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杆缆线是电力设施中用以输送电力的基础结构,在电建工程时其使用量极为巨大,常规电缆的运输一般是通过将缆线绕在一个木质的台阶式滚筒结构上,通过车辆进行货运,而这些电缆滚筒在使用过后往往直接在现场被废弃或是作为废品出售,其主要原因在于滚筒结构无法进行拆卸,而占地体积又相对较大,在车载运输单独的滚筒装载、运输的操作不便,成本较高且容易发生滚筒滑落的事故,这是导致回收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以解决当前对已经卸载了电缆的滚筒进行车载运输时操作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它包括相对放置的两个托盘;在托盘之间安装有支架;两个托盘的结构相同,托盘包括与支架相连接的第一支板;在第一支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安装有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在展开后可拼成圆盘结构;在第一支板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在第一支板的前后侧还开有辅助通孔;两个电缆滚筒上的第一支板之间可以使用缆绳通过上述辅助通孔进行绑扎固定。
6.优选的,在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为一组能够沿高度方向进行卡接的槽形板结构;且在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上对应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的位置处还开有放置槽。
7.优选的,支架为一个空心圆柱状结构,且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托盘之间;在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外梯形螺纹段,在与该侧支架相对的托盘上还设置有丝杠螺母,托盘通过丝杠螺母与外梯形螺纹段的配合可沿支架的轴线方向升降。
8.优选的,两个托盘上第一支板的朝向相同。
9.优选的,在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一组销孔;固定销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销孔位置。
1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缆绕线滚筒所存在不便进行车载运输的问题改进了滚筒的结构,其通过将各个滚筒之间设置连接结构来有效地提高滚筒安放在卡车上后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其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折叠在第一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的俯视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托盘,2、支架,3、第一支板,3a、辅助通孔,4、第二支板,5、第三支板,6、第一卡头,7、第二卡头,8、固定销,9、丝杠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17.实施例:
18.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它包括相对放置的两个托盘1;在托盘1之间安装有支架2;两个托盘1的结构相同,托盘1包括与支架2相连接的第一支板3;在第一支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安装有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在展开后可拼成圆盘结构;在第一支板3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卡头6和第二卡头7;在第一支板3的前后侧还开有辅助通孔3a;两个电缆滚筒上的第一支板3之间可以使用缆绳通过上述辅助通孔3a进行绑扎固定。
19.在第一卡头6和第二卡头7为一组能够沿高度方向进行卡接的槽形板结构;且在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上对应第一卡头6和第二卡头7的位置处还开有放置槽。
20.支架2为一个空心圆柱状结构,且支架2可转动地安装在托盘1之间;在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外梯形螺纹段,在与该侧支架相对的托盘1上还设置有丝杠螺母,托盘1通过丝杠螺母与外梯形螺纹段的配合可沿支架2的轴线方向升降。
21.两个托盘1上第一支板3的朝向相同。
22.在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一组销孔;固定销8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销孔位置。
23.在对本实施例中的电缆滚筒进行车载运输的时候,可以先将每个滚筒结构上的第三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折叠并通过固定销锁住,再将滚筒逐个放在卡车上,放置时只需要将放置滚筒下部第一支板上的第一卡头6与之前放入滚筒的第二卡头7上下对准,再通过转动支架将上部第一支板3旋下使对应的第一卡头6与第二卡头7均进行卡接,而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板之间再通过缆绳进行连接即完成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它包括相对放置的两个托盘(1);在托盘(1)之间安装有支架(2);其特征在于:两个托盘(1)的结构相同,托盘(1)包括与支架(2)相连接的第一支板(3);在第一支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安装有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在展开后可拼成圆盘结构;在第一支板(3)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卡头(6)和第二卡头(7);在第一支板(3)的前后侧还开有辅助通孔(3a);两个电缆滚筒上的第一支板(3)之间可以使用缆绳通过上述辅助通孔(3a)进行绑扎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卡头(6)和第二卡头(7)为一组能够沿高度方向进行卡接的槽形板结构;且在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上对应第一卡头(6)和第二卡头(7)的位置处还开有放置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2)为一个空心圆柱状结构,且支架(2)可转动地安装在托盘(1)之间;在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外梯形螺纹段,在与该侧支架相对的托盘(1)上还设置有丝杠螺母(9),托盘(1)通过丝杠螺母与外梯形螺纹段的配合可沿支架(2)的轴线方向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托盘(1)上第一支板(3)的朝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一组销孔;固定销(8)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销孔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车载运输的电缆滚筒结构,属于电力设备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相对放置的两个托盘;在托盘之间安装有支架;两个托盘的结构相同,托盘包括与支架相连接的第一支板;在第一支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安装有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在展开后可拼成圆盘结构;在第一支板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在第一支板的前后侧还开有辅助通孔;两个电缆滚筒上的第一支板之间可以使用缆绳通过上述辅助通孔进行绑扎固定;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对已经卸载了电缆的滚筒进行车载运输时操作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患的问题。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辰 杨泽伟 刘汉婕 谢盛刚 姚林 李永吉 胡静 强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