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2.制冷设备的冷凝器散热属于该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点。
3.相关技术中,多采用三种方式完成冷凝器散热,第一种方式将冷凝器贴设在制冷设备的金属外壳上,以通过金属外壳将热量导出至外部环境中,但该方式会增加侧板负荷以及烫伤用户。第二种是将冷凝器挂装在壳体背侧,但该方式会增大制冷设备的整体占用空间,不美观且冷凝器容易损坏。第三种是将冷凝器设置在制冷设备内部并通过风机加速散热,但该结构会增大内部空间,不利于实现制冷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4.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攻克上述技术缺陷的制冷设备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包括腔体以及连通腔体的开口;压缩机,设于腔体内;第一冷凝器,设于开口处,与壳体和压缩机相连接。
8.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压缩机和第一冷凝器。壳体为制冷设备的主体框架结构,属于制冷设备的外露结构,用于定位和保护制冷设备的内部结构。其中,壳体内部形成有腔体,该腔体区别于制冷腔室,用于容纳压缩机等机械工作结构。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口,该开口连接腔体。在此基础上,第一冷凝器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且第一冷凝器与压缩机相连接,压缩机所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冷凝器中散热。
9.通过将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容纳压缩机的腔体的开口处,使第一冷凝器在结构位置上替代了遮挡开口的板件,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挡腔体内部结构以及阻挡灰尘等杂质进入腔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冷凝器的散热需求。具体地:将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开口处,可以使第一冷凝器中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空气中,解决相关技术中因将冷凝器与壳体相贴合所引起的壳体负载过高,高温壳体易烫伤用户的技术问题。同时,将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开口处的技术方案取缔了相关技术中将冷凝器挂装在壳体背侧的技术方案,设置在开口处的冷凝器相较于挂装在外侧的冷凝器来说,不会占用壳体外部空间,且受到碰撞损坏的概率较低。从而解决了因将冷凝器挂装在壳体外侧所引起的空调占用空间较大、外观整体性和美观度被破坏、外挂冷凝器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另外,相较于将冷凝器设置在腔体内,并通过设置在腔体内的风机进行冷却的技术方案来说,将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开口处有利于缩减腔体的体积,从而缩减制冷设备的整体尺寸,为制冷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制冷设备体积较大,布置难度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结构,在保证冷凝器散热效率的基础上提升制冷设备的结构紧凑度,缩减制冷设备尺寸,提升制冷设
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10.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制冷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冷凝器呈板状,第一冷凝器盖合于开口上。
1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冷凝器的形状以及设置方式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第一冷凝器为板状结构,装配第一冷凝器时,先将第一冷凝器盖合在开口上,其后将第一冷凝器和壳体连接在一起,以完成第一冷凝器的装配。通过将第一冷凝器设置为板状结构,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冷凝器和开口的匹配度,使第一冷凝器和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板件融为一体,从而提升制冷设备外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板状的第一冷凝器自身的散热能力较强,可以在有限尺寸下高效完成冷媒的冷却。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结构,提升制冷设备结构紧凑度和外观一致性的技术效果。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冷凝器包括:冷凝部,与压缩机相连接,且与开口相对设置;定位部,连接壳体和冷凝部。
1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冷凝器的结构做出展开说明。具体地,第一冷凝器包括冷凝部和定位部,冷凝部与压缩机相连接,压缩机所输出的高温高压冷媒流入冷凝部并在冷凝部中完成降温。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冷凝部。通过设置定位部,可以将冷凝部限定在与开口相对的位置上。将冷凝部定位在开口处可以在装配过程中为冷凝部和压缩机的连接提供便利条件,从而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与开口相对的冷凝可以快速将热量散发至外部环境中,从而提升第一冷凝器的散热能力。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结构和性能,降低第一冷凝器装配复杂度,提升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技术效果。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位部为环绕冷凝部设置的边框,边框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16.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定位部的结构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定位部为环形边框,环形边框套设在冷凝部的周侧,从而组成板状的第一冷凝器。通过将定位部设置为环形边框,可以提升冷凝部的定位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冷凝部在工作过程中因振动而错位甚至脱落的可能性。同时,环绕冷凝部设置的定位部可以在运输第一冷凝器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损坏冷凝部。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结构,提升第一冷凝器装配精度,提升第一冷凝器结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17.其中,边框与壳体可拆卸连接,通过在边框和壳体之间设置可拆卸连接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冷凝器的模块化设计,为第一冷凝器的集中生产的集中运输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冷凝器的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具体在第一冷凝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将第一冷凝器由壳体上拆下,以便于用户维修第一冷凝器或更换第一冷凝器。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冷凝部包括:冷凝管,与压缩机的出口和入口相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包括散热管段;散热管段在开口所在平面,或与平面相平行的面上盘绕设置。
19.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冷凝部的结构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冷凝部包括冷凝管。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的出口和入口相连接,压缩机所输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由出口流入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中降温,完成降温后的冷媒经由入口回流至压缩机中,从而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从空间上来说,冷媒由腔体内部的压缩机区域流动至开口所在区域的冷凝管内,在开口区域完成散热后回流至腔体内部。对此,在开口区域分布的管段为散热管段,用于将冷媒中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部环境中。具体地,散热管段与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开口所
在平面或与开口所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盘绕设置。通过限定该盘绕结构,可以延长散热管段的总长度,以增加散热管段的散热面积,使冷媒可以在散热管段快速完成降温。进而实现优化冷凝部结构,提升冷凝部散热效率,提升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冷凝管还包括连接管段,连接压缩机和散热管段,可相对散热管段转动。
21.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可知,分布于开口区域的冷凝管管段为散热管段。对应地,位于腔体内部的冷凝管管段为连接管段,连接管段用于完成散热管段和压缩机之间的冷媒传递,且具备散热能力。在此基础上,连接管段可相对散热管段转动,设置可相对散热管段转动的连接管段,可以通过弯转连接管段为用户连接压缩机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并降低连接管段和压缩机等腔体内部结构间出现结构干涉的概率。进而实现优化冷凝管结构,降低冷凝管装配难度和布局难度,提升腔体内部结构紧凑度,为制冷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冷凝部还包括:多个散热丝,设于散热管段上。
23.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部上还设置有散热丝。散热丝为金属丝,且为多个,多个散热丝设置在散热管段上,与盘绕设置的散热管段相接触。工作过程中,部分冷媒中的热量经由散热管段传递至散热丝内,并由散热丝散发至外部环境中,从而提升冷凝部的散热能力,确保冷媒可在冷凝部中快速降温。同时,散热丝在具备优秀的导热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覆盖面积和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有助于降低第一冷凝器的整体尺寸并保证腔体和外部空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实现优化冷凝部结构,提升冷凝部散热能力,提升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开口呈矩形,多个散热丝在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开口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开口的形状以及散热丝在开口上的布局做出了限定。具体地,开口为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包括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矩形开口的长边对应长度方向,对应地宽边对应开口的宽度方向。在此基础上,多个散热丝在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每个散热丝均在矩形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通过限定多个散热丝在长度方向上分布可以缩短单个散热丝的长度并增加散热丝的数量,从而降低单个散热丝的负载并增加散热丝整体的散热效率。
26.具体地,散热管段在平面上呈蛇形盘绕,除弯转的管段外,整体管段在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从而配合散热丝形成交叉的格栅,以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基础上遮挡腔体内的工作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止灰尘进入腔体的作用。
27.其中,基于散热管段在矩形开口上蛇形盘绕设置的情况,多个散热丝在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以配合散热管段提升散热部的散热均匀性,降低散热部局部过热损毁的可能性。对应地,当散热管段沿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回转盘绕时,冷媒在长度方向上由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回转传递。多个散热丝则在该传递方向上以依次减小的间隔分布。从而在冷媒温度较高的区域分布较为稀疏的散热丝,在冷媒温度较低的区域分布较为密集的散热丝。从而提升散热部的散热均匀性,同样解决散热不均所引起的热集中问题。进而实现优化散热部结构,提升散热部散热性能和散热可靠性,提升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散热丝为金属散热丝,散热丝与定位部和/或壳体相接
触。
29.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丝为金属散热丝,具体可选择铜、铝等热传导效率较高的金属。在此基础上,部分散热丝延伸至散热管段的外部,在完成散热丝的装配后,散热丝与定位部和/或壳体相接触,以使散热丝上的部分热量可通过接触传递至定位部和壳体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高温冷媒的散热效率。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结构,提升第一冷凝器散热性能,提升制冷设备制冷效率的技术效果。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门体,可开合地设于壳体上,开口位于壳体上背离门体的一侧。
31.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内部还形成有制冷腔,制冷腔用于存放物料并为物料提供冷藏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冷设备上还设置有门体,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壳体上,以开启或关闭制冷腔,从而一方面方便用户存取物料,另一方面保证制冷效果。具体地,制冷设备上设置有门体的一侧为制冷设备的正面,属于用户的可视面和操作面。而开口和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壳体上背离门体的一侧,也就是设置在制冷设备的背面。将开口和第一冷凝器设置在制冷设备的背面壳一方面可以提升制冷设备正面的外观一体性,另一方面可避免高温第一冷凝器烫伤用户。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结构布局,提升制冷设备安全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冷凝器,连接于第一冷凝器和压缩机的入口之间,与壳体相接触。
33.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上还设置有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端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接。且第二冷凝器设置在壳体上,与壳体的内表面相贴合。工作过程中,有压缩机出口排出的高温冷媒先流入第一冷凝器,在第一冷凝器内完成初步散热后流入第二冷凝器进行二次散热,最终回流至压缩机以执行新的指令循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冷凝器整体布置在壳体内表面上的技术方案来说,本技术通过在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冷凝器,有效降低了第二冷凝器以及壳体的温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壳体温度过高、用户易被烫伤的技术问题。同时,结合设置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可以在合理利用壳体内部空间、不增大制冷设备尺寸的基础上增强冷媒的冷却效率。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结构,提升制冷设备制冷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3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风机,设于腔体内,与第一冷凝器相对设置,用于向第一冷凝器供风。
35.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上还设置有风机。风机设置在腔体内,且风机的出风侧与第一冷凝器相对设置,以使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可以作用在第一冷凝器上。其中,第一冷凝器上散热管段和散热丝之间形成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道,风机工作时,气流穿过第一冷凝器进入腔体,并在风机的作用下吹向第一冷凝器并穿过第一冷凝器,以通过循环气流带走第一冷凝器上的部分热量。从而提升第一冷凝器内所流通的高温冷媒的冷却效率,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结构,提升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36.其中,壳体上可开设连通腔体的进风口,进风口位于风机的进风侧,壳体外部气体经由进风口进入腔体并在风机的作用下集中吹向第一冷凝器,以携带走第一冷凝器上的热量,从而提升冷媒冷却效率,优化制冷设备制冷能力。
3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固定部,设于壳体和/或第一冷凝器上,用于在第一冷凝器未装配于开口处的情况下,将第一冷凝器固定于壳体外侧。
38.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壳体和第一冷凝器的其中一者上,或固定部同时设置在第一冷凝器和壳体上。固定部用于将第一冷凝器初定位在壳体上,具体定位在开口的上方。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冷凝器通过固定部挂装在开口上方,其后将连接管段与压缩机的进出口相连接,完成连接后解除固定部的定位,并将第一冷凝器由开口的上方翻转至开口位置,翻转过程中连接管段相对散热管段和定位部转动。最终将定位部与壳体相连接以完成第一冷凝器的装配。通过设置固定部,可以为装配第一冷凝器提供便利条件,为用户在腔体内部连接第一冷凝器和压缩机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第一冷凝器在管路连接过程中与壳体结构相干涉。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结构,降低制冷设备装配工艺复杂度,提升装配效率,缩减制冷设备成本的技术效果。
39.其中,固定部可以为挂钩结构,也可以是卡扣和卡槽,本技术不对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初定为需求即可。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制冷腔,制冷设备还包括:蒸发器,设于壳体上,连接第一冷凝器和压缩机,用于对制冷腔制冷。
41.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内还形成有制冷腔,制冷腔用于放置需要冷藏的物料。制冷设备上还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与冷凝器和压缩机相连接,且蒸发器与制冷腔相对设置。低温冷媒在蒸发器内吸热气化,从而实现制冷腔的制冷功能。
4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包括:冰箱、自动售货机或冰柜。
43.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产品类别具体可以为冰箱、自动售货机或冰柜。
4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4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47.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48.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49.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50.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51.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52.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53.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54.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55.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56.其中,图1至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7.100制冷设备,110壳体,120压缩机,130第一冷凝器,132冷凝部,1322冷凝管,1324散热丝,1326连接管段,134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5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60.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
61.实施例一
6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100,制冷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包括腔体以及连通腔体的开口;压缩机120,设于腔体内;第一冷凝器130,设于开口处,与壳体110和压缩机120相连接。
63.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100,制冷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压缩机120和第一冷凝器130。壳体110为制冷设备100的主体框架结构,属于制冷设备100的外露结构,用于定位和保护制冷设备100的内部结构。其中,壳体110内部形成有腔体,该腔体区别于制冷腔室,用于容纳压缩机120等机械工作结构。壳体110上还设置有开口,该开口连接腔体。在此基础上,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且第一冷凝器130与压缩机120相连接,压缩机120所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冷凝器中散热。
64.通过将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容纳压缩机120的腔体的开口处,使第一冷凝器130在结构位置上替代了遮挡开口的板件,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挡腔体内部结构以及阻挡灰尘等杂质进入腔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冷凝器的散热需求。具体地:将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开口处,可以使第一冷凝器130中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空气中,解决相关技术中因将冷凝器与壳体110相贴合所引起的壳体110负载过高,高温壳体110易烫伤用户的技术问题。同时,将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开口处的实施例取缔了相关技术中将冷凝器挂装在壳体110背侧的实施例,设置在开口处的冷凝器相较于挂装在外侧的冷凝器来说,不会占用壳体110外部空间,且受到碰撞损坏的概率较低。从而解决了因将冷凝器挂装在壳体110外侧所引起的空调占用空间较大、外观整体性和美观度被破坏、外挂冷凝器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另外,相较于将冷凝器设置在腔体内,并通过设置在腔体内的风机进行冷却的实施例来说,将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开口处有利于缩减腔体的体积,从而缩减制冷设备100的整体尺寸,为制冷设备100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制冷设备100体积较大,布置难度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100结构,在保证冷凝器散热效率的基础上提升制冷设备100的结构紧凑度,缩减制冷设备100尺寸,提升制冷设备100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65.实施例二
6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130呈板状,第一冷凝器130盖合于开口上。
67.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冷凝器130的形状以及设置方式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第一冷凝器130为板状结构,装配第一冷凝器130时,先将第一冷凝器130盖合在开口上,其后将第一冷凝器130和壳体110连接在一起,以完成第一冷凝器130的装配。通过将第一冷凝
器130设置为板状结构,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冷凝器130和开口的匹配度,使第一冷凝器130和设置有开口的壳体110板件融为一体,从而提升制冷设备100外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板状的第一冷凝器130自身的散热能力较强,可以在有限尺寸下高效完成冷媒的冷却。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130结构,提升制冷设备100结构紧凑度和外观一致性的技术效果。
68.实施例三
69.如图3、图6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130包括:冷凝部132,与压缩机120相连接,且与开口相对设置;定位部134,连接壳体110和冷凝部132。
70.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冷凝器130的结构做出展开说明。具体地,第一冷凝器130包括冷凝部132和定位部134,冷凝部132与压缩机120相连接,压缩机120所输出的高温高压冷媒流入冷凝部132并在冷凝部132中完成降温。定位部134用于定位安装冷凝部132。通过设置定位部134,可以将冷凝部132限定在与开口相对的位置上。将冷凝部132定位在开口处可以在装配过程中为冷凝部132和压缩机120的连接提供便利条件,从而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与开口相对的冷凝可以快速将热量散发至外部环境中,从而提升第一冷凝器130的散热能力。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130结构和性能,降低第一冷凝器130装配复杂度,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能力的技术效果。
71.实施例四
72.如图3、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实施例中,定位部134为环绕冷凝部132设置的边框,边框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
73.在该实施例中,对定位部134的结构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定位部134为环形边框,环形边框套设在冷凝部132的周侧,从而组成板状的第一冷凝器130。通过将定位部134设置为环形边框,可以提升冷凝部132的定位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冷凝部132在工作过程中因振动而错位甚至脱落的可能性。同时,环绕冷凝部132设置的定位部134可以在运输第一冷凝器130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损坏冷凝部132。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130结构,提升第一冷凝器130装配精度,提升第一冷凝器130结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74.其中,边框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通过在边框和壳体110之间设置可拆卸连接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冷凝器130的模块化设计,为第一冷凝器130的集中生产的集中运输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冷凝器130的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具体在第一冷凝器130出现故障时,用户可将第一冷凝器130由壳体110上拆下,以便于用户维修第一冷凝器130或更换第一冷凝器130。
75.实施例五
76.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实施例中,冷凝部132包括:冷凝管1322,与压缩机120的出口和入口相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包括散热管段;散热管段在开口所在平面,或与平面相平行的面上盘绕设置。
77.在该实施例中,对冷凝部132的结构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冷凝部132包括冷凝管1322。冷凝管1322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120的出口和入口相连接,压缩机120所输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由出口流入冷凝管1322并在冷凝管1322中降温,完成降温后的冷媒经由入口回流至压缩机120中,从而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从空间上来说,冷媒由腔体内部的压缩机120
区域流动至开口所在区域的冷凝管1322内,在开口区域完成散热后回流至腔体内部。对此,在开口区域分布的管段为散热管段,用于将冷媒中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部环境中。具体地,散热管段与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开口所在平面或与开口所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盘绕设置。通过限定该盘绕结构,可以延长散热管段的总长度,以增加散热管段的散热面积,使冷媒可以在散热管段快速完成降温。进而实现优化冷凝部132结构,提升冷凝部132散热效率,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78.实施例六
79.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实施例中,冷凝管1322还包括连接管段1326,连接压缩机120和散热管段,可相对散热管段转动。
80.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前述实施例可知,分布于开口区域的冷凝管1322管段为散热管段。对应地,位于腔体内部的冷凝管1322管段为连接管段1326,连接管段1326用于完成散热管段和压缩机120之间的冷媒传递,且具备散热能力。在此基础上,连接管段1326可相对散热管段转动,设置可相对散热管段转动的连接管段1326,可以通过弯转连接管段1326为用户连接压缩机120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并降低连接管段1326和压缩机120等腔体内部结构间出现结构干涉的概率。进而实现优化冷凝管1322结构,降低冷凝管1322装配难度和布局难度,提升腔体内部结构紧凑度,为制冷设备100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81.实施例七
82.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实施例中,冷凝部132还包括:多个散热丝1324,设于散热管段上。
83.在该实施例中,冷凝部132上还设置有散热丝1324。散热丝1324为金属丝,且为多个,多个散热丝1324设置在散热管段上,与盘绕设置的散热管段相接触。工作过程中,部分冷媒中的热量经由散热管段传递至散热丝1324内,并由散热丝1324散发至外部环境中,从而提升冷凝部132的散热能力,确保冷媒可在冷凝部132中快速降温。同时,散热丝1324在具备优秀的导热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覆盖面积和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有助于降低第一冷凝器130的整体尺寸并保证腔体和外部空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实现优化冷凝部132结构,提升冷凝部132散热能力,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84.实施例八
85.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实施例中,开口呈矩形,多个散热丝1324在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开口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86.在该实施例中,对开口的形状以及散热丝1324在开口上的布局做出了限定。具体地,开口为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包括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矩形开口的长边对应长度方向,对应地宽边对应开口的宽度方向。在此基础上,多个散热丝1324在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每个散热丝1324均在矩形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通过限定多个散热丝1324在长度方向上分布可以缩短单个散热丝1324的长度并增加散热丝1324的数量,从而降低单个散热丝1324的负载并增加散热丝1324整体的散热效率。
87.具体地,散热管段在平面上呈蛇形盘绕,除弯转的管段外,整体管段在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从而配合散热丝1324形成交叉的格栅,以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基础上遮挡腔体内的工作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止灰尘进入腔体的作用。
88.其中,基于散热管段在矩形开口上蛇形盘绕设置的情况,多个散热丝1324在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以配合散热管段提升散热部的散热均匀性,降低散热部局部过热损毁的可能性。对应地,当散热管段沿矩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回转盘绕时,冷媒在长度方向上由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回转传递。多个散热丝1324则在该传递方向上以依次减小的间隔分布。从而在冷媒温度较高的区域分布较为稀疏的散热丝1324,在冷媒温度较低的区域分布较为密集的散热丝1324。从而提升散热部的散热均匀性,同样解决散热不均所引起的热集中问题。进而实现优化散热部结构,提升散热部散热性能和散热可靠性,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89.实施例九
90.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实施例中,散热丝1324为金属散热丝1324,散热丝1324与定位部134和/或壳体110相接触。
91.在该实施例中,散热丝1324为金属散热丝1324,具体可选择铜、铝等热传导效率较高的金属。在此基础上,部分散热丝1324延伸至散热管段的外部,在完成散热丝1324的装配后,散热丝1324与定位部134和/或壳体110相接触,以使散热丝1324上的部分热量可通过接触传递至定位部134和壳体110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高温冷媒的散热效率。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冷凝器130结构,提升第一冷凝器130散热性能,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效率的技术效果。
92.实施例十
9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还包括:门体,可开合地设于壳体110上,开口位于壳体110上背离门体的一侧。
94.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0内部还形成有制冷腔,制冷腔用于存放物料并为物料提供冷藏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冷设备100上还设置有门体,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壳体110上,以开启或关闭制冷腔,从而一方面方便用户存取物料,另一方面保证制冷效果。具体地,制冷设备100上设置有门体的一侧为制冷设备100的正面,属于用户的可视面和操作面。而开口和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壳体110上背离门体的一侧,也就是设置在制冷设备100的背面。将开口和第一冷凝器130设置在制冷设备100的背面壳一方面可以提升制冷设备100正面的外观一体性,另一方面可避免高温第一冷凝器130烫伤用户。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100结构布局,提升制冷设备100安全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95.实施例十一
9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冷凝器,连接于第一冷凝器130和压缩机120的入口之间,与壳体110相接触。
97.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上还设置有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端与第一冷凝器130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20的入口相连接。且第二冷凝器设置在壳体110上,与壳体110的内表面相贴合。工作过程中,有压缩机120出口排出的高温冷媒先流入第一冷凝器130,在第一冷凝器130内完成初步散热后流入第二冷凝器进行二次散热,最终回流至压缩机120以执行新的指令循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冷凝器整体布置在壳体110内表面上的实施例来说,本技术通过在压缩机120和第二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冷凝器130,有效降低了第二冷凝器以及壳体110的温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壳体110温度过高、用户易被烫伤的技术问题。同时,结合设置第一冷凝器130和第二冷凝器可以在
合理利用壳体110内部空间、不增大制冷设备100尺寸的基础上增强冷媒的冷却效率。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100结构,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98.实施例十二
99.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还包括:风机,设于腔体内,与第一冷凝器130相对设置,用于向第一冷凝器130供风。
100.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上还设置有风机。风机设置在腔体内,且风机的出风侧与第一冷凝器130相对设置,以使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可以作用在第一冷凝器130上。其中,第一冷凝器130上散热管段和散热丝1324之间形成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道,风机工作时,气流穿过第一冷凝器130进入腔体,并在风机的作用下吹向第一冷凝器130并穿过第一冷凝器130,以通过循环气流带走第一冷凝器130上的部分热量。从而提升第一冷凝器130内所流通的高温冷媒的冷却效率,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100结构,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101.其中,壳体110上可开设连通腔体的进风口,进风口位于风机的进风侧,壳体110外部气体经由进风口进入腔体并在风机的作用下集中吹向第一冷凝器130,以携带走第一冷凝器130上的热量,从而提升冷媒冷却效率,优化制冷设备100制冷能力。
102.实施例十三
103.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还包括:固定部,设于壳体110和/或第一冷凝器130上,用于在第一冷凝器130未装配于开口处的情况下,将第一冷凝器130固定于壳体110外侧。
104.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壳体110和第一冷凝器130的其中一者上,或固定部同时设置在第一冷凝器130和壳体110上。固定部用于将第一冷凝器130初定位在壳体110上,具体定位在开口的上方。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冷凝器130通过固定部挂装在开口上方,其后将连接管段1326与压缩机120的进出口相连接,完成连接后解除固定部的定位,并将第一冷凝器130由开口的上方翻转至开口位置,翻转过程中连接管段1326相对散热管段和定位部134转动。最终将定位部134与壳体110相连接以完成第一冷凝器130的装配。通过设置固定部,可以为装配第一冷凝器130提供便利条件,为用户在腔体内部连接第一冷凝器130和压缩机120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第一冷凝器130在管路连接过程中与壳体110结构相干涉。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100结构,降低制冷设备100装配工艺复杂度,提升装配效率,缩减制冷设备100成本的技术效果。
105.其中,固定部可以为挂钩结构,也可以是卡扣和卡槽,本技术不对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初定为需求即可。
106.实施例十四
10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制冷腔,制冷设备100还包括:蒸发器,设于壳体110上,连接第一冷凝器130和压缩机120,用于对制冷腔制冷。
108.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0内还形成有制冷腔,制冷腔用于放置需要冷藏的物料。制冷设备100上还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与冷凝器和压缩机120相连接,且蒸发器与制冷腔相对设置。低温冷媒在蒸发器内吸热气化,从而实现制冷腔的制冷功能。
109.实施例十五
110.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面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包括:冰箱、自动售货机或冰
柜。
111.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的产品类别具体可以为冰箱、自动售货机或冰柜。
112.实施例十六
11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方面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还包括:集水部,设于壳体110上,位于腔体内,用于收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
114.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上还设置有集水部,集水部设置在腔体内,位于腔体的底壁上,蒸发器在工作过程中所凝结出的冷凝水可被集水部收集,以确保腔体内电气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制冷设备100出现短路以及漏电现象的概率。进而实现优化制冷设备100结构,提升制冷设备100安全性,延长制冷设备100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115.具体地,壳体110包括底板,压缩机120与底板可拆卸相连接,底板上设置有凹槽以形成集水部,壳体110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连通凹槽和壳体110外部空间,以使集水部所收集的冷凝水可集中排出。进而强化制冷设备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