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质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活跃,身兼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双重身份”,结构形式“轻、快、好、省”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最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建筑形式,已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告号为cn20887017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内嵌式预制外墙板节点,包括有上层预制外墙板、压力灌浆混凝土层、连接插筋、连接水平筋、梁与墙连接筋等,其中下部墙内波纹管预埋在下层预制外墙板内,预制梁内波纹管预埋在预制梁内;预制梁置于下层预制外墙板的上方,预制板和现浇叠合层先后置于预制梁的上方,上层预制外墙板置于现浇叠合层的上方,梁与墙连接筋贯通置于下
3.部墙内波纹管和预制梁内波纹管内,压力灌浆混凝土层与现浇叠合层之间装设有连接水平筋,连接插筋插入压力灌浆混凝土层、连接水平筋及现浇叠合层将压力灌浆混凝土层和现浇叠合层连接在一起。其采用的是预制外墙板,但是并没有说明采用何种外墙板,而且结构相对复杂。
4.alc墙板即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是一种以水泥、石灰、硅砂等为主要原料再根据结构要求配置添加不同数量经防腐处理的钢筋网片的轻质多孔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经高温高压、蒸汽养护,反应生产具有多孔状结晶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密度较一般水泥质材料小,且具有良好的耐火、防火、隔音、隔热、保温等无与伦比的性能。
5.一般情况下,钢管束的厚度为130mm,alc板的厚度为180mm,钢管束的外表面材料为钢板,密度较大,密实坚硬,alc板的密度只有钢板的1/13,相对松软,材质相差很大,所以当alc板与钢管束连接时,如果不采取得当的措施极易产生通长裂缝。房屋产生裂缝首先是不美观,更主要的是外墙产生裂缝后,导致雨水渗漏,严重影响建筑的质量,甚至影响建筑的安全。
6.为此我们根据构件的不同厚度、构件的材料性能,研发了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防开裂、防渗水且保证建筑质量及安全的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包括alc外墙板及钢管混凝土束,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束位于alc外墙板之间,所述钢管混凝土束与alc外墙板面向室外的一侧对齐并且粘贴有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所述钢管混凝土束与alc外墙板面向
室内的一侧对齐拼接;
10.所述钢管混凝土束的最上端、最下端均与alc外墙板之间安装有alc条板或
11.所述alc外墙板的下方与钢管混凝土束交接处设有开槽,所述alc条板、钢管混凝土束与alc外墙板交接处或所述alc外墙板的开槽内均钉挂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上填抹有混合水泥砂浆层,所述混合水泥砂浆层全面覆盖于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区。
12.优选的,所述alc外墙板面向室外一侧与钢管混凝土束连接部位、alc外墙板的拼缝与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拼缝错开布置。
13.优选的,所述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采用的是保温一体化岩棉板。
14.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束的非连接区的表面贴覆有防火板,所述防火板表面与填充于连接区的混合水泥砂浆层的表面平齐。
15.优选的,所述防火板为alc防火板。
16.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束非连接区的防火板的表面、所述钢管混凝土束与alc外墙板连接区的混合水泥砂浆层的表面,以及所述alc外墙板非连接区的表面均涂覆有双层抗裂砂浆,两层抗裂砂浆之间压入一道耐酸碱网格布;在外层抗裂砂浆的表面依次涂覆有腻子层、底涂料层和面涂料层或在外层抗裂砂浆的表面依次涂覆有腻子层、内墙乳胶漆层。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保证了整体墙面既不开裂,又光洁平整,更主要的是有效地防止了外墙体的雨水渗漏,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实施例1的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19.图2:实施例2的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20.图中:1、alc外墙板,2、钢管混凝土束,3、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4、alc条板,5、内墙乳胶漆层6、钢丝网,7、混合水泥砂浆层,8、抗裂砂浆,9、腻子层,101、底涂料层,102、面涂料层,11、防火板,12、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如图1所示:
2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包括板厚为180mm的alc外墙板1以及位于alc外墙板之间、厚度为130mm的钢管混凝土束2,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与alc外墙板1面向室外的一侧对齐并且粘贴有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3,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与alc外墙板1面向室内的一侧对齐拼接。
24.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为横“t”形,其面向室内一侧、竖向上下与alc外墙板1连接处为连接区,其他区域为非连接区。
25.所述alc外墙板1面向室外一侧与钢管混凝土束2连接部位、alc外墙板的拼缝与外
墙保温装饰一体板3的拼缝错开布置;
26.所述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3采用的是保温一体化岩棉板;
27.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的最上端、最下端均与alc外墙板1之间安装有alc条板4,所述alc条板的宽度为300mm、厚度为150mm;
28.所述alc条板面向室内的一侧、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面向室内的一侧均与alc外墙板之间钉挂有钢丝网6,所述钢丝网6上填抹有30mm厚的混合水泥砂浆层7,所述混合水泥砂浆层7全面覆盖于alc外墙板1与钢管混凝土束2的连接区;
29.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的非连接区的表面贴覆有防火板11,所述防火板表面与填充于连接区的混合水泥砂浆层7的表面平齐;
30.所述防火板11为厚度40mm的alc防火板;
31.所述钢管混凝土束非连接区的防火板11的表面、所述钢管混凝土束与alc外墙板连接区的混合水泥砂浆层7的表面,以及所述alc外墙板非连接区的表面均涂覆有5-8mm厚的双层抗裂砂浆8,两层抗裂砂浆8之间压入一道耐酸碱网格布;在外层抗裂砂浆8的表面依次涂覆有腻子层9、底涂料层101和面涂料层102。
32.实施例2,如图2所示:
3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包括上端厚度为180mm,下方厚度为150mm的alc外墙板1以及位于alc外墙板之间、厚度为130mm的钢管混凝土束2,所述alc外墙板1的下方设有开槽12,其槽宽为300mm,槽深为30mm,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与alc外墙板1面向室外的一侧对齐并且粘贴有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3,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与alc外墙板1面向室内的一侧对齐拼接。
34.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为横“t”形,其面向室内一侧、竖向上下与alc外墙板1连接处为连接区,其他区域为非连接区。
35.所述alc外墙板1面向室外一侧与钢管混凝土束2连接部位、alc外墙板的拼缝与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3的拼缝错开布置;
36.所述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3采用的是保温一体化岩棉板;
37.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的连接端表面及所述alc外墙板1的开槽12内钉挂有钢丝网6,所述钢丝网6上填抹有30mm厚的混合水泥砂浆层7,所述混合水泥砂浆层5全面覆盖于alc外墙板1与钢管混凝土束2的连接区;
38.所述钢管混凝土束2的非连接区的表面贴覆有防火板11,所述防火板表面与填充于连接区的混合水泥砂浆层7的表面平齐;
39.所述防火板11为厚度40mm的alc防火板;
40.所述钢管混凝土束非连接区的防火板11的表面、所述钢管混凝土束与alc外墙板连接区的混合水泥砂浆层7的表面,以及所述alc外墙板非连接区的表面均涂覆有5-8mm厚的双层抗裂砂浆8,两层抗裂砂浆8之间压入一道耐酸碱网格布;在外层抗裂砂浆8的表面依次涂覆有腻子层9、内墙乳胶漆层5。
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lc外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束的连接节点,保证了整体墙面既不开裂,又光洁平整,更主要的是有效地防止了外墙体的雨水渗漏,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42.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
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