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伞具防盗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伞具防盗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伞用防盗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伞具通常包括伞杆、伞柄、滑环、伞骨、伞面,伞柄设置在伞杆的一端,伞柄上设置有手拎绳,滑环滑动连接在伞杆上,滑环与伞骨相连,通过滑环在伞杆上的滑动带动伞骨的移动,从而实现伞具的打开或者收拢。当伞具处于收拢状态时,滑环移动到伞具上伞杆上靠近伞柄的一端。
3.现有的防盗伞中,在伞柄位置设置有防盗锁紧装置。现有的防盗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伞柄上的密码锁具、设置在滑环上的插片,插片上设置有锁孔(或卡槽等锁定结构),手拎绳的一端固定在伞柄上,手拎绳的另一端为连接端,伞柄上设置有插孔;当伞具收拢后,插片的锁孔(或卡槽)移动至与插孔相对应的位置,然后将手拎绳上的连接端插入插孔中,连接端穿过插片上的插孔并与密码锁具相连,通过密码锁具将手拎绳的连接端锁紧,此时,插片被锁住,使得伞具无法被打开,从而将伞具锁住,只有将密码锁打开,并将手拎绳上的连接端拔出,这样才能将伞具打开。
4.现有的防盗伞在收拢后,必须将手拎绳的连接端插入伞柄上的插孔中,这样才能使手拎绳的两端均固定在伞柄上,手拎绳才能实现手拎功能,但是一旦将手拎绳上的连接端插入插孔固定后,伞具就必然处于被锁住的状态,而实际使用时,在某些不需要将雨伞长时间放置在公共场所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将伞具锁住,一旦将伞具锁住后,反而为日常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防盗伞在收拢后,必须将手拎绳的连接端插入伞柄上的插孔中,这样才能使手拎绳的两端均固定在伞柄上,手拎绳才能实现手拎功能,但是一旦将手拎绳上的连接端插入插孔固定后,就必会将伞具也锁住,而实际使用时,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需要将伞具锁住,一旦将伞具锁住后,反而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伞具防盗锁紧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伞具防盗锁紧装置,包括伞杆、设置在伞杆一端的伞柄总成、滑环,滑环滑动连接在伞杆上,伞柄总成上连接有手拎绳,手拎绳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固定在伞柄总成上,连接端设置有卡接结构,伞柄总成上设置有与连接端相配合的锁具,滑环上设置有插片,插片上设置有锁紧结构,伞柄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锁具上设置有锁紧部件,锁紧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第一锁紧部和与第二插孔相对应的第二锁紧部,第一锁紧部或第二锁紧部与连接端配合并将连接端锁紧;伞具收拢后,插片上的锁紧结构移动至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位置,连接端插入第一插孔后通过锁紧结构将插片锁紧。
7.本实用新型中,手拎绳的连接端一般是指连接在手拎绳的端部与所述锁紧部件进
行连接的硬质结构件;插片移动至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位置,是指手拎绳的连接端从第一插孔插入时可以锁定插片的位置;连接端利用锁紧结构将插片锁紧,既可以是通过手拎绳的连接端直接将插片锁紧使插片无法拔出伞柄,也可是手拎绳的连接端通过中间零件的传递运动间接将插片锁紧;第一伞柄部件上使插片穿过的通槽可以与插片形状相适配,也可以将通槽做成比较大的其它形状;手拎绳连接端卡接结构包括局部凹槽、环形凹槽、局部凸起、环形凸起等,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采取其它常规替代方式对插片进行锁紧。本实用新型中,锁具为密码锁,锁紧部件会随着锁具的打开而移动,通过锁紧部件的移动实现对连接端的锁紧和松开;伞柄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两个插孔,当伞具收拢后,插片上的锁紧结构会移动至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位置,这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连接端插入相应的插孔;若使用者需要将伞具锁住时,可将手拎绳的连接端插入第一插孔中,这样连接端便会将插片锁住,同时第一锁紧部会将连接端锁紧;若使用者不需要将伞具锁住时,可将手拎绳的连接端插入第二插孔中,此时锁具仅仅将手拎绳的连接端锁住,而插片则并未锁住,因此伞具没有被锁住,伞具可自由打开,与普通雨伞在使用上无异。本实用新型中,手拎绳的连接端与伞柄之间存在两种连接模式,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伞的第二插孔为从第一插孔脱开的手拎绳连接端提供了收伞时不使雨伞滑环插片与锁紧部件产生撞击的专用锁紧位置,可显著降低收伞时的撞击事件发生。
8.作为优选,伞柄总成包括第一伞柄部件和第二伞柄部件,第一伞柄部件和第二伞柄部件之间形成安装腔,伞杆固定在第一伞柄部件上靠近第二伞柄部件的一侧。安装腔用于安装锁具,插片可插入安装腔中并与锁具配合。
9.作为优选,第一伞柄部件上设置有可使插片穿过的通槽。
10.作为优选,连接端卡接结构为环形卡槽。
11.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结构为锁孔。锁紧结构为锁孔,当连接端插入第一插孔中时,连接端也同时插入锁孔中,从而将插片锁紧。锁孔优选为为圆形贯通孔,也可以是侧面开口的半孔,只要满足连接端插入时能够阻挡滑环不被拔出即可。
12.作为优选,第一插孔位于伞柄总成的侧面上,第二伞柄位于伞柄总成的端面上。通过本技术方案,手拎绳连接端连接在第一插孔时可以方便地使手握伞柄时引起触感,提醒使用者将连接端拔出或移动至第二插孔进行连接,避免收伞时雨伞插片与相关部件的撞击事件。第一插孔位于侧面时,手拎绳的连接端可以不经过翻转锁定机构等中间部件的运动专递而直接将滑环插片锁定。
13.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结构为卡槽。卡槽可为表面局部卡槽或贯通卡槽,只要与限位件适配后能够固定插片即可。
14.作为优选,伞柄总成上连接有翻转锁紧机构,翻转锁紧机构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伞柄总成上,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第一翻板、与卡槽相配合的第二翻板和随动件,随动件与伞柄总成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翻板与第二翻板垂直,当连接端未插入第一插孔中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一翻板与伞柄总成端面平行,第二翻板与伞柄总成断面垂直;当连接端插入第一插孔中时,连接端顶住第一翻板并使第一翻板转动一定的角度,第二翻板也会同时转动相应的角度,从而使第二翻板卡入插片上的卡槽中,从而将插片锁住。
15.作为优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设置在伞柄总成的端面上。
16.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
ꢀ“
l”形的弹性片,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随动件和伞柄总成接触。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拎绳的连接端与伞柄之间存在两种连接模式,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利用随锁具第一锁紧部进行联动的第二锁紧部对手拎绳的连接端进行固定,具有使连接端更加牢固、不易误开的效果;采用了一种结构简单、更加便捷的对手拎绳的连接端进行固定的连接方法。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爆炸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爆炸图。
21.图4为图2中a部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伞柄部件内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伞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翻转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伞杆、2、第一伞柄部件,3、滑环,4、插片,5、锁紧结构,6、第二伞柄部件,7、手拎绳,8、第一插孔,9、第二插孔,10、锁具,11、锁紧部件,12、固定端,13、连接端,14、通槽,15、第一锁紧部,16、第二锁紧部,17、第一翻板,18、第二翻板,19、随动件,20、弹性片,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0.实施例1:
3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伞具防盗锁紧装置,包括伞杆1、伞柄总成、滑环3。滑环3滑动连接在伞杆1上。伞柄总成设置在伞杆1的一端。伞柄总成包括第一伞柄部件2和第二伞柄部件6,第一伞柄部件2与伞杆1相连,第二伞柄部件6与第一伞柄部件2相连,第一伞柄部件2和第二伞柄部件6之间形成安装腔。滑环3上设置由插片4,插片4上设置有锁紧结构5。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5为锁孔。第一伞柄部件2上设置有可使插片4穿过的通槽14。插片4可穿过通槽14并进入安装腔中。
32.伞柄总成上连接有手拎绳7。手拎绳7由钢丝制成,具有强度高,不易断的优点。手拎绳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其他制作材料。手拎绳7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12和连接端13,固定端12固定在伞柄总成上。安装腔中设置有与连接端13相配合的锁具10。本技术中,锁具10为密码锁,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其他形式的锁具。伞柄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插孔8和第二插孔9。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孔8位于伞柄总成的侧面上,第二伞柄9位于伞柄总成的端面上。锁具10上设置有锁紧部件11。锁紧部件11会随着锁具10的打开而移动。锁紧部件11上设置有
与第一插孔8相对应的第一锁紧部15和与第二插孔9相对应的第二锁紧部16,连接端13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相配合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为设置在连接端13上的环形卡槽。第一锁紧部15或第二锁紧部16与连接端13配合并将连接端13锁紧。当伞具收拢后,插片4上的锁孔5移动至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位置。
33.本实用新型中,伞柄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两个插孔,当伞具收拢后,插片上的锁孔会移动至与第一插孔相对应的位置,这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连接端插入相应的插孔;若使用者需要将伞具锁住时,可将手拎绳的连接端插入第一插孔中,这样连接端便会穿过插片上的锁孔,同时第一锁紧部会将连接端锁紧;若使用者不需要将伞具锁住时,可将手拎绳的连接端插入第二插孔中,此时锁具仅仅将手拎绳的连接端锁住,而插片则并未锁住,因此伞具没有被锁住,伞具可自由打开。本实用新型中,手拎绳的连接端与伞柄之间存在两种连接模式,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34.实施例2:
35.如图5至图10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锁紧结构5为卡槽,卡槽设置在插片4的一侧。安装腔内连接有翻转锁紧机构,翻转锁紧机构包括转轴21,转轴21转动设置在安装腔中,转轴21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8相对应的第一翻板17、与卡槽相配合的第二翻板18和随动件19,第一翻板17与第二翻板18垂直,随动件19与伞柄总成之间设置有弹性片20。弹性片20呈“l”形,弹性片20的两端分别与随动件和伞柄总成接触。第一插孔8和第二插孔9均设置在伞柄总成的端面上。
36.当连接端未插入第一插孔中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第一翻板与伞柄总成端面平行,第二翻板与伞柄总成断面垂直;当连接端插入第一插孔中时,连接端顶住第一翻板并使第一翻板转动一定的角度,第二翻板也会同时转动相应的角度,从而使第二翻板卡入插片上的卡槽中,从而将插片锁住。
37.实施例2中插片的锁紧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