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制冷机组、集装箱以及冷链运输车辆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制冷机组、集装箱以及冷链运输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机组、集装箱以及冷链运输车辆。


背景技术:

2.在大宗量海鲜、果蔬、冰激凌等行业的运输和存储工况中,通常会使用到集装箱,集装箱配置制冷机组,制冷机组由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组成,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制冷回路中循环流动时发生相变。气体在流经蒸发器时与蒸发器换热而变成冷气,冷气输入集装箱内,以使集装箱的内部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满足货物低温存储要求。
3.由压缩机和冷凝器所构成的组件通常设于集装箱的外侧,以不占用集装箱的内部空间,且便于冷凝器的散热。对于冷凝器的散热结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轴流风机的形式,该种结构导致装置体积大,尤其是厚度尺寸较大,且为了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果,通常需要配置多个轴流风机,成本增加。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机组、集装箱以及冷链运输车辆,该制冷机组采用离心风机对冷凝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成本低,并且装置整体厚度薄,满足狭窄空间的安装需求。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
8.所述制冷机组还包括机壳和离心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的外围,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外界气体在所述离心风机的作用下依次流经所述进风口、所述离心风机以及所述冷凝器,再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
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为u型冷凝器或l型冷凝器,离心风机设于冷凝器所围空间内。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机壳内靠下的位置,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机壳内中部靠上的位置,所述压缩机的旁侧设有电器盒;
11.用于安装所述冷凝器的空间与用于安装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器盒的空间连通,用于安装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器盒的空间的前侧设有第二出风口。
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件,所述第一盖板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器盒遮挡,所述第二盖板组件将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离心风机遮挡;
13.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上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包括第一出风板和第二出风板,所述第一出风板和所述第二出风板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板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的上侧,所述第二出风板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的侧面。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板倾斜设置,流经所述第二出风板的气体向所述机壳的外侧面流出。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组件包括第二盖板主体,所述第二盖板主体的上侧设有第二上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主体的侧面设有第二侧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主体的下侧设有第二下盖板;
17.所述第二盖板主体将所述冷凝器所围空间和所述离心风机遮挡,所述第二上盖板、所述第二侧盖板以及所述第二下盖板将所述冷凝器遮挡;
18.所述第二盖板主体上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上盖板与所述第一出风板连接,所述第二侧盖板与所述第二出风板连接,所述第二下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
1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盖板、所述第二侧盖板以及所述第二下盖板朝向所述第二盖板主体的一侧分别设有下沉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盖板主体上对应设有下沉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20.所述第二盖板主体上未设有所述第二翻边的一侧与所述机壳的侧板连接。
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撑架,所述冷凝器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第二侧盖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22.所述第二上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上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盖板的上端连接;
23.所述第二下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下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盖板的下端连接。
2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的下侧与所述机壳的底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和如上所述的制冷机组,所述机壳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蒸发器向所述箱体内提供冷气。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集装箱。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8.本技术通过离心风机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冷凝器设在离心风机的出风侧的外围,外界气体经进风口进入离心风机后,气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气体流经外围的冷凝器,从而对围绕在离心风机不同侧的冷凝器能够同时进行散热,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且散热效率高。
29.本技术中的散热结构利用一个离心风机即可实现冷凝器的全方位散热,风机数量少,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风机成本。
30.本技术中冷凝器与离心风机的布置方式,使得装置整体厚度尺寸较薄,便于该结构在狭窄空间内的安装。
31.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所示结构省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图1所示结构省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第二盖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第二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
39.100-机壳,110-第一盖板,120-第二盖板组件,121-第二盖板主体,1211-第二翻边,122-第二上盖板,123-第二侧盖板,124-第二下盖板,125-第一翻边,131-第一出风口板,132-第二出风板,140-支撑架,150-百叶;
40.200-压缩机;
41.300-电器盒;
42.400-冷凝器;
43.500-离心风机;
44.600-进风口;
45.710-第一出风口,720-第二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52.实施例一
53.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制冷机组,可以应用于冷藏、冷冻用的集装箱,为集装箱提供冷气,使集装箱内保持货物存储所需的低温环境。
54.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制冷回路中循环流动时发生相变。
55.将制冷机组应用于集装箱时,气体在流经蒸发器时与蒸发器换热而变成冷气,冷气输入集装箱内,以使集装箱内达到一定的低温环境。
56.该制冷机组还包括机壳100和离心风机500。
57.参照图1至图3,压缩机200和冷凝器400设于机壳100内,冷凝器400设于离心风机500的出风侧的外围。
58.机壳100上设有进风口600和第一出风口710,外界气体在离心风机500的吸力作用下依次流经进风口600、离心风机500以及冷凝器400,再经第一出风口710流出,实现冷凝器400的散热。
59.图1所示的组件设于集装箱的外侧,一方面不会额外占用集装箱内的冷藏空间,另一方面也便于冷凝器400的散热。
60.本技术通过离心风机500对冷凝器400进行散热,通过将冷凝器400设在离心风机500的出风侧的外围,外界气体经进风口600进入离心风机500后,气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气体流经外围的冷凝器400,从而对围绕在离心风机500不同侧的冷凝器400能够同时进行散热,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且散热效率高。
61.本技术中的散热结构利用一个离心风机500即可实现冷凝器400的多方位散热,风机数量少,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风机成本。
62.本技术中冷凝器400与离心风机500的布置方式,使得图1所示整体组件厚度尺寸较薄,便于该结构在狭窄空间内的安装。
6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400为u型冷凝器或l型冷凝器,离心风机500设在冷凝器所围空间内,参照图3。这样,从离心风机500流出的气体可以同时对冷凝器的多侧同时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64.本实施例中冷凝器400优选为u型,冷凝器400环绕在离心风机500的三侧,散热效
果好、效率高。
6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压缩机200设于机壳100内靠下的位置,冷凝器400设于机壳100内中部靠上的位置,压缩机200的旁侧设有电器盒300。图2和图3中电器盒300仅为示意。
66.用于安装冷凝器400的空间与用于安装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的空间连通,并且用于安装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的空间的前侧设有第二出风口720。
67.这样,离心风机500运行时,在离心风机500的作用下,机壳100内的气体一部分会经冷凝器400和第一出风口710流出,另一部分会向下流经底部的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促使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周边的热气经第二出风口720流出,提高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的散热效果。
68.也即,一个离心风机500能够同时对冷凝器400、压缩机200以及电器盒300进行散热,一物多用,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6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0包括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组件120,第一盖板110将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遮挡,第二盖板组件120将冷凝器400和离心风机500遮挡。第二盖板组件120上设有进风口600,第一盖板110上设有第二出风口720。
70.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组件120均为可拆卸结构。当需要对底部的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进行维修时,仅拆卸第一盖板110即可。当需要对上部的冷凝器400和离心风机500进行维修时,仅拆卸第二盖板组件120即可。
71.分体式的盖板结构提高了安装和维修的便捷性。
7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机壳100还包括第一出风板131和第二出风板132,第一出风板131和第二出风板132上分别设有第一出风口710。
73.第一出风板131设于第二盖板组件120的上侧,以便流经上侧冷凝器400的气体流出;第二出风板132设于第二盖板组件120的侧面,以便流经侧面冷凝器400的气体流出;流经下侧冷凝器400的气体经底部的第二出风口720流出,这样,u型冷凝器400的每一侧都设置了出风结构,提高散热效果。
7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板132倾斜设置,流经第二出风板132的气体向机壳100的外侧面流出,避免流出的热气距离进风口600太近而又重新进入机壳100内。
75.从图2可以看出,第二出风板132靠近电器盒300的位置未设置出风口,避免外部水经此处淋入电器盒300内。
7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板组件120包括第二盖板主体121,第二盖板主体121的上侧设有第二上盖板122,第二盖板主体121的侧面设有第二侧盖板123,第二盖板主体121的下侧设有第二下盖板124。
77.第二盖板主体121将冷凝器400所围空间和离心风机500遮挡,第二上盖板122、第二侧盖板123以及第二下盖板124将冷凝器400遮挡。
78.第二盖板主体121上设有进风口600,第二上盖板122与第一出风板13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侧盖板123与第二出风板132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下盖板124与第一盖板110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79.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二盖板组件120占据了机壳100前侧面的大部分面积,第二盖板组件120的分体式结构,有助于提高第二盖板组件120的结构强度,避免单张大面积的第
二盖板组件在内部气流的冲击下发生震颤和异响。
80.同时,分体式的第二盖板组件120也提高了安装和维修的便捷性,当需要对离心风机500进行维修时,仅拆卸第二盖板主体121即可,避免冷凝器400外露。
8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盖板122、第二侧盖板123以及第二下盖板124朝向第二盖板主体121的一侧分别设有下沉的第一翻边125,图5所示为第二上盖板122的结构示意图。
82.第二盖板主体121上对应设有下沉的第二翻边1211,图4所示为第二盖板主体121的结构示意图。
83.第一翻边125与第二翻边121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盖板主体121上未设有第二翻边1211的一侧与机壳100的侧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84.第一翻边125和第二翻边1211的设置在实现连接功能的基础上,弯折结构也增强了第二盖板组件120整体的结构强度。
8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机壳100内设有支撑架140,侧边的冷凝器400部分穿设于支撑架140内,第二侧盖板123的中部与支撑架140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86.支撑架140一方面可以提高冷凝器400的安装稳固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第二侧盖板123的安装稳固性。
87.第二上盖板122的一端与机壳100的侧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上盖板12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盖板123的上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88.第二下盖板124的一端与机壳100的侧板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下盖板124的另一端与第二侧盖板123的下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89.这样,第二盖板组件120内的每一个分体板材都能够得到可靠、稳固的安装,提高结构可靠性。
9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0的下侧与机壳100的底侧通过合页150转动连接。
91.需要对底部的压缩机200和电器盒300等部件进行维修时,解除第一盖板110与第二下盖板124、机壳100之间的螺钉连接,再将第一盖板110向外转动翻折即可,便于拆装。
92.实施例二
9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集装箱,其包括箱体和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制冷机组,机壳与箱体固定连接,具体为图1所示结构固定设于箱体的外侧,蒸发器向箱体内提供冷气,以使箱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满足货物低温存储要求。
94.实施例三
9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冷链运输车辆,其包括实施例二所公开的集装箱。
96.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