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超轻型飞机起落架上的减震方式多为采用板簧式或橡胶式,又或者由于本身重量较轻,结构不适合而不安装减震器,在降落时纯靠轮胎的压缩来吸收一部分载荷,这样对于飞行器而言降落时对机身的损耗较大,每次的冲击载荷都会扩散到飞机全身,可能造成部分结构脆弱处的损坏,并且驾驶员的体验也并不是很好。
3.板簧式减震器的缺点在于设计效率较低;橡胶式减震器使用较为广泛,但其能量耗散能力较差,减震效率低;在飞行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橡胶式减震器将不再是最优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用以优化现有技术中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能量耗散能力较差,减震效率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包括:内杆、外筒和定位轴,其中:
6.所述内杆一端螺纹连接有油孔盖,
7.所述内杆设有油孔盖的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外筒内部,
8.所述内杆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充气阀,
9.所述内杆设有所述油孔盖一端外部与对应所述外筒内壁之间安设有所述定位轴,
10.所述外筒与所述定位轴通过圆柱销连接,
11.所述外筒插接有所述内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防尘轴,
12.所述外筒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进油口。
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轴内外两侧指定位置分别开设有凹槽,其中:
14.所述定位轴内侧凹槽内嵌设有内层保护圈;
15.所述定位轴外侧凹槽内嵌设有外层保护圈;
16.所述内层保护圈和所述外层保护圈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
17.进一步地,所述油孔盖中心位置开设有油孔。
18.进一步地,所述内杆设有所述充气阀底部的内部管状空间为气腔;所述内杆设有所述油孔盖的一端与所述外筒内壁构成的管状空间为油腔;所述进油口内开设有贯穿设置在所述外筒的进油通道,所述油腔与所述进油通道之间开设有小孔,所述进油通道位于所述小孔位置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进油通道内装设有弹簧。
19.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螺纹,所述进油通道内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栓。
20.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螺栓未安设在所述进油通道内的一端还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套设在双头螺栓上的胶圈、垫圈和与双头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
21.进一步地,所述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两端还分别设有接头。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缓冲器中减震效率最高的油气式减震器设计方式进行设计,具有尺寸小、易加工、拆装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受力特性好,能够很好的符合超轻型飞机的设计要求,并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大幅度提升超轻型飞机的减震性能,对整个飞机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位于全伸长位置时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位于全伸长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安装在起落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进油通道和夹紧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充气阀1、内杆2、防尘轴3、螺钉4、外筒5、圆柱销6、o 形密封圈7、进油口8、滑块9、弹簧10、双头螺栓11、螺母12、胶圈13、垫圈14、油孔盖15、外层保护圈16、内层保护圈17、定位轴18、气腔19、油腔 20、接头21、小孔22、进油管道23、油孔24,其中,所述内杆2一端螺纹连接有油孔盖15,所述内杆2设有油孔盖15的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外筒5内部,所述内杆2的另一端外壁上贯穿设有充气阀1,所述内杆2设有所述油孔盖15一端外部与对应所述外筒5内壁之间安设有所述定位轴18,所述外筒5与所述定位轴18通过圆柱销6连接,所述外筒5
插接有所述内杆2的一端通过螺钉4连接有防尘轴3,所述外筒5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进油口8;所述定位轴3内外两侧指定位置分别开设有凹槽,其中:所述定位轴3内侧凹槽内嵌设有内层保护圈 17;所述定位轴3外侧凹槽内嵌设有外层保护圈16;所述内层保护圈17和所述外层保护圈16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7;所述油孔盖15中心位置开设有油孔24;所述内杆2设有所述充气阀1底部的内部管状空间为气腔19;所述内杆2设有所述油孔盖15的一端与所述外筒5内壁构成的管状空间为油腔20;所述进油口 8内开设有贯穿设置在所述外筒5的进油通道23,所述油腔20与所述进油通道 23之间开设有小孔22,所述进油通道23位于所述小孔22位置装设有滑块9,所述滑块9底部进油通道23内装设有弹簧10;所述进油通道23内设有螺纹,所述进油通道23内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栓11;所述双头螺栓11未安设在所述进油通道内的一端还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套设在双头螺栓11上的胶圈13、垫圈14和与双头螺栓11螺纹连接的螺母12;所述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两端还分别设有接头21。
33.所述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安装顺序如下:
34.s1、将o形密封圈7和外层保护圈16、内层保护圈17放入定位轴18开设的凹槽处;
35.s2、将防尘轴3和定位轴18套在内杆2的外侧,将油孔盖15旋入内杆2 中;
36.s3、将内杆2插入(放入)外筒5中,使用圆柱销6将外筒5与定位轴18 连接,使用螺钉4将外筒5与防尘轴3连接;
37.s4、将弹簧10放入进油口8内的进油通道23底部;
38.s5、将充气阀1安装至内杆2的外壁上表面上,使用充气阀1给气腔19充气,将气腔19内部的空气全部排出;
39.s6、将滑块9放入进油口8内的进油通道23,然后开始给油腔20内加油,直到将油加至规定平面,同时保持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始终处于全伸长状态;
40.s7、在进油通道23顶部旋入双头螺栓11,然后将胶圈13和垫圈14套设在双头螺栓11上,用螺母12拧紧;
41.s8、通过充气阀1给缓冲器的气腔19加压,加至指定压力,同时保持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始终处于全伸长状态;
42.s9、将设在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两端的接头21分别安装至机身或起落架上。
43.具体而言,所述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安装顺序步骤s5中充气阀1给气腔19 所充气体为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所述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安装顺序步骤s6中通过进油口8加入油腔20内的油为液压油。
4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45.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在飞机起落架上使用的工作过程,
46.使用时,液压油油液快速通过油孔盖15上的油孔24,由压力使得油液与油孔24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得冲击载荷产生的能量得到消耗;未使用时,油液在气腔19内气压的作用下自动流回油腔20;
47.压缩行程开始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处于全伸长状态,此时起落架由于自重吊在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下方,这时就需要依靠油孔盖15和定位轴18之前的接触来使起落架吊住,定位轴18和外筒5之间通过圆柱销6来传递起落架带来的拉力;
48.正(压缩)行程开始时,内杆2向下带动油孔盖15一起往下运动,油液通过油孔24,从油腔20流入气腔19,产生摩擦力做功消耗冲击能量;气腔19内的气体压缩,将部分冲击能
转换为内能,气体压强上升,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对其上端支撑的机身的反作用力增大,通过液压油产生的摩擦力、气体压缩产生的内力来产生减震效果,按照设计要求,此时内杆2底端即油孔盖15不应该触及活塞平面,即油腔20底部的圆形平面,而是应该在触及之前就将飞机的下沉速度降至零,这里应该留有最大行程10%的余量;
49.接下来气腔19内的气体开始膨胀,释放在正行程中储存的内能,反(伸长) 行程开始,内杆2向上运动,油孔盖15由于通过螺纹与内杆2连接,在内杆2 向上运动时也被带动一起往上运动,此时液压油通过油孔24从气腔19流回下方的油腔20,在此过程中,液压油与油孔24之间再次产生摩擦力做功,使得气体储存的内能在释放中得到消耗;
50.定位轴18内的两个o形密封圈7用来防止在压缩过程中油液漏出油腔20,在正行程时,内部压强急速增大,因此需要外层保护圈16和内层保护圈17分别来保护两个o形密封圈7在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往复运动中被挤到内杆2与外筒 5的间隙中失去密封作用导致油液泄漏,压力降低从而导致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减震效率降低;
51.当缓冲器受到侧向力时,定位轴18与防尘轴3所组成的两个支撑面就可以很好的传递侧向力带来的弯矩;防尘轴3还可以防止因外界的尘土颗粒进入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内部,使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在往复运动中发生磨损,定位轴18与外筒5之间存在剪力,因此需要使用能承受剪力的圆柱销6来连接,防尘轴3 与外筒5之间不存在剪力,因此使用安装拆卸方便的螺钉4来连接;
52.进油口8即可以往油腔20内注油,也可以使油腔20内的油排出,在注液压油时只需将外部油嘴伸入进油口8,将进油管道23内滑块9往里顶过小孔22,就可以将液压油注入油腔20,若需要排出里面的液压油,可以使用一根较细的外部小棒将滑块9顶过小孔22,待液压油进入/流出后,撤去外力,弹簧10会将滑块9顶回原来小孔22所在的进油管道23的位置,之后再从外面旋上双头螺栓11,以防止滑块9被内部压强顶出进油管道23的通道,最后在使用螺母12 将胶圈13和垫圈14拧紧,起密封作用,防止正行程时内部高压使得液压油外泄;
53.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上下两端连接分别装有接头21的外部撑杆,各接头21 的角度可以进行调整改变,以便能够适应不同桁架式起落架的撑杆。
54.具体而言,当外部撑杆与机身的截面有一定角度时,可以在各接头21内放置关节轴承,使其能够在小范围内摆动。
55.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