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衣物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衣物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衣物护理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衣服护理的要求不断升高,衣物护理机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现有技术中衣物护理机的功能主要有熨烫、烘干、去味、除菌四大模块,使用场景为不需要深度清洗的贵重衣物。所述衣物护理机一般呈箱式结构,待护理的衣物悬挂于其内腔中,衣物护理机首先通过设置在机器内部的蒸汽发生装置进行蒸汽,蒸汽通过风道进入所述内腔中对衣物进行护理,蒸汽进入衣物深层抚平皱纹,再通过风吹或抖动,让衣物迅速成型。
3.其中蒸汽是其重要的功能介质,蒸汽是由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常见的蒸汽发生装置为锅炉,其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加热器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升温加热蒸发,产生蒸汽。但此方案中每当锅炉内的水即将要沸腾时,水内的空气受热析出产生大量气泡,而气泡破裂与锅炉体共振,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并可有效降低工作噪音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的:
6.一种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锅炉本体、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锅炉本体开设有进水口以及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所述锅炉本体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内,并与所述锅炉本体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锅炉本体内的液体,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以及温度切换开关,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并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信号;所述温度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电性连接,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进一步结合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装置的设置,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锅炉本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传感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芯片预先设置有温度切换阈值,其接收所述温度传感信号并将其与所述温度切换阈值进行对比,并通过所述温度切换开关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装置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同时开启或单独开启实现加热功率的调整,控制所述锅炉本体内液体的加热速率,进而控制液体在沸腾前产生的气泡数量以及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速率,有效避免现
有技术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加热液体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快速运动至液面破裂,进而与设备共振产生较大噪音,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8.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其包括机体、门体、内胆、净水系统以及以上所述的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机体开设有放置口,所述门体活动盖设于所述放置口;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机体内,并与所述放置口相连通;所述内胆开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锅炉本体的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净水箱,所述净水箱通过净水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净水管道上设置有净水泵;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净水泵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净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结构简单,且其所用蒸汽发生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噪音较小,用户体验良好,结合所述控制装置的设置,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符合市场需求。
1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纵剖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衣物护理机结构纵剖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衣物护理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实施例1
17.请参照图1

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纵剖示意图,图 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锅炉本体10、温度传感器20、加热装置30 以及控制装置40;锅炉本体10开设有进水口12以及蒸汽出口14,蒸汽出口14位于锅炉本体10顶部;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锅炉本体10内,并与锅炉本体10可拆卸式固定;加热装置30用于加热锅炉本体10内的液体,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3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34;控制装置40包括控制芯片以及温度切换开关(图均未示),所述控制芯片与温度传感器20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并判断温度传感器20的温度传感信号;所述温度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芯片、第一加热装置3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34电性连接,并分别控制第一加热装置3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34的开启或关闭。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进一步结合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装置的设置,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锅炉本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传感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
控制装置的控制芯片预先设置有温度切换阈值,其接收所述温度传感信号并将其与所述温度切换阈值进行对比,并通过所述温度切换开关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装置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同时开启或单独开启实现加热功率的调整,控制所述锅炉本体内液体的加热速率,进而控制液体在沸腾前产生的气泡数量以及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速率,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加热液体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快速运动至液面破裂,进而与设备共振产生较大噪音,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19.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3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34均为电加热管,其具有升温快、发热均匀、散热性能好、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热装置30体积小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3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34为设置在锅炉本体10的外侧,如图2所示,此设置可提高安全性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也可以直接设置在锅炉本体10内侧,以进一步提高热传递效率。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加热装置32的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加热装置34的加热功率。通过第一加热装置3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34不等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加热装置30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
20.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20为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其包括外壳22以及设置于外壳22内的传感芯片24;外壳22可拆卸式固定于锅炉本体10。
21.具体地,锅炉本体10贯穿开设有固定螺孔16,外壳22外侧表面设置有与固定螺孔16 相匹配的外螺纹,外壳22活动穿设于固定螺孔16。通过外壳22外螺纹以及固定螺孔16内螺纹的配合设置实现可拆卸式固定,固定稳定性良好且拆卸安装操作简便,便于后期维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如通过固定螺丝或卡扣等方式实现可拆卸式固定,不限此例。
22.进一步优选地,外壳22包括外壳本体222以及限位部224;外壳本体222呈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圆柱状结构,且外壳本体222封闭一端所处高度低于锅炉本体10内的预设水位;传感芯片24设置于外壳本体222封闭一端的端部内侧,以上设置能够保证传感芯片24能够位于锅炉本体10内的液体液面以下,有助于提高传感芯片24对锅炉本体10内液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限位部224凸起设置于外壳本体222开放一端的端部外侧;外壳本体222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限位部224的外径不小于固定螺孔16的内径;外壳本体222穿设于固定螺孔16时,限位部224位于锅炉本体10外。限位部224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温度传感器20与锅炉本体10可拆卸式固定的稳定性,且不影响其拆装操作。
23.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外壳22为耐高温橡胶制件、耐高温塑料制件或金属制件,机械强度高,能够充分对传感芯片24进行保护,使用寿命长,减少维护操作及维护成本。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进一步结合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装置的设置,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锅炉本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传感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芯片预先设置有温度切换阈值,其接收所述温度传感信号并将其与所述温度切换阈值进行对比,并通过所述温度切换开关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25.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程序设置,对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的温度切换阈值可设置为70℃,工作时常
温的液体进入所述锅炉本体后经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升温,在此过程中,为提高加热速率,所述温度切换开关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同时开启,缩短加热进程,节约时间;所述温度传感器持续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温度传感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锅炉本体内温度持续升温并超过70℃时,所述温度切换开关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或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关闭,以降低加热功率,使所述锅炉本体内的液体缓慢升温至沸腾,有效控制液体在沸腾前产生的气泡数量以及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速率,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加热液体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快速运动至液面破裂的问题,降低噪音问题。
2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结合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加热功率不等的设置,在液体自室温加热至70℃的阶段,控制加热功率较大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开启,加热功率较小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关闭,或者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同时开启,以提高加热升温速率;当液体温度超过70℃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关闭,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开启,以降低加热功率,达到降低工作噪音的目的。在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芯片还可设置两个温度切换阈值,即第一温度切换阈值以及第二温度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温度切换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切换阈值,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设置为70℃和95℃,液体自室温加热至70℃的阶段,单独开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或者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当液体温度超过70℃时,关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继续加热至沸腾,有效降低噪音;当液体温度达到95℃时,关闭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较高的加热功率对液体进行加热,保持其沸腾状态,进而持续产生大量蒸汽,以供外部设备如衣物护理机等使用。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启动顺序的设置,可以降低电路的电流冲击,有效提高元件的使用寿命。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可有效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使用体验,且生产或改造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28.实施例2
29.请参照图3

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衣物护理机结构纵剖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衣物护理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其包括机体1、门体2、内胆3、净水系统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低噪音蒸汽发生装置;机体1开设有放置口,门体2活动盖设于所述放置口;内胆3设置于机体1内,并与所述放置口相连通;内胆3开设有蒸汽入口(图未示),所述蒸汽入口与锅炉本体10的蒸汽出口14相连通;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净水箱51,净水箱51通过净水管道52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水口12相连通,净水管道52上设置有净水泵53;控制装置40与净水泵53电性连接,并控制净水泵53的开启或关闭。
30.内胆3内设置有用于悬挂待护理衣物的挂衣杆4。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衣物护理机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以及废水系统。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40电性连接,并固定设置于锅炉本体10内。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的设置使得能够对锅炉本体10内的液体液面高度进行检测,进而获知锅炉本体10内的液体量,结合控制装置40的设置,可通过控制装置40预先设置液位阈值,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锅炉本体10内的液面高度,控制装置40接受所述液位检测信号并将其与所述液位阈值进行对比,将液面高度低于
液位阈值时,控制装置40控制净水泵53向锅炉本体10内注入液体,以避免锅炉本体10内液体液位过低,进而出现干烧的问题,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且无需人工操作,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1.内胆3开设有废水出口(图未示);所述废水系统包括废水箱61,废水箱61通过废水管道62与所述废水出口相连通,废水管道62上设置有废水泵53;控制装置40与废水泵53电性连接,并控制废水泵53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废水系统的设置,所述衣物护理机工作后产生的洗涤废水能够暂时储存在废水箱61内,以便所述衣物护理机在没有直接排放条件的环境中使用,有效提高设备的适用性,符合家庭使用的需求。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结构简单,且其所用蒸汽发生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噪音较小,用户体验良好,结合所述控制装置的设置,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符合市场需求。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