单元30的目的是收集粉尘,避免粉尘在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部四处飘散,并返回至烘干单元10。
78.第一过滤单元4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集尘单元30远离烘干单元10的一侧。
7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单元40为具有褶皱的滤网,如hepa滤网,在拦截粉尘的同时,能够使粉尘掉落入第一集尘单元30的内部,避免粉尘堆积在第一过滤单元40的表面,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80.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处理后,第一气体转变为第四气体,即温度大致相同、含水率大致相同、粉尘含量大幅度降低。
81.进一步地,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部还设置有流量监测元件(流量传感器),其设置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用于监测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后的第四气体的流量,在第四气体的流量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报警以通知维护人员对第一集尘单元30和第一过滤单元
40进行维护处理。
82.其中,在对第一集尘单元30和第一过滤单元40进行维护处理时,可以清洁第一集尘单元30并更换第一过滤单元40。
8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道单元50的内径与第一管道单元20的第二端的内径大致相同;或,第二管道单元50的内径大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径;或,第二管道单元5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增,其第一端为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接的一端,其第二端为与冷凝单元60连接的一端。
8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道单元5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第二管道单元50的纵截面的矩形或梯形。
85.其中,将第二管道单元5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增设置的目的是,降低第四气体的流动速度,提高冷凝单元60的冷凝效果。
86.如图3所示,冷凝单元60包括冷凝元件61和集液元件62,集液元件62设置于冷凝元件61的下侧,经冷凝元件61冷凝后,冷凝形成的冷凝液流动至集液元件62的内部。
8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元件61为除湿器、蒸发器、半导体制冷器。
88.经冷凝单元60处理后,第四气体转变为第五气体,即温度大幅度降低、含水量大幅度降低、粉尘含量大致相同。
8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道单元70的内径与第二管道单元50的内径大致相同;或,第三管道单元70的内径小于第二管道单元50的内径;或,第三管道单元7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减,其第一端为与冷凝单元60连接的一端,其第二端为与烘干单元10连接的一端。
9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道单元7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第三管道单元70的纵截面的矩形或梯形。
91.其中,将第三管道单元7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减设置的目的是,提高第五气体的流动速度。
92.第一热交换单元80分别与第二管道单元50、第三管道单元70连接,用于使位于第二管道单元50的第四气体与位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第五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以使第五气体转变为第六气体。即,与第五气体相比,第六气体的温度升高、含水量大致相同、粉尘含量大致相同。
93.如图4a~4b所示,第一热交换单元80包括第一换热元件81和第二换热元件82,其中,第一换热元件81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单元80的内部,第二换热元件82设置于第一换热元件81的内部,且第一换热元件81、第二换热元件82中的一个与第二管道单元50连通,第一换热元件81、第二换热元件82中的另一个与第三管道单元70连通。
94.以第一换热元件81与第二管道单元50连通、第二换热元件82与第三管道单元70连通为例进行说明。
9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元件81为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元件82为若干第二换热管,若干第二换热管设置于第一换热管的内部,且若干第二换热管与第一换热管互不连通,第一换热管的第四气体略过若干第二换热管的表面并与第二换热管的第五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第四气体的温度、提高第五气体的温度,降低第四气体的温度可以减轻冷凝单元60的冷凝压力,提高第五气体的温度可以减轻第一加热单元90的加热压力。
9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元件81为换热腔,第二换热元件82为若干换热管,若干换热管设置于换热腔的内部,且若干换热管与换热腔互不连通。
9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元件81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换热元件82的轴线方向形成夹角,且夹角45
°
~135
°
,即90
°±
45
°

98.优选地,第一换热元件81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换热元件82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90
°

99.第一加热单元90与第三管道单元70连通并位于第一热交换单元80的下游,用于对第六气体进行加热,以使第六气体转变为第二气体,即温度升高、含水量大致相同、粉尘含量大致相同。
10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单元90设置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第二端,即靠近烘干单元10设置,以减少加热后的热量损失。
10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单元90为电热板。
102.具体地,气体顺序如下:
103.烘干单元10与第一过滤单元40之间为第一气体,即第一管道单元20;
104.第一过滤单元40与冷凝单元60之间为第四气体,即第二管道单元50;
105.冷凝单元60与第一热交换单元80之间为第五气体,即位于冷凝单元60与第一热交换单元80之间的第三管道单元70;
106.第一热交换单元80与第一加热单元90之间为第六气体,即位于第一热交换单元80与第一加热单元90之间的第三管道单元70;
107.第一加热单元90与烘干单元10之间为第二气体,即位于第一加热单元90与烘干单元10之间的第三管道单元70。
10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径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径大致相同;或,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径小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径;或,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减,其中,第一端是指第四管道单元100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接的一端,第二端是指第四管道单元100与烘干单元10连接的一端。
10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管道单元10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第四管道单元100的纵截面的矩形或梯形。
110.其中,将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径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递减设置的目的是,提高第四气体的流动速度。
1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未对第四管道单元100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此时,第四气体与第三气体为同一气体。
112.进一步地,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还包括风机单元110,风机单元110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第三管道单元70和第四管道单元100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提高气体流动速度。
113.其中,风机单元110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部,并设置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上游和/或下游。
1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将风机单元110设置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的目的是减少粉尘在风机单元110的表面积聚,从而减少对风机单元110的清洁维护次数。
115.其中,风机单元110设置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内部,并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单元80的下游。
116.其中,风机单元110设置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部,并靠近烘干单元10设置。
1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单元110为抽风风机,如风扇等。
1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可拆卸地第一集尘单元和第一过滤单元,收集粉尘,避免粉尘在第一管道单元的内部四处飘散,并返回至烘干单元,减少烘干单元的粉尘含量和含水量,降低烘干单元的烘干压力、提高烘干单元的烘干效率。
119.实施例2
120.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
121.如图5~6所示,一种自封闭式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单元10、第一管道单元20、第一集尘单元30、第一过滤单元40、第二管道单元50、冷凝单元60、第三管道单元70、第一热交换单元80、第一加热单元90、第四管道单元100、风机单元110、第二集尘单元120、第二过滤单元130、第二加热单元140和第二热交换单元150,其中:
122.第一管道单元20与烘干单元10连通以用于获取烘干单元10排出的气体;
123.第一集尘单元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的内部用于收集气体携带的粉尘颗粒等物质;
124.第一过滤单元4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内部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以减少气体携带的粉尘颗粒等物质,避免粉尘颗粒等物质进入后续处理流程;
125.第二管道单元50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通并位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用于获取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的气体;
126.冷凝单元60与第二管道单元50连通,用于获取第二管道单元50传输的气体,并对气体进行冷凝,以降低气体的含水量;
127.第三管道单元70分别与冷凝单元60、烘干单元10连通,用于获取经冷凝单元60冷凝的气体,并将含水量低的气体传输至烘干单元10;
128.第一热交换单元80分别与第二管道单元50、第三管道单元70连通,用于使位于第二管道单元50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与位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温度较低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以降低第二管道单元50传输的气体的温度、提高第三管道单元70传输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冷凝单元60对第二管道单元50传输的气体的冷凝压力;
129.第一加热单元90设置于第三管道单元70并位于第一热交换单元80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一热交换单元80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气体达到烘干单元10的温度要求,由于第三管道单元70的气体经热交换处理,从而降低第一加热单元90的加热压力;
130.第四管道单元100分别与第一管道单元20、烘干单元10连通,并位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用于将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的气体传输至烘干单元10;
131.风机单元110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第三管道单元70、第四管道单元100中的至少一个,以用于提高气体的流动速度;
132.第二集尘单元12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部用于收集气体携带的粉尘颗粒等物质;
133.第二过滤单元1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集尘单元120的内部用于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以进一步减少气体携带的粉尘颗粒等物质,避免粉尘颗粒等物质进入烘干单元10;
134.第二加热单元140设置于第四管道单元100并位于第二集尘单元120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二过滤单元130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气体达到烘干单元10的温度
要求;
135.第二热交换单元150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通,并位于第一管道单元20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连通位置的上游和/或下游,用于对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后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以降低气体的温度。
136.其中,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二管道单元50

冷凝单元60

第三管道单元70

烘干单元10形成第一气体通路;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四管道单元100

烘干单元10形成第二气体通路。
13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流经过程如下:
138.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一过滤单元40

第二热交换单元150

第二管道单元50

冷凝单元60

第三管道单元70

第一热交换单元80

第一加热单元90

烘干单元10;
139.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一过滤单元40

第四管道单元100

第二过滤单元130

第二加热单元140

烘干单元10。
14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流经过程如下:
141.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一过滤单元40

第二热交换单元150

第二管道单元50

冷凝单元60

第三管道单元70

第一热交换单元80

第一加热单元90

烘干单元10;
142.烘干单元10

第一管道单元20

第一过滤单元40

第二热交换单元150

第四管道单元100

第二过滤单元1430

第二加热单元140

烘干单元10。
143.其中,烘干单元10、第一管道单元20、第一集尘单元30、第一过滤单元40、第二管道单元50、冷凝单元60、第三管道单元70、第一热交换单元80、第一加热单元90、第四管道单元100和风机单元11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44.如图7所示,第二集尘单元12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部,并与烘干单元10具有一定距离
14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尘单元120设置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中部。
14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尘单元120为集尘盒,该集尘盒具有一开口,开口朝向第一集尘单元30,以使第一管道20传输的第四气体从该开口进入第二集尘单元120。
147.设置第二集尘单元120的目的是收集粉尘,避免粉尘在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部四处飘散,并被输送至烘干单元10。
148.第二过滤单元1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集尘单元120靠近烘干单元10的一侧。
14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单元130为具有褶皱的滤网,如hepa滤网,在拦截粉尘的同时,能够使粉尘掉落入第二集尘单元120的内部,避免粉尘堆积在第二过滤单元130的表面,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150.经第二过滤单元130过滤处理后,第四气体转变为第七气体,即温度大致相同、含水率大致相同、粉尘含量大幅度降低。
151.进一步地,第四管道单元100的内部还设置有流量监测元件(流量传感器),其设置于第二集尘单元120的下游,用于监测经第二过滤单元130过滤后的第七气体的流量,在第七气体的流量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报警以通知维护人员对第二集尘单元120和第二过滤单元130进行维护处理。
152.其中,在对第二集尘单元120和第二过滤单元130进行维护处理时,可以清洁第二集尘单元120并更换第二过滤单元130。
153.第二加热单元140设置于第二集尘单元120的下游,用于对第七气体进行加热,以使第七气体转变为第三气体,即温度上升、含水量大致相同、粉尘含量大致相同。
15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单元140设置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第二端,即靠近烘干单元10设置,以减少加热后的热量损失。
15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单元140为电热板。
15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热交换单元150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连通位置的上游且位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的第四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以降低第四气体的温度,即进入第二管道单元50和第四管道单元100的第四气体均降低。
15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热交换单元150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连通位置的下游且位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一过滤单元40过滤的第四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以降低第四气体的温度,其中,进入第二管道单元50的第四气体的温度低于进入第四管道单元100的第四气体的温度。
158.设置第二热交换单元150的目的是,通过降低第四气体的温度,以降低冷凝单元60的冷凝压力;在第二热交换单元150设置于设置于第一管道单元20与第四管道单元100的连通位置的上游且位于第一集尘单元30的下游的情况下,通过降低第四气体的温度,使得第二过滤单元130拦截的增加。
159.如图8所示,第二热交换单元150包括第三换热元件151、储液元件152、第一管元件153、第二管元件154和流量控制元件155,其中,第三换热元件151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通用于对第四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储液元件152与第三换热元件151连通用于向第三换热元件151提供热交换液,第一管元件153分别与第三换热元件151、储液元件152连通用于使储液元件152向第三换热元件151提供温度较低的热交换液,第二管元件154分别与第三换热元件151、储液元件152连通用于使第三换热元件151向储液元件152提供温度较高的热交换液,流量控制元件155设置于第一管元件153或第二管元件154用于控制热交换液的流量。
160.其中,热交换液为水或液冷油。
16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元件151为换热箱,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三换热管,若干第三换热管与第一管道单元20连通,热交换液进入换热箱并与若干第三换热管的表面进行接触以降低流经第三换热管的第四气体的温度。
16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控制元件155为流量阀或流量泵。
16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