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孔,安装孔通常为圆孔,安装孔在切割后通常存在有毛刺,为了去除毛刺,通常将泵体通过固定机构固定,通过打磨机构进行抛光处理,固定机构包括放置台、安装于放置台上段端的两个气缸、安装于气缸输出轴末端的抵紧块,两个气缸相对设置且抵紧块相互靠近,工作时将泵体放置于放置台上,将泵体放置于两个气缸之间,启动气缸,两个抵紧块将泵体夹紧,之后通过打磨机构进行抛光处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需要定位不同尺寸的泵体时,需要调整气缸的行程,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不同尺寸的泵体进行定位本技术提供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泵体的定位机构、带动定位机构转动的第一电机、位于泵体上方用于打磨泵体内圆的打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放置盘、滑动连接于放置盘上端的若干个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放置盘上端的安装块、将安装块与放置盘锁定的第一锁定件、安装于安装块下端的卡块、滑动连接于安装块的滑块、将滑块锁定的第二锁定件,所述滑块在远离和接近泵体的方向滑动,所述放置盘上端开设有若干个和卡块相对应的嵌设槽,所述嵌设槽间距的分布于远离和接近泵体的方向上,所述卡块嵌设于嵌设槽中,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垂直连接于放置盘下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泵体的尺寸将卡块嵌入至相对的嵌设槽中,通过第一锁定件将安装块和放置盘进行固定;之后将泵体放置于若干个滑块之间使得,滑动滑块使得滑块抵紧于泵体后通过第二锁定件锁定,泵体被固定后通过打磨机构对泵体的内圆进行打磨处理,根据泵体的尺寸,初步判定卡块卡接哪一个嵌设槽,再通过移动滑块完成最后的固定。
9.可选的,所述放置盘上端开设有若干对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包括开设于放置盘上端的上滑槽、连通于上滑槽且位于上滑槽下端的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槽长均平行于嵌设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头部滑动连接于下滑槽中,螺栓同时螺接于安装块,螺母螺接于螺栓同时抵紧于安装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安装块的位置时,选拧螺母,将螺母和螺栓分离,提拉安装块使得卡块从嵌设槽中脱离,待卡块嵌入至新的嵌设槽中后再将螺栓螺母固定。
11.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滑块上端的抵紧块,所述安装块远离泵体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槽长平行于第一滑槽的槽长,所述抵紧块抵紧于泵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滑动连接于安装槽中,滑动滑块调整抵紧块的位置,使得抵紧块抵紧于泵体。
13.可选的,所述第二锁定件为穿设于滑块的螺纹杆,所述安装槽未贯穿于安装块,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安装槽侧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螺纹杆,在螺纹杆的作用下滑块在安装槽中滑动,螺纹传动具有传动精确、平稳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垂直连接于螺纹杆远离泵体一端的施力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握住施力杆带动螺纹杆转动,方便施力。
17.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抵紧块靠近泵体一端侧壁的防划胶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划胶层抵紧于泵体,有效降低了泵体被划伤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放置盘上端开设有和第一滑槽结构相同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延伸于远离和接近泵体的方向上,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放置盘上端的放置块、支撑螺栓、和第一锁定件相同的第三锁定件,所述放置块上间距设置有螺纹孔,若干个所述螺纹孔分布于远离和接近泵体的方向上,所述支撑螺栓螺接于螺纹孔中,螺栓远离螺纹孔一端抵紧于泵体。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多为不规则形状,不易保持平衡,通过支撑螺栓对壳体进行支撑,通过转动放置块和选择支撑螺栓螺接于不同的螺纹孔调整支撑螺栓的位置,进而更加准确的控制支撑点。
21.可选的,还包括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对准于放置盘上端的吸尘头、连接于吸尘头的气管、连接于气管远离吸尘头一端的收集箱、连接于收集箱的真空泵。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的内圆在被打磨的时候会出现较多碎屑,通过启动真空泵将碎屑经吸尘头、气管吸入至收集箱中。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首先,根据泵体的尺寸将卡块嵌入至相对的嵌设槽中,通过第一锁定件将安装块和放置盘进行固定;之后将泵体放置于若干个滑块之间使得,滑动滑块使得滑块抵紧于泵体后通过第二锁定件锁定;可以根据泵体的尺寸灵活调整抵紧组件的位置,完成对不同尺寸泵体的定位工作。
25.2.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抵紧于泵体下端的支撑螺栓,有效提高泵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
27.图2是定位机构及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定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抵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机构;11、放置盘;111、第一滑槽;1111、上滑槽;1112、下滑
槽;112、第二滑槽;113、嵌设槽;12、抵紧组件;121、安装块;1211、避让槽;1212、避让孔;1213、安装槽;122、卡块;123、滑块;124、抵紧块;125、防划胶层;126、螺纹杆;127、施力杆;13、支撑组件;131、放置块;1311、螺纹孔;132、支撑螺栓;2、泵体;3、第一电机;4、打磨机构;41、安装板;42、滑轨;43、驱动组件;431、丝杆;432、移动块;433、第二电机;44、连接块;45、驱动电机;46、刀具;5、收集机构;51、吸尘头;52、气管;53、收集箱;54、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参照图1,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泵体2的定位机构1、带动定位机构1转动第一电机3、位于泵体2上方的打磨机构4、将泵体2打磨后的碎屑收集起来的收集机构5。
33.参考图1、图2,定位机构1包括放置盘11、安装于放置盘11上端的三个抵紧组件12、三个支撑组件13,放置盘11呈圆盘状设置,三个抵紧组件12沿放置盘11周向分布,第一电机3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且垂直连接于放置盘11的圆心处。
34.参考图2、图3,放置盘11上端开设有三对第一滑槽111、若干条和第一滑槽111结构相同的第二滑槽112,每组第一滑槽111相互平行且每组第一滑槽111的中线穿过放置盘11的圆心,第一滑槽111包括开设于放置盘11上端面的上滑槽1111、连通于上滑槽1111的下滑槽1112,上滑槽1111槽宽小于下滑槽1112的槽宽,两个第一滑槽111之间开设有若干个嵌设槽113,若干个嵌设槽113分布于远离和接近放置盘11圆心的方向上。
35.参考图3、图4,抵紧组件12包括安装块121、与嵌设槽113相对应的卡块122,安装块121截面呈梯形设置,安装块121呈倾斜设置的截面开设有避让槽1211,避让槽1211的底壁开设有贯穿底板厚度的避让孔1212。
36.参考图3、图4,抵紧组件12包括还包括将安装块121和放置盘11锁定的螺栓、螺母,螺栓头滑动连接于下滑槽1112中,螺栓穿设于避让孔1212中,螺母螺接于螺栓且抵紧于避让槽1211的底壁。
37.参考图4,抵紧组件12还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213中的滑块123、固定安装于滑块123上端的抵紧块124、固定安装于抵紧块124靠近泵体2一端侧壁的防划胶层125、穿设于滑块123的螺纹杆126、安装于螺纹杆126的施力杆127。
38.参考图4,抵紧块124呈长方体状设置,抵紧块124垂直连接于滑块123上端且位于滑块123靠近泵体2一端,安装块121远离放置盘11圆心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1213,安装槽1213的槽长延伸于远离和接近泵体2的方向上,安装槽1213未贯穿于安装块121。螺纹杆126穿设于安装槽1213侧壁,施力杆127垂直连接于螺纹杆126且位于螺纹杆126远离放置盘11圆心一端。
39.工作时,操作人员握住施力杆127,旋拧螺纹杆126带动滑块123在滑槽中运动,滑块123带动抵紧块124运动。
40.参考图2、图3,支撑组件13包括放置块131、支撑螺栓132,放置块131呈长方体状设置,放置块13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311,螺纹孔1311的轴线呈竖直设置,支撑螺栓132螺接于螺纹孔1311中,支撑螺栓132远离放置盘11一端抵紧于泵体2。放置块131通过螺栓和螺母完成固定,放置块131的固定和安装块121的固定方式相同,放置块131
固定于第一滑槽111或第二滑槽112上。
41.工作时,在螺栓和螺母未完全拧紧时,转动放置块131调整支撑螺栓132的位置,放置块131固定后,根据泵体2的形状、尺寸选择合适的螺纹孔1311,将支撑螺栓132固定。
42.参考图1,打磨机构4包括位于位于泵体2上方的刀具46、带动刀具46运动的驱动电机45、固定驱动电机45的连接块44、带动连接块44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组件43;用于支撑驱动组件43的滑轨42、用于固定滑轨42的安装板41。
43.参考图1,安装板41呈长方体状且竖直设置,滑轨4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41靠近放置板一端的侧壁且水平设置,驱动组件43包括滑动连接于滑轨42的移动块432、穿设于移动块432的丝杆431、带动丝杆431转动的第二电机433,第二电机433固定安装于滑轨42的侧壁且第二电机433输出轴固定连接于丝杆431。驱动电机45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
44.工作时,启动驱动第二电机433,第二电机433带动丝杆431转动,丝杆431带动滑块123在滑轨42中运动,滑块123带动连接块44运动,连接块44带动驱动电机45运动。
45.参考图1,收集机构5包括放置于地面的真空泵54、通过管路与真空泵54连接的收集箱53、连接于收集箱53的气管52,气管52远离收集箱53一端连接有吸尘头51,吸尘头51正对于放置盘11,其中气管52为刚性材料,连接于真空泵54和收集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过滤板。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泵体内圆车加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7.一、根据需要打磨的泵体2尺寸将卡块122卡接于相对应的嵌设槽113中,通过螺栓、螺母将安装块121固定。
48.二、旋拧支撑螺栓132对泵体2支撑。
49.三、操作人员依次握住施力杆127,旋拧螺纹杆126使得抵紧块124抵紧于泵体2将固定。
50.四、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带动放置盘11转动,启动驱动电机45,驱动电机45带动刀具46转动对泵体2内圆进行打磨,同时可以启动第二电机433对刀具46的位置进行调整。
51.五、启动真空泵54,泵体2打磨产生的碎屑经过吸尘头51进入到收集箱53中。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