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天线连接结构及其测绘用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线天线连接结构及其测绘用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面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天线连接结构及其测绘用无人船。


背景技术:

2.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其融合了船舶、通信、自动化、机器人控制、远程监控、网络化系统等技术,实现了自主导航、智能避障、远距离通信、视频实时传输和网络化监控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环保监测、科研勘探、水下测绘、搜索救援、安防巡逻乃至领域。
3.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测绘用无人船,其主要包括船体1以及四个通过螺栓固定于船体1的上端面的无线天线2,当需要驱使测绘用无人船进行移动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卫星以及无线天线2对船体1进行控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无线天线与船体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无线天线将对储藏空间进行较大面积的占用,存在测绘用无人船难以大规模储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大规模储藏测绘用无人船的操作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天线连接结构及其测绘用无人船。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天线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无线天线连接结构,包括与无线天线固定连接的连接柱以及与船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触点,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触点插接于连接槽内,而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柱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使得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可以通过将连接柱与连接座进行拆卸的方式,将无线天线与船体进行分离,进而减少无线天线所占用的空间,间接降低进行大规模储藏测绘用无人船的操作难度。
9.可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柱部以及若干用于限制柱部移动的弹性件,所述连接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插接槽,所述弹性件插接于插接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件以及插接槽的设置,使得当需要使用无线天线时,可以将弹性件插接于插接槽内,使得插接槽的槽壁通过弹性件限制柱部的移动,通过减少连接柱脱离连接座的可能性,有效减少无线天线与船体出现分离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侧壁设置有限位面,且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无线天线的旋转。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面的设置,使得插接槽的槽壁通过限位面限制连接柱的旋转,进而限制无线天线的旋转,进一步提高无线天线与船体的连接稳定性以及
无线天线的使用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座、若干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连接片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片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贯穿开设有插槽,且所述插槽可供弹性件插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件以及插槽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可以将弹性件插接于插槽内,并通过转动件对连接柱进行旋转,进而完成对无线天线的翻折操作,在有效减少无线天线所占用的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无线天线发生丢失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开设有插槽的连接盘、固定连接于连接盘的外周面的轴承以及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外周面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片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安装孔,而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于安装孔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盘、轴承以及连接片的设置,使得当需要迫使无线天线发生翻折时,可以直接将弹性件插接于插槽内,随后,开设有插槽的连接盘又可以通过轴承以及弹性件迫使连接柱与连接片发生相对旋转,进而促使对无线天线的翻折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17.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插接槽相互配合的插接块以及设置于插接块上的压缩弹簧,所述柱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压缩弹簧容置的容置槽,而所述插接块活动插接于容置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插接块以及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将无线天线与连接座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可以首先将插接块插接于容置槽内,进而减少插接块对安装无线天线的影响。而当插接块滑移至插接槽的位置时,插接块在压缩弹簧的回复作用下,自动插接于插接槽内,进而促使对连接柱与连接座的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19.可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设置于容置槽的槽底的限位轴,所述插接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轴依次穿设压缩弹簧以及通孔,且限位轴通过通孔与插接块滑移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轴的设置,使得在压缩弹簧发生压缩或者回复时,限位轴给予压缩弹簧一个限位效果,在减少压缩弹簧发生偏移的可能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压缩弹簧发生非正常弯曲的可能性,进而有效提高压缩弹簧的弹力利用率。
21.可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设置于限位轴上的限位螺母,所述插接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通孔相互连通,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滑槽的槽宽,而所述限位螺母往复滑移于滑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螺母的设置,使得当插接块活动插接于容置槽内的过程中,限位螺母可以通过滑槽的槽底对插接块进行限位,进而减少插接块完全脱离容置槽的可能性,间接促使连接柱与连接座的连接更为稳定。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测绘用无人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测绘用无人船,包括船体、若干无线天线以及若干上述无线天线连接结构,且所述船体与无线天线通过上述无线天线连接结构固定连接。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将连接柱与连接座进行拆卸的方式,将无线天线与船体进行分离,并通过减少无线天线所占用的空间,有效降低进
行大规模储藏测绘用无人船的操作难度;
27.2.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可以通过转动件以及弹性件对无线天线进行翻折,进而在有效减少无线天线所占用的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无线天线发生丢失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测绘用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绘用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图2所示的无线天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无线天线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32.图5是转动件与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船体;2、无线天线;3、无线天线连接结构;4、连接柱;5、连接座;6、连接触点;7、连接槽;8、柱部;9、弹性件;10、底座;11、连接片;12、转动件;13、插接槽;14、插槽;15、插接块;16、压缩弹簧;17、限位轴;18、限位螺母;19、容置槽;20、滑槽;21、通孔;22、限位面;23、连接盘;24、轴承;25、连接环;2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2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测绘用无人船。参照图2,测绘用无人船包括船体1、若干无线天线2以及若干无线天线连接结构3,其中,无线天线2用于与卫星相互信号连接,船体1用于对整个测绘用无人船进行支撑,而无线天线连接结构3用于对船体1以及无线天线2进行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天线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无线天线2分别设置于船体1的上端面的四个角处。而无线天线连接结构3也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无线天线2与四个无线天线连接结构3一一对应。
37.其中,为了更为简单的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无线天线连接结构3的具体结构如下:
38.参照图3和图4,无线天线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柱4以及与连接柱4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座5,其中,连接座5的下端面与船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座5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触点6;连接柱4的上端与无线天线2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柱4的下端部开设有连接槽7,连接触点6插接于连接槽7内。
39.参照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柱4与连接座5可拆卸连接方式,具体的,连接柱4包括柱部8以及若干设置于柱部8的外周面的弹性件9,连接座5包括底座10、若干固定于底座10的上端面的连接片11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片11上的转动件12。底座10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插接槽13,而转动件1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插槽14,且插接槽13以及插槽14均可供弹性件9活动插接。
4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性件9分别以柱部8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而连接片11、转动件12、插接槽13以及插槽14也均设置有两个,且均与两个弹性件9一一对应。
41.当需要将无线天线2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弹性件9插接于插接槽13内,使得插接槽13的槽壁通过弹性件9限制连接柱4的移动,进而完成对无线天线2的限位。而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将弹性件9插接于插槽14内,随后便可以通过转动件12迫使连接柱4发生旋转,进而完成对无线天线2的翻折操作。
42.继续参照图4,弹性件9包括插接块15、设置于插接块15的侧壁上的压缩弹簧16、穿设于压缩弹簧16内的限位轴17以及螺纹连接于限位轴17上的限位螺母18,其中,插接槽13以及插槽14均可供插接块15进行插接。
43.柱部8的外周面开设有两个与两个弹性件9一一对应的容置槽19,压缩弹簧16容置于容置槽19内,限位轴17固定连接于容置槽19的槽底,而插接块15活动插接于容置槽19内。
44.插接块15远离压缩弹簧16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通孔21,且通孔21的孔径小于滑槽20的槽宽。限位轴17依次穿设压缩弹簧16以及通孔21并与限位螺母18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母18于滑槽20内进行往复滑移。
45.当需要对无线天线2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接块15插接于容置槽19内,随后将连接柱4插接于连接座5内,当插接块15位于插接槽13的位置时,插接块15在压缩弹簧16的回复作用下脱离容置槽19,并最终插接于插接槽13内。此时,限位轴17限制压缩弹簧16的非正常移动以及非正常弯曲,而限位螺母18限制插接块15的轴向移动,进而减少插接块15完全脱离容置槽19的可能性,并有效提高无线天线2与船体1的连接稳定性。
46.另外,为了减少无线天线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翻折的可能性,插接块15的侧壁还设置有限位面2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面22呈平面状,且当插接块15插接于插接槽13内时,插接槽13的槽壁以及容置槽19的槽壁均与限位面22抵接,使得插接槽13的槽壁以及容置槽19的槽壁可以同时通过限位面22限制弹性件9以及连接柱4发生旋转,进而有效提高无线天线2的使用稳定性。另外,限位面22还可以是锥面、阶梯面以及折线面等面结构。
47.参照图4和图5,转动件12包括连接盘23、固定连接于连接盘23的外周面的轴承24以及固定连接于轴承24的外周面的连接环25,连接片1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6,连接环25固定连接于安装孔26内,而插槽14贯穿开设于连接盘23的侧壁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件12与连接片11的连接还可以是转轴连接以及球接等常规转动连接方式。
48.当需要驱使无线天线2进行翻转时,首先将按压插接块15并迫使插接块15插接于容置槽19内,随后滑移连接柱4并迫使插接块15滑移至插槽14的位置,此时,插接块15在压缩弹簧16的回复作用下插接于插槽14内,之后,连接柱4便可以通过插接块15、连接盘23以及轴承24进行旋转,进而完成对无线天线2的翻折操作。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采用螺栓固定、焊接固定以及一体成型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
50.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柱4与连接座5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还可以是螺纹连接、过盈连接以及夹持固定等常规可拆卸连接方式。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测绘用无人船的实施原理为:
52.当需要对测绘用无人船进行储藏时,首先按压插接块15并迫使插接块15容置于容置槽19内,随后滑移连接柱4并迫使插接块15滑移至插槽14的位置,此时,插接块15在压缩弹簧16的回复作用下插接于插槽14内,之后,连接柱4便可以通过插接块15、连接盘23以及轴承24进行旋转,并完成对无线天线2的翻折操作,进而有效减少无线天线2所占用的储藏
空间,有效降低进行大规模储藏测绘用无人船的操作难度。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