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船舶救生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


背景技术:

2.船舶救生设备是指船舶配备的用于在紧急状况下从遇难船舶迅速撤离并逃离危险区域,或对遇难船员实施救助,以及在遇险状态下,可迅速发出信号通知临近船舶和陆上搜救中心的设施和装备。在众多的海难事故中,救生设备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海上人命安全救助发挥了巨大作用。从1914 年titanic事故后诞生的第一版solas公约开始,在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海运船舶救生设备的发展日趋完善,安全标准得以逐步统—和提高。
3.救生设备在航运实践中具有重要性,渔船、货轮等民用船舶以及军舰均需要配备符合标准的救生设备,救生防护箱具有能够存储各种救生设备,并且具有防水、防腐蚀的外壳,现有技术中的救生防护箱的作用局限于存放救生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救生防护箱的作用局限于存放救生设备的技术问题。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料箱,料箱的内部填充固体产氧剂,固体产氧剂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料箱的中心设有贯穿料箱的主轴,主轴与料箱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料箱的底部设有料盘,料盘的顶面与料箱的底部接触,料箱的底部设有多个以主轴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料口,料盘上设有多个与第一料口一一对应的第二料口,第二料口同样以主轴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第二料口贯通料盘;料盘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料槽,料盘的内部设有连通第二料口和料盘底部的料槽的通道;述料箱内部设有用于存储固体产氧剂的腔体,其腔体的底部设有向中心倾斜的斜面,能够通过斜面的引导使固体产氧剂从第一料口排出;
6.料盘的底部设有多个以主轴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齿轮,主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中心设置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与料盘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齿轮的外侧设有与主轴同心设置的内齿圈,内齿圈固定的设于托盘的顶部,第一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7.主轴内部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上端延伸到主轴的上端构成出气口,下腔体的下端延伸到主轴的下端构成进液口,进液口和出气口均通过主轴上的开孔连通料槽内部的空间;
8.其中,进液口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过氧化氢溶液供管,过氧化氢溶液供管用于供给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9.出气口连接三通管,三通管的进口连接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出气口,三通管管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连接一个出气管;
10.第一齿轮的下方设有转盘,该转盘通过轴承转动的连接主轴,转盘的顶面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底面接触;转盘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转筒,第一转筒套设于主轴上,并与主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托盘的底部连接第二转筒,第二转筒套设于第一转筒上,并与主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11.主轴、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分别连接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由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驱动主轴、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旋转;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转筒,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轴,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分别连接主轴和第一转筒。
12.箱体的顶部设有抛绳装置,抛绳装置包括抛绳座,抛绳座的顶部设有旋转架,旋转架通过转轴与抛绳座转动的连接,旋转架的中部连接铰接支架,铰接支架的下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抛绳座,滑块连接用于驱动其沿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铰接支架的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旋转架,旋转架上设有多个活塞筒,活塞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筒的右端设有进气口,活塞筒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三通管的第二出口,并且在三通管的第二出口与活塞筒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13.旋转架上还设有中心筒,多个活塞筒以中心筒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中心筒的右侧的旋转架上设有绕绳轮,绕绳轮的中心通过轮轴转动的连接旋转架,绕绳轮的轮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第三旋转动力源为电机,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连接轮轴;
14.绕绳轮上饶有绳索,绳索的一端绕在绕绳轮上,另一端连接活塞,绳索用于连接救生圈。
15.进一步地,所述料箱内部的主轴上固定的设置有叶片,主轴转动时带动叶片转动,能够对内部的固体产氧剂进行破碎。
16.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边缘位于内齿圈的内侧。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设有以主轴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内通道,第二齿轮内部的内通道沿第二齿轮的径向分布,第二齿轮的内通道的外端延伸到第二齿轮的外周构成开口,第二齿轮的内通道的内端通过主轴的开孔连通主轴的下腔体。
18.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筒设置为四个。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滚珠丝杆副,第一滚珠丝杆副的丝杆连接的一端连接手轮,第一滚珠丝杆副的螺母连接滑块。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发明的救生防护箱不仅能够制氧供于救援使用,而且还设置抛绳器用于抛投救生设备,功能不再局限于存放救生设备,能够作为氧气源和高压气源使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的正视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的剖视图;
24.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25.图4是图2的b处放大图;
26.图5是本发明的抛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机体100,料箱101,主轴102,料盘103,第一料口104,第二料口105,料槽106,第一齿轮107,第二齿轮108,内齿圈109,托盘110,上腔体111,下腔体112,转盘113,第一转筒114,第二转筒115,第一传动轴116,第二传动轴117,三通管118,抛绳座201,旋转架202,铰接支架203,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04,活塞筒205,中心筒206,绕绳轮207。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救生防护箱,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 的顶部设有料箱101,料箱101的内部填充固体产氧剂,固体产氧剂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料箱101的中心设有贯穿料箱101的主轴102,主轴 102与料箱10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料箱101的底部设有料盘103,料盘103 的顶面与料箱101的底部接触,料箱101的底部设有多个以主轴102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料口104,料盘103上设有多个与第一料口104一一对应的第二料口105,第二料口105同样以主轴102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第二料口105贯通料盘103;料盘10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料槽106,料盘103的内部设有连通第二料口105和料盘103底部的料槽106的通道;
31.料盘103的底部设有多个以主轴102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齿轮107,主轴102上设有与第一齿轮107啮合的第二齿轮108,第一齿轮107 的中心设置第一齿轮107轴,第一齿轮107轴与料盘103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齿轮107的外侧设有与主轴102同心设置的内齿圈109,内齿圈109固定的设于托盘110的顶部,第一齿轮107与内齿圈109啮合;
32.主轴102内部设有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上腔体111的上端延伸到主轴102的上端构成出气口,下腔体112的下端延伸到主轴102的下端构成进液口,进液口和出气口均通过主轴102上的开孔连通料槽106内部的空间;
33.其中,进液口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过氧化氢溶液供管,过氧化氢溶液供管用于供给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优选为8%-20%。
34.出气口连接三通管118,三通管118的进口连接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出气口,三通管118管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连接一个出气管。
35.第一齿轮107的下方设有转盘113,该转盘113通过轴承转动的连接主轴 102,转盘113的顶面与第一齿轮107和第二齿轮108的底面接触;转盘113 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转筒114,第一转筒114套设于主轴102上,并与主轴 10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托盘110的底部连接第二转筒115,第二转筒115套设于第一转筒114上,并与主轴10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36.主轴102、第一转筒114和第二转筒115分别连接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由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驱动主轴102、第一转筒 114和第二转筒115旋转;
37.箱体100的顶部设有抛绳装置,抛绳装置包括抛绳座201,抛绳座201的顶部设有旋
转架202,旋转架202通过转轴与抛绳座201转动的连接,旋转架 202的中部连接铰接支架203,铰接支架203的下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抛绳座 201,滑块连接用于驱动其沿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04,铰接支架203的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旋转架202,旋转架202上设有多个活塞筒205,活塞筒205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筒205的右端设有进气口,活塞筒205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三通管118的第二出口,并且在三通管118的第二出口与活塞筒205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38.旋转架202上还设有中心筒206,多个活塞筒205以中心筒206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中心筒206的右侧的旋转架202上设有绕绳轮207,绕绳轮 207的中心通过轮轴转动的连接旋转架202,绕绳轮207的轮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
39.绕绳轮207上饶有绳索,绳索的一端绕在绕绳轮207上,另一端连接活塞。绳索用于连接救生圈等救生设备,通过抛绳的方式将救生设备跟随绳索抛出。
40.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作为固体产氧剂,正常状态下船舶氧气净化装置制备氧气的方法包括:
41.托盘110旋转带动内齿圈109旋转,然后带动第一齿轮107自转的同时绕主轴102公转,第一齿轮107的公转会带动料盘103绕主轴102自转,料盘103绕主轴102的自转周期性的使第一料口104与第二料口105对准,第一料口104与第二料口105对准时一定量的固体产氧剂从第一料口104和第二料口105进入料槽106,然后进入第一齿轮107与第二齿轮108之间的空间,然后被第一齿轮107与第二齿轮108之间的空间内受到第一齿轮107和第二齿轮108的碾压而粉碎,并且均匀的分散到第一齿轮107与第二齿轮108之间的间隙和空间内,由于第一齿轮107与第二齿轮108之间的摩擦热使固体产氧剂分解制氧;
42.一段时间之后主轴102和转盘113旋转,主轴102带动第二齿轮108自转,第二齿轮108驱动第一齿轮107旋转,调整托盘110带动内齿圈109的转速使第一齿轮107不回受内齿圈109的影响而公转,此时由于第一齿轮107 的自转和转盘113的自转能够产生离心作用使固体产氧剂制备氧气产生的固体产物从转盘113与托盘110之间的间隙移动到托盘110内;
43.然后再打开出气口排出制备的氧气,氧气从三通管118的第一出口排出,用于正常的氧气使用,由于通过离心分离了固体产物和少部分未反应完全的固体产氧剂,此时排出的氧气较为清洁。
44.如果需要进行抛绳,则需要将料盘103旋转至第一料口104与第二料口 105错开,此时在料箱101、箱体100和托盘110之间构成封闭腔体,通过进液口供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受到二氧化锰的催化释放出氧气,不断的供入过氧化氢释放氧气能够提高上述封闭腔体内部的气压,检测到气压达到设定值之后打开三通管118的第二出口连接的管道的阀门,高压气体从活塞筒205右端进入活塞筒205,通过高压推动活塞从活塞筒205射出,活塞带动绳索射出,与此同时第三旋转动力源驱动绕绳轮207旋转放出绳索,降低对于绳索射出的阻碍。
4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料箱101内部设有用于存储固体产氧剂的腔体,其腔体的底部设有向中心倾斜的斜面,能够通过斜面的引导使固体产氧剂从第一料口104排出。
4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料箱101内部的主轴102上固定的设置有叶片,主轴102转动时带动叶片转动,能够对内部的固体产氧剂进行破碎,避免内部固体产氧剂结块而无法从第一料口104排出。
4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盘113的边缘位于内齿圈109的内侧。
4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齿轮108的内部设有以主轴102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内通道,第二齿轮108内部的内通道沿第二齿轮108的径向分布,第二齿轮108的内通道的外端延伸到第二齿轮108的外周构成开口,第二齿轮108的内通道的内端通过主轴102的开孔连通主轴102的下腔体112。
49.在出气管上设置过滤器用于过滤少量跟随气流排出的固体产物或者少部分未反应完全的固体产氧剂。
50.如果以过氧化钠作为固体产氧剂,进气管用于排出产生的氧气,出气管用于供入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5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动力源采用电动马达或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
5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轴 116,第一传动轴116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转筒115,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轴117,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分别连接主轴102和第一转筒114。
53.进一步,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
5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活塞筒205设置为四个。
5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旋转动力源为电机,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连接轮轴。
5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04包括第一滚珠丝杆副,第一滚珠丝杆副的丝杆连接的一端连接手轮,第一滚珠丝杆副的螺母连接滑块。
57.考虑本发明的易用性,将料箱101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或设置加料口,用于添加固体产氧剂。
58.托盘110设置便于取出内部固体物的出口,出口可以通过管道和接头连接抽风机抽出内部固体物。
59.箱体100内部设有用于存储救生设备的腔室,本发明的抛投装置也可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放置于箱体100内部的腔室内。
6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施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