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脚踏式前后角度调节的转向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脚踏式前后角度调节的转向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脚踏式前后角度调节的转向柱。


背景技术:

2.现在工程机械的转向柱的高度和倾角大多数不能调节,给驾乘人带来的极大的不便性,影响驾乘人的驾驶体验,当然现在可以对转向柱进行位置调节的结构,但是现有调节方式一般依靠螺纹锁紧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结构装置复杂,对材料的性能要求高,机械加工精度要求高,零部件容易发生疲劳变形,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锁紧机构作用容易失效,而且现在的锁紧机构不能再任一角度和位置进行锁住,在调节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脚踏式前后角度调节的转向柱,既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任一角度的调节,调节方式更加省力方便。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5.一种脚踏式前后角度调节的转向柱,包括方向盘、套管组件和底座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方向盘连接在套管组件的上端,所述套管组件沿前后方向铰接在底座组件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锁止气弹簧、转轴、踏板、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锁止气弹簧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套管组件和底座组件上,且锁止气弹簧的顶针位于连接底座组件的一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所述踏板和拨杆均连接在转轴上,且踏板朝向前侧,拨杆朝向后侧,当下压踏板时,踏板通过转轴带动拨杆上挑,并顶升触发锁止气弹簧的顶针,使锁止气弹簧处于可调节状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拉动拨杆远离锁止气弹簧顶针。
6.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中心轴和万向节,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转向柱的安装架,所述中心轴转动设置在外套管内,所述方向盘连接在中心轴的上端,所述万向节连接在中心轴的下端,外套管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架连接在底座组件上,外套管固定连接在下连接架上,下连接架铰接在底座组件上,锁止气弹簧的上端通过连接座连接在外套管上。
7.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两块平行设置的侧板,两块侧板均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且两块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轴,所述下连接架连接在两块侧板之间,所述锁止气弹簧通过连接座设置在底板上,套管组件的中间轴通过所述万向节穿过所述底板与转向机连接。
8.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下连接架为倒u形板,所述外套管连接在下连接架的底面上,下连接架的侧面端部与所述侧板之间铰接,且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下连接架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侧板上的限位销轴,所述限位槽为以下连接架的铰接点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限位销轴活动设置在限位槽内。
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复位弹簧连
接在延长杆与套管组件之间。
10.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板设置在转轴的一端,且位于底座组件的一侧。
11.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板设置有防误踩组件,所述防误踩组件包括固定套管和触发杆,所述固定套管套接在转轴上,且固定连接在底座组件上,所述触发杆沿转轴的轴向方向滑动设置在转轴上,且与转轴之间设置顶出弹簧,且所述触发杆包括轴向段和径向段,所述固定套管上设置有l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边沿固定套管的轴向方向,滑槽的另一边沿固定套管的周向方向,所述触发杆的径向段位于滑槽内,当顶出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触发杆的径向段位于滑槽的轴向段内,触发杆的端部突出于踏板的侧面,当向内按压触发杆的端部时,触发杆的径向段进入到滑槽的周向段内。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利用杠杆原理,将踏板和用于推动锁止气弹簧顶针的拨杆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侧,当踩动踏板时,同时拨杆触发锁止气弹簧的顶针,使锁止气弹簧处于可调节状态,手动将转向柱移动至所需角度,松开踏板后即可完成调节;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调节的方式,方便调节,省时省力,可以实现在可调角度范围内的无级调节。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的下半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一的角度调节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一的底板与下连接架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二的防误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方向盘,2、套管组件,3、底座组件,4、锁止气弹簧,5、安装架,6、踏板,7、下连接架,8、万向节,9、复位弹簧,10、转轴,11、拨杆,12、延长杆,13、触发杆,14、固定套管,2-1、外套管,3-1、底板,3-2、侧板,3-3、连接轴,7-1、限位槽,13-1、轴向段,13-2、径向段,14-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24.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属于“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26.实施例一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脚踏式前后角度调节的转向柱,如图1所示,包括方向盘1、套管组件2和底座组件3,所述方向盘1连接在套管组件2的上端,所述套管组件2沿前后方向铰接在底座组件3上,所述套管组件2包括外套管、中心轴和万向节8,所述外套管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转向柱的安装架5,所述中心轴转动设置在外套管2-1内,所述方向盘1连接在中心轴的上端,所述万向节8连接在中心轴的下端,外套管2-1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架7设置在底座组件3上,套管组件2的中间轴通过所述万向节8穿过底座组件3与转向机连接。所述底座组件3包括底板3-1和设置在底板3-1上的两块平行设置的侧板3-2,两块侧板3-2均固定设置在底板3-1上,且两块侧板3-2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轴3-3,所述下连接架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所述下连接架7为倒u形板,所述外套管2-1连接在下连接架7的底面上,下连接架7的侧面与所述侧板3-2之间铰接,且与所述侧板3-2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下连接架7上的限位槽7-1和设置在侧板上的限位销轴,所述限位槽7-1为以下连接架7的铰接点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限位销轴活动设置在限位槽7-1内。如图2和图3所示,套管组件2与底座组件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锁止气弹簧4、转轴10、踏板6、拨杆11和复位弹簧9,所述锁止气弹簧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套管组件2的外套管2-1上和底座组件3的底板3-1上,且锁止气弹簧4的顶针端位于底座组件3的底板3-1端,所述转轴10转动设置在两个侧板3-2上,所述踏板6和拨杆11均连接在转轴10上,以车辆前进方向进行定义,且踏板6朝向前侧,拨杆11朝向后侧,所述踏板6连接在转轴10的一端,且位于侧板3-2之外的范围内,当下压踏板6时,踏板6通过转轴10带动拨杆11上挑,并顶升触发锁止气弹簧4的顶针,使锁止气弹簧4处于可调节状态,所述转轴10上固定设置有延长杆12,所述复位弹簧9连接在延长杆与下安装架之间,用于在踩下踏板6后通过复位弹簧9弹力进行复位。
28.实施例二
2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踏板设置有防误踩组件,如图5所示,所述防误踩组件包括固定套管14和触发杆13,所述固定套管14套接在转轴10上,且固定连接在侧板3-2上,所述触发杆13沿转轴10的轴向方向滑动设置在转轴内,且与转轴10之间设置顶出弹簧,且所述触发杆13包括轴向段13-1和径向段13-2,所述固定套管14上设置有l形的滑槽14-1,所述滑槽14-1的一边沿固定套管14的轴向方向,滑槽14-1的另一边沿固定套管14的周向方向,所述触发杆13的径向段13-2位于滑槽内,作为优选的,踏板的内侧可以设置成带凸缘,当顶出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触发杆13的径向段位于滑槽14-1的轴向段内,触发杆13的端部从踏板6的凸缘中穿出,此时踩踏踏板时,受固定套管限制,踏板无法转动,当向内按压触发杆13的端部时,触发杆13的径向段进入到滑槽14-1的周向段内,此时踩踏踏板6时,触发杆13的径向段沿滑槽14-1的轴向段移动,踏板6可以被踩下。当需要调整转向柱倾角时,需要用脚先往踏板凸缘上靠,将触发杆13向内侧推进,然后在踩踏踏板6,使锁止气弹簧4处于可调节状态后,手动将转动柱转动至所
需位置后,松开踏板6,完成调节。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