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


背景技术:

2.熔炼炉是一种广泛应用在金属和非金属熔炼领域的熔炼设备,传统熔炼炉采用焦炭或者天然气为燃料,在炉内金属或非金属炉料与燃料直接接触,并采用鼓风助燃使燃料燃烧,利用产生的高温对金属和非金属进行直接熔化。
3.现为提高熔炼效率和节约能耗大多必须采用回转炉的方式,通过利用天然气对回旋式熔炼炉进行加热,从而对熔炼炉内部物品进行熔炼,
4.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5.1、回转炉体在转动过程中,因炉内待熔物体分布不均匀而造成前后位移,不能使炉体稳定;
6.2、回转炉体在加料时会倾斜或在倒渣时会垂直,此时炉体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能对炉体进行限定,使炉体在此状态下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包括回旋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以及横轴,所述回旋炉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架以及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杆,靠近所述前固定架的所述后固定架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二固定杆,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有内限位环以及外限位环,所述内限位环和所述外限位环之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回旋炉上设置的辊圈相连接,远离所述内限位环的所述外限位环的一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限位杆或所述第二固定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优选的,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的形状相同,所述后固定架的横截面为拱门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优选的,所述横轴、所述内限位环以及所述外限位环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限位环和所述外限位环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回旋炉上设置的辊圈厚度相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优选的,所述齿轮和所述回旋炉上设置的辊圈之间为啮合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部尺寸和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外部尺寸相同,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一限位杆构成旋转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回旋炉辊圈侧面设置内限位
环以及外限位环,通过内限位环以及外限位环对回旋炉位置进行限定,使回旋炉在进行旋转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前后移动的情况,并且将内限位环以及外限位环和回旋炉的基座相固定,回旋炉在加料时会倾斜或在倒渣时会垂直,内限位环以及外限位环在横轴、前固定架以及后固定架的作用下,对回旋炉起到一个承重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回转炉上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轴的一端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回旋炉;2、前固定架;3、第一限位杆;4、后固定架;5、第二固定杆;6、横轴;7、内限位环;8、外限位环;9、齿轮;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包括回旋炉1、前固定架2、后固定架4以及横轴6,回旋炉1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架2以及后固定架4,前固定架2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杆3,靠近前固定架2的后固定架4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二固定杆5,横轴6的两端分别有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之间设置有齿轮9,齿轮9和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相连接,远离内限位环7的外限位环8的一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轴承10,轴承10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3或第二固定杆5。
2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回旋炉1辊圈侧面设置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通过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对回旋炉1位置进行限定,使回旋炉1在进行旋转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前后移动的情况,并且将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和回旋炉1的基座(图中未画出)相固定,回旋炉1在加料时会倾斜或在倒渣时会垂直,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在横轴6、前固定架2以及后固定架4的作用下,对回旋炉1起到一个承重的作用。
22.如图1以及图2所示:前固定架2和后固定架4的形状相同,后固定架4的横截面为拱门状,轴承10的内部尺寸和第一限位杆3的一端外部尺寸相同,轴承10和第一限位杆3构成旋转结构,通过将前固定架2和后固定架4固定在回旋炉1的基座(图中未画出)上,然后利用第一限位杆3以及第二固定杆5和轴承10相组装,进而使前固定架2与后固定架4和轴承10在进行连接的同时,轴承10外侧进行旋转时不会带动前固定架2与后固定架4进行移动。
23.如图1以及图3所示:横轴6、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之间的距离和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厚度相同,齿轮9和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之间为啮合连接,将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之间安装到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上,内限
位环7和外限位环8的尺寸设置,回旋炉1局部位于两者之间,进而对回旋炉1启动限定作用,并且齿轮9的设置,使回旋炉1旋转时,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的位置不会改变,只能进行旋转运动,不会因为回旋炉1的旋转,导致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与回旋炉1分离失去限定。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两组横轴6安装到回旋炉1上半端两侧,通过横轴6两端设置的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使横轴6初步安装在回旋炉1,然后将齿轮9和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齿槽相啮合,最后将前固定架2上设置的第一限位杆3安装到两组横轴6一端设置的轴承10内圈,同理,将后固定架4上设置的第二固定杆5安装到两组横轴6一端设置的轴承10内圈,最后利用螺栓将前固定架2和后固定架4固定在回旋炉1的基座上,完成装置的组装,通过内限位环7和外限位环8实现对回旋炉1的限定,避免回旋炉1发生前后移动,同时两组横轴6、前固定架2和后固定架4组合在回旋炉1倾斜时起到承重作用。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包括回旋炉(1)、前固定架(2)、后固定架(4)以及横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炉(1)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架(2)以及后固定架(4),所述前固定架(2)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杆(3),靠近所述前固定架(2)的所述后固定架(4)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二固定杆(5),所述横轴(6)的两端分别有内限位环(7)以及外限位环(8),所述内限位环(7)和所述外限位环(8)之间设置有齿轮(9),所述齿轮(9)和所述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相连接,远离所述内限位环(7)的所述外限位环(8)的一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轴承(10),所述轴承(10)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限位杆(3)或所述第二固定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架(2)和所述后固定架(4)的形状相同,所述后固定架(4)的横截面为拱门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6)、所述内限位环(7)以及所述外限位环(8)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限位环(7)和所述外限位环(8)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9)和所述回旋炉(1)上设置的辊圈之间为啮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0)的内部尺寸和所述第一限位杆(3)的一端外部尺寸相同,所述轴承(10)和所述第一限位杆(3)构成旋转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体倾斜或垂直状态下的承重机构,包括回旋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以及横轴,所述回旋炉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架以及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杆,靠近所述前固定架的所述后固定架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两组第二固定杆,所述内限位环和所述外限位环之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回旋炉上设置的辊圈相连接,远离所述内限位环的所述外限位环的一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限位杆或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在回旋炉辊圈侧面设置内限位环以及外限位环,通过内限位环以及外限位环对回旋炉位置进行限定,使回旋炉在进行旋转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前后移动的情况。不会出现前后移动的情况。不会出现前后移动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吕荣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铁戈炉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