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


背景技术:

2.搬运车即起搬运货物作用的物流搬运设备。手动托盘搬运车在搬运站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内,由人力驱动液压系统来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并由人力拉动完成搬运作业。它是搬运站托盘运输工具中最简便、最有效、最常见的装卸、搬运工具。
3.搬运车底盘作为搬运车的一部分,在搬运车的日常使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搬运车底盘通常采用一体化结构,在对物体进行搬运时,能够确保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搬运的货物大小不一,同时搬运车行经的路径宽窄不一,当对较小尺寸的货物进行搬运,在经过路径较窄的道路时,需要更换较小的搬运车进行搬运以便能够顺利经过较窄的道路,因此为了满足不同道路宽度的需要,需要准备多种尺寸的搬运车以备必要时使用,增加了企业的使用成本,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道路的使用,减少准备不同尺寸搬运车所额外增加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避免由于准备多种尺寸搬运车导致使用成本增加情况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包括:第一轮板组件、第二轮板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轮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轮柱一端,所述第一轮柱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板一侧侧面,所述第一固定块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限位杆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限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槽开设于第一连接块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槽包括第一连接平滑部以及第一连接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块相对于开设有第一连接限位槽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限位杆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杆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槽开设于第二连接块相对两侧侧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第二连接块一侧侧面的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槽包括第二连接平滑部以及第二连接限位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块配合若干个第一连接块从而能够将两个第一支撑板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当搬运重物时能够借助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对重物提供支撑力。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轮板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
第二支撑板两侧侧壁开设有限位槽口,所述限位槽口通过限位卡槽卡合有辅助支撑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辅助支撑板,当需要对较大货物进行搬运时提供辅助支撑力,当对较小的货物提供搬运时,能够借助限位卡槽将辅助支撑板回收至第二支撑板内,方便通过较窄的道路进行搬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 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上连接有推动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推臂方便推动第二支撑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下表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连接有第二轮柱一端,所述第二轮柱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转动座能够转动第二支撑板,进而能够转动整个底座,方便控制搬运的方向。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相对于连接横板一侧侧壁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两侧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限位杆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滑动连接于第三连接限位槽内,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槽开设于第三连接块侧面,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槽包括第三连接平滑部以及第三连接限位部,所述第三连接块相对于开设有第三连接限位槽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限位杆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限位块,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杆滑动连接于固定限位槽内,所述固定限位槽开设于第三固定块一侧侧壁上,所述固定限位槽包括固定平滑部以及固定限位部,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侧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第三连接块配合第二固定块以及第三固定块,从而能够将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进行组合,同时借助若干个第三连接块为搬运的货物提供支撑力,在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连接块的作用下,使两个第一支撑板与一个第二支撑板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连接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固性,从而能够确保在使用此底盘进行搬运时,能够保证很好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从而能够调整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固定块,从而能够调整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距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配合能够调整彼此之间距离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避免由于准备多种尺寸搬运车导致使用成本增加情况的发生,同时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在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连接块的作用下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连接结构能够确保底盘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固定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一轮柱;3、第一转轮;4、第一固定块;41、第一固定限位杆;42、第一固定限位块;5、第一连接块;51、第一连接限位杆;52、第一连接限位块;53、第一连接限位槽;531、第一连接平滑部;532、第一连接限位部;6、第二连接块;61、第二连接限位槽;611、第二连接平滑部;612、第二连接限位部;7、第二支撑板;71、限位槽口;8、辅助支撑板;81、限位卡槽;9、转动座;10、第二轮柱;11、第二转轮;12、连接横板;13、推动臂;14、第二固定块;141、第二固定限位杆;142、第二固定限位块;15、第三连接块;151、第三连接限位杆;152、第三连接限位块;153、第三连接限位槽;1531、第三连接平滑部;1532、第三连接限位部;16、第三固定块;161、固定限位槽;1611、固定平滑部;1612、固定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31.经申请人的研究分析,现有的搬运车在使用时,通常采用一体化的底盘结构,当需要经过不同大小宽度的道路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搬运车以便工作人员能够进行使用,因此增加了工作人员准备不同尺寸搬运车时产生的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道路的使用,减少准备不同尺寸搬运车所额外增加的成本。
3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3.结合附图1-12所示,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轮柱2、第一转轮3、第一固定块4、第一固定限位杆41、第一固定限位块42、第一连接块5、第一连接限位杆51、第一连接限位块52、第一连接限位槽53、第一连接平滑部531、第一连接限位部532、第二连接块6、第二连接限位槽61、第二连接平滑部611、第二连接限位部612、第二支撑板7、限位槽口71、辅助支撑板8、限位卡槽81、转动座9、第二轮柱10、第二转轮11、连接横板12、推动臂13、第二固定块14、第二固定限位杆141、第二固定限位块142、第三连接块15、第三连接限位杆151、第三连接限位块152、第三连接限位槽153、第三连接平滑部1531、第三连接限位部1532、第三固定块16、固定限位槽161、固定平滑部1611以及固定限位部1612。
34.结合附图1-12所示,一种中小型搬运车底盘,包括:第一轮板组件、第二轮板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轮轮板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轮柱2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转轮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轮柱2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一侧侧面,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4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侧面,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块4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41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块5侧面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槽53,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槽53内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41,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槽53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平滑部531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限位部532,
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杆51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相对于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槽53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限位块5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杆51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块6相对两侧侧面开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槽61,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槽61内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杆51,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槽61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平滑部611以及第二连接限位部612,所述第二轮板组件包括所述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二支撑板7两侧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限位槽口71,所述辅助支撑板8上设置有限位卡槽81,所述限位卡槽81与所述限位槽口71相互卡合,所述第二支撑板7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12,所述连接横板12上连接有推动臂13,所述转动座9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7下表面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轮柱10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座9上,所述第二轮柱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柱10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7相对于所述连接横板12一侧侧壁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14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4相对两侧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限位块14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141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块15侧面开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槽153,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槽153内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141,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槽153包括所述第三连接平滑部153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限位部1532,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杆151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块15相对于开设有所述第三限位槽153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三连接限位块15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杆151另一端,所述第三固定块16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固定限位槽161,所述固定限位槽161内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限位杆151,所述固定限位槽161包括所述固定平滑部1611以及所述固定限位部1612,所述第三固定块1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侧面,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1,从而能够借助第一支撑板1对需要搬运的货物提供支撑,通过设置第一转轮3,从而能够方便推动第一支撑板,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4,由于第一固定限位杆41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限位槽53内,且第一固定限位杆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限位块42,从而第一连接块5能够以第一固定限位杆41以及第一连接限位槽53为限定进行移动,由于设置有第一连接平滑部531,从而能够使第一固定限位杆41在第一连接平滑部531上移动,配合第一连接限位部532,第一连接限位部532设置于第一连接平滑部531两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连接块5以第一固定限位杆41为限定从一个第一连接限位部532借助第一连接平滑部531移动至另一个第一连接限位部532上,进而能够调整第一固定块4与第一连接块5的相对位置,同理,由于第一连接块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限位杆51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限位杆51上的第一连接限位块52,配合设置于第二连接块6上的第二连接限位槽61,第二连接限位部612设置于第二连接平滑部611两端,从而能够使第一连接块5以第一连接限位杆51为限定从一个第二连接限位部612借助第二连接平滑部611移动至另一个第二连接限位部612上,进而能够调整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6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第二连接块6上同一侧开设有并列设置的第二连接限位槽61,从而能够以第二连接块6为中间位置点借助第一连接块5以及第一固定块4将两个第一支撑板1进行组合,由于第一连接块5与第一固定块4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6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从而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位置借助第一固定块4、第一连接块5以及第二连接块6能够进行调整,进而控制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间距,类似于第一固定块4与第一连接块5之间位置调整的关系,第二固定块14与第三连接块15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样能够进行调整,类似于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6之间位置调整的关系,两个相邻第三连接块
15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样能够进行调整,第三连接块15与第三固定块16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样进行调整,能够调整彼此之间位置关系的第二固定块14、第三连接块15以及第三固定块16实现第二支撑板7与第一支撑板1之间位置关系的调整,以便控制两个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7之间的距离,能够控制之间距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配合能够控制彼此之间距离的第一支撑板1以及第二支撑板7,从而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底盘的大小,当需要经过较窄的路径时,调整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使两个第一支撑板1相互靠近,当需要对底板要求较为紧凑时,调整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7之间的距离,使两者相互靠近,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避免由于准备多种尺寸搬运车导致使用成本增加情况的发生,同时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6以及第三连接块15能够对放置于底盘上的货物提供支撑,在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连接块的作用下,使两个第一支撑板与一个第二支撑板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连接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固性,从而能够确保在使用此底盘进行搬运时,能够保证很好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转动座9配合第一转轮3以及第二转轮11,从而能够便于对该底盘进行移动转向,通过设置推动臂13,从而方便对底盘进行推动,通过设置辅助支撑板8,从而能够借助辅助支撑板8分担第二支撑板1上放置货物的压力,同时借助限位卡槽81以及限位槽口71,从而能够调整辅助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7之间的位置,以便能够通过辅助支撑板8适应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确保底盘的稳固性。
3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工作需要以及可能经过的道路的宽窄,调整第一固定块4与第一连接块5之间的位置,随后调整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6之间的位置,从而实现控制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距离的目的,随后调整第二固定块14与第三连接块15之间的位置,再调整两个相邻第三连接块15之间的位置,再对第三连接块15与第三固定块16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控制两个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7距离的目的,随后调整辅助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7之间的位置,以便适应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当完成位置调整后,将货物放置于底盘上,借助推动臂13推动货物至工作场地。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