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饰面片材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饰面片材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饰面片材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饰面片材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其主要原料是改性泥土(mcm),其制备手段是将原料通过特制的温控造型系统成型、烘烤、辐照交联后得到。其具有柔性,利于与各种材料珠联璧合,可粘贴于多种基层上,如新建建筑的混凝土、砖、各种墙材或既有建筑的陶瓷砖、马赛克、石材、涂料、木面、钢板、铝板、活动板房等饰面层上,抗震、抗裂、耐冻融、抗污自洁等性能都非常优秀。饰面片材烘干成型主要通过烘干设备完成,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先对饰面片材作预热处理,再进行常规烘干,预热处理的烘干温度低于常规烘干温度,而现使用的烘干设备内部温度均衡,不能较好的结合预热以及烘干的功能,影响到生产效率以及成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饰面片材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整体结构简单,能够较好的结合预热以及烘干的功能,利于烘干成品,能够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饰面片材烘干装置,包括有机体、加热机构以及烘干传送带结构,所述加热机构设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烘干传送带结构穿过所述机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传送带结构包括预热传送带、主传送带、第一传送驱动件、第二传送驱动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传送驱动件和所述第二传送驱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预热传送带和主传送带上,所述预热传送带和所述主传送带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架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预热传送带和所述主传送带之间通过配置有驱动力的辅助传送带连接,且所述预热传送带的高度低于所述主传送带的高度;所述机体对应所述加热机构设有第一风机,所述机体位于所述预热传送带的下方设有第二风机。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的支撑腿上设有伸缩杆,所述支撑腿与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用于升高或者降低所述预热传送带;所述支撑腿底部设有滑轮,所述预热传送带的端部与所述辅助传动带的端部之间通过铰接部件转动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对应所述铰接部件设有弧形活动槽,所述辅助传送带的转动辊穿过所述铰接部件后连接在所述弧形活动槽内。
8.作为优选,所述伸缩部件为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腿上,且其推杆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推杆电机、所述加热机构以及所述烘干传送带结构均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
设于所述机体内上侧且对应所述预热传送带和所述主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部件设于所述机体内下侧且对应在所述主传送带的下方。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由多组电热管组成,多组所述电热管间隔且并列设于所述机体内。
12.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箱壁内设有隔热层。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待烘干的饰面片材模具从预热传送带和辅助传送带送至主传送带上,通过预热传送带与主传送带高度不同的设置,增加预热传送带与加热机构的距离,配合第二风机使得预热传送带上方及周侧的温度低于主传送带的温度,以实现预热的目的;结合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以及第一风机,使得主传送带区域的烘干温度保持均匀,利于烘干成品。综上,整体结构简单,能够较好的结合预热以及烘干的功能,利于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15.2、通过伸缩部件、伸缩杆、滑轮以及滑轨的设置,实现调节预热传送带高度的目的,在生产不需要预热的产品时,能够将预热传送带抬高至与主传送带的高度相同,以作为常规的烘干设备使用,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条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侧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烘干传送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机体;11、弧形活动槽;2、加热机构;21、第一加热部件;22、第二加热部件;3、烘干传送带结构;31、预热传送带;32、主传送带;33、第一传送驱动件;34、第二传送驱动件;35、第一支架;36、第二支架;37、支撑腿;38、伸缩杆;39、滑轮;4、辅助传送带;5、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伸缩部件;8、铰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参见图1-图4,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饰面片材烘干装置,包括有机体1、加热机构2和烘干传送带结构3,加热机构2以及烘干传送带结构3均设于机体1内部。机体1整体为长方体,其两端具有开口,机体1内部设有供烘干传送带结构3安装的通道,机体1位于通道周侧的箱壁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为棉岩层,能够有效提高机体1的隔热能力。
23.烘干传送带结构3包括预热传送带31、主传送带32、第一传送驱动件33和第二传送驱动件34以及第一支架35、第二支架36,第一传送驱动件33和第二传送驱动件34分别配置在预热传送带31和主传送带32上,预热传送带31通过第一支架35连接在机体1内,第一支架35位于机体1外侧,主传送带32通过第二支架36连接在机体1内,第二支架36位于机体1外侧,第一传送驱动件33和第二传送驱动件34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35和第二支架36上。预热传送带31的高度低于主传送带32的高度,预热传送带31端部通过辅助传送带4与主传送带32的端部相接,辅助传送带4配置有驱动设备,辅助传送带4的两端的转动辊均架设在机体1
的两侧,且其中一组转动辊穿过机体1,与配置的驱动设备连接。第一传送驱动件33和第二传送驱动件34的结构相同,均采用步进电机结合皮带的结构,第一传送驱动件33安装在第一支架35上且位于机体1的端部,第二传送驱动件34安装在第二支架36上且位于机体1的另一端部。
24.加热机构2包括第一加热部件21和第二加热部件22,第一加热部件21设于机体1的通道的上侧且对应设置在预热传送带31和主传送带32的上方,第一加热部件21由多组电热管组成,多组电热管沿着机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多组电热管之间平行设置。第二加热部件22设于机体1的通道的下侧,且对应设置在主传送带32的下方。加热机构2及其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25.相应的,机体1对应加热机构2设有多组第一风机5,其中,多组第一风机5对应设置在第一加热部件21的上方,多组第一风机5沿着机体1的中线等距排列,其吹风口朝向第一加热部件21。在机体的下侧对应第二加热部件22也设有第一风机5,第一风机5的吹风口朝向第二加热部件22。机体1位于其底部且对应预热传送带31设有第二风机6,其吹风口朝向预热传送带31。其中,第一加热部件21与第二加热部件22结构相同。
26.待烘干的饰面片材模具从预热传送带31和辅助传送带4送至主传送带32上,在预热传送带31上进行预热处理后经过辅助传送带4进入主传送带32进行烘干,其中预热传送带31与主传送带32高度不同,增加了预热传送带31与第一加热部件21的距离,结和温度检测器检测实时温度,配合第二风机6对预热传送带31区域进行适当散热,使得预热传送带31区域温度低于主传送带32区域的温度,以实现较好的预热效果。当烘干的饰面片材模具进入主传送带32后,结合第一加热部件21和第二加热部件22以及第一风机5实现加热,并使得主传送带32区域的烘干温度保持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2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5的四组支撑腿37上均设有伸缩部件7,支撑腿37内设有伸缩杆38,伸缩杆38位于支撑腿37之上。伸缩部件7用于升高或者降低预热传送带31,伸缩部件7为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35的四个支撑腿37上,推杆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支撑腿37一侧,且其推杆端固定在伸缩杆38上。具体而言,机体1的箱壁对应铰接部件8设有弧形活动槽11,铰接部件8的端部连接在弧形活动槽11内,预热传送带31的端部与辅助传动带的端部之间通过铰接部件8转动连接,铰接部件8包括铰接板以及连接在铰接板上的两组轴座,预热传送带31的传动辊的端部穿过其中一轴座以及机体1的箱壁与第一支架35连接,辅助传送带4端部的转动辊穿过铰接板的另一轴座继而活动连接在弧形活动槽11内,为了配合伸缩部件7的活动,第一支架35的支撑腿37底部设有滑轮39,当辅助传送带4的转动辊沿着弧形活动槽11活动时,第一支架35进行相对滑动,进而起到调节的作用。通过伸缩部件7、伸缩杆38、滑轮39以及滑轨的设置,实现调节预热传送带31高度的目的,可以根据预热的条件相应调节预热传送带31的高度,提高烘干设备的适用性。不需要反复调节加热机构2的发热功率,提高加热机构2的耐用性。当生产不需要预热的产品时,能够将预热传送带31抬高至主传送带32同一高度,以作为常规的烘干设备使用,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条件。
28.需要说明的是,推杆电机、加热机构2以及烘干传送带结构3均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其连接方法以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
29.整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热传送带31与主传送带32高度不同的设置,增加预热
传送带31与加热机构2的距离,配合第二风机6使得预热传送带31上方及周侧的温度低于主传送带32的温度,以实现预热的目的。结合第一加热部件21和第二加热部件22以及第一风机5,使得主传送带32区域的烘干温度保持均匀,实现常规烘干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能够较好的结合预热以及烘干的功能,利于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3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