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减震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减震无人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无人机结构中,通常在多旋翼机的底部都会装有起落架。起落架的作用是使得机身与地面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使飞机在离地面不远处起飞或降落时由于不稳定因素所造成的机身倾斜而不至于使螺旋桨与地面发生碰撞。另外在起落架使得螺旋桨与地面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可以有效减小气流与地面产生的气流干扰。当然,起落架的安装加大了飞机自身的重量,也就减小了飞机的载重。
3.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也称作脚架,往往是直接设计在无人机底部或者是旋翼的下方,以实现上述脚架的功能,设计在无人机底部的脚架体积小,质量较轻,而降落稳定效果往往不如设计在旋翼下方的脚架好,同时全部设计在旋翼下方的无人机脚架则会影响无人机云台相机的摄像视野,仍存在待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无人机及语音控制手柄,用于解决无人机起落架或则是脚架载重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体、分布在所述机体四周的旋翼,所述机体后端一侧的旋翼下端设有减震脚架,所述机体前端下端设有分离脚架,所述分离脚架的底端与所述减震脚架的底端齐平。本方案中选用了非常规性的脚架结构,根据无人机底部的控制箱体——机体划分出机体的前端和后端,前端按照常规的设计一般为靠近机体上的相机的一侧,云台相机在无人机中常见的安装方式是集成在机体的前侧,在这一侧根据相机的摄像需要,将脚架的部分集成在机体的底部,从而不影响云台相机,为进一步加强在机体上的降落稳定效果,本方案进一步将后侧的脚架设计在后侧的旋翼下方,提供足够的安全距离时可以增加无人机降落的稳定性。
6.优选的,四个旋翼对称分布于所述机体的四周,所述机体后端的两个旋翼下端连接两个减震支架,所述机体前端的两侧连接两个分离支架。
7.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前端还设有云台相机。
8.优选的,靠近所述相机的一侧旋翼下方设有航向灯。
9.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位于所述机体四周的飞行支架以及之间的支撑机架,所述飞行支架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旋翼,所述支撑机架上设有主板、电池,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电池,所述主板上设有gps模块、图传模块、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连接所述相机,所述图传模块通讯连接有远程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图传模块获取相机的图片数据。
10.优选的,所述相机外设有避障外壳,所述避障外壳包裹所述相机朝外的一侧。
11.优选的,所述减震脚架向所述机体内侧倾斜,和/或,所述分离脚架呈竖直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通过分别设在一侧旋翼下的脚架和机体下的脚架实现无人机在地面的降落支撑,在增加了稳定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机体前端摄像机的拍摄视野的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斜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斜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斜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局部爆炸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局部爆炸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无人机的局部爆炸图。
21.图中,旋翼100,减震脚架110,航向灯120,机体200,分离脚架210,固定架220,外壳230,支撑机架240,云台相机300,避障外壳310,主板400,定位模块410,图传模块420,拍摄模块430。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3.实施例1
24.如图1、2所示,一种减震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体200、分布在所述机体200四周的旋翼100,所述机体200后端一侧的旋翼100下端设有减震脚架110,所述机体200前端下端设有分离脚架210,所述分离脚架210的底端与所述减震脚架110的底端齐平。本方案中选用了非常规性的脚架结构,根据无人机底部的控制箱体——机体200划分出机体200的前端和后端,前端按照常规的设计一般为靠近机体200上的相机的一侧,云台相机300在无人机中常见的安装方式是集成在机体200的前侧,在这一侧根据相机的摄像需要,将脚架的部分集成在机体200的底部,从而不影响云台相机300,为进一步加强在机体200上的降落稳定效果,本方案进一步将后侧的脚架设计在后侧的旋翼100下方,提供足够的安全距离时可以增加无人机降落的稳定性。
25.如图3所示,优选的,四个旋翼100对称分布于所述机体200的四周,所述机体200后端的两个旋翼100下端连接两个减震支架,所述机体200前端的两侧连接两个分离支架。
26.如图3、7所示,优选的,所述机体200的前端还设有云台相机300。
27.如图2、3所示,优选的,所述机体200设有对应所述分离脚架210的固定架220,所述固定架220用于连接所述相机、所述无人机电池。
28.如图4、5所示,设有对应所述机体200的外壳230,所述外壳230覆盖包裹所述机体200的控制主板400。
29.优选的,所述外壳230包裹所述控制主板400的空间中,设有连接所述控制主板400的定位模块410、图传模块420、拍摄模块430,所述定位模块410为gps模块,拍摄模块430连接所述图传模块420,通过所述拍摄模块430将所述相机的拍摄数据解析并传送到所述图传
模块420,等待所述控制主板400发出指令传输数据。
30.优选的,所述机体200包括位于所述机体200四周的飞行支架以及之间的支撑机架240,所述飞行支架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旋翼100,所述支撑机架240上设有主板400、电池,所述主板400连接所述电池,所述主板400上设有gps模块、图传模块420、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连接所述相机,所述图传模块420通讯连接有远程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图传模块420获取相机的图片数据。
31.如图4、6所示,优选的,靠近所述相机的一侧旋翼100下方设有航向灯120。
32.如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相机外设有避障外壳310,所述避障外壳310包裹所述相机朝外的一侧。所述避障模块设有对应所述固定架220的突起,用于实现所述避障模块在所述机体200上的固定。
33.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减震脚架110向所述机体200内侧倾斜,和/或,所述分离脚架210呈竖直分布。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5.通过分别设在一侧旋翼100下的脚架和机体200下的脚架实现无人机在地面的降落支撑,在增加了稳定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机体200前端摄像机的拍摄视野的影响。
36.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