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匹烘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布匹烘染技术是先将布匹放入上色槽内的颜料中上色,将上完色的布匹送入烘干室内烘干,使颜料完全附着在布匹上。
3.常见的烘染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210765916u的一种连续式内衣织带染色机的烘干上色装置,它内部设有隔绝板,隔绝板将其分隔为烘干腔和上色腔,隔绝板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烘干腔和上色腔,所述烘干腔顶部设有吸气机构,烘干腔侧壁上设有织带入口,上色腔侧壁上设有织带出口,所述烘干腔设有若干滚筒,滚筒上下分层,且滚筒将织带张紧,烘干腔内设有若干平行的分隔杆,各分隔杆穿插在隔绝板和烘干腔腔壁上,且分隔杆前后朝向垂直于滚筒朝向,所述上色腔内设有燃烧室和上色槽,燃烧室设于上色槽下方,上色槽内设有若干滚筒,滚筒张紧织带,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加热一侧隔绝板并对烘干腔热传导,燃烧室另一侧设有蓄水池,燃烧室加热蓄水池产生蒸汽,蓄水池水位上方设有蒸汽孔,蒸汽孔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至烘干腔所在滚筒的轴心,输送管道贯穿滚筒。
4.湿的布匹在通过导向辊筒输送的过程中,布匹的两侧会向中间收缩而起褶皱,使布匹不平整,并且布匹的两侧不齐,现有的方式是在布匹两侧的输送带上设置张紧用的齿,在输送过程中齿插入布匹的两侧,使布匹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向中间收缩,但是,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齿仅适合水平平稳输送的布匹,无法使用在张紧在错位的高低设置的导向辊筒上的布匹上,没有一个很好的张紧装置能使上下输送的布匹两侧张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传送张紧布匹的导向辊筒,相邻的导向辊筒错位的高低设置,布匹张紧在导向辊筒上输送,所述布匹的左右两侧设有横向张紧组件,横向张紧组件包括位于布匹上下两侧且相配合的两张紧轮,所述布匹夹在两张紧轮之间,张紧轮的轴心线与布匹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两张紧轮由布匹带动转动,两侧的横向张紧组件通过摩檫力将布匹向两侧横向张拉。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张紧在相邻两导向辊筒上的布匹单侧设有两横向张紧组件,两横向张紧组件高低设置,并且两横向张紧组件分别夹在布匹上下两端上。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两张紧轮弹性夹合在布匹的上下两面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横向张紧组件还包括支架,单个张紧轮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支架上设有滑轨,滑轨内设有沿滑轨滑动的滑块,张紧轮固定联接在滑块上,张紧轮随滑块滑动靠近或远离布匹,设有弹性件驱动滑块滑动使张紧轮触压在布匹的表面上,布匹上下两侧的张紧轮将布匹弹性夹合。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张紧轮为胶轮或包胶轮。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支架安装在热力源上,热力源固定在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上,所述导向辊筒安装在中层机架上,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能相对中层机架上下移动,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闭合形成加热腔,导向辊筒位于加热腔内,两张紧轮分别随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向中间移动夹合在布匹的上下面上,所述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打开使导向辊筒露出,热力源带动张紧轮随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向上下两侧分离。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导向辊筒的轴心水平摆设,所述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闭合时,所述的热力源分布在导向辊筒轴心的左右两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热力源包括中空的腔体,腔体的侧截面为梯形,所述热力源上设有若干喷气孔,喷气孔喷射热气流或热蒸汽。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闭合时留有间隙,以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由气缸或液压缸驱动运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布匹的左右两侧设有横向张紧组件,横向张紧组件包括位于布匹上下两侧且相配合的张紧轮,布匹夹在两张紧轮之间,张紧轮的轴心线与布匹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两张紧轮由布匹带动转动,当布匹在向前输送时,布匹带动张紧轮滚动,张紧轮对布匹具有一个向外侧的分力,使得两侧的横向张紧组件能通过摩擦力将布匹向两侧横向张拉,有效避免布匹向中间收缩。
附图说明
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背景技术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2.图5为上层机架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上层机架内部结构图。
24.图7为中层机架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下层机架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图8的a处局部放大图。
27.图10为支架的剖视图。
28.图11为图10的b处局部放大图。
29.图12为分力的示意图。
30.图13为布匹输送方向和张紧轮轴心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分力的示意简图。
31.图中:1、气缸或液压缸;2、罩盖;3、中层机架;4、下层机架;5、支脚;6、布匹;7、进料
口;8、上层机架;9、出料口;10、底板;11、间隙;12、安装架;13、导向辊筒;14、热力源;15、喷气孔;16、镂空孔;17、加热腔;18、支架;19、张紧轮;20、横向张紧组件;21、轴承;22、支杆;23、滑块;24、侧盖;25、窗口;26、弹性件;27、滑轨;28、张紧轮的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图1-图13所示,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包括若干用于传送张紧布匹6的导向辊筒13,相邻的导向辊筒13错位的高低设置,布匹6张紧在导向辊筒13上输送。
36.图7所示,所述导向辊筒13安装在中层机架3上。所述中层机架3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上设有镂空孔16,所述中层机架3上连接有安装架12,设有若干导向辊筒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安装架12上,相邻的导向辊筒13错位的高低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向辊筒13的轴心水平摆设,布匹6穿设在相邻的两个高低设置的导向辊筒13之间,所述导向辊筒13将布匹6张紧。所述导向辊筒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安装架12上,使导向辊筒13连接更稳定。所述安装架12连接在中层机架3上,导向辊筒13连接在安装架12上,该结构便于中层机架3连接和安装。
37.进一步,所述中层机架3的四周连接有支脚5,所述支脚5将中层机架3支撑在地面上,优选的,所述支脚5设有四个,四个支脚5分别连接在中层机架3四个角上。
38.图1-图4所示,所述布匹6的左右两侧设有横向张紧组件20,横向张紧组件20包括位于布匹6上下两侧且相配合的两张紧轮19,所述布匹6夹在两张紧轮19之间,所述张紧轮的轴心线28与布匹6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两张紧轮19由布匹6带动转动。图12所示,设张紧轮的轴心线28与布匹6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α,夹角α为钝角。
39.图13所示,当布匹6在导向辊筒13上向前输送时,布匹6在导向辊筒13上作斜向上和斜向下的输送,所述布匹6通过摩擦力带动夹在布匹6上下两面上的张紧轮19转动,张紧轮19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对布匹6产生向外侧的一个分力,该分力将布匹6向外侧横向张拉,在输送过程中两侧的横向张紧组件20通过摩擦力将布匹6向左右两侧横向张拉,限制布匹6向中间回缩而起褶皱。图12所示,设张紧轮19对布匹6的摩擦力为f,设摩擦力f的分力为f1,分力f1将布匹6向外侧横向张拉。
40.进一步,张紧在相邻两导向辊筒13之间的布匹6单侧设有两横向张紧组件20,两横向张紧组件20随布匹6的输送方向高低设置,两横向张紧组件20分别夹在该段布匹6的上下两端上。使得布匹6在输送过程中横向张紧组件20能更好的将布匹6向两侧横向张拉。
41.两张紧轮19弹性夹合在布匹6的上下两面上,当需要将两张紧轮19夹合在布匹6的上下两面上时,弹性力为两张紧轮19夹合时提供弹性缓冲,避免两张紧轮19夹的过紧而影响布匹6的输送。
42.进一步,图6、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横向张紧组件20还包括支架18,单个张紧轮19安装在对应的支架18上,所述支架18上设有滑轨27,滑轨27内设有滑块23,所述支架18侧部设有侧盖24,所述侧盖24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18上,所述侧盖24盖在滑轨27上方将滑块23限制在滑轨27内滑动,所述张紧轮19中心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21,轴承21的外圈与张紧轮19连接,设有支杆22一端插入轴承21内与轴承21内圈连接,支杆22的另一端与滑轨27内的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侧盖24上设有供支杆22伸入滑轨27内的窗口25,所述窗口25的宽度小于滑块23的宽度,所述支杆22能在窗口25内活动,所述张紧轮19能随滑块23滑动靠近或远离布匹6,所述滑块23与滑轨27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26,优选的,所述弹性件26为弹簧,所述弹性件26的弹性力作用在滑块23上驱动滑块23滑动,使联接在滑块23上的张紧轮19触压在布匹6的表面上,布匹6上下两侧的张紧轮19将布匹6弹性夹合。所述弹性件26提供上述的弹性缓冲的弹性力。
43.优选的,所述张紧轮19为胶轮或包胶轮,弹性力也可由胶轮或包胶轮上的橡胶提供。
44.所述支架18安装在热力源14上,热力源14固定在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上,位于布匹6上侧的张紧轮19通过支架18连接在上层机架8的热力源14上,位于布匹6下侧的张紧轮19通过支架18连接在下层机架4的热力源14上,所述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能相对中层机架3上下移动。所述横向张紧组件20其中一个张紧轮19安装在上层机架8的热力源14上,另一个张紧轮19安装在下层机架4的热力源14上。
45.图5、图6所示,所述上层机架8包括开口向下的罩盖2,所述上层机架8由气缸或液压缸1驱动运动,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的伸缩杆连接在上层机架8的顶板上,优选的,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缸或液压缸1左右设置在上层机架8的上方,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通过伸缩杆伸出或收回驱动上层机架8相对中层机架3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46.所述上层机架8上设有若干热力源14,热力源14固定在罩盖2的顶板上,位于布匹6上侧的张紧轮19通过支架18连接在对应的热力源14上。
47.图8所示,所述下层机架4包括底板10,热力源14设在底板10上,所述下层机架4由气缸或液压杆驱动运动,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的伸缩杆连接在底板10上,优选的,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缸或液压缸1左右设置在下层机架4的下方,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通过伸缩杆的伸出或收回驱动下层机架4相对中层机架3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48.所述下层机架4上设有若干热力源14,热力源14固定在底板10上,位于布匹6下侧的张紧轮19通过支架18连接在对应的热力源14上。
49.图1、图2、图4所示,所述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闭合形成加热腔17。所述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同时由气缸或液压缸1驱动向中层机架3移动,所述上层机架8向下罩在中层机架3上方,所述上层机架8与中层机架3的上表面触接,所述下层机架4抵在中层机架3的下表面将中层机架3的镂空孔16封堵,使得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闭合,所述下层机架4上的热力源14随下层机架4向上移动穿过镂空孔16,上层机架8、下层机架4和中层机架3组合形成加热腔17,所述导向辊筒13以及热力源14位于加热腔17内,横向张紧组件20的两个张紧
轮19分别随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向中间移动夹合在布匹6的上下面上。
50.所述的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闭合时留有间隙11,以形成进料口7和出料口9,进一步,所述间隙11设在上层机架8前后侧板的底部,当上层机架8由气缸或液压缸1驱动向中层机架3移动时,所述上层机架8向下罩在中层机架3的上方,所述上层机架8与中层机架3的上表面触接,使得上层机架8上设有的间隙11与中层机架3组合形成进料口7和出料口9,布匹6从前侧的进料口7进入到加热腔17内,进入加热腔17内的布匹6从导向辊筒13之间穿过,并从后侧的出料口9被外部的送料装置拉出所述加热腔17,所述导向辊筒13将布匹6张紧在加热腔17内,所述热力源14喷射热气流或热蒸汽对张紧的布匹6进行烘干。所述送料装置例如驱动电机驱动的送料辊筒。
51.图4所示,为了保证布匹6能正常从进料口7进入加热腔17内,并从出料口9正常移出加热腔17内,所述中层机架3上的首尾两个导向辊筒13靠近中层机架3的上表面设置,首端的导向辊筒13的最低点不高于进料口7,尾端的导向辊筒13最低点不高于出料口9,所述布匹6张紧在首尾两端导向辊筒13的下方,当布匹6从进料口7进入加热腔17内,首端的导向辊筒13将初始端的布匹6张紧在不高于进料口7的高度,当布匹6从出料口9移出加热腔17外,尾端的导向辊筒13将末尾端的布匹6张紧在不高于出料口9的高度。
52.所述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闭合时,所述的热力源14分布在导向辊筒13轴心的左右两侧,进一步,所述中层机架3上设有两排导向辊筒13,上排与下排的导向辊筒13的径向面上交错的排列,使布匹6在加热腔17内的移动路径变长,所述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闭合时,所述的热力源14插入导向辊筒13交错的余留空间,所述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的热力源14在导向辊筒13的径向面上交错的排列,优选的,所述热力源14包括中空的腔体,腔体的侧截面为梯形,梯形的腔体窄的一边靠近导向辊筒13设置,使得梯形的腔体两侧边贴近两侧张紧的布匹6,所述热力源14上设有若干喷气孔15,喷气孔15喷射热气流或热蒸汽,所述热力源14的喷气孔15喷出的热气流或热蒸汽将布匹6烘干。梯形的热力源14使张紧的布匹6烘干效果更好。所述热气流或热蒸汽由市场上现有的送气装置送入热力源14内。
53.进一步,所述热力源14沿着导向辊筒13轴心延伸方向延伸,保证张紧在导向辊筒13上的布匹6每个部位均能吹到热气流或热蒸汽,提高烘干效果。
54.图3所示,当加热腔17内导向辊筒13上输送的布匹6由于张紧力等因素断裂时,需要加热腔17内降温,工作人员将布匹6接回,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驱动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分别向上下两侧移动打开,所述热力源14随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向上下两侧分离,所述热力源14通过支架18带动张紧轮19随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向上下两侧分离,所述张紧轮19远离布匹6,所述加热腔17内导向辊筒13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快速降温。工作人员将布匹6接回后需要设备重新工作,所述气缸或液压缸1驱动上层机架8和下层机架4向中间的中层机架3移动闭合重合形成加热腔17,加热腔17内的热力源14对导向辊筒13上输送的布匹6进行烘干。
5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