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双通道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双通道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燃烧器又称燃气炉头,是一种将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目前,燃烧器一般包括内环座和外环座,外环座大都是由一条混合通道组成,燃气和空气通过混合通道混合后直接用于外环座的燃烧。如申请人在先实用新型专利cn 213362463 u提出了一种燃烧器,虽然其具有较好的燃烧热效率,但由于内外火座均是通过混合通道进行燃气供给,使得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容易让内外火座产生干扰,或者当燃气量较少时内火座燃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道分离,对内外火座独立供气的双通道燃烧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双通道燃烧器,包括
6.底座,用于将燃烧器安装在灶具上,其内开设有混合通道以及设置在混合通道左右侧的外混合腔,所述混合通道外端设有燃气进口和外环火上空气进口,混合通道内端连接至左右侧的外混合腔;
7.喷火器,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包括外火座,所述外火座的左右两侧设有连通至所述外混合腔的外喷火腔;
8.所述喷火器还包括内火座,内火座中部设有内喷火腔;
9.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所述混合通道隔开不相通,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连接至所述内喷火腔;所述喷火器与底座之间设有通向所述内喷火腔的内环火上空气进口。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环火上空气进口设有三个,均从所述喷火器外边缘处通向所述内喷火腔对内火座提供空气。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向上凸出形成凸环,凸环底部连通至所述外混合腔,外混合腔的底部设有自下而上的引导斜面;所述底座前侧设有所述外环火上空气进口,外环火上空气进口上端向上凸出形成凸边,所述凸边与凸环之间、凸环与凸环之间形成所述内环火上空气进口。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环火上空气进口的前后宽度大于所述外混合腔的左右宽度。
13.进一步设置为,述内环火上空气进口处的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底座的固定孔。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一安装槽,所述进气通道倾斜布置在所述底座内,进气通道的出口端高于进口端,出口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安装槽内螺纹连接有内喷气
嘴。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外周设有防水圈。
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位于安装槽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喷火器底部位于内火座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块,定位块插设在定位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点火针和热电偶,所述内火座朝向热电偶的一侧设有引导孔。
1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火座和内火座上分别盖设有外火盖和内火盖,外火盖和内火盖分别开设有若干火焰孔。
1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焰孔由内向外斜向上倾斜设计。
1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位于外环火上空气进口的前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中部开设有所述燃气进口,固定座上螺钉固定有喷嘴座,喷嘴座上成型有可伸入所述燃气进口的喷口,喷口处螺纹连接有外喷气嘴。
2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的内火座和外火座通过独立的进风进气通道进行单独气体供给,避免了内外火座喷嘴引射相互影响,能够给内外火座充分的空气供给,提升燃气燃烧效率,并且能够让燃气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更加节能减排。
22.本实用新型的内环火上空气进口设置有三个,使得内火座通过三通道补充空气,使内火座空气补充更充分,能够让燃气得到充分燃烧,提高效率并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23.本实用新型外环火上空气进口的前后宽度大于外混合腔的左右宽度,即外火座拥有大进风口,充分补充了外火座一次空气,使火焰燃烧更充分。
24.本实用新型在内喷气嘴的外周设置有防水圈,防水圈的设计能够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残汁、汤水溢出而堵住内火座上的内喷气嘴,使得内火座的燃气能够正常燃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之一;
27.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8.图4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之二;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简图;
31.图7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喷火器的结构简图之一;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喷火器的结构简图之二。
34.附图标记:1-底座;11-内环火上空气进口;12-凸环;13-凸边;14-固定孔;15-安装槽;16-定位槽;17-防水圈;2-混合通道;21-外混合腔;211-引导斜面;22-燃气进口;23-外环火上空气进口;24-固定座;3-喷火器;31-外火座;32-外喷火腔;33-内火座;331-引导孔;34-内喷火腔;35-定位块;4-进气通道;41-内喷气嘴;5-点火针;6-热电偶;7-外火盖;71-火焰孔;8-内火盖;9-喷嘴座;91-喷口;92-外喷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参见图1-图9:
36.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双通道燃烧器,包括底座1和喷火器3,底座1用于将燃烧器安装在灶具上,其内开设有混合通道2以及设置在混合通道2左右侧的外混合腔21,所述混合通道2外端设有燃气进口22和外环火上空气进口23,混合通道2内端连接至左右侧的外混合腔21;喷火器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包括外火座31和内火座33,所述外火座31的左右两侧设有连通至所述外混合腔21的外喷火腔32,内火座33中部设有内喷火腔34;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进气通道4,进气通道4与所述混合通道2隔开不相通,进气通道4的出气端连接至所述内喷火腔34;所述喷火器3与底座1之间设有通向所述内喷火腔34的内环火上空气进口11。进气通道4的进气端以及燃气进口22连接外部的燃气输送管,进气通道4和混合通道2隔开不相通,可以独立对内火座33和外火座31进行燃气输送,避免了内外火座喷嘴引射相互影响,充分补充了内外火座一次空气,使得气体得以完全燃烧,提升空气燃烧效率并减少co排放,节能减排。
37.所述内环火上空气进口11设有三个,均从所述喷火器3外边缘处通向所述内喷火腔34对内火座33提供空气,内火座三通道补充空气,使内环补充更充分,提高效率并减少co排放。如图6所示,所述外环火上空气进口以及内环火上空气进口均是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面板,使得空气均能够从上面板上进入,能够对内外火座进行大量空气提供,促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
38.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向上凸出形成凸环12,凸环12底部连通至所述外混合腔21,外混合腔21的底部设有自下而上的引导斜面211;所述底座1前侧设有所述外环火上空气进口23,外环火上空气进口23上端向上凸出形成凸边13,所述凸边13与凸环12之间、凸环12与凸环12之间形成三个所述内环火上空气进口11。利用底座1及喷火器3表面的形状来形成内环火上空气进口11,无需另外开设空气输送通道,使得结构简单,并且内环火上空气进口大,能够充分补充空气,让燃气燃烧能够更加充分。
39.如图6所示,所述外环火上空气进口23的前后宽度d1大于所述外混合腔21的左右宽度d2,外火座设立大空气进口,充分补充了外火座一次空气,使火焰燃烧更充分。
40.所述内环火上空气进口11处的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底座1的固定孔14,通过螺钉穿过该固定孔与灶台相连以固定底座。
41.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一安装槽15,所述进气通道4倾斜布置在所述底座1内,如图5所示,进气通道4的出口端高于进口端,出口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螺纹连接有内喷气嘴41。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底座1位于安装槽15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槽16,所述喷火器3底部位于内火座33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块35,定位块35插设在定位槽16内,以此来将喷火器3定位在底座1上方,便于两者之间的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槽15的左右两侧设有点火针5和热电偶6,所述内火座33朝向热电偶6的一侧设有引导孔331,方便点火针对内火座进行点火。
42.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安装槽15外圈设置有防水圈17,防水圈17由所述底座一体成型的向上凸起的结构,防水圈的设计能够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残汁、汤水溢出而堵住内火座上的内喷气嘴41,使得内火座的燃气正常燃烧。
43.所述外火座31和内火座33上分别盖设有外火盖7和内火盖8,外火盖7和内火盖8分
别开设有若干火焰孔71。所述火焰孔71由内向外斜向上倾斜设计,方便火焰对锅体供火。
44.所述底座1位于外环火上空气进口23的前侧设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中部开设有所述燃气进口22,固定座24上螺钉固定有喷嘴座9,喷嘴座9上成型有可伸入所述燃气进口22的喷口91,喷口91处螺纹连接有外喷气嘴92,喷嘴座9采用螺钉固定,方便直接拆卸与安装。
4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