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gv底盘组件及agv小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gv底盘组件及agv小车。
背景技术:2.随着人工智能及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小车,特别是具有全向行驶功能的agv越来越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在各种物料周转和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应用中,通常由多台agv协同运行,共同完成作业任务。然而,若此时其中一台agv出现了硬件损坏,例如差速驱动转向单元因损坏无法运行时,必然会占用agv运行路线或作业通道,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甚至影响整个系统运行,必须尽快人工将车辆移出作业区。通常情况下,人工移车方式多为借助叉车搬运形式或人工推车的形式,而这两种形式都有明显的限制性。例如在巷道狭窄的场景下,叉车无法通行,就无法适用,此外,采用叉车移车方式,也容易损伤车体外观或个别零部件;人工推车的形式只适用于双轮驱动的车型,而采用两组差速驱动转向单元的全向车型,由于驱动单元为柔性连接,轮子行驶方向不确定,且推动无法掌握轮子行驶方向,所以人工推车的方式就无法适用。
3.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gv底盘组件及agv小车,该agv底盘组件具有升降功能,便于agv小车的移动。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gv底盘组件,包括:
7.底盘;
8.驱动轮组件,其设于所述底盘上;
9.支撑组件,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竖直方向相互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万向轮。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升降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升降板,上下相对的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二升降板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另一个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孔和所述通孔之间穿设丝杠。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杠具有从所述通孔伸出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设有供摇柄插入的插孔。
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从所述螺纹孔伸出、并设置防松螺母。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筋,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筋转动连接。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万向轮,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连接筋转动连接。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分设于所述驱动轮组件的两侧。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有加强筋。
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agv小车,包括如上所述的agv底盘组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9.本技术所公开的agv小车在正常运行时,升降部不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不变,此时万向轮和驱动轮组件同时着地,支撑组件对底盘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提高agv小车的运行平稳性。
20.agv小车在发生故障等情况下需要移车时,升降部动作,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相互远离,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带动底盘升起,以使驱动轮组件离开地面,此时只有万向轮着地,轻轻推动agv小车,便可实现agv小车的移动,操作方法简单。
21.支撑组件与底盘连接为一体,可以在任何agv小车运行的位置来操作升降动作,不受空间影响。
22.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成本低,在实施过程中无需配备专门的叉车等移车工具,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23.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agv底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组件上安装摇柄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底盘升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00-底盘;
32.200-驱动轮组件;
33.300-支撑组件,310-第一安装板,311-第一连接筋,320-第二安装板,321-第二连接筋,330-升降部,331-第一升降板,332-第二升降板,333-连接块,3331-第一螺纹孔,3332-第二螺纹孔,340-万向轮,350-丝杠,351-伸出端,352-插孔,360-摇柄,370-螺钉,
380-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40.实施例一
4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agv组件,参照图1至图4,其包括底盘100、驱动轮组件200以及支撑组件300等部分。
42.底盘100用于连接agv车身,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
43.驱动轮组件200设于底盘100上,驱动轮组件200用于实现整个agv小车的运行。本实施例对驱动轮组件2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可以为差速驱动轮。
44.支撑组件300包括第一安装板310和第二安装板320,第一安装板310与第二安装板
320之间设有升降部330。升降部330驱动第一安装板310和第二安装板320沿竖直方向相互远离或靠近。第一安装板310通过螺栓与底盘100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320上设有万向轮340。
45.agv小车在正常运行时,升降部330不动,第一安装板310与第二安装板320之间的距离不变,此时万向轮340和驱动轮组件200同时着地,支撑组件300对底盘100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提高agv小车的运行平稳性。
46.agv小车在发生故障等情况下需要移车时,升降部330动作,使第一安装板310与第二安装板320相互远离,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带动底盘100升起,以使驱动轮组件200离开地面,此时只有万向轮340着地,参照图4,轻轻推动agv小车,便可实现agv小车的移动。
47.应用该支撑组件300的agv小车在移动车体时,操作方法简单,仅需使升降部330动作即可使驱动轮组件200离开地面,仅有万向轮340接触地面,轻松推动车体即可实现移车。
48.该支撑组件300与底盘100连接为一体,可以在任何agv小车运行的位置来操作升降动作,不受空间影响。
49.该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成本低,在实施过程中无需配备专门的叉车等移车工具,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升降部3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升降板33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升降板332。两个第一升降板33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310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升降板331相对于第一安装板310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升降板33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320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升降板332相对于第二安装板320对称设置。
51.位于同侧且上下相对的第一升降板331与第二升降板332通过连接块333转动连接,具体为,第一升降板331和第二升降板332在交汇处设有连接块333,参照图5,连接块333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记为第一螺纹孔3331),第一螺纹孔3331与连接块333的中心轴同轴。第一升降板331和第二升降板332之间穿设螺钉370,螺钉370穿入第一螺纹孔3331内,实现第一升降板331与第二升降板332之间的转动连接。
52.两个连接块333相对设置,其中一个连接块333上设有螺纹孔(记为第二螺纹孔3332),另一个连接块333上设有通孔(未标示),第二螺纹孔3332和通孔正对,第二螺纹孔3332与通孔之间穿设丝杠350。
53.图5示出的是其中一个连接块33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螺纹孔3331和第二螺纹孔3332内的螺纹未示出。
54.需要将底盘100升起时,转动丝杠350,丝杠350在第二螺纹孔3332和通孔内转动,通过第一升降板331与第二升降板332的转动,使两个连接块333相互靠近,带动第一安装板310上升,从而使驱动轮组件200升起而脱离地面,达到图4所示状态。
55.需要将底盘100下降时,逆向转动丝杠350即可。
56.丝杠350具有从通孔伸出的伸出端351,伸出端351上设有供摇柄360插入的插孔352。操作时,将摇柄360插入,便于手动操作实现丝杠350的运动。
57.丝杠350的另一端从第二螺纹孔3332伸出、并设置防松螺母380,避免丝杠350从第二螺纹孔3332内脱出。
5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安装板310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筋311,第一升降板33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筋311转动连接,实现第一升降板331与第
一安装板310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筋311还起到提高第一安装板310结构强度的作用。
59.第二安装板320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筋321,第二安装板3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万向轮340,第二升降板332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筋321转动连接,实现第二升降板332与第二安装板320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筋321还起到提高第二安装板320结构强度的作用。
6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具有两个,两个支撑组件300分设于驱动轮组件200的两侧,四个万向轮340位于底盘100的四个角处,进一步提高支撑作用和agv小车的运行平稳性。
6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310和第二安装板320上分别设有加强筋(未标示),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62.实施例二
6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agv小车,其包括实施例一所公开的agv底盘组件。
6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