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墨盒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墨盒的制作方法
墨盒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2.打印装置作为常见的办公设备,为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有的打印装置主要为打印设备,打印设备使用容纳有墨水的墨盒安装在耗材安装部上以向纸张等记录介质形成需要打印的文字或者图案。
3.目前,现有的墨盒包括有壳体,在壳体的顶表面设有光遮挡件以对墨盒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通常光遮挡件固定设置于壳体的外壁上并从壳体的顶表面向外突起形成遮挡部。在打印装置的耗材安装部内设有光发射器和光传感器,当将墨盒安装于耗材安装部时,遮挡部位于光发射器和光传感器之间,从而对光发射器发出的光形成遮挡,使得光学传感器接受到的光信号发生改变,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即可确定墨盒是否安装到位。
4.然而,在现有的墨盒中,光遮挡件固定设置于壳体上并突出于壳体的顶表面,使得在墨盒上无法进行更换光遮挡件,而在使用或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碰撞或者使用不当导致光遮挡件损坏,从而使得墨盒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墨盒,以解决目前在现有的墨盒中因光遮挡件固定设置于壳体上而无法进行更换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所述墨盒能沿安装方向安装至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内,所述墨盒包括:
7.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
8.及光遮挡件,所述光遮挡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光遮挡件的至少部分自所述容纳腔伸出所述壳体的顶表面。
9.可选地,所述壳体的顶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且所述容纳槽的前端沿安装方向设有开口;
10.所述光遮挡件包括相连接的遮挡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11.所述光遮挡件沿所述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所述遮挡部可穿过所述开口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12.可选地,所述墨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表面的芯片部件,所述芯片部件包括芯片,且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电接口;
13.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接口之间形成有间隙部,所述间隙部包括第一边界线和第二边界线;
14.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在垂直投影下形成的两条投影线,所述两条投影线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的延长线之间。
15.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上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一个
所述间隙部的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之间的距离。
16.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上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为0.1mm~0.5mm。
17.可选地,所述芯片部件还包括芯片安装架,所述芯片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表面,且所述芯片安装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芯片的芯片耗材安装部。
18.可选地,所述芯片安装架的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壳体的侧面对应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柱通过卡扣连接,以将所述芯片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表面。
19.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抵持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和/或侧壁上。
20.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21.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弹片,且所述弹片间隔连接于所述遮挡部上;
22.所述弹片成弯曲结构,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片的弯曲方向不同或相反。
23.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底壁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向靠近所述容纳槽的方向延伸,以对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容纳腔内的位置进行限位。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25.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墨盒中,通过将所述光遮挡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使得所述光遮挡件自所述容纳腔从所述壳体的顶表面伸出,实现了所述光遮挡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解决了在现有的墨盒中因光遮挡件固定设置于壳体上而无法进行更换的问题。此外,由于在所述壳体上可以更换所述光遮挡件,因此可以将所述光遮挡件设计为不同尺寸大小,以满足不同空间大小的打印装置的使用需求,有利于墨盒的回收利用和打印装置的小型化、紧凑化设计。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左视图。
31.图4为图3所示的墨盒的沿a-a线的剖视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卸除芯片部件并分离光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光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卸除芯片部件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图8所示的墨盒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俯视图。
38.图11为图10所示的墨盒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12为图10所示的墨盒在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0.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遮挡件在墨盒中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41.附图标记:
42.100、墨盒;
43.1、壳体;
44.11、面盖;12、储墨腔;13、限位柱;14、进气口;15、容纳腔;16、容纳槽;17、止挡部;
45.2、把手;
46.3、墨水余量检测件;
47.4、光遮挡件;
48.41、支撑部;411、第一弹片;412、第二弹片;42、遮挡部;
49.5、芯片部件;
50.51、芯片;511、第一电接口;512、第二电接口;513、第三电接口;514、第四电接口;52、芯片安装架;53、限位孔;
51.6、出墨口。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53.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55.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6.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100,包括壳体1,壳体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具有一个长度方向x轴、一个宽度方向y轴和一个高度方向z轴,且x轴、y轴与z轴相互垂直。
57.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前表面比后表面更靠近x轴的正方向;该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右表面比左表面更靠近y轴的正方向;该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顶表面和底表面,顶表面比底表面更靠近z轴的正方向。
58.墨盒100能够沿一个安装方向d安装至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内,并可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解除其与打印设备的安装状态,该安装方向d与x轴相互平行,且安装方向d与x轴的正方向相同。
59.壳体1的顶表面上沿安装方向d(即x轴的正方向)依次设置有把手2、墨水余量检测
件3、光遮挡件4、芯片部件5。
60.具体地,把手2可以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例如把手2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或者把手2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把手2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例如把手2和壳体1之间采用卡扣结构实现离合操作。使用者一手握住把手2,另一只手握住壳体1,即可沿安装方向d将墨盒100安装于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内,或者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将墨盒100从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内抽出。
61.当将墨盒100安装于耗材安装部后,芯片部件5可以与耗材安装部内的触针接合,实现与打印设备的信息交互;耗材安装部内还设有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传感器,光遮挡件4就位于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传感器之间,从而对第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形成遮挡,使得第一光学传感器接受到的光信号发生改变,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即可确定墨盒100是否安装到位,例如当第一光学传感器未接受到第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时,即可确定墨盒100已安装到位;当第一光学传感器接受到第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时,即可确定墨盒100未安装或尚未安装到位。
62.墨水余量检测件3用于检测储墨腔12内的墨水余量,当储墨腔12内的墨水耗尽时,发出信号提示使用者更换墨盒100。
63.具体地,耗材安装部内还设有第二光发射器和第二光发射器,墨水余量检测件3包括设置于储墨腔12上部与第二光发射器位置相匹配的第一棱镜和设置于储墨腔12底部的第二棱镜。当储墨腔12内墨水未耗尽时,第二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经第一棱镜发射到第二棱镜后发生折射使光不能回到第二光传感器;当储墨腔12内墨水耗尽时,第二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经第一棱镜发射到第二棱镜后再反射到第一棱镜,第一棱镜再反射到第二光发射器。
64.请参见图2、图10和图11,芯片部件5包括芯片51,芯片51可以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例如芯片5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芯片51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例如壳体1的顶表面上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将芯片51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槽内。
65.进一步地,芯片51至少包括两个电接口,当将墨盒100沿安装方向d安装于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后,电接口与耗材安装部内的触针接合,实现墨盒100与打印设备的信息交互。在本实施例中,电接口包括y轴的正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接口511、第二电接口512、第三电接口513和第四电接口514。
66.进一步地,电接口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其他规则/不规则的形状,只要能够使得电接口与耗材安装部内的触针接合,实现墨盒100与打印设备的信息交互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接口511、第二电接口512、第三电接口513和第四电接口514的形状均为长方形。
67.进一步地,芯片51可水平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即芯片51上电接口所在的表面与z轴相互垂直;芯片51也可以根据耗材安装部内触针的实际位置成倾斜状态等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即芯片51上电接口所在的表面与z轴相交但不相垂直。
68.进一步地,芯片部件5还包括芯片安装架52,芯片安装架52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且芯片51安装架上设有用于安装芯片51的芯片耗材安装部(图中未示出)。芯片51通过芯片安装架52固定设置或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
69.具体地,芯片安装架52的侧面设有限位孔53,壳体1的侧面对应设有限位柱13,即
壳体1的左表面和/或右表面上对应设有限位柱13,限位孔53与限位柱13通过卡扣连接,以将芯片安装架52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芯片安装架52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能够实现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芯片安装架52的侧面设有限位孔53,壳体1的侧面对应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穿过限位孔53并锁附于螺纹孔内,从而实现芯片安装架52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
70.可以理解是,芯片安装架52也可以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例如芯片安装架5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或者芯片安装架52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
71.进一步地,芯片51可以固定设置于芯片耗材安装部内,例如芯片5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芯片耗材安装部内;芯片51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芯片耗材安装部内,例如芯片耗材安装部为一个槽型结构,将芯片51可拆卸地放置于槽型结构内。
72.进一步地,芯片51可水平设置于芯片耗材安装部上,即芯片51上电接口所在的表面与z轴相互垂直;芯片51也可以根据耗材安装部内触针的实际位置成倾斜状态等设置于芯片耗材安装部上,即芯片51上电接口所在的表面与z轴相交但不相垂直。
73.壳体1的右表面还设置有面盖11,其中壳体1和面盖11可以均由塑料或金属制成。面盖1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壳体1上或者面盖11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面盖11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或其他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上,以封闭壳体1并使得壳体1的内部可以形成用于存储墨水的储墨腔12。
74.壳体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出墨口6,可以与设置在打印设备中打印头上的供墨针相配合,以将储墨腔12内存储的墨水输送至打印头。
75.请参见图3和图4,壳体1上还形成有进气口14,以将储墨腔12内部与外部大气连通,使得当储墨腔12中的墨水消耗时,外部大气可以及时补充至储墨腔12内部以及时调节储墨腔12内部的压力。进气口14可以形成于壳体1的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右表面、顶表面或底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上。
76.请参见图5至图9,壳体1内设有容纳腔15,光遮挡件4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纳腔15内,且光遮挡件4的至少部分自容纳腔15伸出壳体1的顶表面。在使用或搬运过程中,因为碰撞或者使用不当导致光遮挡件4发生损坏时,使用者可以在壳体1上更换光遮挡件4,避免了墨盒100因光遮挡件4损坏而失效。
77.进一步地,壳体1的顶表面设有容纳槽16,容纳槽16与容纳腔15相连通,且容纳槽16的前端沿安装方向d设有开口(图中未示出)。
78.光遮挡件4包括相连接的遮挡部42和支撑部41;支撑部41容置于容纳腔15内,遮挡部42自容纳槽16从壳体1的顶表面伸出。
79.具体地,光遮挡件4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移动时,遮挡部42可穿过开口并容置于容纳槽16内。此外,容纳槽16沿y轴的宽度应当大于遮挡部42沿y轴的厚度,且支撑部41可以抵持于容纳腔15的底壁或侧壁上,从而支撑遮挡部42并使得遮挡部42可以自容纳槽16从壳体1的顶表面伸出。
80.进一步地,容纳腔15沿x轴的正方向的前端为不封闭结构,以使得支撑部41能沿x轴的反方向移动至容纳腔15内。
81.具体地,支撑部41沿y轴的宽度大于容纳槽16沿y轴的宽度,以防止支撑部41沿z轴的正方向移动后自容纳槽16处脱落。
82.进一步地,遮挡部42为板状结构,遮挡部42可以由金属、不透明塑料或其他不透明材料制成。支撑部41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可抵持于容纳腔15的底壁和/或侧壁上。
83.由于遮挡部42的尺寸通常较小,减小了其受力面积,使得遮挡部42的顶表面变得锋利易割伤使用者的手指。当支撑部41为弹性件时,遮挡部42的顶表面受力后,弹性件可沿z轴的反方向压缩,从而带动遮挡部42沿z轴的反方向移动,实现了遮挡部42受力后自动回避,以防止其割伤使用者,同时还可以防止光遮挡件4在安装、拆卸或搬运过程中,遮挡部42因受到挤压或碰撞后发生损坏。
84.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片,且支撑部41包括至少两个弹片,且弹片间隔连接于遮挡部42;弹片成弯曲结构,且相邻的两两弹片的弯曲方向不同或相反。
85.具体地,弹片可以弯曲成爪型、c型、u型、波浪型以及其他能使得弹片具有伸缩弹性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遮挡部42包括第一弹片411和第二弹片412,第一弹片411和/或第二弹片412可以由金属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弯折成爪型结构,且第一弹片411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弹片412的弯曲方向相反。第一弹片411和/或第二弹片412的底部可以直接抵持于容纳腔15的底部,或者第一弹片411和/或第二弹片412的弯曲部分可抵持于容纳腔15的侧壁上。
86.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也可以为弹簧、板簧或者其他具有伸缩弹性的部件,从而使得当遮挡部42的顶表面受力时,由于弹性件的伸缩作用,可以带动遮挡部42沿z轴的反方向移动,实现自动回避。
87.请参见图4和图9,容纳腔15的底部设有止挡部17,止挡部17自容纳腔15的底壁向靠近容纳槽16的方向延伸,以对支撑部41在容纳腔15内的位置进行限位。
88.具体地,止挡部17为自容纳腔15的底壁向靠近容纳槽16的方向延伸的限位筋,止挡部17可以形成于支撑部41沿x轴正方向的前侧,以限制支撑部41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后自容纳腔15的前端脱落;止挡部17也可以形成于支撑部41的支撑部41的沿x轴的前后两侧,以限制支撑部41沿x轴正反两个方向的移动距离,并且还可以限制支撑部41在容纳腔15内的安装位置。
89.请参见图10至图12,芯片51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接口之间形成有间隙部,间隙部包括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且第二边界线l2比第一边界线l1更靠近y轴的正方向。例如第一电接口511与第二电接口512相邻,第一电接口511与第二电接口512之间形成有间隙部,该间隙部包括靠近第一电接口511的第一边界线l1和靠近第二电接口512的第二边界线l2。
90.遮挡部42自容纳槽16伸出壳体1的顶表面后,遮挡部42与安装方向d平行的两个侧面在垂直投影下形成的两条投影线,与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不重合和/或不相交,且该两条投影线位于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的延长线之间,以减小光遮挡件4的尺寸,满足打印设备小型化、紧凑化设计需求。
9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接口511与第二电接口512之间形成的间隙部包括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遮挡部42与安装方向d平行的两个侧面在垂直(z轴的反方向)投影下形成的两条投影线,与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相互平行。该两个投影线都位于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的延长线之间。
92.进一步地,遮挡部42上与安装方向d平行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一个间
隙部的第一边界线l1与第二边界线l2之间的距离,即遮挡部42沿y轴的厚度小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接口之间的间距。遮挡部42上与安装方向d平行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1mm~0.5mm,具体可以是0.1mm、0.2mm、0.3mm、0.4mm、0.5mm,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相邻的第一电接口511和第二电接口512之间形成的间隙部的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之间的距离为0.3mm,因此遮挡部42上与安装方向d平行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设计为0.2mm。
93.请参见图13,在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芯片部件5设置于容纳腔15沿x轴的正方向的前侧的壳体1上,并且芯片部件5干涉光遮挡件4容置于容纳腔15内时,壳体1的顶表面上设置有避让槽(图中未示出),避让槽设置于容纳腔15沿x轴的正方向的前侧,且避让槽与容纳腔15相连通,避让槽沿x轴的长度、沿y轴的宽度分别大于光遮挡件4的支撑部41沿x轴的长度、沿y轴的宽度。使用者将光遮挡件4沿第一安装方向s1移动,可以将支撑部41容置于避让槽内,然后将光遮挡件4沿第二安装方向s2移动,支撑部41直接移动至容纳腔15内,遮挡部42穿过容纳槽16前端开设的开口后容置于容纳槽16内,以解决使用者在将光遮挡件4安装于容纳腔15及容纳槽16中会受到芯片部件5的干涉而无法装入或者需要预先将芯片部件5从壳体1的顶表面卸除降低安装效率的问题。
94.具体地,第一安装方向s1与z轴平行,且第一安装方向s1与z轴的反方向同向;第二安装方向s2与x轴平行,且第二安装方向s2与x轴的反方向同向。
95.当需要更换光遮挡件4时,首先将光遮挡件4沿第一安装方向s1的反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以使得支撑部41脱离止挡部17的限制,然后在沿第二安装方向s2的反方向移动,直至遮挡部42完全从容纳槽16的前端开设的开口处脱落,最后继续沿第一安装方向s1的反方向移动,从而将光遮挡件4从壳体1的顶表面上卸除。
9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芯片部件5的尺寸减小、结构改变或者在壳体1上的安装位置改变后,并且使得芯片部件5不会干涉光遮挡件4容置于容纳腔15内时,使用者可以将光遮挡件4直接沿第二安装方向s2移动,从而直接将支撑部41放置于容纳腔15内,遮挡部42穿过容纳槽16前端开设的开口后容置于容纳槽16内。
97.当需要更换光遮挡件4时,首先将光遮挡件4沿第一安装方向s1的反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以使得支撑部41脱离止挡部17的限制,然后再沿第二安装方向s2的反方向移动,直至遮挡部42完全从容纳槽16的前端开设的开口处脱落,即可实现将光遮挡件4从壳体1的顶表面上卸除。
98.组装时,首先将芯片51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于芯片安装架52的芯片耗材安装部上,接着将芯片安装架52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的顶表面上,然后将光遮挡件4沿第一安装方向s1移动,使得支撑部41容置于避让槽内,继续沿第二安装方向s2移动,使得遮挡部42穿过容纳槽16前端开设的开口后容置于容纳槽16内,支撑部41容置于容纳腔15内,支撑部41可以抵持于容纳腔15的底壁和/或侧壁上,从而支撑遮挡部42并使得遮挡部42可以自容纳槽16伸出壳体1的顶表面,最后使用者一手握住把手2,另一只手握住壳体1,将墨盒100沿安装方向d安装于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内。使用者也可以一手握住把手12,将墨盒100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从打印设备的耗材安装部内抽出。
9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墨盒100,通过将光遮挡件4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纳腔15内,并使得光遮挡件4自容纳腔15从壳体1的顶表面伸出,实现了光遮挡件4可拆卸地
设置于壳体1内,解决了在现有的墨盒中因光遮挡件4固定设置于壳体1上而无法进行更换的问题。此外,由于在壳体1上可以更换光遮挡件4,因此可以将光遮挡件4设计为不同尺寸大小,以满足不同空间大小的打印装置的使用需求,有利于墨盒的回收利用和打印装置的小型化、紧凑化设计。
1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