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热炉通水炉盖。
背景技术:2.矿热炉又称电弧电炉或电阻电炉。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碳质还原剂及溶剂等原料。铁合金是冶金工业中重要工业原料及电石等化工原料。矿热炉是生产铁合金原料重要的工业电炉。主要由炉壳,炉盖、炉衬、短网,水冷系统,排烟系统,除尘系统,电极壳,电极压放及升降系统,上下料系统,把持器,烧穿器,液压系统,矿热炉变压器及各种电器设备等组成。炉盖在矿热炉的顶部循环冷却,避免温度太高。现有的炉盖管路较长,冷却水的循环效率较低,导致冷却水的温升过高,极易发生堵塞管路。并且一体化的炉盖不方面拆卸,在防止时较占用地方。
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热炉通水炉盖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热炉通水炉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热炉通水炉盖,包括:内炉盖和外炉盖,所述内炉盖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炉块、第二炉块和第三炉块,所述第一炉块、所述第二炉块和所述第三炉块上均设置有一个电极孔,所述第一炉块、所述第二炉块和所述第三炉块内沿竖向设置有第一循环水管,所述外炉盖包括多个沿所述内炉盖周向可拆卸设置的砌筑块,每个所述砌筑块内均沿水平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循环水管,其中,两个所述砌筑块上呈对称设置有排烟孔,另外两个所述砌筑块上呈对称设置有泄压孔,所述砌筑块的一侧设置有维修门和观测窗。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炉块、所述第二炉块和所述第三炉块之间通过安装板连接,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砌筑块的面积均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炉块、所述第二炉块和所述第三炉块均采用耐火浇注材料制成。
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砌筑块的一端及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炉块、所述第二炉块和所述第三炉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循环水管通过安装槽安装在所述砌筑块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砌筑块的数量为七个。
12.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砌筑块上设置的多个吊环。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热炉通水炉盖,包括:内炉盖和外炉盖,内炉盖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炉块、第二炉块和第三炉块,第一炉块、第二炉块和第三炉块上均设置有一个电极孔,第一炉块、第二炉块和第三炉块内沿竖向设置有第一循环水管,外炉盖包括多个沿内炉盖周向可拆卸设置的砌筑块,每个砌筑块内均沿水平向设置有多个第二
循环水管,其中,两个砌筑块上呈对称设置有排烟孔,另外两个砌筑块上呈对称设置有泄压孔,砌筑块的一侧设置有维修门和观测窗。
14.在该炉盖中心的高温区划分为三个炉块,每个炉块内的循环水管竖向设置,而砌筑块内的循环水管水平向设置。因此冷却水的循环效率较高。相较于在同一方向上设置的循环水管,本炉盖在不同方向上进行降温,降温效果更好,避免冷却水的温升过高引起的堵塞管路。与此同时,内炉盖和外炉盖均是可拆卸连接的,在不使用时方面拆卸,放置地面不会占太多地方。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炉盖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炉盖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炉块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砌筑块结构示意;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1-第一炉块,12-第二炉块,13-第三炉块,14-电极孔,15-第一循环水管,21-砌筑块,16-第二循环水管,211-排烟孔,212-泄压孔,31-维修门,32-观测窗,131-安装板,132-第一安装孔,211-螺栓孔,212-第二安装孔,16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23.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矿热炉通水炉盖,可以解决现有的炉盖管路较长,冷却水的循环效率较低,导致冷却水的温升过高,极易发生堵塞管路。并且一体化的炉盖不方面拆卸,在防止时较占用地方的问题。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炉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炉盖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炉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砌筑块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内炉盖和外炉盖,内炉盖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上均设置有一个电极孔14,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内沿竖向设置有第一循环水管15,外炉盖包括多个沿内炉盖周向可拆卸设置的砌筑块21,每个砌筑块21内均沿水平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循环水管16,其中,两个砌筑块21上呈对称设置有排烟孔211,另外两个砌筑块21上呈对称设置有泄压孔212,砌筑块21的一侧设置有维修门31和观测窗32。
25.在本实施例中,内炉盖包括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之间通过安装板
131连接,每个安装板131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131、第一安装孔132实现相互连接,方便拆卸。同时,由于内炉盖为高温区,进一步的,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均采用耐火浇注材料制成。同时,第一循环水管15在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内均有设置并且是沿着竖向(竖直方向)设置的,实现每个炉块内循环水冷。而不同炉块内的第一循环水管15可以相互连接或者独立进水和出水。具体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设计。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第一循环水管15为剖面,实际在设置在炉块内的。
26.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沿内炉盖周向设置的砌筑块21之间是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每个砌筑块21的一端及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211,第一炉块11、第二炉块12和第三炉块13的一侧设置有与螺栓孔211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12。(两侧的螺栓孔211未画出)同样的,每个砌筑块21的内的第二循环水管16可以是相互连接或者独立进水和出水。具体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设计。考虑到降温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每个砌筑块21的面积均相同。同时,为了使第二循环水管16安装的更加稳定,方便在使用时提高稳定性,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第二循环水管16通过安装槽161安装在砌筑块21内。如图所示,进一步的,砌筑块21的数量为七个。
2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砌筑块21(任意两个)上呈对称设置有排烟孔211,另外两个(任意两个)砌筑块21上呈对称设置有泄压孔212。而在砌筑块21的一侧设置的维修门31用于进入炉盖内进行维修或者拆卸,而观测窗32方便在使用时进行观测。同时,为了方便吊装,进一步的,还包括:砌筑块21上设置的多个吊环215。
28.在本技术中,在该炉盖中心的高温区划分为三个炉块,每个炉块内的循环水管竖向设置,而砌筑块内的循环水管水平向设置。因此冷却水的循环效率较高。相较于在同一方向上设置的循环水管,本炉盖在不同方向上进行降温,降温效果更好,避免冷却水的温升过高引起的堵塞管路。与此同时,内炉盖和外炉盖均是可拆卸连接的,在不使用时方面拆卸,放置地面不会占太多地方。
29.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
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技术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32.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