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
背景技术:2.图1-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两种匹配结构。图1中:1为流水槽,2为侧围外板,3为扰流板外板,4为密封海绵,5为扰流板骨架,6为背门外板,7为背门内板。如图1全出部分所示,该匹配结构无遮蔽密封结构,存在看穿内部结构、裸露车身颜色、雨水和灰尘沿着钣金缝隙进入车体内部等缺陷,从而影响外观效果,感知质量差;图2中:11为流水槽,12为侧围外板,13为密封条,14为3m胶带,15为扰流板外板,16为扰流板骨架17为背门外板,18为背门内板,图2圈出部分虽然有遮蔽密封结构,且其通过3m胶带将遮蔽密封条和扰流板骨架粘贴在一起,存在极端恶劣的车况(暴晒、暴雨、暴雪),或背门多次开启导致唇边反复受力情况下,3m胶性能降低,遮蔽密封条脱落等缺陷,从而影响外观效果,感知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外板、二次注塑密封条、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所述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与所述侧围外板邻近设置并且所述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扰流板骨架包括与所述扰流板外板相对的骨架顶面板和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相对的骨架侧面板,所述扰流板外板位于所述骨架顶面板上方,所述骨架侧面板的上端连接扰流板外板,所述骨架侧面板的下端连接背门总成;所述二次注塑密封条设置在所述骨架顶面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注塑密封条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密封配合。
5.其中,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下部通过焊接设置有流水槽。
6.其中,所述流水槽焊接在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下部内侧。
7.其中,所述流水槽的下部朝向所述背门总成的方向延伸。
8.其中,所述扰流板外板与所述骨架顶面板的部分相对表面之间相互接触。
9.其中,所述扰流板外板与所述骨架顶面板的部分相对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10.其中,所述背门总成由背门外板和背门内板构成。
11.其中,所述背门内板的端部被所述背门外板包覆。
12.其中,所述扰流板外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顶面平齐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匹配结构中将密封结构二次注塑到扰流板骨架上,避免看穿内部结构,加强了遮蔽密封条的连接强度,可美化此处的匹配效果,提升感知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示意图(无遮蔽密封结构)。
16.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示意图(有遮蔽密封结构)。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19.实施例1
2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带密封功能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包括侧围外板20、二次注塑密封条30、扰流板外板40和扰流板骨架50,所述侧围外板20的侧表面下部通过焊接设置有流水槽10。所述扰流板外板40和扰流板骨架50与所述侧围外板20邻近设置并且所述扰流板外板40和扰流板骨架50与所述侧围外板20的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扰流板外板40与侧围外板20的顶面平齐设置。所述扰流板骨架50包括与所述扰流板外板40相对的骨架顶面板51和与所述侧围外板20的侧表面相对的骨架侧面板52。所述扰流板外板40位于所述骨架顶面板51上方,所述骨架侧面板52的上端连接扰流板外板40,所述骨架侧面板52的下端连接背门总成;所述扰流板外板40与所述骨架顶面板51的部分相对表面之间相互接触,部分相对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如图3中圈出部分所示,所述二次注塑密封条30设置在所述骨架顶面板51与所述侧围外板20的侧表面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注塑密封条30与所述侧围外板20的侧表面密封配合。所述背门总成由背门外板60和背门内板70构成,所述背门内板70的端部被所述背门外板60包覆。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10焊接在所述侧围外板20的侧表面下部内侧,并且所述流水槽10的下部朝向所述背门总成的方向延伸。
22.本实施例中,扰流板采用二次注塑工艺,将遮蔽密封条二次注塑到扰流板骨架上,替代了常规扰流板无遮蔽密封条,或有遮蔽密封条(3m胶粘贴在扰流板上)的密封形式;既能增加了密封条的安装可靠性;又可遮挡间隙处的安装匹配结构,提升感知品质。
23.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及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外板、二次注塑密封条、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所述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与所述侧围外板邻近设置并且所述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扰流板骨架包括与所述扰流板外板相对的骨架顶面板和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相对的骨架侧面板,所述扰流板外板位于所述骨架顶面板上方,所述骨架侧面板的上端连接扰流板外板,所述骨架侧面板的下端连接背门总成;所述二次注塑密封条设置在所述骨架顶面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注塑密封条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密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下部通过焊接设置有流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焊接在所述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下部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的下部朝向所述背门总成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外板与所述骨架顶面板的部分相对表面之间相互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外板与所述骨架顶面板的部分相对表面之间具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总成由背门外板和背门内板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内板的端部被所述背门外板包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外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顶面平齐设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与侧围外板的匹配结构,包括侧围外板、二次注塑密封条、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扰流板外板和扰流板骨架与侧围外板的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扰流板骨架包括骨架顶面板和骨架侧面板,扰流板外板位于骨架顶面板上方,骨架侧面板的上端连接扰流板外板,骨架侧面板的下端连接背门总成;二次注塑密封条设置在骨架顶面板与侧围外板的侧表面相对的一侧,并且注塑密封条与侧围外板的侧表面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匹配结构中将密封结构二次注塑到扰流板骨架上,避免看穿内部结构,加强了遮蔽密封条的连接强度,可美化此处的匹配效果,提升感知质量。提升感知质量。提升感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