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空调壳体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空调壳体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壳体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器室外机一般安装在室外,夏天室外温度高,再经长时间暴晒后,腔体内温度会急剧升高,进而会导致电控盒内元器件温度升高。如果压缩机所在的腔体散热不通畅,则会导致控制器元器件运行温度超标,影响元器件的寿命(如电容温度每升高10℃寿命下降一半)。为了散热,现有的常规手段是在右侧板上和面板上开一般的通风散热孔,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在暴风雨天气时,雨水会通过该散热孔进入压缩机腔体内,会加速元器件老化和pcb板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避免雨水进入压缩机腔体。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5.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壳体,包括顶盖板和围壳,所述顶盖板扣合在所述围壳的顶部,所述顶盖板和所述围壳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压缩机的内腔;
6.所述围壳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上部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使所述内腔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槽散发至外部空间,所述顶盖板遮蔽所述散热槽的上部,以防止雨水从所述散热槽的上部流入所述内腔。
7.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在围壳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槽,将顶盖板遮蔽在散热槽的上部,从而形成了散热通道,防止雨水从所述散热槽的上部流入所述内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顶盖板遮蔽散热槽,使得雨水在重力作用下难以进入散热通道后再经过上部开口进入内腔,实现了防雨功能,同时通过散热通道能够保证散热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围壳的外壁还设置有止挡凸块,所述止挡凸块具有止挡面,所述顶盖板抵持在所述止挡面上,所述散热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接口段、竖直段和沉槽段,所述竖直段开设在所述围壳的外壁,所述接口段位于所述竖直段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内腔,所述沉槽段位于所述竖直段的底部,并下沉设置在所述止挡面上,所述顶盖板遮蔽在所述接口段和所述竖直段上。
9.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设置止挡凸块,顶盖板抵持在止挡凸块上,并且将沉槽段下沉设置在止挡面上,顶盖板遮蔽在接口段和竖直段上,从而通过止挡凸块对顶盖板进行限位,并且保证了顶盖板不会完全遮挡沉槽段,使得散热通道保持畅通,并且通过设置竖直段,进一步保证了雨水无法通过散热通道进入内腔,进一步保证了防雨功能。
10.进一步地,所述沉槽段相对于所述止挡面的下沉距离为1.5-2mm。
11.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对沉槽段的深度进行限定,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雨水溅入到竖直段和散热通道中,保证防雨效果,同时避免了外观上缝隙过大影响美观。
12.进一步地,所述沉槽段由内向外延伸,且所述沉槽段的内侧端面与所述顶盖板的内侧表面之间在所述沉槽段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1.5-2mm。
13.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对顶盖板与沉槽段的内侧端面之间的限定,保证了散热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雨水溅入到竖直段和散热通道中,保证防雨效果。
14.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向内凹陷,且所述竖直段的内凹深度为3-5mm。
15.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竖直段内凹,且对其内凹深度进行限定,增大散热通道流通体积,提升空气流通量,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16.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上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呈斜面状,且所述竖直段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由内向外逐步增大。
17.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将侧壁设置成外扩的斜面状,使得在成型时能够方便脱模,便于制作,同时,这种向内渐变的结构可以增加空气的聚集,方便内腔与外部空间之间空气的流通。
18.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的侧壁与所述竖直段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135
°ꢀ-
150
°

19.进一步地,所述围壳的外壁还设置有横设在所述竖直段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竖直段上相对的两个侧壁。
20.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在竖直段上还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贯通竖直段,能够增加竖直段的结构强度。
2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凹设在所述围壳的外壁,并形成加强凹槽。
22.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加强筋凹设在围壳的外壁,并形成凹槽,从而增大了散热通道的流通体积,提升了空气流通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2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包括板体和围边,所述围边沿所述板体的边缘设置并遮蔽在所述散热槽上,所述围壳的外壁设置有卡扣凸起,所述围边卡持在所述卡扣凸起上,以使所述围边扣合在所述围壳上。
24.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设置卡扣凸起,使得围边扣合在围壳上,实现了对顶盖板的定位。
25.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凸筋,多个所述凸筋凸设在所述板体的外侧表面,并在所述板体的内侧表面形成向外凹陷的扩容凹槽,所述扩容凹槽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控制器相对应。
26.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壳体,通过设置凸筋,且凸筋在板体的内侧表面形成向外凹陷的扩容凹槽,增大了控制器上方的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围壳包括两个侧板和两个面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面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面板连接,所述侧板的外壁和/或所述面板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散热槽。
28.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空调壳体包括顶盖板和围壳,所述顶盖板扣合在所述围壳的顶部,所述顶盖板和所述围壳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压缩机的内腔:所述围壳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上部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使所述内腔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槽散发至外部空间,所述顶盖板遮蔽所述散热槽的上部,以防止雨水从所述散热槽的上部流入所述内腔。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壳体在第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图;
31.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壳体在第二视角下的装配结构图;
32.图4为图2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图3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图4中ⅵ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7为图5中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6.图8为图2中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7.图9为图3中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8.图10为图5中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11为图4中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12为图2中顶盖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为图2中顶盖板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
43.100-空调壳体;110-顶盖板;111-板体;113-围边;115-凸筋;130-围壳;131-侧板;133-面板;135-加强筋;150-散热槽;151-接口段;153-竖直段;155-沉槽段;157-侧壁;159-底壁;170-内腔;190-止挡凸块;191
-ꢀ
止挡面;200-空调器;210-风机;230-压缩机;25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45.第一实施例
46.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壳体100,其能够通过改进散热结构,使得在保证散热的同时,能够避免雨水通过散热结构进入空调壳体 100的内部。
47.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壳体100,包括顶盖板110和围壳130,顶盖板110 扣合在围壳130的顶部,顶盖板110和围壳130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压缩机230 的内腔170,围壳130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槽150,散热槽150的上部与内腔170 连通,以使内腔170的热量通过散热槽150散发至外部空间,顶盖板110遮蔽散热槽150的上部,以防止雨水从散热槽150的上部流入内腔170。
48.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壳体100为空调外机的壳体,内腔170中安装有风机210、压缩机230和控制器250等结构,其中,风机210设置在一侧,压缩机230和控制器250设置在另一侧,散热槽150开设在靠近控制器250的一侧的围壳130外壁上,从而能够及时地将控制器250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槽 150导出到外部空间。
49.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壳体100,在围壳130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槽150,将顶盖板110遮蔽在散热槽150的上部,从而形成了散热通道,在保证散热的同时能够防止雨水从散热槽150的上部流入内腔170。具体地,顶盖板110扣合在围壳130的顶部,并遮蔽在散热槽150的上部,顶盖板110的内侧与散热槽150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上端开口
与内腔170连通,能够将内腔170中的热量导入到散热通道中,散热通道的下端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从而能够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空间,通过顶盖板110的遮蔽作用,能够放置雨水直接进入到散热槽150的上部,而由于重力作用,雨水很难从散热槽150的下部向上运动并进入到内腔170,从而实现了防雨功能。
50.围壳130包括两个侧板131和两个面板133,两个侧板131相对设置,两个面板133相对设置,每个侧板131分别与两个面板133连接,侧板131的外壁和/或面板133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槽150。具体地,两个侧板131 左右布置,两个面板133前后布置,压缩机230和控制器250设置在靠近右侧板131的位置,故右侧板131上开设有散热槽150,同时前后面板133靠近右侧板131的位置也开设有散热槽150。当然,此处散热槽150的数量并不作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等,散热槽150的宽度也不作限定,其与散热槽150的数量相关,当侧板131或面板133上的散热槽150只有一个时,散热槽150的宽度较大。
51.在本实施例中,围壳130底部还设置有底板,底板分别与两个侧板131 和两个面板133连接,并与顶盖板110相对设置。
52.结合参见图6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围壳130的外壁还设置有止挡凸块 190,止挡凸块190具有止挡面191,顶盖板110抵持在止挡面191上,散热槽150包括相互连通的接口段151、竖直段153和沉槽段155,竖直段153开设在围壳130的外壁,接口段151位于竖直段153的顶部,并延伸至内腔170,沉槽段155位于竖直段153的底部,并下沉设置在止挡面191上,顶盖板110 遮蔽在接口段151和竖直段153上。通过设置止挡凸块190,顶盖板110抵持在止挡凸块190上,并且将沉槽段155下沉设置在止挡面191上,顶盖板110 遮蔽在接口段151和竖直段153上,从而通过止挡凸块对顶盖板110进行限位,并且保证了顶盖板110不会完全遮挡沉槽段155,使得散热通道保持畅通,并且通过设置竖直段153,进一步保证了雨水无法通过散热通道进入内腔170,进一步保证了防雨功能。
53.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53沿竖直方向延伸,接口段151呈弧线形,并向着内腔170的方向倾斜,使得顶盖板110遮蔽在接口段151上时散热通道的上端呈弧形,使得空气能够顺利地由内腔170进入到散热通道中。
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止挡凸块190环设在围壳130的外壁顶部,其可以通过对围壳130折弯钣金后形成,也可以单独在围壳130的外壁焊接一圈凸环结构,在安装顶盖板110时,顶盖板110扣合在围壳130的顶部,并抵持在止挡凸块190的止挡面191上,沉槽段155开设在止挡面191上,从而在顶盖板110的下部形成缝隙,实现空气的流通,同时顶盖板110的内侧和竖直段153、接口段151形成散热通道,接口段151延伸至内腔170并与内腔170相连通,实现内腔170与散热通道的连通。
55.在本实施例中,沉槽段155相对于止挡面191的下沉距离l1为1.5mm-2mm。通过对沉槽段155的深度进行限定,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雨水溅入到竖直段153和散热通道中,保证防雨效果,同时避免了外观上缝隙过大影响美观。
56.优选地,沉槽段155相对于止挡面191的下沉距离l1为1.8mm,在顶盖板110扣合在围壳130上时,顶盖板110的下边缘抵持在止挡面191上,从而在沉槽段155形成透气缝隙,该透气缝隙的宽度即为沉槽段155的下沉距离,即缝隙宽度为1.8mm,在保证防雨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外观的整齐划一,避免外观上形成局部黑影。
57.在本实施例中,沉槽段155由内向外延伸,且沉槽段155的内侧端面与顶盖板110的
内侧表面之间在沉槽段155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l2为 1.5mm-2mm。通过对顶盖板110与沉槽段155的内侧端面之间的限定,保证了散热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雨水溅入到竖直段153和散热通道中,保证防雨效果。
58.优选地,沉槽段155的内侧端面与顶盖板110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2 为1.8mm,即沉槽段155在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正好超过顶盖板110.5mm-2mm,从而使得在顶盖板110的内侧处也形成1.8mm宽的窄缝,进一步避免雨水溅入到竖直段153中。
5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内侧指的是靠近内腔170的一侧,外侧指的是靠近外部空间的一侧,沉槽段155的延伸方向与所在的止挡凸块190的局部延伸方向相垂直,即沉槽段155开设在止挡面191上并向内延伸至竖直段153。其中沉槽段155的内侧端面,即指的是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内侧端面,其与顶盖板110的下边缘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竖直段153与沉槽段155 连通。
60.在本实施例中,沉槽段155的宽度与竖直段153的宽度相同,从而能够保证足量的通风量,进而保证散热效果。
61.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53向内凹陷,且竖直段153的内凹深度l3为 3-5mm。优选地,竖直段153的内凹深度为4mm。顶盖板110遮蔽在竖直段153 上,从而形成了散热通道的主体构成部分,通过将竖直段153设置成内凹结构,且对其内凹深度进行限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空间,提高了空气流通量,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62.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53上相对的两个侧壁157均呈斜面状,且竖直段153上相对的两个侧壁157之间的距离由内向外逐步增大。通过将侧壁157 设置成外扩的斜面状,使得在成型时能够方便脱模,便于制作,同时,这种向内渐变的结构可以增加空气的聚集,方便内腔170与外部空间之间空气的流通。
63.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53的侧壁157与竖直段153的底壁159之间的夹角为135
°-
150
°
。优选地,竖直段153的侧壁157与底壁159之间的夹角为140
°
。具体地,竖直段153的侧壁157与围壳130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同时竖直段153的侧壁157与竖直段153的底壁159之间也平滑过渡,进一步降低模具成型难度。
64.参见图11,围壳130的外壁还设置有横设在竖直段153上的加强筋135,加强筋13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竖直段153上相对的两个侧壁157。通过在竖直段153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35,且加强筋135贯通竖直段153,能够增加竖直段153的结构强度。
65.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35凹设在围壳130的外壁,并形成加强凹槽,从而增大了散热通道,提升了空气流通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66.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35沿围壳130的外壁、竖直段153的侧壁157 以及竖直段153的底壁分布,其能够大幅增加竖直段153部位处的结构强度。当然,此处加强筋135是针对竖直段153的宽度较大时的设置,在竖直段153 宽度较小时,则无需设置加强筋135。具体地,面板133上设置有两个散热槽 150,两个散热槽150的竖直段153的宽度均较小,故没有设置加强筋135,侧板131上设置有一个散热槽150,该散热槽150的竖直段153宽度较大,故在侧板131上的竖直段153设置有加强筋135。
67.结合参见图12和图13,顶盖板110包括板体111和围边113,围边113 沿板体111的边缘设置并遮蔽在散热槽150上,围壳130的外壁设置有卡扣凸起,围边113卡持在卡扣凸起上,以使围边113扣合在围壳130上。具体地,围壳130的四周均设置有卡扣凸起,围边113卡
持在围壳130的四周,通过设置卡扣凸起,使得围边113扣合在围壳130上,实现了对顶盖板110 的定位。
68.板体111上设置有凸筋115,凸筋115凸设在板体111的外侧表面,并在板体111的内侧表面形成向外凹陷的扩容凹槽,扩容凹槽用于与设置在内腔 170中的控制器250相对应,通过设置凸筋115,且凸筋115在板体111的内侧表面形成向外凹陷的扩容凹槽,增大了控制器250上方的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果。
69.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50上方的板体111整体向外凹陷,从而使得控制器250上方的散热空间得到整体扩容,保证了散热通道与内腔170之间的空气流通的顺畅,提高了散热效果。
7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壳体100,其散热原理如下:控制器 250处产生的热量在内腔170中聚集,热空气由散热槽150的接口段151进入散热通道,沿竖直段153向下流动,并最后由沉槽段155与顶盖板110之间的缝隙处流出到外部空间,实现散热功能,在下雨时,雨水竖直滴落,由于沉槽段155与顶盖板110之间的缝隙较小,同时竖直段153沿竖直方向延伸,接口段151设置在竖直段153的顶部,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滴无法翻过竖直段153后通过接口段151进入内腔170,从而避免雨水进入内腔170,实现了防雨功能。
71.第二实施例
7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200,包括风机210、压缩机230、控制器250 和空调壳体100,空调壳体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73.空调壳体100包括顶盖板110和围壳130,顶盖板110扣合在围壳130的顶部,顶盖板110和围壳130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压缩机230的内腔170:围壳 130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槽150,散热槽150的上部与内腔170连通,以使内腔 170的热量通过散热槽150散发至外部空间,顶盖板110遮蔽散热槽150的上部,以防止雨水从散热槽150的上部流入内腔170。
74.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200为空调室外机,空调壳体100的内腔170中安装有风机210、压缩机230和控制器250等结构,其中,风机210设置在一侧,压缩机230和控制器250设置在另一侧,散热槽150开设在靠近控制器 250的一侧的围壳130外壁上,从而能够及时地将控制器250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槽150导出到外部空间。
75.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