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具体是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2.高铁及动车因其舒适性高、耗时少、正点率高已经成为现代出差的最常用的方式。高铁及动车为了方便乘客,在其二等座及以上的座位后部都设有折叠板桌,不使用时可收纳于前排的后座;需要使用时,后排的乘客旋动相应的按钮,将折叠桌板展开使用。
3.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一种车内桌板,在安装的过程中,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同时现有的桌板只能固定在一个角度上,一旦座椅角度发生变化,桌板就不能水平放置,导致物品的放置很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包括座椅本体与桌板,所述座椅本体上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桌板两侧的凹槽处均开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块通过滑孔滑动安装有转轴,所述滑孔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限位块,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转轴远离桌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桌板与座椅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座,且第二支座与座椅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座通过其上的转轴转动安装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远离第二支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支撑螺纹套筒,所述支撑螺纹套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丝柱,所述桌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通过其上的转轴转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第一支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螺纹套筒。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丝杆远离的活动座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丝杆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丝杆通过通孔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桌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槽,且桌板与置物槽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一个正方形,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适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通过座椅本体、桌板、固定块、定位孔、第一支座、安装座、调节丝杆、活动
座、第二支座、转轴、限位槽、弹簧、拉环、滑孔、限位块、螺丝柱、定位螺纹套筒、支撑螺纹套筒和支撑机构的配合使用,对该桌板进行安装的时候,改变了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进行安装,使安装过程十分的简单,可对桌板进行快速安装及拆卸,以及在对桌板固定角度上做出了改变,通过支撑机构,无论座椅本体的角度如何变化,都可将桌板调节至水平状态,更加的实用,使物品的放置更加稳定。
14.2、本实用通过通孔、限位孔和挡板的配合使用,当支撑螺纹套筒位移到一定距离后,挡板会与通孔进行接触,由于限位孔与通孔内径的不同,通孔会对挡板产生阻挡,限位杆对支撑螺纹套筒进行限位,使支撑螺纹套筒无法继续移动,使得支撑机构在不使用的时候,无论支撑螺纹套筒怎么旋转,都不会与调节丝杆产生脱离,实现了支撑螺纹套筒的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17.图3为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座椅本体1、桌板2、置物槽3、固定块4、定位孔5、第一支座6、安装座7、调节丝杆8、活动座9、第二支座10、转轴11、限位槽12、弹簧13、拉环14、滑孔15、限位块16、螺丝柱17、定位螺纹套筒18、限位杆19、支撑螺纹套筒20、通孔21、限位孔22、挡板23、支撑机构2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车内桌板安装结构,包括座椅本体1与桌板2,座椅本体1上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桌板2两侧的凹槽处均开设有定位孔5,两个固定块4上均开设有滑孔15,固定块4通过滑孔15滑动安装有转轴11,且转轴11与定位孔5相适配,滑孔15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2,转轴11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与限位槽12滑动连接,转轴11的外壁上套接有弹簧13,且弹簧13位于限位槽12的内部,转轴11远离桌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14,桌板2与座椅本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24,该桌板2进行安装的时候,改变了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进行安装,使安装过程十分的简单,可对桌板2进行快速安装及拆卸。
22.参照图2和图4,本技术中,支撑机构24包括第二支座10,且第二支座10与座椅本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第二支座10通过其上的转轴转动安装有活动座9,活动座9远离第二支座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丝杆8,调节丝杆8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支撑螺纹套筒20,支撑螺纹套筒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丝柱17,桌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6,第一支座6通过其上的转轴转动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远离第一支座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螺纹套筒18,且定位螺纹套筒18与螺丝柱17螺纹连接,无论座椅本体1的角度如何变化,都可将桌板2
调节至水平状态。
23.参照图2和图4,本技术中,调节丝杆8远离的活动座9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1,调节丝杆8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2,且限位孔22与通孔21的内部相连通,调节丝杆8通过通孔21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9,且限位杆19的一端与支撑螺纹套筒20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3,且挡板23与限位孔22滑动连接,实现对支撑螺纹套筒20的位置进行限制,不会与调节丝杆8产生脱离,体现了支撑螺纹套筒20的防盗性能。
24.参照图1,本技术中,桌板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槽3,且桌板2与置物槽3为一体成型结构,对于一些瓶状物品的放置更加的稳定。
25.参照图4,本技术中,限位孔22的内径大于通孔21的内径,实现了对支撑螺纹套筒20的限位。
26.参照图3,本技术中,限位块16的形状为一个正方形,且限位块16与限位槽12相适配,使桌板2的转动不会带动转轴11进行转动,从而拉环14不会产生旋转,方便对拉环14进行操作。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8.参照图1~4,使用时,当对桌板2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拉动拉环14,拉环14带动转轴11在滑孔15上进行滑动,转轴11的移动带动限位块16在限位槽12上进行滑动,限位块16的移动的过程中,会对弹簧13进行挤压,当转轴11移动的位置不会阻挡桌板2的安装时便可,与此同时将桌板2放置在两个固定块4之间,将定位孔5对准滑孔15,然后松开对拉环14的限制,在弹簧13的弹性作用下,带动转轴11进行复位,使转轴11进入相对应的内部,使桌板2通过与转轴11的活动连接,与固定块4之间形成一个转动关系,当对桌板2不使用的时候,通过桌板2与固定块4之间的转动关系,由于重力的原因,呈垂直向下状态,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将桌板2转动至水平位置,然后调节丝杆8通过活动座9与第二支座10的转动关系,将调节丝杆8转动呈一个倾斜状态,在调节丝杆8移动的过程中,螺丝柱17和支撑螺纹套筒20使跟随调节丝杆8一起进行移动,同时将安装座7通过与第一支座6的转动关系,将安装座7转动至倾斜状态,定位螺纹套筒18跟随安装座7进行移动,使安装座7与调节丝杆8位于一条倾斜线上,然后转动支撑螺纹套筒20,通过支撑螺纹套筒20与调节丝杆8的螺纹传动,使支撑螺纹套筒20带动螺丝柱17相定位螺纹套筒18的方向移动,并将螺丝柱17通过与定位螺纹套筒18螺纹传动的关系,使螺丝柱17转动至定位螺纹套筒18的内部,此时桌板2通过支撑机构24与座椅本体1之间呈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具备稳定性,使桌板2处于水平状态下更加的稳定,在对桌板2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座椅本体1产生角度的变化,使原本水平状态的桌板2变成倾斜状,此时可从新,通过支撑螺纹套筒20与调节丝杆8之间的螺纹转动性,使螺丝柱17脱离定位螺纹套筒18的内部,然后将桌板2放置水平,对安装座7与调节丝杆8的角度重新调整,然后在将螺丝柱17旋转进入定位螺纹套筒18的内部,通过支撑机构24再次对桌板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桌板2达到水平状态,首先在对该桌板2进行安装的时候,改变了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进行安装,使安装过程十分的简单,可对桌板2进行快速安装及拆卸,以及在对桌板2固定角度上做出了改变,通过支撑机构24,无论座椅本体1的角度如何变化,都可将桌板2调节至水平状态,更加的实用,使物品的放置更加稳定。
29.参照图2和图4,使用时,因支撑螺纹套筒20的体积较小,如果与调节丝杆8脱离后,便于进行隐藏携带,支撑螺纹套筒20的转动通过与调节丝杆8的螺纹传动,会产生位移,支
撑螺纹套筒20在转动以及位移的同时,会带动限位杆19一起进行移动,限位杆19会在通孔21上进行滑动,同时限位杆19的移动会带动挡板23在限位孔22上进行滑动,当支撑螺纹套筒20位移到一定距离后,挡板23会与通孔21进行接触,由于限位孔22与通孔21内径的不同,通孔21会对挡板23产生阻挡,限位杆19对支撑螺纹套筒20进行限位,使支撑螺纹套筒20无法继续移动,使得支撑机构24在不使用的时候,无论支撑螺纹套筒20怎么旋转,都不会与调节丝杆8产生脱离,实现了支撑螺纹套筒20的防盗性能。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