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


背景技术:

2.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缝纫机一般都由送料装置、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组成,通过各机构的运动合理地配合,循环工作,把缝料缝合起来,压脚是缝纫机中的重要部件,使用缝纫机进行缝纫操作时,压脚配合送布牙上的牙齿一起将缝料向前运送,并压住缝料,防止缝料起皱、鼓起,配合缝针等其他机构形成缝制线迹,保证缝纫效果,现有缝纫机中的压脚结构通常是压脚通过固定螺钉与压脚杆固定在一起。
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811565040.5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缝纫机的浮动压脚结构,该专利中压脚柄及压脚板可以左右浮动,能够适应压脚板与送布牙上的牙齿因加工问题出现的配合不平整现象以及因部分缝料左右厚度不均导致压脚结构施加压力不均匀的现象,从而有效改善因上述现象而导致的线迹跑偏和缝料起皱现象,但是,其压脚底部是同一高度的,不适用于裤脚缝纫时的需求,在缝纫裤脚时,需要用到高低压脚,产生一个高度差,使得缝纫起来更加便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高低压脚中高度差是固定不变的,适用范围不广泛,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具备高低压脚之间的高度差可调节,固定稳定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包括第一压脚片,所述第一压脚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脚片,所述第一压脚片与第二压脚片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压脚片的上端外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二压脚片上端外表面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柱一侧外表面的下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压脚片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8.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调节块,且所述连接板与调节块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与调节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连接块通过销轴与连接柱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腔、第一转纽、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刻度线、第一夹紧块、滑块、限位块、滑槽、活动腔、第二夹紧块、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与第二转纽,且所述调节腔、活动腔均开设于连接柱一侧外表面的下部,所述滑槽开设于活动腔的左右两
侧,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于调节腔的底部,且所述调节腔通过第一螺纹孔与活动腔相通。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块固定安装于调节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滑块的两侧外表面,且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活动腔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于连接柱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一转纽固定安装于第一螺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夹紧块固定安装与第一螺杆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夹紧块固定安装于第二螺纹孔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二转纽固定安装于第二螺杆的下端外表面,且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螺纹孔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螺纹孔之间为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刻度线开设于连接柱一侧外表面的下部。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当需要调节第一压脚片与第二压脚片之间的高度差时,设置的调节组件,首先拧松第二转纽与第一转纽,使得滑块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然后调节滑块在活动腔中的位置,当调节好位置后,通过拧动第一转纽、第二转纽,带动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杆的螺纹推进,实现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将滑块夹紧固定,滑块与调节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完成调节块的固定,使得第一压脚片与第二压脚片之间的高度差便于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
16.2、该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设置的刻度线,使得调节的高度更加直观明了,且通过设置的限位块与滑槽,使得限位块在滑槽之间可以滑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增加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中调节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压脚片;2、第二压脚片;3、连接块;4、连接柱;5、限位槽;6、连接板;7、调节组件;8、调节块;9、调节腔;10、第一转纽;11、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杆;13、刻度线;14、第一夹紧块;15、滑块;16、限位块;17、滑槽;18、活动腔;19、第二夹紧块;20、第二螺纹孔;21、第二螺杆;22、第二转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具体实施例一
23.本实施例是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
24.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压脚片1,第一压脚片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脚片2,第一压脚片1与第二压脚片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4,第一压脚片1的上端外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第二压脚片2上端外表面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柱4一侧外表面的下部设置有调
节组件7,第一压脚片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
25.两组连接板6之间设置有调节块8,且连接板6与调节块8之间设置有销轴,连接板6通过销轴与调节块8活动连接,连接块3与连接柱4之间设置有销轴,连接块3通过销轴与连接柱4活动连接;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腔9、第一转纽10、第一螺纹孔11、第一螺杆12、刻度线13、第一夹紧块14、滑块15、限位块16、滑槽17、活动腔18、第二夹紧块19、第二螺纹孔20、第二螺杆21与第二转纽22,且调节腔9、活动腔18均开设于连接柱4一侧外表面的下部,滑槽17开设于活动腔18的左右两侧,第一螺纹孔11开设于调节腔9的底部,且调节腔9通过第一螺纹孔11与活动腔18相通;第一夹紧块14固定安装于调节块8的一侧外表面,限位块16固定安装于滑块15的两侧外表面,且滑块15的外壁与活动腔18之间为滑动连接,限位块16的外壁与滑槽17之间为滑动连接;第二螺纹孔20开设于连接柱4的下端外表面,第一转纽10固定安装于第一螺杆12的上端外表面,第一夹紧块14固定安装与第一螺杆12的下端外表面,第二夹紧块19固定安装于第二螺纹孔20的上端外表面,第二转纽22固定安装于第二螺杆21的下端外表面,且第二螺杆21与第二螺纹孔20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2与第一螺纹孔11之间为螺纹连接;刻度线13开设于连接柱4一侧外表面的下部。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设置的调节组件7,首先拧松第二转纽22与第一转纽10,使得滑块15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然后调节滑块15在活动腔18中的位置,当调节好位置后,通过拧动第一转纽10、第二转纽22,带动第一螺纹孔11与第二螺杆21的螺纹推进,实现第一夹紧块14与第二夹紧块19将滑块15夹紧固定,滑块15与调节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完成调节块8的固定,使得第一压脚片1与第二压脚片2之间的高度差便于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设置的刻度线13,使得调节的高度更加直观明了,且通过设置的限位块16与滑槽17,使得限位块16在滑槽17之间可以滑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增加稳定性。
27.具体实施例二
28.本实施例是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中调节组件7的实施例。
29.如图1、2所示,一种薄型面料车条压脚用的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腔9、第一转纽10、第一螺纹孔11、第一螺杆12、刻度线13、第一夹紧块14、滑块15、限位块16、滑槽17、活动腔18、第二夹紧块19、第二螺纹孔20、第二螺杆21与第二转纽22,且调节腔9、活动腔18均开设于连接柱4一侧外表面的下部,滑槽17开设于活动腔18的左右两侧,第一螺纹孔11开设于调节腔9的底部,且调节腔9通过第一螺纹孔11与活动腔18相通;第一夹紧块14固定安装于调节块8的一侧外表面,限位块16固定安装于滑块15的两侧外表面,且滑块15的外壁与活动腔18之间为滑动连接,限位块16的外壁与滑槽17之间为滑动连接;第二螺纹孔20开设于连接柱4的下端外表面,第一转纽10固定安装于第一螺杆12的上端外表面,第一夹紧块14固定安装与第一螺杆12的下端外表面,第二夹紧块19固定安装于第二螺纹孔20的上端外表面,第二转纽22固定安装于第二螺杆21的下端外表面,且第二螺杆21与第二螺纹孔20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2与第一螺纹孔11之间为螺纹连接;刻度线13开设于连接柱4一侧外表面的下部,便于调节压脚之间的高度差。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
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