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2.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进行高强度纤维材料,复合材料是一种热塑性材料,为结晶类型的材料,适用于更多的领域,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热性能,成型方便,在制备时通常采用多种材料与试剂进行混合,增强使用强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的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进行制备的过程中不能很方便的进行配比,制备的过程较为麻烦,制备流程较为复杂,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不能很好的对复合材料进行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可能较差,改进的效果不佳,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多种材料混合加热搅拌的方式对材料之间进行复合操作,增加材料的使用性能,制备复合增强材料,加强复合材料的耐用性能,改进效果更为优异,采用加热熔融共混的方式进行制备,流程简单,增加材料使用性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35-50%,所述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15%,所述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14%,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4-8%,所述固化剂的份额为5-9%,所述阻燃剂的份额为3-7%,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7%,所述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3-19%。
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40%,所述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2%,所述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10%,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6%,所述固化剂的份额为6%,所述阻燃剂的份额为5%,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所述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6%。
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44%,所述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所述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4%,所述固化剂的份额为7%,所述阻燃剂的份额为6%,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所述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5%。
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挑选制备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
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其中,复合加强材料单独进行制备,备用;s2:对复合加强材料进行制备,复合加强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s3: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s4: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s5: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5-60%,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20%,所述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2-19%,所述稳定剂的份额为7-13%,所述增强剂的份额为5-12%。
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1%,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6%,所述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5%,所述稳定剂的份额为9%,所述增强剂的份额为9%。
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5%,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所述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4%,所述稳定剂的份额为8%,所述增强剂的份额为8%。
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组合或者饱和二元酸与不饱二元醇组合其中的一种,所述导电玻璃纤维单丝直径为9-18um。
13.(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多种材料混合加热搅拌的方式对材料之间进行复合操作,增加材料的使用性能,制备复合增强材料,加强复合材料的耐用性能,改进效果更为优异,采用加热熔融共混的方式进行制备,流程简单,增加材料使用性能,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整个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一: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35-50%,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15%,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14%,相容剂的份额为4-8%,固化剂的份额为5-9%,阻燃剂的份额为3-7%,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7%,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3-19%。
15.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44%,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相容剂的份额为4%,固化剂的份额为7%,阻燃剂的份额为6%,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5%。
16.进一步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挑选制备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其中,复合加强材料单独进行制备,备用;s2:对复合加强材料进行制备,复合加强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s3: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s4: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s5: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17.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5-60%,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20%,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2-19%,稳定剂的份额为7-13%,增强剂的份额为5-12%。
18.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5%,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4%,稳定剂的份额为8%,增强剂的份额为8%。
19.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组合或者饱和二元酸与不饱二元醇组合其中的一种,导电玻璃纤维单丝直径为10um。
2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35-50%,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15%,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14%,相容剂的份额为4-8%,固化剂的份额为5-9%,阻燃剂的份额为3-7%,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7%,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3-19%。
21.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40%,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2%,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10%,相容剂的份额为6%,固化剂的份额为6%,阻燃剂的份额为5%,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6%。
22.进一步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挑选制备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其中,复合加强材料单独进行制备,备用;s2:对复合加强材料进行制备,复合加强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s3: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s4: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s5: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23.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5-60%,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20%,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2-19%,稳定剂的份额为7-13%,增强剂的份额为5-12%。
24.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1%,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6%,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5%,稳定剂的份额为9%,增强剂的份额为9%。
25.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组合或者饱和二元酸与不饱二元醇组合其中的一种,导电玻璃纤维单丝直径为12um。
26.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35-50%,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15%,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14%,相容剂的份额为4-8%,固化剂的份额为5-9%,阻燃剂的份额为3-7%,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7%,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3-19%。
27.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44%,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相容剂的份额为4%,固化剂的份额为7%,阻燃剂的份额为6%,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5%。
28.进一步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挑选制备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其中,复合加强材料单独进行制备,备用;s2:对复合加强材料进行制备,复合加强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s3: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
s4: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s5: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29.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5-60%,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20%,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2-19%,稳定剂的份额为7-13%,增强剂的份额为5-12%。
30.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1%,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6%,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5%,稳定剂的份额为9%,增强剂的份额为9%。
31.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组合或者饱和二元酸与不饱二元醇组合其中的一种,导电玻璃纤维单丝直径为14um。
32.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一种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35-50%,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0-15%,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9-14%,相容剂的份额为4-8%,固化剂的份额为5-9%,阻燃剂的份额为3-7%,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7%,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3-19%。
33.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份额为40%,导电玻璃纤维的份额为12%,聚酰胺材料的份额为10%,相容剂的份额为6%,固化剂的份额为6%,阻燃剂的份额为5%,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复合加强材料的份额为16%。
34.进一步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挑选制备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其中,复合加强材料单独进行制备,备用;s2:对复合加强材料进行制备,复合加强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s3: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s4: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s5: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35.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5-60%,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20%,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2-19%,稳定剂的份额为7-13%,增强剂的份额为5-12%。
36.进一步的,s2步骤中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5%,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5%,功能填料的份额为14%,稳定剂的份额为8%,增强剂的份额为8%。
37.进一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组合或者饱和二元酸与不饱二元醇组合其中的一种,导电玻璃纤维单丝直径为16um。
38.工作原理:挑选制备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其中,复合加强材料单独进行制备,备用,对复合加强材料进行制备,复合加强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以聚丙烯材料为基材,将聚丙烯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填料、稳定剂与增强剂进行配比并导入加热共混箱的内部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加强材料,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导电玻璃纤维、聚酰胺材料、相容剂、固化剂、阻燃剂、催化助剂与复合加强材料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量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加热熔融后,将混合后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放入烘箱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稳定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将制成的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导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进行加热挤出造粒操作,出料后冷却定型,改进型舒光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