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银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


背景技术:

2.纳米银线是指长度在微米尺度、直径在纳米尺度的一维银金属材料,其长径比可达1万以上。一般来说,纳米银线的长度越长、直径越小,其透光度越高、电阻越小。
3.纳米银线在光学(太阳能等)、导电(led、触摸屏等)、化学、热力等应用领域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目前最成熟的应用则是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
4.所以随着柔性oled和触控屏等的高新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纳米银线导电薄膜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故加大相关制造设备设计的需求。
5.但对于采用纳米银线制作取向的应用大多还处于研发中,制备具有良好取向的纳米银线的方法成本高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便捷的对纳米银线进行取向,并且降低纳米银线取向成本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能够便捷的对纳米银线进行取向,并且降低纳米银线取向的成本。
8.(二)技术方案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10.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均风组件、上料机构和热风机构,所述主体框架上部设置有所述均风组件,所述均风组件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料机构,所述热风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均风组件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均风组件包括均风箱、进气流头和出气流头,所述均风箱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进气流头,所述均风箱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出气流头。
12.进一步的,所述均风箱的下部设置有进料开口,所述均风箱的上部设置有调风板,所述调风板的一端与所述均风箱的一侧相铰接,所述调风板的另一端通过调节件与所述均风箱相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均风组件还包括整流板,所述均风箱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均风孔。
14.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机构包括鼓风机、加热器、排气管和集气管,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加热器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气流头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与所述出气流头相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气管,所述进气流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气管数量相同的第二导气管,一所述第一导气管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所述第二导气管相连接;
16.所述集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导气管,所述出气流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气管数量相同的第四导气管,一所述第三导气管通过第二导管与一所述第四导气管相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组件的一面驱动连接,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面与所述均风箱的下表面相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板和升降电机,所述底板与所述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底台、输送轴辊和输送轮,所述升降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台的一面驱动连接,所述底台上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输送轴辊,所述输送轴辊外表面套设有若干个所述输送轮。
2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滑杆,所述底台的四周均设置有一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台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底板上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21.(三)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纳米银线进行取向时,可将涂抹有纳米银线的基板放置于上料机构上,随后上料机构输送并将基板与均风组件相连接,随后热风机构将热风导入均风组件内,随后均风组件将均匀的热风吹至基板上,并对基板上的纳米银线进行角偏移的定型,由此能够便捷的对纳米银线进行取向,并且降低纳米银线取向的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均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均风组件结构侧视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进气流头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整流板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出气流头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集气管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装置中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纳米银线取向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主体框架,2-均风组件,3-底台,4-输送轴辊,5-输送轮,6-排气管,7-加热器,8-升降组件,9-集气管,10-滑杆,11-鼓风机,12-第三导气管,13-出气口,14-回流口,15-主风口,201-出气流头,202-均风箱,203-进气流头,204-调风板,205-调节件,206-第二导气管,207-整流板,208-第四导气管,801-底板,802-升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7.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均风组件2、上料机构和热风机构,所述主体框架1上部设置有所述均风组件2,所述均风组件2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料机构,所述热风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均风组件2相连接。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纳米银线进行取向时,可将涂抹有纳米银线的基板放置于上料机构上,随后上料机构输送并将基板与均风组件2相连接,随后热风机构将热风导入均风组件2内,随后均风组件2将均匀的热风吹至基板上,并对基板上的纳米银线进行角偏移的定型。
39.进一步的,所述均风组件2包括均风箱202、进气流头203和出气流头201,所述均风箱20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进气流头203,所述均风箱202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出气流头201。
40.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热风通过进气流头203进入均风箱202内部,并对基板上的纳米银线进行取向,随后热风通过出气流头201导出。
41.进一步的,所述均风箱202的下部设置有进料开口,所述均风箱202的上部设置有调风板204,所述调风板204的一端与所述均风箱202的一侧相铰接,所述调风板204的另一端通过调节件205与所述均风箱202相连接。
42.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基板带有纳米银线的一面盖在进料开口上,使热风能够对纳米银线进行取向,同时通过调节件205调整调风板204另一端的高度,使调风板204将均风箱202上部的热风压下,使热风充分与纳米银线相接触,提升纳米银线的取向速度。
43.进一步的,所述均风组件2还包括整流板207,所述均风箱20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整流板207,所述整流板20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均风孔。
44.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热风在通过整流板207后通过均风孔保证均风箱202内腔的风速和温度的均匀性。
45.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机构包括鼓风机11、加热器7、排气管6和集气管9,所述鼓风机11与所述加热器7相连接,所述加热器7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与所述进气流头203相连接,所述加热器7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集气管9,所述集气管9与所述出气流头201相连接。
46.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鼓风机11将冷风导入加热器7,通过加热器7对冷风进行加热,随后加热后的热风通过排气管6导入进气流头203内,随后热风穿过均风箱202并由出气流头201排出,随后通过集气管9流回加热器7内部,有利于热风循环使用,降低能耗。
47.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气管,所述进气流头2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气管数量相同的第二导气管206,一所述第一导气管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所述第二导气管206相连接;
48.所述集气管9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导气管12,所述出气流头2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气管12数量相同的第四导气管208,一所述第三导气管12通过第二导管与一所述第四导气管208相连接。
49.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排气管6通过多个第一导气管将热风均匀的分成若干份,
随后若干个份均匀的热风通过第二导气管206进入进气流头203内,从而使均风箱202内有均匀分布的风速和温度;随后均匀的热风通过四导气管导入第三导气管12内,并通过集气管9进行回流。
50.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组件8和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8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1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组件的一面驱动连接,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面与所述均风箱202的下表面相连接。
51.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通过输送组件将涂抹有纳米银线的基板送入进料开口下方,随后升降组件8带动输送组件与基板上升,随后通过基板对进料开口密封。
5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8包括底板801和升降电机802,所述底板801与所述主体框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80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801可拆卸连接。
5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底台3、输送轴辊4和输送轮5,所述升降电机802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台3的一面驱动连接,所述底台3上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输送轴辊4,所述输送轴辊4外表面套设有若干个所述输送轮5。
54.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基板与输送轮5相接触,使基板带动输送轴辊4和输送轮5在底台3上转动,使基板能够在底台3上移动,同时通过升降电机802驱动底台3进行升降。
5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8还包括滑杆10,所述底台3的四周均设置有一所述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台3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0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底板801上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56.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通过滑杆10使底台3在进行升降时更加的稳定。
57.实施例一
58.请参照图1至图11,一种纳米银线取向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均风组件2、上料机构和热风机构,所述主体框架1上部设置有所述均风组件2,所述均风组件2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料机构,所述热风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均风组件2相连接;
59.所述均风组件2包括均风箱202、进气流头203和出气流头201,所述均风箱202通过螺丝与所述主体框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均风箱202的一侧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进气流头203,所述均风箱202的另一侧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出气流头201;
60.所述均风箱202的下部设置有进料开口,所述进料开口上设置有密封圈,减小所述进料开口与基板之间的缝隙,避免漏风,所述均风箱202的上部设置有调风板204,所述调风板204的一端与所述均风箱202的一侧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调风板204的另一端通过调节件205与所述均风箱202相连接;
61.所述调风板20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均风箱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板用于当调风板204转动时,热风通过调风板204与均风箱202之间的缝隙侧漏;
62.所述均风箱202靠近所述调节件205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调风板204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调风板204的另一端相焊接,所述螺杆的中部穿设于所述条形槽内并且采用可活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205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205为蝶形螺母;
63.所述均风组件2还包括整流板207,所述均风箱20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整流板207,所述整流板20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均风孔;
64.所述整流板207共设置有3个;
65.所述热风机构包括鼓风机11、加热器7、排气管6和集气管9,所述鼓风机11与所述加热器7相连接,所述加热器7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与所述进气流头203相连接,所述加热器7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集气管9,所述集气管9与所述出气流头201相连接;
66.所述排气管6和所述集气管9的结构相同;
67.所述热风机构还包括风管,所述加热器7套设于风管外表面,所述风管的一端设置有主风口15,所述主风口15与所述鼓风机11相连接,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3,所述出气口13与所述排气管6相连接,所述风管上部还设置有回流口14,所述回流口14与所述集气管9相连接;
68.所述鼓风机11用于提供风力并调整风速;
69.所述排气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气管,所述进气流头2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气管数量相同的第二导气管206,一所述第一导气管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所述第二导气管206相连接;
70.所述集气管9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导气管12,所述出气流头2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气管12数量相同的第四导气管208,一所述第三导气管12通过第二导管与一所述第四导气管208相连接;
71.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组件8和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8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1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组件的一面驱动连接,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面与所述均风箱202的下表面相连接;
72.所述升降组件8包括底板801和升降电机802,所述底板801通过螺丝与所述主体框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802的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底板801可拆卸连接;
73.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底台3、输送轴辊4和输送轮5,所述升降电机802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台3的一面驱动连接,所述底台3上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输送轴辊4,所述输送轴辊4外表面均套设有若干个所述输送轮5;
74.所述升降组件8还包括滑杆10,所述底台3的四周均设置有一所述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台3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0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底板801上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75.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一所述输送轴辊4驱动连接,所述输送轴辊4之间通过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
76.所述驱动件为减速电机;
77.还包括风速计和温度计,所述均风箱202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3个所述风速计,所述均风箱202内表面的一侧还设置有3个所述温度计,所述均风箱202内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3个所述风速计,所述均风箱202内表面的另一侧还设置有3个所述温度计;
78.所述风速计用于测试均风箱202内的风速,所述温度计用于测试均风箱202内部热风的温度;
79.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7、所述鼓风机11、所述升降电机802、所述风速计和所述温度计电连接;
80.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器7的加热温度,使热风温度控制在60
°
左右,误差在
±
5℃范围之内,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11的风力大小。
8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