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房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被动房的一款专用空调及新风热回收设备,具体是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


背景技术:

[0002]“被动房”是一种超低能耗节能建筑,其高效的隔热及密封性能,在显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大幅减少建筑能耗。
[0003]
目前用于被动房建筑的吊顶式热泵型新风环境一体机,不仅可以制冷、制热或除湿(部分机组有),还都带有新风热回收功能,其结构多为整体式设计且产品尺寸较大,在制造过程中因尺寸较大导致占用场地大,不便于生产线流水化,生产工艺也复杂;而且机组大多安装在厨房或阳台的吊顶内,为便于连接风道和管路,安装方向为送风口(空调侧近氟系统) 朝内(房间),新排风口(新风侧)朝外(外墙),氟系统的连接管路需从送风口附近作近似于180度折弯后朝着新风口方向穿过相应的预留洞口后与室外机相连,但因连接管路的折弯需占用一定空间,导致机组的安装空间显得狭窄,现场施工难度增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包括室外机系统和室内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空调模块和新风模块,所述室外机系统与所述空调模块通过导线和铜管连接,所述空调模块与所述新风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一角处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排风出管贯穿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设置,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位于所述排风机下方设置有新风过滤组合件,所述新风过滤组合件一侧设置有贯穿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的新风进口管,所述新风进口管下方设置有排风进口管,所述排风进口管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的新风过滤组合件连通,所述新风过滤组合件下方设置有排风过滤组合件,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与所述排风机相对位置设置有新风机,所述排风机以及所述新风机下方设置有空气换热器,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底部开口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回风过滤组合件,且所述回风过滤组合件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之间卡压有密封垫进行密封,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位于所述新风过滤组合件的上方设置有贯穿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的新风侧连接气管和新风侧连接液管。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部一侧设置有室内氟系统,所述室内氟系统一侧设置有两个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下方设置有空调侧连接气管和空调侧连接液管。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调侧连接气管以及所述空调侧连接液管与所述室内氟系统均连通,所述空调侧连接气管以及所述空调侧连接液管与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均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空调侧连接气管以及所述空调侧连接液管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设置。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调模块下方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室内氟系统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空调模块送风口管。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室内氟系统连通,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空调模块的外壳上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外壳上均开设有对应的通风孔。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机以及所述新风机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外壳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新风侧连接气管与所述空调侧连接气管插接密封连通,所述新风侧连接液管与所述空调侧连接液管插接密封连通。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进口管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排风过滤组合件以及所述新风过滤组合件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钣金通过螺钉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换热器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新风模块内部的钣金将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四个空气通道分割成独立的空间。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室外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四通阀、节流元件、截止阀、管路及钣金组成。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新风模块上的新风侧连接气管上关联一个针阀,且所述针阀从壳体内穿出至钣金外。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室内机系统拆分成新风模块和空调模块,且两个模块尺寸相对紧凑,可分别在一条生产流水线先后单独制作,也可在两条生产流水线同时制作完毕后再将两个模块通过标准紧固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也可根据项目现场需要在现场组装成一个整体,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紧凑,且体积小,空间占用率低,极其实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风模块的内部结构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空调模块的内部结构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新风模块与空调模块组成的整体室内机结构图;
[0021]
图4为常规的热泵型新风环境一体机与室外机的连接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中:1、排风机;2、新风机;3、空气换热器;4、新风过滤组合件;5、回风过滤组合件;6、排风过滤组合件;7、新风侧连接气管;8、新风侧连接液管;9、新风进口管;10、排风进口管;11、排风出口管;12、室内氟系统;13、循环风机;14、控制单元;15、送风口管;16、空调侧连接气管;17、空调侧连接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请参阅图1~3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被动房专用模块化机组,包括室外机系统和室内机系统,室内机系统包括空调模块和新风模块,室外机系统与空调模块通过导线和铜管连接,空调模块与新风模块固定连接,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一角处设置有排风机1,排风机1的排风出管贯穿新风模块的壳体设置,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位于排风机1下方设置有新风过滤组合件4,新风过滤组合件4一侧设置有贯穿新风模块的壳体的新风进口管9,新风进口管9下方设置有排风进口管10,排风进口管10与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的新风过滤组合件4连通,新风过滤组合件4下方设置有排风过滤组合件6,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与排风机1相对位置设置有新风机2,排风机1以及新风机2下方设置有空气换热器3,新风模块的壳体底部开口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回风过滤组合件5,且回风过滤组合件5与新风模块的壳体之间卡压有密封垫进行密封,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位于新风过滤组合件4的上方设置有贯穿新风模块的壳体的新风侧连接气管7和新风侧连接液管8,室内机系统包括新风模块和空调模块,通过将室内机系统拆分成新风模块和空调模块,且两个模块尺寸相对紧凑,可分别在一条生产流水线先后单独制作,也可在两条生产流水线同时制作完毕后再将两个模块通过标准紧固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也可根据项目现场需要在现场组装成一个整体,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紧凑,且体积小,空间占用率低,极其实用。
[0026]
本实施例中,空调模块的壳体内部一侧设置有室内氟系统12,室内氟系统12一侧设置有两个循环风机13,循环风机13下方设置有空调侧连接气管16和空调侧连接液管17,两个循环风机13为空调排出空气的流通提供动力。
[0027]
本实施例中,空调侧连接气管16以及空调侧连接液管17与室内氟系统12均连通,空调侧连接气管16以及空调侧连接液管17与空调模块的壳体均通过卡箍连接,空调侧连接气管 16以及空调侧连接液管17的另一端均贯穿空调模块的壳体设置。
[0028]
本实施例中,空调模块下方设置有控制单元14,室内氟系统12上设置有贯穿空调模块送风口管15,控制单元14用于控制室内氟系统12的工作过程。
[0029]
本实施例中,循环风机13与室内氟系统12连通,循环风机13与空调模块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空调模块的外壳上与新风模块的外壳上均开设有对应的通风孔,可以便于空调模块与新风模块的对接安装。
[0030]
本实施例中,排风机1以及新风机2与新风模块的外壳均通过螺钉连接,新风侧连接气管7与空调侧连接气管16插接密封连通,新风侧连接液管8与空调侧连接液管17插接密封连通,可以在将新风模块与空调模块合并安装时,将新风侧连接气管7和新风侧连接液管8 分别与空调侧连接气管16和空调侧连接液管17对插安装,即可实现对管路的密封连通,极其便捷。
[0031]
本实施例中,排风进口管10与新风模块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排风过滤组合件6以及新风过滤组合件4与新风模块的壳体内部钣金通过螺钉连接,排风过滤组合件6以及新风过滤组合件4分别对排出的风和新风进行过滤。
[0032]
本实施例中,空气换热器3与新风模块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新风模块内部的钣金将空气换热器3的四个空气通道分割成独立的空间,便于实现进来的新风与室内的排风进行热湿交换。
[0033]
本实施例中,室外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四通阀、节流元件、截止阀、管路及钣金组成,室外机系统与现有的空调外机结构及构成完全相同,方便对现有的空调进行改造,节约成本,便于推广。
[0034]
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上的新风侧连接气管7上关联一个针阀,且针阀从壳体内穿出至钣金外,便于现场的维修检查。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安装此模块化机组时,先安装室外机系统,安装外壁后,将室内机系统中的新风模块与空调模块通过连接标准件进行连接固定,新风侧连接气管 7与空调侧连接气管16插接密封连通,新风侧连接液管8与空调侧连接液管17插接密封连通,可以在将新风模块与空调模块合并安装时,将新风侧连接气管7和新风侧连接液管8分别与空调侧连接气管16和空调侧连接液管17对插安装,即可实现对管路的密封连通,极其便捷,然后将室外机系统与室内机系统中的空调模块进行连接,可以空调工作过程中,循环风机13启动,可以带动空调模块中的风从空调欧快进入到新风模块中对空气进行净化后,从排风机1出排出到空调模块中,而后从送风口管15排出到外部,同时排风机1将室内的空气从排风进口管10处抽到新风模块内部,然后经过空气换热器3过滤后,从排风出口管11处排出,实现对空气的热交换。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