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前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2.汽车侧面相关的安全性试验项目主要包括侧面台车碰撞与侧面柱碰。其中侧面台车碰撞主要是模拟典型的十字路口安全事故,方法是用移动的台车以一定的速度撞击驾驶室的侧面,主要测量驾驶员侧假人头部、胸部和骨盆部位的伤害。
3.侧面柱碰是测试车辆以一定的时速横向移动撞向固定的刚性柱子(类似于事故中侧撞电线杆一类的物体),这项测试重点是检测车身的刚性。
4.无论是侧面台车碰撞还是侧面柱碰,对于车内乘员保护来说,都对车身侧面的传力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
5.在现有方案的侧面碰撞测试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前地板易出现结构失稳,造成车身结构入侵量过大,影响侧面碰撞安全性;因此就如何提升前地板的安全性能,降低结构失稳的风险是目前正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前地板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以提高前地板的整体强度,保证车身的安全性能。
7.具体的,本方案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8.一种前地板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门槛梁、前纵梁和雪橇板,所述门槛梁与所述雪橇板平行设置且所述雪橇板与所述门槛梁对应的一端通过所述前纵梁连接固定;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设置在所述门槛梁与所述雪橇板之间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门槛梁和所述加强横梁上。
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所述第一延边与所述横梁本体平行设置用以与所述雪橇板固定;所述第二延边与所述横梁本体垂直设置用以与所述门槛梁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上开设有减重孔。
11.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的另外两侧设置有侧翼边,与所述前纵梁相对的侧翼边呈平滑状,与所述前纵梁相背的侧翼边呈波浪状。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门槛梁面向所述前纵梁的一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门槛梁垂直并通过圆弧角平滑过渡;
14.所述前纵梁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使得所述前纵梁呈y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分别与所述门槛梁和立柱固定;所述雪橇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侧面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门槛梁与所述立柱形成接头位置,所述加强横梁固定在该接头位
置上。
1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门槛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雪橇板之间且所述雪橇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门槛梁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延边,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通过所述延边与所述门槛梁固定。
18.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9.通过在底板上对门槛梁、前纵梁和雪橇板之间的位置进行设计,同时通过增设加强横梁,使得前地板结构的完整性得以提升,对于保证其安全性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效地降低了侧面碰撞在y向路径上结构失稳的风险。
附图说明
20.图1为前地板结构的平面图。
21.图2为前地板结构的爆炸结构图。
22.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为前地板结构的立体图。
24.其中:10门槛梁、11立柱、20前纵梁、21第一连接臂、22第二连接臂、23第三连接臂、30雪橇板、40加强横梁、41横梁本体、42第一延边、43第二延边、44侧翼边、50第一横梁、60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地板结构,通过对前地板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使得其整体的强度得以增强,提升车身的安全性能。
27.具体的,参见图1-图2,前地板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门槛梁10、前纵梁20和雪橇板30,其中门槛梁10与雪橇板30平行设置且雪橇板30与门槛梁10对应的一端通过前纵梁20连接固定;可以理解为,门槛梁10与雪橇板30并排间隔,前纵梁20设置在门槛梁10、雪橇板30相同的一侧,并且前纵梁20将门槛梁10、雪橇板30连接固定。
28.底板上还设有加强横梁40,加强横梁40设置在门槛梁10与雪橇板30之间,并且加强横梁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门槛梁10和雪橇板30上。
29.可以理解为,门槛梁10和雪橇板30之间不仅通过前纵梁20实现连接固定,同时还通过加强横梁40做进一步的加强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30.本方案中,参见图3,提供的加强横梁40包括横梁本体41和设置在横梁本体41左右两侧的第一延边42和第二延边43,其中第一延边42与横梁本体41平行设置用以与雪橇板30固定;第二延边43与横梁本体41垂直设置用以与门槛梁10固定。
31.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设置,能够顺利地完成与门槛梁10、雪橇板30之间的连接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为,将加强横梁40放置在门槛梁10和雪橇板30之间,使得第一延边42能够搭接在雪橇板30上并进行固定,而第二延边43处于竖直设置状态刚好能够与门槛梁10的侧
面进行抵接固定。
32.可选的,在横梁本体41上开设有减重孔,尽量通过设置减重孔的方式,在不影响连接强度的情况下减轻整体的重量。
33.可选的,在横梁本体41的另外两侧设置有侧翼边44,两个侧翼边44的具体设置结构不同,与前纵梁20相对的侧翼边呈平滑状,而与前纵梁20相背的侧翼边呈波浪状。
34.通过在横梁本体41上设置侧翼边44,保证横梁本体41现在固定过程中与底板的贴合性,同时通过设置侧翼边44,使得整个加强横梁40在达到减重的同时还保证了整体的侧扭强度,对于提升整体的强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5.本方案中,加强横梁40为一体成型结构。
36.本方案中,参见图1-图2、图4,门槛梁10面向前纵梁20的一端设有立柱11,立柱11与门槛梁10垂直并通过圆弧角平滑过渡;同时前纵梁20具有第一连接臂21、第二连接臂22和第三连接臂23,三个连接臂(即第一连接臂21、第二连接臂22和第三连接臂23)形成的前纵梁20呈y型结构,其中第一连接臂21、第二连接臂22分别与立柱11、门槛梁10固定;雪橇板3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2的侧面固定。
37.通过第一连接臂21、第二连接臂22分别连接立柱11和门槛梁10,使得门槛梁10和立柱11的连接更加地稳定,同时本方案中还将加强横梁40设置在门槛梁10和立柱11的连接位置,以此进一步提高立柱11与门槛梁10之间的强度,防止因连接位置处的强度差导致碰撞结构失稳。
38.具体的,门槛梁10与立柱11形成接头位置,加强横梁40的一端固定在该接头位置上,另一端与雪橇板30固定连接;提高车身安全性能。
39.本方案中,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横梁50和第二横梁60,第一横梁50与第二横梁60平行设置且均与门槛梁10垂直固定,第一横梁50位于第二横梁60与雪橇板30之间且雪橇板30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50固定;这里的第一横梁50和第二横梁60作为座椅的前横梁和后横梁,用以保证座椅的稳定。
40.可选的,第一横梁50、第二横梁60与门槛梁10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延边,第一横梁50、第二横梁60通过延边与门槛梁10固定。
4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上对门槛梁10、前纵梁20和雪橇板30之间的位置进行设计,同时通过增设加强横梁40,使得前地板结构的完整性得以提升;在y方向上,新增加的加强横梁40弥补了传统结构的缺陷。比如,在第二横梁60(即座椅后横梁)与前纵梁20之间增加了横向连接,防止因为x向距离过长造成的结构稳定性差;其次是加强横梁40设计在门槛梁10与立柱11之间的接头位置,防止因连接位置强度差异导致的碰撞结构失稳。
42.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对于保证前地板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效地降低了侧面碰撞在y向路径上结构失稳的风险。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