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微波炉散热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微波炉散热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炉散热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微波炉散热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2.微波炉属于家电用器中烹饪器具的一种,由于微波炉内的变频电源以及磁控管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微波炉需要设置散热结构,市面上微波炉散热结构由后面布置抽风机向箱体内抽入冷风,对变频电源以及磁控管进行冷却散热,但该散热结构没有封闭式导风,散热效果差,影响微波炉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炉散热风道结构,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微波炉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微波炉箱体,微波炉箱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变频电源与磁控管的容纳腔体以及用于烹饪食物的加热腔体,微波炉箱体内设有用于变频电源散热的风道结构一以及用于磁控管散热的风道结构二。
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风道结构一包括冷风进风口、风机一以及出风口一,冷风进风口设于微波炉箱体前面的箱门下方的底座上,并连通于容纳腔体,出风口一设于容纳腔体后面的尾壁一上,并连通于容纳腔体,变频电源通过封闭式钣金盒一装载,并固定于容纳腔体内,风机一安装于封闭式钣金盒一的进风端,封闭式钣金盒一的出风端连通于出风口一。
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出风口一对应设置有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的排风口向下设置。
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封闭式钣金盒一的出风端与出风口一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
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风道结构二包括冷风进风口、风机二、加热腔体进风口以及加热腔体出风口,冷风进风口设于微波炉箱体前面的箱门下方的底座上,并连通于容纳腔体,加热腔体进风口设于容纳腔体与加热腔体之间的隔板上,并分别连通于容纳腔体与加热腔体,加热腔体出风口设于加热腔体的尾壁二上,并连通于加热腔体,磁控管通过封闭式钣金盒二装载,并固定于容纳腔体内,风机二安装于封闭式钣金盒二的进风端,封闭式钣金盒二的出风端连通于加热腔体进风口。
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加热腔体出风口对应设置有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的排风口向下设置。
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封闭式钣金盒二的进风端与风机二之间设有前导风盒,封闭式钣金盒二的出风端与加热腔体进风口之间设有后导风盒与上导风盒。
12.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风机二的外壳与前导风盒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后导风盒的一端与封闭式钣金盒二的出风端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后导风盒另一端与上导风盒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上导风盒与加热腔体进风口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
13.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冷风进风口(2)内设有过滤网。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用于变频电源散热的风道结构一可以有效对变频电源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用于磁控管散热的风道结构二可以有效对磁控管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并将其热量导入加热腔体内辅助加热食物,提高加热效率,磁控管散热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波炉整体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容纳腔体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二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腔体进风口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腔体出风口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与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二工作原理图。
23.1.微波炉箱体;2.冷风进风口;3.变频电源;4.磁控管;5.风机一;6.风机二;7.前导风盒;8.后导风盒;9.上导风盒;10.加热腔体进风口;11.加热腔体出风口;12.加热腔体;13.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14.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15.容纳腔体;16.箱门;17.尾壁一;18.出风口一;19.尾壁二;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25.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微波炉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微波炉箱体1,微波炉箱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变频电源3与磁控管4的容纳腔体15以及用于烹饪食物的加热腔体12,微波炉箱体1内设有用于变频电源3散热的风道结构一以及用于磁控管4散热的风道结构二。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26.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用于变频电源3散热的风道结构一可以有效对变频电源3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用于磁控管4散热的风道结构二可以有效对磁控管4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并将其热量导入加热腔体12内辅助加热食物,提高加热效率,磁控管4散热效果明显。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一包括冷风进风口2、风机一5以及出风口一18,冷风进风口2设于微波炉箱体1前面的箱门16下方的底座上,并连通于容纳腔体15,出风口一18设于容纳腔体15后面的尾壁一17上,并连通于容纳腔体15,变频电源3通过封闭式钣金盒一装载,并固定于容纳腔体15内,风机一5安装于封闭式钣金盒一的进风端,封闭式钣金盒一的出风端连通于出风口一18。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鲜风从冷风进风口2进入容纳腔体15内,在风机一5的作用下,将鲜风从封闭式钣金盒一的进风端吸入至封闭式钣金盒一内,对封闭式钣金盒一内的变频电源3进行散热,并通过出风口一18排出。
28.实际应用中,封闭式钣金盒一的出风端连通于设置在容纳腔体15后面的尾壁一17上的出风口一18,可使变频电源3产生的热量全部从微波炉箱体1后方排出。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一18对应设置有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14,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14的排风口向下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排风口向下设置的变频电源出风口导风盒14可使排出的热风导向地面方向,不会影响置于微波炉箱体1后面的其他设备。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式钣金盒一的出风端与出风口一18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封闭式钣金盒一的出风端排出的风直接从出风口一18排出,而不会倒流回容纳腔体15内,使得热风不会影响容纳腔体15内的其他电子元件寿命。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二包括冷风进风口2、风机二6、加热腔体进风口10以及加热腔体出风口11,冷风进风口2设于微波炉箱体1前面的箱门16下方的底座上,并连通于容纳腔体15,加热腔体进风口10设于容纳腔体15与加热腔体12之间的隔板上,并分别连通于容纳腔体15与加热腔体12,加热腔体出风口11设于加热腔体12的尾壁二19上,并连通于加热腔体12,磁控管4通过封闭式钣金盒二装载,并固定于容纳腔体15内,风机二6安装于封闭式钣金盒二的进风端,封闭式钣金盒二的出风端连通于加热腔体进风口1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鲜风从冷风进风口2进入容纳腔体15内,在风机二6的作用下,将鲜风从封闭式钣金盒二的进风端吸入至封闭式钣金盒二内,对封闭式钣金盒二内的磁控管4进行散热,热风经加热腔体进风口10导入至加热腔体12内,可以进行辅助加热,使得加热腔体12内的食物加热效率更高,减少机器能耗,最后从加热腔体出风口11排出。
32.实际应用中,不仅能起到辅助加热,使得加热腔体12内的食物加热效率更高,减少机器能耗的功能以外,还改变传统微波炉磁控管4工作时发出的热量滞留在机器空间内影响其他电子元件寿命。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体出风口11对应设置有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13,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13的排风口向下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排风口向下设置的加热腔体出风口导风盒13可使排出的热风导向地面方向,不会影响置于微波炉箱体1后面的其他设备。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式钣金盒二的进风端与风机二6之间设有前导风盒7,封闭式钣金盒二的出风端与加热腔体进风口10之间设有后导风盒8与上导风盒9。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前导风盒7、后导风盒8与上导风盒9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将风流进行导向。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二6的外壳与前导风盒7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后导风盒8的一端与封闭式钣金盒二的出风端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后导风盒8另一端与上导风盒9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上导风盒9与加热腔体进风口10之间采用封闭式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风流依次经过风机二6、前导风盒7、磁控管4、后导风盒8与上导风盒9、加热腔体进风口10,避免风倒流回容纳腔体15内,使得热风不会影响容纳腔体15内的其他电子元件寿命。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风进风口2内设有过滤网。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过滤网可以使从冷风进风口2吸入的鲜风更干净,避免积尘。
3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