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张拉预埋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张拉预埋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张拉预埋管。


背景技术:

2.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分“先张法”和“后张法”。先张法是固定模具、用穿心液压千斤顶给主筋施加预应力、用专用夹具固定预应力钢筋、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拆除预应力钢筋夹具、保护预应力钢筋端部。而后张法是先在设计预应力钢筋处预留孔道、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拆模、在预留孔道处插入预应力钢筋,再一端固定预应力筋、另一端施加预应力,在预应力钢筋与预留孔道间用水泥砂浆灌浆,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两端夹具、保护外露的预应力钢筋等。
3.相关技术中,在预留孔道处设置预埋管,通过铁丝将预埋管固定起来,预埋管抵接于预埋组件。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容易沿着预埋管和预埋组件接触的位置进入注浆孔,水泥浆会导致注浆孔堵塞,无法完成后续的注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张拉预埋管,预埋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沿着第一端的延伸方向设置。使用时,连接柱沿着注浆孔穿过预埋组件,然后将连接柱固定在外侧模板或者预埋组件上。连接柱可以将预埋管本体与注浆孔对准,避免预埋管本体与注浆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错位,解决了水泥浆堵塞注浆孔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预埋管本体的定位精度。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张拉预埋管,包括:
6.预埋管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7.连接柱,设置于所述预埋管本体的第一端,且沿所述第一端的延伸方向设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埋管本体的第一端收缩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适配于预埋组件的外部轮廓,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锥形结构的端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锥形结构上设置有密封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圈。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柱为螺栓,所述螺栓上可拆卸连接有螺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上构造有通孔,所述连接柱插设于所述通孔内。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埋管本体为钢管。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埋管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把手。
15.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6.张拉预埋管包括预埋管本体和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预埋管本体的第一端,且沿着第一端的延伸方向设置,连接柱发挥定位作用。使用时,连接柱沿着注浆孔穿过预埋组
件,连接柱固定在外侧模板或者预埋组件上。预埋管本体在连接柱的作用下与注浆孔精准对位,避免预埋管本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与注浆孔出现错位,解决了混凝土浇筑过程注浆孔容易堵塞的问题。与此同时,连接柱还可以固定预埋管本体的位置,提高了预埋管本体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的安装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的局部放大图a。
20.附图标记:
21.1、预埋管本体;11、锥形结构;12、密封件;2、连接柱;21、螺帽;3、预埋组件;30、注浆孔;4、垫板;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7.相关技术中,在预留孔道处设置预埋管,通过铁丝将预埋管固定起来,预埋管抵接于张拉预埋组件。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管容易出现位移,水泥浆会沿着预埋管和张拉预埋组件接触的位置进入注浆孔内,水泥浆会导致注浆孔堵塞,无法完成后续的注浆工作。
2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拉预埋管,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预埋管本体1和连接柱2。
29.预埋管本体1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在模板之间,混凝土浇筑后形成预留孔道。预留孔道内穿设预应力钢筋,可以形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30.在一项实施例中,预埋管本体1可以采用塑料波纹管制作。
31.在另一项实施例中,预埋管本体1采用钢管制作,钢管可以留在混凝土结构中,也可以在浇筑后取出。
32.预埋管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预埋管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柱2,连接柱2沿着预埋管本体1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设置。
33.使用时,在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设置模板,将预埋组件3固定在设计的部位。连接柱2沿着注浆孔30穿过预埋组件3,然后固定在预埋组件3或者外部模板上。
34.连接柱2可以使预埋管本体1与注浆孔30的位置对齐,预埋管本体1抵接于注浆孔30。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管本体1与注浆孔30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不会发生错位,避免水泥浆沿着注浆孔30进入预埋组件3,可以防止注浆孔30堵塞。
35.与此同时,连接柱2还可以固定预埋管本体1,避免预埋管本体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偏离预定位置。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预埋管本体1的第一端与注浆孔30对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避免水泥浆堵塞注浆孔30。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预埋管本体1的第一端收缩形成锥形结构11,锥形结构11与预埋组件3的外部轮廓相适配,连接柱2设置在锥形结构的端部位置。
38.使用时,连接柱2沿着注浆孔30插设在预埋组件3上,预埋管本体1的第一端抵接于预埋组件3,锥形结构11与预埋组件3的外部轮廓相适配,锥形结构11插入预埋组件3上的锥形孔内。预埋管本体1通过锥形结构11与预埋组件3紧密贴合,避免了水泥浆进入注浆孔30内,也增加了预埋管本体1的定位精度,避免出现错位现象。
39.为了进一步增加预埋管本体1和注浆孔30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预埋管本体1和预埋组件3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预埋管本体1的锥形结构11上设置有密封件12。
41.使用时,预埋管本体1的第一端抵接于预埋组件3,锥形结构11插接于预埋组件3的锥形孔内,密封件12设置于锥形结构11和锥形孔之间,密封件12具有弹性,可以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填充隔绝。
42.在一项实施例中,密封件12为橡胶圈。
43.在另一项实施例中,密封件12为橡胶垫、防水垫等。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连接柱2沿着注浆孔30穿过预埋组件3,连
接柱2固定在外部模板或者预埋组件3上。
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柱2为螺栓,螺栓上可拆卸连接有螺帽21。
46.使用时,连接柱2沿着注浆孔30穿过预埋组件3,将螺帽21安装在螺栓上,可以将连接柱2与预埋组件3或者外部模板固定在一起,可以避免预埋管本体1出现错位或者松动。
47.在一项实施例中,连接柱2上还设置有垫板4,垫板4上构造有通孔,连接柱2插接在通孔内。
48.使用时,将垫板4设置在模板的外侧,将连接柱2依次穿过注浆孔30和垫板4的通孔,然后再用螺帽21将连接柱2固定起来。
49.垫板4可以对连接柱2形成支撑,可以避免连接柱2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松动。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预埋管本体1可以留在混凝土结构内,也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取出。
51.在需要取出预埋管本体1的情况下,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转动预埋管本体1,避免与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预埋管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把手5,转动把手5,可以转动预埋管本体1。
53.使用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转动把手5,使预埋管本体1与混凝土之间保持相对运动,直至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然后,将预埋管本体1从混凝土结构中抽出,预埋管本体1原来的位置形成预留孔道。
5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拉预埋管,包括预埋管本体和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预埋管本体的第一端,且沿着第一端的延伸方向设置,连接柱发挥定位作用。使用时,连接柱沿着注浆孔穿过预埋组件,连接柱固定在外侧模板或者预埋组件上。预埋管本体在连接柱的作用下与注浆孔精准对位,避免预埋管本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与注浆孔出现错位的现象,解决了混凝土浇筑过程注浆孔容易堵塞的问题。与此同时,连接柱还可以固定预埋管本体的位置,提高了预埋管本体的定位精度。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