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是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是集中制冷和制热的设备,通过管道将冷风或者热风送到需要调节气温的室内,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中央空调,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3.如目前中央空调的外机一般都是安装在室外,而室外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空调作业过程中会跟随管道直接输送释放到达室内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风罩内部的导风管将进风管输送的空气分散排出,从而保证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均匀,同时中央空调导入的空气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粉尘颗粒,空气在经由导风管时粉尘颗粒在其折弯处发生碰撞堆积,并经由底部排灰口排出导风管内部,导风管可清除空气中大部分粉尘颗粒,滤网覆盖风罩的开口以清除空气中的残留粉尘颗粒,同时滤网将风罩内部的导风管遮盖保证其美观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包括进风管和风罩,所述风罩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导风管,所述进风管贯穿风罩顶部轴心与导风管相互连通,所述导风管以进风管为轴环绕等距排列,所述导风管至少设计有两个折弯,所述导风管的折弯底部贯穿开设有排灰口,所述风罩的侧面开口覆盖设置有滤网。
6.优选的,所述风罩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分别覆盖在导风管的两端表面。
7.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底部在导风管的间隔之间固定连接有接柱,所述接柱的高度与导风管的高度相等。
8.优选的,所述下盖的顶部相对于排灰口开设有集尘槽,所述下盖的底部相对于接柱开设有套孔。
9.优选的,所述下盖的外形尺寸与上盖的外形尺寸相等,所述上盖与下盖的边缘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挡圈。
10.优选的,所述滤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封边,所述封边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胶贴。
11.优选的,所述胶贴与挡圈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滤网覆盖设置在导风管的端口外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中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经由进风管输送并以风罩释放到达室内,风
罩内部的导风管将进风管输送的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分散排出,从而保证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均匀,同时中央空调导入的空气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粉尘颗粒,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在经由导风管时粉尘颗粒在其折弯处发生碰撞堆积,并经由底部排灰口排出导风管内部,导风管可清除空气中大部分粉尘颗粒,滤网覆盖风罩的侧面开口以清除空气中的残留粉尘颗粒,同时滤网将风罩内部的导风管遮盖保证其美观度;
14.2、上盖与下盖为导风管起到保护及装饰作用,接柱为上盖与下盖之间提供结构支撑,防止外界的磕碰造成导风管变形损坏,下盖采用螺钉贯穿套孔与接柱即上盖固定,有利于上盖与下盖的拆装便捷。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罩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示意图。
19.其中:1、上盖;2、下盖;3、滤网;4、进风管;5、导风管;6、排灰口;7、接柱;8、挡圈;9、集尘槽;10、套孔;11、封边;12、胶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21.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包括进风管4和风罩,风罩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导风管5,进风管4贯穿风罩顶部轴心与导风管5相互连通,导风管5以进风管4为轴环绕等距排列,导风管5至少设计有两个折弯,导风管5的折弯底部贯穿开设有排灰口6,风罩的侧面开口覆盖设置有滤网3,中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经由进风管4输送并以风罩释放到达室内,风罩内部的导风管5将进风管4输送的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分散排出,从而保证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均匀,同时中央空调导入的空气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粉尘颗粒,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在经由导风管5时粉尘颗粒在其折弯处发生碰撞堆积,并经由底部排灰口6排出导风管5内部,导风管5可清除空气中大部分粉尘颗粒,滤网3覆盖风罩的侧面开口以清除空气中的残留粉尘颗粒,同时滤网3将风罩内部的导风管5遮盖保证其美观度;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罩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与下盖2分别覆盖在导风管5的两端表面,上盖1的底部在导风管5的间隔之间固定连接有接柱7,接柱7的高度与导风管5的高度相等,下盖2的顶部相对于排灰口6开设有集尘槽9,下盖2的底
部相对于接柱7开设有套孔10,上盖1与下盖2为导风管5起到保护及装饰作用,接柱7为上盖1与下盖2之间提供结构支撑,防止外界的磕碰造成导风管5变形损坏,下盖2采用螺钉贯穿套孔10与接柱7即上盖1固定,有利于上盖1与下盖2的拆装便捷;
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盖2的外形尺寸与上盖1的外形尺寸相等,上盖1与下盖2的边缘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挡圈8,滤网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封边11,封边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胶贴12,胶贴12与挡圈8之间相互贴合,滤网3覆盖设置在导风管5的端口外部,封边11显著增强滤网3的结构强度,防止滤网3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滤网3采用胶贴12与上盖1和下盖2的挡圈8固定,滤网3将导风管5遮盖保证风罩美观度。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央空调的湍流混合出风口,中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经由进风管4输送并以风罩释放到达室内,风罩内部的导风管5将进风管4输送的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分散排出,从而保证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均匀,同时中央空调导入的空气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粉尘颗粒,制冷或制热完成的空气在经由导风管5时粉尘颗粒在其折弯处发生碰撞堆积,并经由底部排灰口6排出导风管5内部,导风管5可清除空气中大部分粉尘颗粒,滤网3覆盖风罩的侧面开口以清除空气中的残留粉尘颗粒,同时滤网3将风罩内部的导风管5遮盖保证其美观度;上盖1与下盖2为导风管5起到保护及装饰作用,接柱7为上盖1与下盖2之间提供结构支撑,防止外界的磕碰造成导风管5变形损坏,下盖2采用螺钉贯穿套孔10与接柱7即上盖1固定,有利于上盖1与下盖2的拆装便捷;封边11显著增强滤网3的结构强度,防止滤网3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滤网3采用胶贴12与上盖1和下盖2的挡圈8固定,滤网3将导风管5遮盖保证风罩美观度。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