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元器件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一个元器件通常会经过多个加工工序才能制作出所需的产品,其中每一个工序都会有相应的加工设备,所以工件便需要进入不同的加工设备中来完成不同的加工工序,并且工件在不同加工设备中的姿态是不同的,故便需要一种姿态调整装置,来对工件的姿态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工件能够从前一个工序进入后一个工序中。
3.相关技术中,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以及转盘,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转盘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则工件从前一个工序加工结束后,便将工件放置在转盘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接着启动驱动电机以使得转盘转动预定角度,待转盘转动预制角度后,便停止驱动电机,此时便完成对工件姿态的调整,最后再将工件从转盘上取下,并送入下一个工序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工件是依靠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摩擦力来跟随转盘一起转动的,所以转盘与工件的转动范围存在有较大误差,则工件转动后的姿态与预定姿态有较大误差,从而存在工件无法进入下一个工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工件转动后的姿态与预制姿态之间的误差,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转盘以及吸附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吸附件与转盘相连接,并且吸附件能够将工件固定在转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表面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需要从前一个工序进入后一个工序中时,先将工件放置在转盘远离驱动电机一侧表面的中心位置上,接着通过吸附件将工件吸紧在转盘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使得转盘转动预定角度,待转盘转动至预定角度后,停止驱动电机,并关闭吸附件,最后便可将工件从转盘上取下并送入下一个加工工序中,相比于借助工件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摩擦力来跟随转盘一起转动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吸附的方式增加工件与转盘之间的摩擦力,则工件能够与转盘转动地更加同步,从而能减小工件转动后的姿态与预定姿态之间的误差,进而使得工件能更容易送入下一个工序中。
9.优选的,所述吸附件包括固定块以及设置在转盘上的流通通道,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固定块活动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而且固定块位于转盘与驱动电机的壳体之间;所述固定块靠近转盘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容气槽,并且容气槽的内壁上设置
有与固定块外部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流通通道一端与容气槽相连通,另一端与转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表面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准备工作时,可将与气泵相连通的管子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并使得管子与进气孔相连通,待准备工作完毕后,先工件放置在转盘上,并遮挡住流通通道与转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表面的连通处时,接着启动气泵,以将工件吸附在转盘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因流通通道与容气槽相连通,从而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工件能一直被吸附在转盘上,以保持工件与转盘之间的转动同步性,待驱动电机停止后,便可将工件从转盘上取下。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远离转盘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并且弹簧能够使固定块抵接转盘。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转盘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所以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转盘会沿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移动,则弹簧可将自身的弹性力作用在固定块上,以保持容气槽与流通通道之间的气密性,从而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工件所受到的吸附力的大小更加稳定,进而使得工件能更牢固地吸附在转盘。
13.优选的,所述转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表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推块,多个推块分别与工件的多个侧表面相互配合,并且多个推块同时与工件抵接时,多个推块能够校正工件的姿态;所述转盘连接有驱动推块滑动的驱动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呈长方体形状时,推块可设置四个,四个推块分别与长方体的四个侧表面相互配合,在实际应用中,工件从前一个工序出来后会放置在转盘上,此时工件的姿态会与从前一个工序刚出来的姿态发生变化,而姿态调整装置又是将工件从前一个工序中的姿态转变为下一个工序的姿态的,所以便可通过驱动组件,使得多个推块同时抵接工件的外表面,以将工件校正为前一个工序中所处的姿态,从而转盘转动后工件的姿态能与预定姿态更加一致。
15.优选的,所述转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流通通道相连通的吸嘴,并且吸嘴远离转盘的一端用于与工件相抵接,而且吸嘴能够使工件远离转盘一侧表面位于推块远离转盘一侧表面的上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吸嘴的设置,使得工件的上表面能显露在多个推块相互靠近一端所围成的凹槽的上方,故当转盘转动结束后,外部的取料设备不易受到推块的遮挡,从而使得工件更加便于从转盘上取下。
17.优选的,所述转盘包括圆盘部以及中心吸附部,所述圆盘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吸附部可拆式连接在圆盘部的圆心位置处,并且吸嘴固定连接在中心吸附部上;所述流通通道包括设置在圆盘部的第一通道和设置在中心吸附部的第二通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工件的厚度不同,则吸嘴的长度也会不同,故中心吸附部与圆盘部可拆式连接的方式,可根据所适配的工件,选择带有相应长度吸嘴的中心吸附部来安装在圆盘部上,从而可提升姿态调整装置的适配性。
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抵接杆以及连接管;所述抵接杆一端与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转盘与驱动电机之间;所述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并且连接管的内圈与抵接杆相互抵接,而且连接管的内壁具有近休止位和远休止位,当抵接杆处于近休止位时,推块与工件抵接,当抵接杆处于远休止位时,推块与工件存在间距,同时工件放入转盘或从转
盘上取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放在转盘时,抵接杆处于远休止位上,而在转盘转动至预定角度后,抵接杆处于另一个远休止位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抵接杆从远休止位先移动至近休止位,然后再移动至另一个远休止位,其中在抵接杆处于近休止位上时,多个推块会与工件抵接以校正工件的姿态,相比于单独通过驱动源令推块来校正工件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在转盘转动以改变元件姿态的同时,能够同步校正元件的姿态,一方面,使得整个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更加简洁,另一方面,改变元件姿态以及校正元件姿态的两个步骤在时间线上有重叠,从而可提升工作节拍。
21.优选的,所述抵接杆转动连接有转轮,并且转轮的周侧表面与连接管的内壁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转轮的设置,则使得抵接杆与连接管内壁之间有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使得转盘不易因抵接杆而削弱转动的流畅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机架、驱动电机、转盘以及吸附件的设置,吸附的方式增加工件与转盘之间的摩擦力,则工件能够与转盘转动地更加同步,从而能减小工件转动后的姿态与预制姿态之间的误差,进而使得工件能更容易送入下一个工序中;
25.2.通过弹簧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固定块不会跟随转盘转动,另一方面,可使得固定块保持与转盘抵接,以能够保持容气槽与流通通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工件所受到的吸附力的大小更加稳定,进而使得工件能更牢固地吸附在转盘;
26.3.通过推块以及驱动组件的设置,可通过驱动组件,使得多个推块同时抵接工件的外表面,以将工件校正为前一个工序中所处的姿态,从而转盘转动后工件的姿态能与预定姿态更加一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体现吸附件的具体结构所做的剖视结构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体现连接管的具体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驱动电机;3、转盘;31、圆盘部;32、中心吸附部;311、吸嘴;4、吸附件;41、固定块;411、容气槽;412、进气孔;42、流通通道;421、第一通道;422、第二通道;5、弹簧;6、推块;7、驱动组件;71、抵接杆;711、转轮;72、连接管;721、近休止位;722、远休止位。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参照图1,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转盘3以及吸附件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朝上;转盘3同轴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并且转盘3的上表面用来放置工件,则当工件从前一个工序出来后,便可将工件放置在转盘3上表面的圆心位置处,接着通过驱动电机2使得转盘3转动预定角度,以将工件改变为下一个工序所需的姿态,然后便可将工件从转盘3上取下,并送入下一个工序中。
33.参照图1和图2,吸附件4包括固定块41以及开设在转盘3上的流通通道42,其中固定块41呈圆柱体形状,固定块41间隙套设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并且固定块41通过销钉与机架1连接,以使得固定块41与转盘3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具体的,固定块41位于转盘3与驱动电机2的壳体之间,而且固定块41远离驱动电机2一侧表面还与转盘3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上还套设有弹簧5,弹簧5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41远离转盘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则可通过弹簧5自身的特性,使得转盘3在转动的同时固定块41能够与转盘3抵紧,从而可保持固定块41与转盘3之间的气密性。
34.参照图1和图2,固定块41靠近转盘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气槽411,其中容气槽411槽口处的截面呈圆环形,并且容气槽411与固定块41同轴设置,而且容气槽4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412,进气孔412用于使得容气槽411与固定块41的外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流通通道42的一端与容气槽411相连通,另一端则与转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侧表面相连通,而因容气槽411呈环形的凹槽形状,故转盘3在转动时,流通通道42会一直与容气槽411相连通。
35.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连接有气泵的管子连接在固定块41上,并使得管子与进气孔412相连通,则当工件从前一个工序中出来后,先将工件放置在转盘3上表面的圆心位置上,并使得工件遮挡住流通通道42与转盘3上表面的连通处,接着可通过气泵,以使得流通通道42内呈负压状态,则工件便会被吸附在转盘3上,然后便可通过驱动电机2使转盘3转动预定角度,待转盘3停止转动时,先通过吸附件4松开工件,最后工件便可从转盘3上取下,并送入下一道工序中。
36.参照图1和图2,转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侧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推块6,在本实施例中,因工件呈长方体形状,故推块6设置有四个,四个推块6分别与工件的四个侧表面相对设置,并且推块6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其中在四个推块6靠近工件的一端同时与工件侧表面完全抵接时,工件的姿态会得到校正,而在四个推块6靠近工件的一端与工件之间存在距离时,工件能够放入转盘3或从转盘3上取下,故当工件放置在转盘3上后,可通过四个推块6对工件的姿态进行校正,以使得工件放置在转盘3上的初始姿态与从前一个工序中出来的姿态更加一致,从而转盘3转动后工件的姿态与预定姿态之间的误差能更小。
37.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转盘3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推块6滑动的驱动组件7,具体的,驱动组件7包括抵接杆71以及连接管72,其中抵接杆71一端与推块6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位于转盘3远离工件的一侧上,并且抵接杆71呈竖向设置。
38.参照图2和图3,连接管72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连接管72的内圈与抵接杆71相互抵接,而且连接管72的内壁具有近休止位721和远休止位722,具体的,近休止位721和远休止位722设置有四个,其中相邻两个近休止位721或相邻两个远休止位722之间的夹角呈90
°
,此外每一个远休止位722处于相邻两个近休止位721之间,并且相邻的远休止位722与近休止位721之间的夹角呈45
°

39.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当抵接杆71处于近休止位721时,推块6靠近工件一端与工件的侧表面完全抵接,当抵接杆71处于远休止位722时,推块6与工件存在间距,同时工件可放入转盘3或从转盘3上取下,故在实际应用时,在工件放上转盘3时,抵接杆71处于远休止位722上,在工件转动至预定姿态并从转盘3上取下时,抵接杆71处于相邻的下一个
远休止位722上,所以在转盘3转动的过程中,抵接杆71会跟随着转盘3一起转动,则会从远休止位722移动至近休止位721,最后再移动至下一个远休止位722上,从而能在转盘3转动的同时对同步元件的姿态进行校正。
4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转盘3转动的流畅性,抵接杆71处于连接管72内圈的部分上转动套设有转轮711,则使得抵接杆71与连接管72之间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
41.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转盘3包括圆盘部31以及中心吸附部32,圆盘部31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中心吸附部32则通过螺栓可拆式连接在圆盘部31上,并且中心吸附部32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工件的吸嘴311,所以流通通道42还包括设置在圆盘部31的第一通道421和设置在中心吸附部32上的第二通道422,其中第二通道422与吸嘴311相连通,则当工件放置在吸嘴311上时,工件远离转盘3的一侧表面会位于推块6远离转盘3一侧表面的上方,故要将工件从转盘3上取下时,外部的设备不必伸入四个推块6相互靠近的一端所围成的区域中,从而更加便于将工件从转盘3上取下来。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元器件的姿态调整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件从前一个工序从出来后,先将工件放置在吸嘴311远离转盘3的一端上,接着启动气泵,以使得流通通道42内呈负压状态,此时工件便会被吸紧在吸嘴311上,然后通过驱动电机2令转盘3转动预定角度,在这个过程中,抵接杆71会先从远休止位722移动至近休止位721,同时推块6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待推块6靠近工件的一端与工件的侧表面完全抵接时,工件的姿态会得到校正,接着抵接杆71会从近休止位721移动至下一个远休止位722上,此时转盘3停止转动,并且推块6与工件之间存在间距,最后便可将工件从转盘3上取下,并送入下一个工序中。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