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铁路轨旁检测设备快速安装应用的工装。
背景技术: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体异物及部件丢失等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因此目前通过安装于地铁车辆检修段、停车场或正线等咽喉位置的地铁车辆全车360
°
动态图像监测系统对地铁车辆进行检测。该系统采用线阵高清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日常检修中对车侧车体、车底走行部、车侧转向架、车顶受电弓及其他关键部件工作状态的全面监控及故障自动预警。针对上述检测项目,机械方面需要设计不同位置的采集箱体,用于采集过车数据,而设备的稳定性安装及施工便宜性成为了重要技术要求之一。
3.该系统检测设备在硬件安装方面主要包括轨边检测箱体及底中采集箱体的安装及调试。
4.其中轨边检测箱体安装于轨道外侧道床上,对于车辆侧面部件进行状态监测以及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针对轨边检测箱体、轨边控制箱体有效且成熟的安装方式是进行常规预埋件浇筑,将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事先安装好的预埋件上。利用该方式进行安装箱体的安装尺寸方面极易受到预埋件位置及尺寸的影响,轨边箱体位置状态不可调节,预埋件体积及重量大,整体安装及加工成本较高。
5.而底中采集箱的安装现有的方法如下:首先安装定位支架(重达 55kg,数量3个)在钢轨下方,通过定位销及螺钉连接。其次,依次需要安装减震器安装架、减震器、安装板、盖板、轨卡组件等,安装部件较多,环节控制难度较高。同时,还需贯穿碎石道床预先挖坑,以备放置预埋件 (坑底距离轨头750mm),施工难度高,且预埋件的布置非常容易破坏道床结构,影响其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轨旁检测设备快速应用的工装,能够缩短设备整体安装时间,降低安装风险,提高安装效率。
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轨旁检测设备快速应用的工装,包括用于辅助安装底中采集箱的底中快装工装以及用于辅助安装轨边采集箱的轨边快装工装,所述底中快装工装包括用于承载底中采集箱的底板以及用于确定底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工装;所述轨边快装工装包括立柱、用于将轨边采集箱固定在立柱上的固定抱箍、用于确定轨边采集箱安装角度的定位抱箍。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底杆以及两根固定在底杆上且与底杆垂直的定位杆;所述底杆固定在底板上且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两根定位杆之间的间隙与轨道的宽度一致;所述定位工装至少为两套,其中一套定位工装上的定位杆分列于一根轨道的两侧,而另一套定位工装上的定位杆分列于另一根轨道的两侧。
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板上开有螺孔,所述定位工装利用螺栓与底板固定;所述底
42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轨旁检测设备快速应用的工装,包括用于辅助安装底中采集箱的底中快装工装以及用于辅助安装轨边采集箱的轨边快装工装。
32.而相比于现有技术,底中采集箱体在安装方式及过程控制方面相比先前做了调整,即在原有设计中需要用到大型预埋件及贯穿碎石道床施工预埋坑的基础之上改换安装底板完成设备安装。底中快装工装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如图1~图6所示。
33.底中快装工装包括用于承载底中采集箱5的底板2以及用于确定底板 2安装位置的定位工装4。所述定位工装4包括底杆41以及两根固定在底杆41上且与底杆41垂直的定位杆42;所述底杆41固定在底板2上且平行于底板2的长度方向;两根定位杆42之间的间隙与轨道1的宽度一致;所述定位工装4至少为两套,其中一套定位工装4上的定位杆42分列于一根轨道1的两侧,而另一套定位工装4上的定位杆42分列于另一根轨道1的两侧。为了保证定位杆42与底杆41垂直,定位杆42与底杆41 之间连接有直角连接板。
34.本实施例中,定位工装4选用了四套,分设于底板2四角。使用的时候,先将底板2铺设到轨道1下方,然后将其中两套定位工装4固定底板 2上,使得定位工装4上的定位杆42位于行车方向左侧轨道1的内外侧。所述底板2上预开有螺孔,所述定位工装4利用螺栓与底板2固定。再将另外两套定位工装4固定在底板2上,使得定位工装4上的定位杆42位于行车方向右侧轨道1的内外侧。这样底板2就无法在轨道1左右方向移动,保证了底板2的横向位置,并且使得底板2垂直于轨道1。
35.底板2位置确定以后需要将底板2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化学螺栓6作为固定装置。化学螺栓6由化学胶管、螺杆、垫圈及螺母组成。化学螺栓6是靠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和机械咬合力共同作用来抗拔和螺栓本身来抗剪,主要用在新旧结构的连接处。它是后埋件的一种,在预埋件漏埋或后建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36.化学螺栓6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首选确定化学螺栓6安装孔的具体位置和尺寸;然后在地面打孔,再对孔进行清理;清理的时候先用毛刷清扫孔内碎石,再用气筒对孔进行吹气,利用气流的反作用力将孔内的细碎尘土清除。清理完毕后将化学胶管放置入孔内后再利用电动工具将化学螺栓旋入孔内;化学螺栓旋入的转速不超过750r/m,其目的在于将化学搅拌均匀。然后等待化学药剂硬化即可。本实施例中,选用m10化学螺栓,孔的直径为φ12mm,深度90mm。如图3所示,固定后的化学螺栓的顶部与轨面的间距不应小大于185mm。
37.化学螺栓用于将底板在水平方向固定,但由于地基不一定十分平整,所以此时还需要对底板进行调平处理。底板的调平有两种方法。
38.如图4所示,一是在底板2四角设置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螺栓7套有上下两个调节螺母8,所述底板2位于上下两个调节螺母8之间。下方的螺母8用于对底板2进行支撑,而上方的螺母8对底板2进行压紧。通过对调节下方螺母8的高度可以调节底板2四角的水平位置,从而将底板 2调至水平。
39.如图5所示,二是在底板2上位于化学螺栓6旁设置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上套有调
节螺母10,并在化学螺栓6两侧的底板2下方设置垫板11。通过增减垫板11的数量来调节底板2的高度,并利用调节螺母10 将底板2压紧。
40.底板2安装调节完毕后只需要底中采集箱5安装在底板2上即可,底板上开有用于固定底中采集箱的安装螺孔。由于安装螺孔是预开好的,因此无需担心底中采集箱5的安装会发生歪斜。
41.轨边快装工装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如图6~图9所示。
42.首先需要预埋立柱12;本实施例中,立柱12利用化学螺栓19固定。化学螺栓19的使用方法如前文所述不再赘述。所述立柱12顶部以及轨边采集箱13上均设置有钩环15,利用钩环14将轨边采集箱13起吊。
43.将传统的预埋件更换成单立柱结构,从根源上设计并减轻箱体重量。立柱12通过化学螺栓19与地面相连,无需进行预埋坑施工作业及预埋件定位。为稳定安装及悬挂轨边采集箱,带有钩环15的顶部设计能够较好地帮助安装人员掉起箱体,减轻箱体重量引起的晃动,提升安装安全性。
44.然后利用固定抱箍15将轨边采集箱13固定在立柱12上。
45.所述轨边采集箱13背部横向设置有滑轨17;所述固定抱箍15安装在滑块20上,并且所述滑块20可与滑轨17配合滑动;轨边采集箱13 背部还设置有与滑轨17平行的用于标示水平位置的水平标尺18,所述滑块20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水平标尺刻度的指针21;还包括一个定位抱箍16,所述定位抱箍16上设置有标示角度的角度标尺23,所述固定抱箍15上设置有指示角度标尺刻度的指针22。
46.本实施例中,轨边采集箱13背部上下方均设置一根滑轨17,用于与两个固定抱箍15配合使得箱体固定得更加稳固。水平标尺18与滑轨17 紧贴,方便滑块20上的指针21进行指示。同理定位抱箍16也与固定抱箍15紧贴,方便固定抱箍15上的指针22对定位抱箍16上的角度标尺 23进行指示。安装的时候,利用立柱12和轨边采集箱13上的钩环14将轨边采集箱13起吊并固定在安装高度;然后安装固定抱箍15并利用水平标尺18确定水平位置,然后利用角度标尺23确定角度。最后锁紧抱箍螺栓,拆卸起吊绳索即可完成安装。
47.由于轨边采集箱13的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预设相机拍摄角度及高度等信息,因此角度标尺23能够很好地进行历史数据记录。当设备开始采集并保存结果后,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采集数据中目标物的位置偏移量及畸变程度不断调整轨旁设备的安装位置,而参考历史位置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已知位置基础之上,能够定量调节,节省重复操作时间,大大提升安装效率。
48.根据车体结构及目标物的位置,大致确定不同采集箱体的安装高度,定位抱箍15及立柱12顶端的钩环14可以实现初始位置固定。再根据相机采集数据视场范围确定偏转角度,由定位抱箍16完成采集角度定量及箱体偏转调节调节量的多少是根据过车采集图片的畸变程度来确定,直至能够采集到合适图片。
4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