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提高。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消防员面对高温、黑暗、有毒和浓烟等危害环境时,若没有相应的设备贸然冲进现场,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会徒增人员伤亡。
3.消防灭火机器人作为特种消防设备可代替消防队员接近火场实施有效的灭火救援、化学检验和火场侦察等作业。它的应用将提高消防部队扑灭特大恶性火灾的实战能力,对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灭火救援人员的伤亡将产生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消防灭火机器人进入火灾现场实施灭火时,由于火灾现场环境温度很高,高温环境下会造成消防灭火机器人内部的电子器件无法正常工作,若遇到电火花还可能会引起爆炸,使整个消防机器人无法继续进行消防灭火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爆装置,以克服现有的消防机器人在火灾现场环境中容易受到高温或电火花影响而引起爆炸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爆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消防机器人的水炮管路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依次连接有冷却筒和喷淋筒,所述冷却筒内设有导水管以及用于对导水管内的水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导水管的一端贯穿安装座,另一端伸入喷淋筒内,导水管伸入喷淋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支管,两个支管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呈螺旋形固定在喷淋筒的内壁,且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管壁上设有喷淋孔,且喷淋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喷淋孔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能够将来自导水管的水由喷淋孔以及通孔向外喷出形成用于对消防机器人进行降温的水幕。
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筒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冷却筒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导水管容纳于第一腔室内,所述冷却装置容纳于第二腔室。
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腔室内的灌注有液氮的液氮瓶,所述液氮瓶的连接有与第一腔室相互连通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8.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呈蛇形状,且导水管的内径由安装座向喷淋筒所在的方向逐渐变小。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顶部分别贯穿喷淋筒的顶部,且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顶部分别连接有喷淋头。
10.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头呈半球状,且喷淋头的球面上呈圆周阵列式分布有出水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2.本装置安装在消防机器人的水炮管路上,当消防机器人在火场中受到较高的温度时,水炮管路中的一部分水在消防机器人自带的压力泵的作用下涌入导水管内,同时第一电磁阀打开,将液氮瓶中的液氮注入第一腔室内,流经导水管的水进行冷却,经冷却后的水再进入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内,再由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的喷淋孔以及通孔向外喷出形成水幕,及时对消防机器人的降温冷却,避免消防机器人在火灾现场环境中容易受到高温或电火花影响而引起爆炸。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消防机器人上的状态示意图。
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座1、冷却筒2、分隔板21、喷淋筒3、通孔31、第一腔室4、导水管41、三通接头42、第二腔室5、液氮瓶51、导液管52、第一电磁阀53、支管6、第一喷淋管61、第二喷淋管62、喷淋头7、出水孔72、防爆装置8、第二电磁阀81、消防机器人9、水箱91、压力泵92。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实施例:
19.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爆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用于安装在消防机器人9的水炮管路上的安装座1,安装座1依次连接有冷却筒2和喷淋筒3,冷却筒2内设有分隔板21,分隔板21将冷却筒2分隔为左右相邻的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第一腔室4内容纳有呈蛇形状的导水管41,导水管41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且导水管41与安装座1之间设有密封圈,导水管41的另一端伸入喷淋筒3内,导水管41的内径由安装座1向喷淋筒3所在的方向逐渐变小。
20.如图2所示,第二腔室5内容纳有用于对导水管41内的水进行冷却的液氮瓶51,液氮瓶51内灌注有液氮,液氮瓶51的底部连接有与第一腔室4相互连通的导液管52,导液管52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3,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53打开可以使液氮瓶51内得液氮流入第一腔室4内,对第一腔室4内的导水管41内的水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
21.如图2所示,导水管41伸入喷淋筒3内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42连接有两个支管6,两个支管6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呈螺旋形并通过安装扣固定在喷淋筒3的内壁,且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管壁上设有喷淋孔,且喷淋筒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喷淋孔相互连通的通孔31,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能够将来自导水管41的水由喷淋孔以及通孔31向外喷出形成用于对消防机器人9进行降温的水幕。
22.如图1和2所示,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顶部分别贯穿喷淋筒3的顶部,且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顶部分别连接有喷淋头7。喷淋头7呈半球状,且喷淋头7的球面上呈圆周阵列式分布有出水孔72。
23.本方案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4.使用时,利用第二电磁阀81将本防爆装置8的安装座1安装在消防机器人9的水炮管路上(如图3所示),当消防机器人9进入火场进行消防作业时,当其受到火场热辐射影响导致其自身温度升高时,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来控制第二电磁阀81和第一电磁阀53打开;第二电磁阀81打开后,消防机器人9自带的压力泵92将消防机器人9上的水箱91内的水导入水炮管路中,水炮管路中的一部分水在压力泵92的作用下涌入导水管41内,同时,第一电磁阀53打开使得液氮瓶51中的液氮注入第一腔室4内,对第一腔室4内进行降温,进而间接地将流经第一腔室4内的导水管41内的水体进行快速的冷却,经冷却后的水体从导水管41的顶部分别进入到两个支管6内,再由两个支管6分别涌入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内,并沿着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管路快速流过,一部分冷却水会在流经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管路的过程中,从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管壁的喷淋孔以及喷淋筒3侧壁的通孔31向外喷出,并在喷淋筒3外形成两层与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的形状相匹配的螺旋形的水幕,水幕落到消防机器人9的机身表面,对消防机器人9进行及时的冷却降温;第一喷淋管61和第二喷淋管62内的另一部分冷却水涌入顶部的喷淋头7内,再由喷淋头7的出水孔72向外喷射冷却水,冷却水直接落到消防机器人9的机身表面,实现对消防机器人9进行双重冷却降温,从而有效地避免消防机器人9在火灾现场环境中容易受到高温或电火花影响而引起爆炸。
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