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高稳定性的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稳定性的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葫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稳定性的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2.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
3.但是,目前的电动葫芦在具体应用中多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电动葫芦主要是通过行走轮在轨道内滑动,实现对所述的电动葫芦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行走轮和轨道脱轨,导致电动葫芦掉落,造成生产事故;
5.2、在对电动葫芦进行安装过程,不能直接将安装好的电动葫芦直接安装在轨道上,需要在轨道上安装,同时遇到电动葫芦脱落时,不能启动突发情况应急处理,防止电动葫芦持续脱落,稳定性差。
6.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电动葫芦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电动葫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葫芦安装不方便、在移动的过程中存在脱轨隐患以及不具备应急处理机构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仓房内的工字梁、缠绕筒,所述的缠绕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缠绕有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下端固定连接有挂钩环,所述的缠绕筒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和所述的转动轴相连;
9.缩水缠绕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悬吊台,所述的悬吊台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相对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的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行走轮置于所述的工字梁内,所述的工字梁内前后侧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和所述的行走轮远离所述的工字梁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行走轮靠近所述的工字梁一侧均接触连接有限位滑板,所述的限位滑板和所述的工字梁通过弹簧相连。
10.优选的,所述的工字梁内开设有和所述的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滑轨,所述的限位板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的限位滑轨内;
11.所述的限位板远离所述的工字梁一侧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的导向斜面自上向下倾斜。
12.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和所述的行走轮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链轮,同侧所述的从动链轮均和转动连接在同侧所述的支撑板上的驱动链轮相啮合,所述的驱动链轮和固定连接在同侧所述的支撑板上的行走电机相连。
13.优选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承重盒,所述的承重盒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的滑动框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上端和所述
的承重盒固定连接;
14.所述的滑动框内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辊,所述的转动辊和所述的工字梁上端面相切。
15.优选的,所述的行走轮靠近所述的工字梁一侧开设有滚动槽,所述的滚动槽内转动连接有和所述的限位滑板相接触的导向球。
1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动葫芦进行改进,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滑板有效的解决了对行走轮进行限位以及行走轮脱轨的问题;通过设置限位滑轨、导向斜面以及限位滑板滑动连接有效的解决了电动葫芦需要在轨道上进行装配安装,不能将装配好的电动葫芦直接安装在轨道上的问题;通过设置承重盒、滑动框、减震弹簧和转动辊有效的解决了对电动葫芦脱落过程进行应急操作,避免电动葫芦持续掉落的问题,同时通过减震弹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通过设置滚动槽和导向球有效的减少了行走轮和限位滑板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问题;且结构简洁稳定,具有极高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以及工字梁局部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重盒内部剖视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局部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字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6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24.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稳定性的电动葫芦,包括固定在仓房内的工字梁1、缠绕筒2,所述的工字梁1作为滑动轨道进行使用,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支撑基础,所述的缠绕筒2为后续结构提供支撑防护,所述的缠绕筒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的转动轴3缠绕有钢丝绳4,所述的钢丝绳 4下端固定连接有挂钩环5,所述的缠绕筒2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的驱动电机6和所述的转动轴3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6转动带动所述的转动轴3同步转动,所述的转动轴3转动带动所述的钢丝绳4在所述的转动轴3上缠绕,实现对所述的挂钩环5的升降,所述的驱动电机6外接电源;
25.所述的缠绕筒2上端固定连接有悬吊台7,所述的悬吊台7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的支撑板8相对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行走轮9,所述的行走轮9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板8上的驱动装置相连,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所述的行走轮9驱动的装置,所述的行走轮9为电动轮,所述的行走轮9置于所述的工字梁1内,保证所述的行走轮9在所述的工字梁1 内滑动,进而通过所述的行走轮9带动所述的支撑板8、悬吊台7同步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的缠绕筒2同步滑动,所述的工字梁1内前后侧均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的限位板10和所述的行走轮9远离所述的工字梁1一侧相贴合,前侧所述的限位板10的后端面
和前侧所述的行走轮9的前端面相贴合,后侧所述的限位板10前端面和后侧所述的行走轮9的后端面相贴合,通过所述的限位板10对所述的行走轮9进行限位,避免所述的行走轮9在所述的工字梁 1内滑动,为了便于对装配好的电动葫芦进行安装在所述的工字梁1上,需要对两侧的行走轮9进行分别安装,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辅助结构,具体的,所述的行走轮9靠近所述的工字梁1一侧均接触连接有限位滑板11,所述的限位滑板11和所述的工字梁1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的限位滑板11在所述的弹簧和外界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的限位滑板11在所述的工字梁1内前后滑动,在安装所述的电动葫芦时,首先将所述的悬吊台7进行倾斜,使一侧所述的行走轮9先进入所述的工字梁1内,然后使所述的行走轮9持续向所述的工字梁1一侧滑动,使所述的限位滑板11向所述的工字梁1一侧滑动,当所述的限位滑板11滑动至靠近所述的工字梁1极限位置时,然后将所述的悬吊台7调整至水平状态,然后使另一侧所述的行走轮9位于所述的工字梁1 外侧,然后将另一侧所述的行走轮9推进所述的工字梁1内,同时另一侧所述的限位滑板11实现复位,完成对所述的行走轮9的安装;
26.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对电动葫芦的各个部件进行安装组合,然后将所述的行走轮9置于所述的工字梁1内,然后通过所述的限位板10和限位滑板11对所述的行走轮9进行限位,避免了所述的行走轮9出现脱轨现象,当需要对所述的悬吊台7即行滑动时,启动所述的行走轮9,使所属的我行走轮9在所述的工字梁1内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的悬吊台7、缠绕筒2同步滑动,进而实现所述的电动葫芦的滑动。
27.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对所述的行走轮9进行安装时,主要将所述的行走轮9抬高至高于所述的限位板10的高度,保证所述的行走轮 9顺利进入所述的工字梁1内,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方便行走轮9安装,直接将所述的行走轮9推进所述的工字梁1内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的工字梁1 内开设有和所述的限位板10相配合的限位滑轨12,所述的限位板10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的限位滑轨12内,所述的限位板10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另一端和所述的限位滑轨12相连,使所述的限位板10在所述的弹簧和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的限位板10上下滑动;
28.所述的限位板10远离所述的工字梁1一侧开设有导向斜面13,所述的导向斜面13自上向下倾斜,在安装所述的行走轮9时,所述的行走轮9通过所述的导向斜面13压动所述的限位板10向下滑动,使所述的行走轮9顺利进入所述的工字梁1内,然后所述的行走轮9顺利进入后,所述的限位板10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的限位板10向上滑动复位,通过所述的限位板10对所述的行走轮9进行限位。
29.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同侧所述的行走轮9步调一致,保证所述的行走轮9同步滑动,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驱动装置,具体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和所述的行走轮9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链轮14,同侧所述的从动链轮14均和转动连接在同侧所述的支撑板8上的驱动链轮15 相啮合,所述的驱动链轮15和固定连接在同侧所述的支撑板8上的行走电机 16相连,所述的行走电机16转动带动所述的驱动链轮15转动,所述的驱动链轮15带动两个所述的从动链轮14同方向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所述的行走轮9同步转动。
30.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当所述的行走轮9滑动过程出现故障,或者设备出现异常时,会导致所述的行走轮9和所述的工字梁1脱离,导致所述的悬吊台7和缠绕筒2掉落,造成人员或者财产损失,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结构,保证所述的电动葫芦不会持
续掉落,具体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板8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承重盒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重盒17和所述的支撑板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所述的承重盒17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动框18,所述的滑动框18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减震弹簧19,所述的减震弹簧19上端和所述的承重盒17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减震弹簧19的作用下,所述的滑动框18在所述的承重盒17内上下滑动;
31.所述的滑动框18内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辊20,所述的转动辊20和所述的工字梁1上端面相切,通过所述的转动辊20的转动,使所述的承重盒17 随所述的支撑板8同步滑动,同时当所述的行走轮9和所述的工字梁1脱离后,所述的电动葫芦下落,同时带动所述的承重盒17同步下落,同时在所述的承重盒17下落过程,通过所述的减震弹簧19对下坠力进行缓冲吸收,同时通过所述的工字梁1对所述的承重盒17进行支撑,进而完成对所述的支撑板8的支撑。
32.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的行走轮9转动的过程,由于所述的行走轮9和所述的限位滑板11面接触,增大了摩擦力,浪费了能源,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所述的行走轮9的滑动阻力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的行走轮9靠近所述的工字梁1一侧开设有滚动槽21,所述的滚动槽21内转动连接有和所述的限位滑板11相接触的导向球 22,通过所述的导向球22和所述的限位滑板11的接触,减少了摩擦阻力,提高了所述的行走轮9的转动效率。
33.具体使用时,首先对电动葫芦的各个部件进行安装组合,然后将行走轮9 置于工字梁1内,然后通过限位板10和限位滑板11对行走轮9进行限位,避免了行走轮9出现脱轨现象,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承重盒17固定在支撑板 8之间,当需要对悬吊台7即行滑动时,启动行走电机16,使行走轮9在工字梁1内滑动,进而带动悬吊台7、缠绕筒2同步滑动,进而实现电动葫芦的滑动;
34.当遇到故障,导致行走轮9脱轨时,电动葫芦下落,同时带动承重盒17 同步下落,同时在承重盒17下落过程,通过减震弹簧19对下坠力进行缓冲吸收,同时通过工字梁1对承重盒17进行支撑,进而完成对支撑板8的支撑。
3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动葫芦进行改进,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滑板有效的解决了对行走轮进行限位以及行走轮脱轨的问题;通过设置限位滑轨、导向斜面以及限位滑板滑动连接有效的解决了电动葫芦需要在轨道上进行装配安装,不能将装配好的电动葫芦直接安装在轨道上的问题;通过设置承重盒、滑动框、减震弹簧和转动辊有效的解决了对电动葫芦脱落过程进行应急操作,避免电动葫芦持续掉落的问题,同时通过减震弹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通过设置滚动槽和导向球有效的减少了行走轮和限位滑板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问题;且结构简洁稳定,具有极高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