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上通常都设置有避震结构,以使得儿童坐立在推车上时更为舒适。目前,儿童推车上的避震结构通常设置在推车车架底后部与后轮接头处,或者直接设置在座位与后支架之间,这样设置要么避震效果有限,要么造成车架的结构复杂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避震结构的儿童推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所述车架至少包括前轮支架及后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底部设有前轮组件,所述后轮支架底部设有后轮组件,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两者中的一者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上,另一者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能够相对滑动地设置,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相向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
6.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上,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及所述滑动杆三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地设置。
7.优选地,所述第一杆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杆腔,所述第二杆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杆腔,所述滑动杆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地插设在所述第一杆腔中,所述滑动杆的所述第二端部滑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二杆腔中。
8.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杆上固设有销轴,所述销轴能够相对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滑槽中。
9.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或压簧。
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之间,所述拉簧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拉簧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和/或所述第一端部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第二杆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杆腔,且所述第二杆具有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第二杆腔的开口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动杆的所述第二端部相对滑动地穿过所述通孔并插设在所述第二杆腔中,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二端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杆腔中,所述压簧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所述顶盖上。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的轴心线共线地设置,且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
二杆的外径相同。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车架还包括推杆架,展开状态下,所述前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推杆架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杆的前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上,所述第一杆的后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前轮支架与所述第二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前轮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第一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下方。
14.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架还包括:推杆架,所述推杆架的下部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前轮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第一杆的前部与所述前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后部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撑杆,所述撑杆的下部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撑杆的上部与所述推杆架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架与所述撑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推杆架与所述后轮支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推车,在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间设置连杆组件,并在连杆组件中设置弹性件,当儿童推车行驶遇到颠簸时,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具有相对远离、张开的趋势,而弹性件提供了使得两者相互靠近的作用力,进而实现避震。该儿童推车中采用的新型避震结构及避震方式,其设置简单,直接利用车架中原有的连杆,将其改造为避震装置,不会复杂化车架的结构,且避震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8.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
19.附图3为实施例一中连杆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0.附图4为实施例一中连杆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21.附图5为实施例一中连杆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22.附图6为实施例二中连杆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3.附图7为实施例二中连杆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24.附图8为实施例二中连杆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25.附图9为实施例三中儿童推车的立体示意图;
26.附图10为实施例三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
27.其中:100、前轮支架;200、后轮支架;300、推杆架;400、前轮组件;500、后轮组件;600、连杆组件;700、滑动件;800、撑杆;
28.1、第一杆;11、第一定位孔;2、第二杆;21、第二定位孔;22、顶盖;221、延伸部;222、
顶盖孔;3、滑动杆;31、第一端部;311、第三定位孔;32、第二端部;321、滑槽;4、弹性件;5、销轴;6、定位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左右方向”、“高度方向”、“前后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儿童正常乘坐在该儿童推车上时,儿童所观察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仅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32.实施例一
33.参见图1及图2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本实施例中,车架包括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推杆架300及连杆组件600。其中,展开状态下,前轮支架100底部设有前轮组件400,前轮支架100的上部与推杆架300的下部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后轮支架200底部设有后轮组件500,后轮支架200的上部与推杆架300通过转轴c转动连接,且在推杆架300上,转轴c位于转轴a的上方。
34.连杆组件600包括第一杆1、第二杆2及滑动杆3,第二杆2的前部通过转轴b转动连接在前轮支架100上,第一杆1的后部通过转轴d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架200上,滑动杆3连接在第一杆1与第二杆2之间,第一杆1与第二杆2能够相对滑动地设置,连杆组件600还包括用于提供第一杆1与第二杆2相向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4,使得连杆组件具有避震功能。其中,在前轮支架100上,转轴a位于转轴b的上方;在后轮支架200上,转轴c位于转轴d的上方。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600实际是作为篮筐杆使用,其上方安装布兜后可用于放置杂物。
36.具体地,参见图3至图5所示,滑动杆3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的第一端部31及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固定设置在第一杆1上,第二端部32与第二杆2滑动连接,第一杆1、第二杆2及滑动杆3三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杆1与第二杆2的轴心线共线地设置,且第一杆1与第二杆2的外径相同。
37.本实施例中,第一杆1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杆腔,第二杆2具有沿自身
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杆腔,滑动杆3的第一端部31固定地插设在第一杆腔中,第二端部32滑动地插设在第二杆腔中。
38.第一端部31与第一杆1具体是通过定位销轴6连接在一起,第一杆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第一端部31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11,其中第三定位孔311为通孔,第一定位孔11贯通第一杆腔,且第一定位孔11具有与第三定位孔311的两个开口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孔11及第三定位孔311的孔径均略大于定位销轴6的外径,定位销轴6同时穿设在第一定位孔11与第三定位孔311中,使得第一端部31与第一杆1固定连接。
39.相似地,第二端部32与第二杆2通过销轴5连接在一起,第二端部32上开设有滑槽321,滑槽321沿滑动杆3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杆2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1,第二定位孔21的孔径略大于销轴5的外径,销轴5同时穿设在第二定位孔21与滑槽321中,销轴5与第二杆2相对固定连接,而销轴5能够相对滑动地插设在滑槽321中。
40.上述销轴5及定位销轴6,可以采用铆钉、螺栓或其他任意的柱状部件。
41.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件4,可以是压簧、拉簧、弹性橡胶块、弹片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提供第一杆1与第二杆2相向运动所需的作用力即可,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42.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以拉簧为例,该拉簧设置在第一杆1与第二杆2之间,并套设在滑动杆3上,拉簧的一端部连接在销轴5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定位销轴6上。
43.此外,该儿童推车还包括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装置,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设置在前轮支架100与推杆架300的转动连接处。如此,儿童推车在行驶过程中,或遇到颠簸时,前轮支架100与后轮支架200具有相对远离、张开的趋势,而弹性件4提供了使得两者相互靠近的作用力,进而实现避震,提高儿童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44.实施例二
45.参见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儿童推车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连杆组件600的具体设置不同。
46.首先,本实施例中,第一杆1及第二杆2的前后位置相反,即,第一杆1的前部转动连接在前轮支架100上,第二杆2的后部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架200上,相应地,滑动杆3的第一端部31朝前设置,第二端部32朝后设置。
47.其次,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具体采用压簧。第二杆2具有顶盖22,顶盖22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杆腔的开口处,顶盖22具有位于第二杆腔内部的延伸部221,顶盖22上开设有通孔,滑动杆3的第二端部32相对滑动地穿过通孔并插设在第二杆2腔中,压簧套设在第二端部32上且位于第二杆腔中,压簧的一端部连接在第二端部32上,另一端部抵靠在延伸部221上,通过施加使两者相互远离的压力,间接提供第一杆1与第二杆2相向运动所需的作用力。
48.此外,顶盖2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顶盖孔222,销轴5同时穿设在第二定位孔21、顶盖孔222与滑槽321中,使得第二杆2与滑动杆3的第二端部32滑动连接。
49.实施例三
50.参见图9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与实施例一不同的车型,但同样包括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及连杆组件600。
51.具体地,展开状态下,该车架包括:前轮支架100,其底部设有前轮组件400,第一杆1的前部与前轮支架100通过转轴g转动连接;后轮支架200,其底部设有后轮组件500,后轮支架200的上部与前轮支架100的上部通过转轴e转动连接;推杆架300,推杆架300的下部与
后轮支架200通过转轴f转动连接;滑动件700,滑动件700滑动地设置在后轮支架200上,第二杆2的后部与滑动件700通过转轴h转动连接,滑动件700具体采用滑套;撑杆800,撑杆800的下部与滑动件700同样通过转轴h转动连接,撑杆800的上部与推杆架300通过转轴i转动连接。
52.其中,在前轮支架100上,转轴e位于转轴g的上方;在后轮支架200上,转轴e、转轴f、滑动件70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推杆架300上,转轴i位于转轴f的上方。
53.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60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结构。
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车型,只要是具有前轮支架100及后轮支架200的车架,都可以将上述具有避震功能的连杆组件600应用于其中。
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推车,采用的新型避震结构及避震方式,其设置简单,直接利用车架中原有的篮筐杆或连杆,将其改造为具有避震功能的连杆组件600,不会复杂化车架的结构,且避震效果明显。
5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