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


背景技术:

2.车载雷达是一种以汽车为载具的雷达,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提升,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民用车辆对车载雷达的需求得到大力提升。车载雷达进行使用时,一般需要安装有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由于车载雷达使用环境要求的多样性,导致传统的冷却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冷却液的凝固会严重影响冷却作业,以及会导致冷却液流经管道的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对车载雷达进行冷却的同时,可以在低温的环境下正常使用,尽可能减小极端环境对冷却液的影响,保证冷却的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设置有上方的进液口和下方的出液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冷却管,所述进液口与第一冷却管的进液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出液端与储液腔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储液腔与第二冷却管的进液端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出液端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有第四管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储液腔相连通的添液口和提示灯,所述添液口的顶部螺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储液腔的内腔右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液腔的内腔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电阻加热器,所述箱体位于第二冷却管右侧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升压泵和过滤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控制器。
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提示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车内驾驶室内便于人员观察处设置有的提醒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阻加热器和升压泵电性连接。
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的电性连接,在储液腔中添加冷却液,在液面高度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处时,提示灯发光,提醒人员停止继续添加冷却液,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的电性连接,在储液腔中冷却液降至第二液位传感器处时,位于驾驶室内的提醒设备可以提醒人员向储液腔中添加冷却液,防止冷却液的量过少而无法达到液冷的效果,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电性连接,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为了防止冷却液在储液腔和各个管道中凝固,启动电阻加热器提高冷却液的温度,并且在升压
泵的作用下使冷却液循环流动起来,防止各个管道内的冷却液凝固而影响管道的质量。
8.优选的,所述提醒设备可选用报警灯和蜂鸣器。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驾驶室中报警灯和蜂鸣器可以在提示人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过滤管包括与第四管道连通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伸出箱体的支管,所述主管道位于支管右侧的内腔设置有滤网,所述支管的底部螺接有第二密封盖。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滤网过滤掉冷却液中的固体杂质,防止固体杂质随着冷却液进入雷达发热设备处的冷却设备中,起到降低发生堵塞和故障发生可能性的作用。
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伸入储液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由于储液腔中的冷却液在进行使用时升温而增发量增加以及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会导致储液腔中的空气气压增加,在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气体单向阀打开而通过排气管排出,降低储液腔中的气压值。
14.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伸出箱体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进行冷却液更换时,可以通过打开阀门,通过排液管排出冷却液。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采用外壁设置有螺旋凸出的s型金属管。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采用s型设计可以增加冷却液冷却的流程,螺旋凸出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散热的效果。
1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位于第一冷却管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位于第二冷却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防尘网。
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可以减小灰尘落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上而降低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对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为了防止冷却液在储液腔和各个管道中凝固,启动电阻加热器提高冷却液的温度,并且在升压泵的作用下使冷却液循环流动起来,防止各个管道内的冷却液凝固而影响管道的质量;
22.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冷却作业时,冷却液在吸热后首先在第一冷却管中进行初步粗略冷却,然后在第二冷却管中进行二次高效冷却,结合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结构,提高冷却散热的效果;
23.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连接,可以方便合理的对储液腔中的冷却液的含量进行控制,防止冷却液挥发后影响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管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电性连接图。
27.图中:1-箱体;101-储液腔;2-进液口;3-出液口;4-第一冷却管;5-第二冷却管;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9-第四管道;10-添液口;11-第一密封盖;12-第一液位传感器;13-第二液位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提示灯;16-散热风扇;17-升压泵;18-过滤管;1801-主管道;1802-支管;1803-滤网;1804-第二密封盖;19-控制器;20-提醒设备;21-排气管;22-单向阀;23-排液管;24-阀门;25-第一防尘网;26-第二防尘网;27-电阻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如说明书附图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共型雷达嵌入式液冷源,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储液腔101,箱体1的右侧壁设置有上方的进液口2和下方的出液口3,箱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4,箱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冷却管5,进液口2与第一冷却管4的进液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6,第一冷却管4的出液端与储液腔101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7,储液腔101与第二冷却管5的进液端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8,第二冷却管5的出液端与出液口3之间设置有第四管道9,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储液腔101相连通的添液口10和提示灯15,添液口10的顶部螺接有第一密封盖11,储液腔101的内腔右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储液腔101的内腔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电阻加热器27,箱体1位于第二冷却管5右侧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散热风扇16,第四管道9上设置有升压泵17和过滤管18,箱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控制器19。
31.控制器19的输入端与第一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12通过控制器19与提示灯15电性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19与车内驾驶室内便于人员观察处设置有的提醒设备20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4通过控制器19与电阻加热器27和升压泵17电性连接,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12与控制器19的电性连接,在储液腔101中添加冷却液,在液面高度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12处时,提示灯15发光,提醒人员停止继续添加冷却液,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13与控制器19的电性连接,在储液腔101中冷却液降至第二液位传感器13处时,位于驾驶室内的提醒设备20可以提醒人员向储液腔101中添加冷却液,防止冷却液的量过少而无法达到液冷的效果,通过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器19的电性连接,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为了防止冷却液在储液腔101和各个管道中凝固,启动电阻加热器27提高冷却液的温度,并且在升压泵17的作用下使冷却液循环流动起来,防止各个管道内的冷却液凝固而影响管道的质量。
32.提醒设备20可选用报警灯和蜂鸣器,在驾驶室中报警灯和蜂鸣器可以在提示人员
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33.过滤管18包括与第四管道9连通的主管道1801,主管道1801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伸出箱体1的支管1802,主管道1801位于支管1802右侧的内腔设置有滤网1803,支管1802的底部螺接有第二密封盖1804,可以通过滤网1803过滤掉冷却液中的固体杂质,防止固体杂质随着冷却液进入雷达发热设备处的冷却设备中,起到降低发生堵塞和故障发生可能性的作用。
34.箱体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伸入储液腔101的排气管21,排气管21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22,由于储液腔101中的冷却液在进行使用时升温而增发量增加以及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会导致储液腔101中的空气气压增加,在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气体单向阀22打开而通过排气管21排出,降低储液腔101中的气压值。
35.第四管道9上设置有伸出箱体1的排液管23,排液管23上设置有阀门24,在进行冷却液更换时,可以通过打开阀门24,通过排液管23排出冷却液。
36.第一冷却管4和第二冷却管5均采用外壁设置有螺旋凸出的s型金属管,第一冷却管4和第二冷却管5采用s型设计可以增加冷却液冷却的流程,螺旋凸出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散热的效果。
37.箱体1的顶部位于第一冷却管4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一防尘网25,箱体1的左侧壁位于第二冷却管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防尘网26,第一防尘网25和第二防尘网26可以减小灰尘落到第一冷却管4和第二冷却管5上而降低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对第一冷却管4和第二冷却管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把进液口2和出液口3与车载雷达设备的发热端相连接,在进行冷却过程中,启动升压泵17,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2进入第一管道6后进入第一冷却管4中,在s型的第一冷却管4中进行初步的散热降温,然后通过第二管道7进入储液腔101中,储液腔101中的冷却液通过第三管道8进入第二冷却管5中,启动散热风扇16,冷却液在流经s型的第二冷却管5时,冷却液的热量传到第二冷却管5的外壁,并且由于第二冷却管5的外壁呈螺旋凸出,提高冷却散热的效果,冷却液在散热降温后进入第四管道9,进入过滤网18后,在滤网1803的作用下过滤掉冷却液中的固体杂质后由出液口3进入车载雷达设备的发热端进行吸热,而过滤后的杂质进入支管1802的底部,并且支管1802设计成斜管,进入支管1802内的杂质不容易在水流的作用下又重新进入主管道1801中。并且由于冷却液在进行使用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减少,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12与控制器19的电性连接,在储液腔101中添加冷却液,在液面高度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12处时,提示灯15发光,提醒人员停止继续添加冷却液,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13与控制器19的电性连接,在储液腔101中冷却液降至第二液位传感器13处时,位于驾驶室内的提醒设备20可以提醒人员向储液腔101中添加冷却液,防止冷却液的量过少而无法达到液冷的效果。在低温环境下,当气温低于冷却液的熔点时,冷却液会凝固而造成使用困难和增加对管道的负担,通过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器19的电性连接,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为了防止冷却液在储液腔101和各个管道中凝固,启动电阻加热器27提高冷却液的温度,并且在升压泵17的作用下使冷却液循环流动起来,防止各个管道内的冷却液凝固而影响管道的质量。由于储液腔101中的冷却液在进行使用时升温而增发量增加以及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会导致储液腔101中的空气气压增加,在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气体单向阀22打开而通过排气管21排出,降低储液腔101
中的气压值。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