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扰流板是指安装在轿车后箱盖上的类似倒装的飞机尾翼的部件。有的汽车上装有前扰流板,俗称气坝。有的汽车上侧部装有侧裙,也是扰流板的一种。后扰流板实际上它也被称为“汽车尾翼”。一方面,它使轿车外形增添了动感;另一方面,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地减少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燃料,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3.现在很多汽车都安装有扰流板,兼有装饰功能和动力学功能,它不仅可以使汽车的稳定性更好,还可以使汽车外形变得更动感,更时尚。
4.扰流板集空气动力学之大成,因此其表面的结构特征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生产安装,一般将扰流板分为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扰流内板起到连接和支撑车体和扰流外板的作用,扰流外板包覆在扰流内板上并主要起到空气导流作用。
5.现有的扰流内板与扰流外板的固定方式有两种,其一系利用螺固方式,于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的结合位置以电钻钻出数个螺孔,再以螺钉予以螺合固定。其二黏合方式,利用胶水、双面胶布将其黏合固定。然而,由上述昔日所使用之螺固方式虽然能够使扰流板牢固的与车身相结合,为一安全之结合方式,但是却已破坏了车体之结构,而使钻孔部位因雨水的渗漏产生锈蚀,且其不利于空气动力结构,因而不太受到车主的采用,而另一种以双面胶布黏合之方式系较多人使用之方式,其虽不必破坏车体之结构,但黏合强度有限,故无法长期承受气流强大力量的拉扯,使之容易脱落而造成意外为其潜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包括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所述扰流内板的外端面涂有紧固胶,所述的扰流外板压靠至扰流内板上并通过紧固胶粘接在一起,所述扰流外板向内设有若干个凸台,所述的扰流内板设有凹腔,所述的凸台嵌入至所述的凹腔中;所述的凸台和凹腔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中设有锁紧螺丝。
8.作为优选,所述的锁紧螺丝包括膨胀螺纹套和螺丝本体,所述的螺丝本体旋入至膨胀螺纹套中,以使得膨胀螺纹套变形外扩并与连接孔形成过盈配合。
9.作为优选,所述的膨胀螺纹套包括限位头段和套管段,所述套管段的末端开设有变形槽。
10.作为优选,所述的螺丝本体包括螺头段、螺纹前段和螺纹后段,所述螺纹后段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所述螺纹前段和套管段的径向尺寸。
11.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头段上开设有沉孔,所述的螺头段嵌入至所述的沉孔中,且
所述螺头段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头段的上端面齐平。
12.作为优选,所述变形槽所对应处的螺纹后段进行破坏处理以形成滑丝段。
13.作为优选,所述变形槽所对应处的螺纹后段进行焊接处理以形成焊接段。
14.作为优选,所述变形槽所对应处的螺纹后段进行涂胶处理以形成胶粘段。
15.作为优选,所述凸台的至少其中一侧开设有操作开口。
16.作为优选,所述凸台的内壁向内折弯形成有强化台阶部,且所述凸台的外周上环设有若干个应力加强筋。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其装配时在扰流内板或/和扰流外板上涂紧固胶并压合,同时通过凸台、凹腔、锁紧螺丝和连接孔之间地相互卡合、螺接,对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再次进行紧固,进而形成双重紧固效果,有效降低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脱离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5是扰流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7是扰流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螺丝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膨胀螺纹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膨胀螺纹套和螺丝本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参照图1~图10,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包括扰流内板1和扰流外板2,所述扰流内板1的外端面涂有紧固胶,所述的扰流外板2压靠至扰流内板1上并通过紧固胶粘接在一起,所述扰流外板2向内设有若干个凸台5,所述的扰流内板1设有凹腔3,所述的凸台5嵌入至所述的凹腔3中;所述的凸台5和凹腔3上均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的连接孔4中设有锁紧螺丝。
30.常见的螺纹连接结构,会在扰流内板1或/和扰流外板2上直接成型出螺纹孔,这无疑加大了生产加工的难度,且会降低扰流内板1或/和扰流外板2。为了解决上述缺陷,在此,所述的锁紧螺丝包括膨胀螺纹套6和螺丝本体7,所述的螺丝本体7旋入至膨胀螺纹套6中,以使得膨胀螺纹套6变形外扩并与连接孔4形成过盈配合。通过采用膨胀螺纹套6和螺丝本体7,在不破坏扰流内板1和扰流外板2的基础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且便于生产和安装。
31.膨胀螺纹套的结构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一般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变形量,以在变形后与周边物质形成干涉,起到防退防脱作用;但是这类结构不适用于精密的扰流板
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具体为:所述的膨胀螺纹套6包括限位头段8和套管段9,所述套管段9的末端开设有变形槽10。所述的螺丝本体7包括螺头段11、螺纹前段12和螺纹后段13,所述螺纹后段13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所述螺纹前段12和套管段9的径向尺寸。使用时,将膨胀螺纹套放入至连接孔4中,此时膨胀螺纹套与连接孔4之间形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接着拧入螺丝本体7,螺纹后段13逐渐进入至套管段9中并最终与变形槽10处对应,由于其径向尺寸略大,同时借助与变形槽10的设置,能够使得对应的套管段9有序地向外撑开,其变形量和变形形状得到有效控制,变形后的套管段9与连接孔4形成了过盈配合,进而起到连接紧固、防脱的作用。另,螺纹前段12的径向尺寸较小,以减小旋入的阻力,降低装配难度,确保螺纹后段13的顺利进入。
32.常规的螺丝在装配后,其螺头部分都是突兀在外的,当其使用在扰流板中时,人们在操作时由于螺丝不便观察到,可能被划伤,且突兀的形状也会影响到对空气的导流效果。为了消除上述缺陷,所述的限位头段8上开设有沉孔14,所述的螺头段11嵌入至所述的沉孔14中,且所述螺头段11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头段8的上端面齐平。其结构不突兀,使用时安全性更高且不影响原有扰流板的空气导流效果。
33.众所周知,螺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受损导致紧固失效的情况,为了确保扰流内板1与扰流外板2螺纹紧固的可靠性,在此提供3种优选结构:
34.一、所述变形槽10所对应处的螺纹后段13进行破坏处理以形成滑丝段15,使用时由于滑丝段15的存在,其将无法相对膨胀螺纹套6进行旋转,从而在装配到位后彻底锁死在膨胀螺纹套6中,连接的可靠性极高。后期若要拆分则需要进行破坏处理。
35.二、所述变形槽10所对应处的螺纹后段13进行焊接处理以形成焊接段(图中未表示),使用时由于焊接段的存在,其将无法相对膨胀螺纹套6进行旋转,从而在装配到位后牢牢锁死在膨胀螺纹套6中,连接的可靠性极高。后期若要拆分则需要先将焊缝进行清除。
36.三、所述变形槽10所对应处的螺纹后段13进行涂胶处理以形成胶粘段(图中未表示)。使用时由于胶粘段的存在,其将无法相对膨胀螺纹套6进行旋转,从而在装配到位后牢牢锁死在膨胀螺纹套6中,连接的可靠性胶高。后期若要拆分则需要先将胶水进行清除。
37.上述3种优选方式,生产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38.为了方便生产制造,所述凸台5的至少其中一侧开设有操作开口18。通过该操作开口18,一方面在锁紧螺丝装配时,能够观察到装配进程,以提高装配精度;另一方面方便对螺纹后段13进行破坏处理或焊接处理或涂胶处理。
39.为了增强扰流内板1与扰流外板2连接处的强度,所述凸台5的内壁向内折弯形成有强化台阶部19,且所述凸台5的外周上环设有若干个应力加强筋20。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扰流板的紧固结构,其装配时在扰流内板1或/和扰流外板2上涂紧固胶并压合,同时通过凸台5、凹腔3、锁紧螺丝和连接孔4之间地相互卡合、螺接,对扰流内板1和扰流外板2再次进行紧固,进而形成双重紧固效果,有效降低扰流内板1和扰流外板2脱离失效的风险。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