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一种学习能力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学习能力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习能力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教育部制定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需要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准确判断,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诊断和反馈。在现有环境下学生练习数量大,信息碎片化,需依靠教师人工录入统计学生成绩,并按照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人工统计分析操作繁琐,文件管理统计会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录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会给教师造成更大的工作负担,使得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只能针对重要考试结果进行阶段性统计分析,没有实现学生伴随性练习的学科能力分析。阶段性分析,其分析结果是滞后的,不能获得实时反馈数据,进而导致无法及时且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干预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学习能力分析方法,实现了学生完成练习后可以及时获得自我学科能力反馈分析,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为教师减负增效,及时了解各个学生的学科能力。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学习能力分析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5.确定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
6.获取所述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
7.分别判断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答案是否为正确答案,得到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
8.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分别获取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
9.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
10.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包括:
11.响应于所述目标学生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
12.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所述输入操作包括文字输入操作、语音输入操作、触发预设按键的输入操作及动作输入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
13.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标学生包括至少一位,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所述至少一位目标学生中的每位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得到所述至少一位目标学生对应的综合学习能力。
15.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6.创建至少一种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每种所述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包括至少一道题目及其对应的能力评估参数信息。
17.进一步,上述方法中,所述确定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包括:
18.从所述至少一种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中,筛选出所述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确定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获取所述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分别判断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答案是否为正确答案,得到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分别获取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实现了通过学生伴随性练习,及时获得实时学科能力反馈分析,并且根据学科能力分析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效果,同时为教师减负增效,有助于学科管理人员获得实时的学科能力分析反馈,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教研活动。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1.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学习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的一种学习能力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流程示意图。
23.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学习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通过net core等计算机语言进行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步骤s14及步骤s1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6.步骤s11,确定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
27.步骤s12,获取所述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
28.步骤s13,分别判断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答案是否为正确答案,得到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
29.例如,若目标学生为学生a,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学生a对目标题目01和目标题目02进行练习,其中,目标题目01的正确答案为37.8,目标题目02的正确答案为9,学生a经过练习,在目标题目01相应的位置上输入答案36.8,在目标题目02相应的位置上输入答案9,获取学生a输入的答案后,判断每道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得到学生a对目标题目01的答案结果为错误,对目标题目02的答案结果为正确。
30.步骤s14,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分别获取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
31.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为正确,则对获取的该目标题目的目标学
科能力记录为达标,同时记录该目标题目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若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为错误,则对获取的该目标题目的目标学科能力记录为不达标,同时记录该目标题目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达到了及时分析答案结果,从而得到个性化记录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使得结果反馈更加精准。
32.在此,所述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学科能力对应的目标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取值、学习水平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取值、难度等级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取值、内容领域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取值等,当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为正确时,目标学科能力为达标,且该目标题目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的各参数取值均达标,而当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为错误时,目标学科能力为不达标,且该目标题目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的各参数取值均为未达标,以实现对不同的答案结果的情况下,对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的定向取值确定。
33.步骤s15,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
34.在此,得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包括目标评估参数信息对应的图表信息和各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等数据信息。
35.通过上述步骤s11至步骤s15,实现了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得到私人个性化学科能力反馈分析,便于学生自己以及老师根据学科能力分析结果更加清晰现阶段学习情况,并针对不足处进行多次学习及联系,不但提高学生自身练习效果,同时便于老师及时对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导,为老师减轻负担。
36.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学生a完成10道目标题目,其中学科能力为“数量关系”的题目为目标题目01和目标题目05,学科能力为“推理能力”的题目为目标题目06和目标题目10,获取学生a对10道目标题目输入的答案,经过判断10道目标题目的答案后,若目标题目01、目标题目03、目标题目07和目标题目10均为正确答案,目标题目04和目标题目06为错误答案,则目标题目01、目标题目03、目标题目07和目标题目10的学科能力记录为达标,同时记录目标题目01、目标题目03、目标题目07和目标题目10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目标题目04和目标题目06的学科能力记录为不达标,同时记录目标题目04和目标题目06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基于学生a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以及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得到学生a的学习能力的目标评估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评估参数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图表信息的形式,也可以是各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等数据信息形式。
37.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每道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可通过分析得到该目标学生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在此,目标学生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目标学生回答正确的题目数/待分析的练习题中该项学科能力相关的题目数量)
×
100%。
38.例如,学生a完成10道目标题目,其中包含一类学科能力的目标题目01,目标题目02,目标题目03和目标题目04,根据该学生对10道目标题目的练习,判断出目标题目01和目标题目02的答案结果正确,目标题目03和目标题目04的答案结果错误,则目标题目01和目标题目02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记录为达标,同时记录目标题目01和目标题目02对应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目标题目03和目标题目04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记录为不达标,同时记录目标题目03和目标题目04的记录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根据该目标学生对目标题目01,目标题目02,目标题目03和目标题目04的答案结果,可以得到该学生在一类学科能力的
达成率为(2/4)
×
100%=50%。
39.接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根据m位目标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可得到该m位目标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总体达成率,其中,m位目标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总体达成率=(第1位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第2位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
……
+第m位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m,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将所述m优选为3,例如,已知第1位学生的一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为10%,第2位学生的一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为8.8%,第3位学生一项学科能力的的达成率为50%,则该3位目标学生的某项学科能力的总体达成率=(15%+25%+50%)/3=30%,使得计算得到3位目标学生的一项学科能力的总体达成率为30%,实现了对多位学生的总体达成率的计算,进一步反应多位学生的整体学科学习水平和能力。
40.接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步骤s12获取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具体包括:响应于目标学生的输入操作,获取目标学生分别对每道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在此,所述输入操作包括文字输入操作、语音输入操作、触发预设按键的输入操作及动作输入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
41.例如,若学生a要将数字10作为目标题目01的答案,学生a可以通过电脑键盘或者手机输入法进行数字10的文字输入操作,也可以通过电脑话筒或者手机话筒进行语音“十”的语音输入操作,也可以通过双手表示“十”的方法进行动作“十”的动作输入操作;若学生a分析待回答的目标题目后,存在不同于答案的想法,此时学生a可以通过触发预设按键,比如:添加行,来完成自己想法的输入操作;若学生a需要根据要求完成每日英语单词的发音和默写,学生a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操作和文字输入操作,在完成英语单词拼写的同时说出对应的单词发音,方便了学生根据不同题目要求进行输入操作的任意转换使得学生练习不再受限制,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参与度,还提高了学生对答题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拓宽了本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运用范围。
42.接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目标学生包括至少一位,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位目标学生中的每位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得到所述至少一位目标学生对应的综合学习能力。
43.在此,综合学习能力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学习能力图、综合学习能力表、综合学习能力条及综合学习达成率等,以反映各个目标学生集体呈现的综合学习能力。
44.例如,根据五年级一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和五年级二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通过每个班级的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的数据汇总,得到五年级一班整体的综合学习能力和五年二班整体的综合学习能力,呈现出综合目标评估参数信息对应的不同内容和各项学科能力的综合达成率等数据信息,方便了解整体的学习情况,从而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科管理人员获得实时的学科能力分析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和教研活动。接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至少一种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每种所述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包括至少一道题目及其对应的能力评估参数信息。
45.需要说明的是,题库中每道题目对应的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包括:能力评估参数和能力评估参数值,其中能力评估参数包括学科能力,目标,学习水平,难度,内容领域,并且学习水平的参数值包括但不限于识记,理解,运用,综合等。
46.例如,将题目1录入题库,题目1的题干为:“小亚的身高是115厘米,小巧比小亚矮,小巧的身高不可能是()。a.1米20毫米b.109厘米c.1米20厘米”,题目1的正确答案为:c,并且对应的能力评估参数信息为:学科能力为“推理能力”,目标是“能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包括含有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习水平为“综合”,难度等级为“4”,内容领域是“图形与几何”,显然,区别于大多数题库,本技术的题目不但包括题干,还包括题目对应的能力评估参数信息,使得题目分类更加精细,学生练习更具有针对性,对后期学生个性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47.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创建至少一种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以及目标学生对题库中题目做出的答案,可以通过分析得到每位目标学生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以及部分学生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
48.将需要分析的全部练习题数量设为t,n为各项学科能力,tn则为待分析的练习题中各个学科能力相关的题目数量,z
xn
为编号x的学生回答正确的题目数,其中,x取1、2、3、
……
、(m-1)或m,m为学生总数,d
xn
为该学生某项学科能力的达成率,则:d
xn
=(z
xn
/tn)
×
100%;d
n总
为全班,全校或某个区域等部分学生某项学科能力总体达成率,则d
n总
=(d
1n
+d
2n
+
……
+d
mn
)/m。
49.接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确定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包括:从所述至少一种学科能力对应的题库中,筛选出所述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
50.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学生在筛选待答复目标题目时,可以对题库进行随机筛选,也可以对题库进行定向指定练习筛选。例如,根据最近一次学习能力指数的统计,学生a需要加强自己学习水平为“理解”的达成率,学生b需要对等级为“3”的题目进行突破练习,学生c整体学习能力指数稳定,则学生a可以在题库中筛选学习水平为“理解”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b可以在题库中筛选难度登记为“3”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c则可以选择随机筛选题目进行练习,实现了学生根据自身所需对题库中练习题进行挑选,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效果,对症下药,及时弥补学习缺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51.如图2,向题库中录入新题目01,其中题目01的题干为“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经过3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米”,题目01关联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中学科能力为“数量关系”,目标是“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学习水平为“综合”,难度等级为“3”,内容领域是“数与运算”。录入新题目01的正确答案为“44.1”,填写正确答案则视为该项学科能力达标。其余答案为错误答案,同时题目对应的学科能力不达标。若学生提交答案为“44.1”,则是正确答案,获取题目的学科能力记录为达标;若学生提交答案不是“44.1”,则是错误答案,获取题目的学科能力记录为不达标。
52.根据学生提交答案的结果,获取并记录题目01的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呈现出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图表和数据,完成单个学生单题的单个学科的能力分析。
53.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所有实施例,可以让教育管理部门、校、师、生等各类应用角色获得实时的学科能力分析报告;能够定位学生的弱项学科能力和优势能力;自动统计分析学习数据,分析精度和准确度高;可以对各个科目进行学科能力分析和追踪发展情况。
54.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确定目标学生待答复的至少一道目标题目;获取所述目标
学生分别对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做出的答案;分别判断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答案是否为正确答案,得到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的答案结果,分别获取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基于每道所述目标题目对应的目标学科能力及其目标能力评估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数,实现了通过学生伴随性练习,及时获得实时学科能力反馈分析,并且根据学科能力分析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效果,同时为教师减负增效,有助于学科管理人员获得实时的学科能力分析反馈,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教研活动。
5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