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一般的空调系统常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吸收式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显现快,制冷效率相对较高,但同时耗电量较大;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不依赖电力,振动小运转安静,但同时制冷效率一般。两种系统各有优劣。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吸收式制冷系统结合的制冷装置,利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内的冷凝器散发出的热量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内的发生器进行加热。
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两个系统结合后,两系统内的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制冷,并合理利用了两系统内的冷凝水。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8.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通;
9.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发生器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所述吸收器与所述发生器的回气口相连通;所述发生器内具有水溶液混合工质;
10.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收集部和补水部;所述收集部用以收集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所述补水部用以根据所述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变化将所述收集部收集的冷凝水补充至所述吸收器。
11.可选的,所述发生器具有导热板;
12.所述压缩机具有变频控制板,所述变频控制板贴靠设置于所述导热板,其运行时散发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板传递至所述水溶液混合工质。
13.可选的,所述变频控制板向所述水溶液混合工质传递的热量作为所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热源;和/或,
14.所述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贴靠设置于所述导热板,以向所述
水溶液混合工质传递热量并作为所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热源。
15.可选的,所述收集部包括:
16.接水盘,两个所述接水盘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下方以承接冷凝水;或者,一个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下方或第二室内换热器下方以承接冷凝水;
17.储水箱,连通于所述接水盘以储存其承接的冷凝水。
18.可选的,所述水溶液混合工质包括溴化锂水溶液;所述补水部包括:
19.浓度检测器,用以检测所述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
20.输水泵,其输入口连通于所述储水箱,其输出口连通于所述吸收器;
21.补水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浓度检测器和所述输水泵,用以根据所述浓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输水泵向所述吸收器内补充冷凝水。
22.可选的,所述储水箱具有防溢出模块,所述防溢出模块用以防止所述储水箱内的冷凝水超出设定水位。
23.可选的,所述储水箱通过排水管道连通于外界环境,所述接水盘通过进水管道连通于所述储水箱;
24.所述防溢出模块包括:
25.水位检测器,用以检测所述储水箱内的冷凝水的水位;
26.电控水阀,两个所述电控水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排水管道内;
27.排水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水位检测器和两个所述电控水阀,用以根据所述水位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两个所述电控水阀打开或关闭。
28.可选的,所述压缩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室外机体,所述室外机体内具有设有冷凝风机的风道;
29.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共同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两者间隔布设于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口侧。
30.可选的,所述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多个工质管路并联或串联的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
31.可选的,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凝器;
32.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二冷凝器。
3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34.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的制冷方案,并且通过收集部将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或第二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吸收式制冷系统内的发生器内采用的是水溶液混合工质,随着空调系统的使用,水溶液混合工质中的水正常损耗或异常泄露导致水的组份减小、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增大,影响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此时,通过补水部根据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变化将收集部收集的冷凝水补充至吸收器,从而恢复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
3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3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示意图;
3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空调系统示意图;
39.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控制板位置示意图。
40.附图标记:
41.100:压缩机;101:变频控制板;110:第一室内换热器;120:第一室外换热器;130:第一节流装置;
42.200:发生器;201:导热板;210:吸收器;220:循环泵;230:第二室内换热器;240:第二室外换热器;250:第二节流装置;
43.300:接水盘;310:储水箱;320:输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45.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6.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7.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8.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49.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50.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2.结合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和冷凝水回收组件。其中,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0、第一室内换热器110、第一节流装置130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20;第一室外换热器120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室外换热器120通过第一节流装置130连通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0,第一室内换热器110与压缩机100的回气口相连通;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200、吸收器210、第二室内换热器230、第二节流装置250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40;第二室外换热器240与发生器200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室外换热器240通过第二节流装置250连通于第二室内换热器230,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与吸收器210相连通,吸收器210与发生器200的回气口相连通;发生器200内具有水溶液混合工质;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收集部和补水部;收集部用以收集第一室内换热器110和/或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产生的冷凝水,补水部用以根据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变化将收集部收集的冷凝水补充至吸收器210。
53.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的制冷方案,并且通过收集部将上述两个制冷系统内的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吸收式制冷系统内的发生器200内采用的是水溶液混合工质,随着空调系统的使用,水溶液混合工质中的水正常损耗或异常泄露导致水的组份减小、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增大,影响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此时,通过补水部根据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变化将收集部收集的冷凝水补充至吸收器210,从而恢复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10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室外换热器120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30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40包括第二冷凝器。
55.进一步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内采用氨、氟利昂或烃类等制冷剂,制冷时,制冷剂经过压缩机100的压缩后相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进入第一冷凝器,制冷剂经过第一冷凝器的冷凝相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进入第一节流装置130,制冷剂经过第一节流装置130的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并进入第一蒸发器,制冷剂经过第一蒸发器的蒸发相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压缩机100的回气口进入压缩机100完成制冷循环,同时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降低了室内的温度。
56.更进一步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内采用水溶液混合工质,常用的水溶液混合工质包括氨水溶液和溴化锂水溶液。以溴化锂水溶液为例,制冷时,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200内被加热,分离出水蒸气和溴化锂溶液,其中水蒸气进入第二冷凝器、溴化锂溶液进入吸收器210,水蒸气在第二冷凝器的冷凝作用下被冷凝为液态水并通过第二节流装置250并进入第二蒸发器,液态水在第二蒸发器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蒸发吸热,蒸发后的水蒸气进入吸收器210并与溴化锂溶液重新混合成为溴化锂水溶液并进入发生器200,完成制冷循环。
57.更进一步的,吸收器210通过循环泵220将被冷凝水稀释后的水溶液混合工质输送至发生器200。这样,当吸收式制冷系统内的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水正常消耗或因泄露导致异常损耗时,补水部将收集部收集的冷凝水补充至吸收器210内,从而恢复吸收器210内的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浓度恢复后的水溶液混合工质再被循环泵220送入发生器200内,保持了系统内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
58.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多个工质管路并联或串联的第二室
内换热器23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为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的双制冷系统,考虑到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效果较快但耗电量较大,吸收式制冷系统电力消耗较小,故而在压缩式制冷系统内设置一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10,在吸收式制冷系统内设置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230,多个室内换热器的工质管路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分别放置在室内的多个不同位置来辅助第一室内换热器110制冷。
59.更进一步的,第一节流装置130包括毛细管、开关阀和电子膨胀阀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流装置250包括毛细管、开关阀和电子膨胀阀中的一个或多个。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生器200具有导热板201;压缩机100具有变频控制板101,变频控制板101贴靠设置于导热板201,其运行时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板201传递至水溶液混合工质。这样,将变频控制板101贴靠于导热板201设置,利用变频控制板101运行时散发的热量加热水溶液混合工质,既降低了变频控制板101的温度,又合理利用了变频控制板101散发的热量。
61.进一步的,变频控制板101为pcb板,用于控制压缩机100的工作频率,变频控制板101在工作运行时会产生并向外界散发大量热能,并且变频控制板101温度过高时会影响自身性能。变频控制板101的背部固定粘接有散热铝板,散热铝板被构造为长方形薄板,散热铝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导热板201的板面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使用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适配的螺栓紧固件可将散热铝板固定在导热板201上,从而将控制板贴靠固定于导热板201上。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变频控制板101向水溶液混合工质传递的热量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热源;和/或,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加热板,加热板贴靠设置于导热板201,以向水溶液混合工质传递热量并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热源。
63.示例性的,变频控制板101向水溶液混合工质传递的热量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热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接通电源启动时,压缩式制冷系统首先工作,压缩机100启动并驱动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制冷。发生器200内的水溶液混合工质为溴化锂水溶液,发生器200内的压力设置为0.9kpa左右,溴化锂水溶液在5℃左右即蒸发出高压水蒸气。当压缩机100运行一段时间后,压缩机100的变频控制板101即开始发热,这部分热量通过导热板201传递至发生器20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使其蒸发出高压水蒸气,这样吸收式制冷系统开启运行。当压缩式制冷系统内的压缩机100停机时,变频控制板101的热量仍可支持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这样充分利用了变频控制板10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64.又一示例性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加热板,加热板通电时加热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板和变频控制板101共同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热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接通电源启动时,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压缩机100启动并驱动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制冷;同时,加热板接通电源后通过导热板201向发生器20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提供热源,吸收式制冷系统启动。当压缩机100运行一段时间后,压缩机100的变频控制板101开始发热,变频控制板101和加热板同时通过导热板201向发生器20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提供热源,此时可以降低加热板的加热功率,保障变频控制板101和加热板共同向溴化锂水溶液提供热源可以维持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即可,能够节省加热板消耗的电能。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收集部包括接水盘300和储水箱310。两个接水盘300分别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0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下方以承接冷凝水;或者,一个接水
盘300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0下方或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下方以承接冷凝水;储水箱310连通于接水盘300以储存其承接的冷凝水。
66.示例性的,接水盘300包括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0下方的第一接水盘,用以承接第一室内换热器110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或者,接水盘300包括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下方的第二接水盘,用以承接第二室内换热器230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或者,接水盘300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其中第一接水盘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0下方,第二接水盘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下方,储水箱310同时汇集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所承接的冷凝水。
67.更进一步的,当吸收式制冷系统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室内换热器230时,每一第二室内换热器230下方均设置一接水盘300。这样,能够有效收集吸收式制冷系统内所有第二室内换热器230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进而通过补充部将冷凝水补充至吸收器210内。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溶液混合工质包括溴化锂水溶液;补水部包括浓度检测器、输水泵320和补水控制器。其中,浓度检测器用以检测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输水泵320的输入口连通于储水箱310,输水泵320的输出口连通于吸收器210;补水控制器,电连接于浓度检测器和输水泵320,用以根据浓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输水泵320向吸收器210内补充冷凝水。这样,充分利用了储水箱310内的冷凝水有效维持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内的水溶液混合工质的浓度。
69.示例性的,浓度检测器设置于吸收器210内,预设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为50%。当浓度检测器检测到吸收器210内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高于50%后,向补水控制器发送补水信号,补水控制器接收到补水信号后控制输水泵320将储水箱310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吸收器210内,此时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降低;当浓度检测器检测到吸收器210内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恢复至50%后,向补水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补水控制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控制输水泵320停止工作。
70.进一步的,储水箱310具有防溢出模块,防溢出模块用以防止储水箱310内的冷凝水超出设定水位。
71.更进一步的,储水箱310通过排水管道连通于外界环境,接水盘300通过进水管道连通于储水箱310;防溢出模块包括水位检测器、电控水阀和排水控制器。水位检测器用以检测储水箱310内的冷凝水的水位;两个电控水阀分别设置于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内;排水控制器电连接于水位检测器和两个电控水阀,用以根据水位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两个电控水阀打开或关闭。
72.示例性的,水位检测器设置在储水箱310内部,冷凝水的预设最高水位为储水箱310容量的五分之四,冷凝水的预设最低水位为储水箱310容量的二分之一;设置于进水管道的电控水阀为第一电控水阀,设置于排水管道的电控水阀为第二电控水阀。当水位检测器检测到储水箱310内的冷凝水超出预设最高水位后,向排水控制器发送排水信号,排水控制器接收到排水信号后,控制第一电控水阀关闭以阻止冷凝水继续从进水管道进入储水箱310,同时控制第二电控水阀打开以通过排水管道向外界环境排出冷凝水;当水位检测器检测到储水箱310内的冷凝水低于预设最低水位后,向排水控制器发送储水信号,排水控制器接收到储水信号后,控制第一电控水阀打开以使冷凝水继续从进水管道进入储水箱310,同
时控制第二电控水阀关闭以阻止冷凝水从排水管道向外界环境排出,这样能够保证储水箱310内始终储存有适量的冷凝水,便于向吸收式制冷系统内补充冷凝水。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室外机体,室外机体内具有设有冷凝风机的风道;第一室外换热器120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40共同设置于风道内,且两者间隔布设于冷凝风机的出风口侧。这样,将第一室外换热器120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40集成安装在室外机体内,并且公用同一冷凝风机,提升了空调器的集成度。
74.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