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砂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机械铸造领域,要使用型砂来造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型砂一般会被收集起来重复使用。铸造完成后,使用过的型砂会结成大块,故而在回收使用前需要把大块的型砂压碎,然后送入粉碎装置做粉碎处理。
3.以往的型砂回收过程中,在将结成大块的型砂压碎时,总会伴随有沙尘的外溢,造成车间污染,使工人工作环境恶化,而危害到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改善型砂收集作业中扬尘外溢显著、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包括基座、传送带、安装在基座上部的挤压仓和安装在基座下部的底仓。
6.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穿过。
7.所述基座上,对应在所述挤压仓下方形成有落砂腔;所述传送带由所述落砂腔的下方经过。
8.所述挤压仓包括左、右仓体和连接在左、右仓体的前、后侧的弹性壁。所述基座上设有能够驱使所述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驱动单元。
9.所述弹性壁呈弹簧状的折叠状态,这样在左、右仓体沿左右方向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时,所述弹性壁能够相应地作折叠起来和展开状态的变化。
10.所述左、右仓体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槽,该槽与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折叠和展开的盖体相匹配。所述盖体插入所述槽内,在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远离的过程中,所述盖体能够相应地作折叠和展开状态的变化。
11.所述左、右仓体的下部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托杆且左仓体上的托杆与右仓体上的托杆相互交叉,即左仓体上的各托杆分别对应地插入右仓体上两两相邻的两个托杆之间。所述左、右仓体上分别设有与各托杆一一对应的插孔。
12.在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远离的过程中,托杆自由端能够相对远离和靠近对应插孔的端口,要求确保在两个仓体相互远离时托杆的端部不会移出对应的插孔。
13.在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能够相对的帘布单元,该相对的帘布单元对应在所述落砂腔下端口的左侧和右侧。
14.所述帘布单元中的弹性帘布能够选择地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接触和分离,使得所述弹性帘布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相接触时能够在所述落砂腔的下端口形成槽空间,即相对的弹性帘布、传送带的带面以及底仓的前、后壁板围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槽型;
15.使得所述弹性帘布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相分离时能够在弹性帘布的下端与传送
带的带面之间形成垂直方向的间距,此时,所述传送带运行不会受到弹性帘布的阻碍。
16.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落砂腔连通的风道,该风道的一端对应匹配有风机。启动风机能够形成抽吸负压而将粉尘吸走。
17.使用时,先将大块的型砂放在挤压仓内,此时的左、右仓体处于相对远离的状态,由托杆承托着大块的型砂,弹性帘布压在传送带的带面上形成槽空间,传送带此时停止运行。将盖体置在所述槽内后,启动驱动单元使左、右仓体相互靠近而将大块的型砂压碎,被压碎的型砂会经落砂腔落在传送带的带面上。挤压过程产生的扬尘会留置在封闭空间内,不会外溢到车间。启动驱动单元使左、右仓体相互远离并回到初始状态后,启动风机将残存在粉尘收集起来。最后,使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间距,然后启动传送带将型砂输送到下一工序。
18.进一步,所述左、右仓体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线型滑轨结构。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19.进一步,所述帘布单元包括设在框a中的弹性帘布a、设在框b中的弹性帘布b,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框a、所述框b升降移动的动力传动组。所述框a对应在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方,所述框b对应在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下方。
20.所述弹性帘布a的宽度、所述弹性帘布b的宽度均大于所述传送带的宽度。
21.进一步,所述动力传动组为电机驱动下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22.进一步,所述弹性帘布a的上部形成有弹簧状的折叠结构,所述弹性帘布b的下部形成有弹簧状的折叠结构,使得所述框a带动所述弹性帘布a升降时,弹性帘布a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收拢和展开,使得所述框b带动所述弹性帘布b升降时,弹性帘布b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收拢和展开。要求保证在弹性帘布a下移过程中其上部的折叠结构始终处于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在弹性帘布b上移过程中其下部的折叠结构始终处于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即,弹性帘布a下移时,对应地,弹性帘布b上移;弹性帘布a上移时,对应地,弹性帘布b下移。
23.进一步,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转轴,在转轴上设有与所述框a、框b上设置的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时,齿轮与齿条啮合而带动框a和框b升降移动。
24.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置的与所述落砂腔连通的风道与竖向管道连通。所述风机装在竖向管道的上部。所述竖向管道的管腔上部设有振动器和与振动器匹配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下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相间布置的多层叶片,且最下层的叶片处于所述风道端口上方。所述竖向管道相对所述风道向下延伸一定长度直至在基座下端面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体,筒体的下端口设有筒盖。
25.所述风机抽吸到风道内的粉尘大部分会粘附在叶片上,在振动器使叶片振动时能够将粉尘抖落到筒体内。开启筒盖能够将沉积的粉尘倒出。本专利方案下,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仍需要设置一个集尘布袋,该集尘布袋的纺织密度要求能够防止吸尘渗出。
2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其改善了型砂收集作业中扬尘外溢显著、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帘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相作用的状态过程示意图。
30.图中符号说明:10基座,101落砂腔,102风道,103单向片,104 竖向管道,105凸台,106筒体,107筒盖,20传送带;1挤压仓,11左仓体,12右仓体,13弹性壁,14槽,15托杆,16插孔,2液压缸,3风机,4振动器,5传动杆,51叶片,6底仓,61箱块,62电机一,63电机二,64框a,65弹性帘布a,66框b,67弹性帘布b,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2.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包括基座10、传送带20、安装在基座10上部的挤压仓1和安装在基座10下部的底仓6。
33.所述传送带20在所述底仓6的前、后壁板之间穿过,沿左右方向。
34.所述基座10上,对应在所述挤压仓1下方形成有落砂腔101。所述传送带20由所述落砂腔101的下部经过。
35.所述挤压仓1包括左仓体11、右仓体12和连接在左、右仓体11、 12的前、后侧的弹性壁13。所述基座10上设有能够驱使所述左仓体11、右仓体12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驱动单元。
36.所述弹性壁13呈弹簧状的折叠状态,这样在左、右仓体沿左右方向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时,所述弹性壁能够相应地作折叠起来和展开状态的变化。
37.所述左仓体11、右仓体12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槽14,该槽14与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折叠和展开的盖体相匹配。所述盖体插入所述槽14内,在左仓体11、右仓体12相互靠近和远离的过程中,所述盖体能够相应地作折叠和展开状态的变化。
38.所述左仓体11、右仓体12的下部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托杆 15且左仓体11上的托杆15与右仓体12上的托杆15相互交叉,即左仓体11上的各托杆15分别对应地插入右仓体12上两两相邻的两个托杆15 之间。所述左仓体11、右仓体12上分别设有与各托杆15一一对应的插孔16。
39.在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远离的过程中,托杆15自由端能够相对远离和靠近对应插孔16的端口,要求确保在两个仓体相互远离时托杆15 的端部不会移出对应的插孔16。
40.在所述底仓6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能够相对的帘布单元,该相对的帘布单元对应在所述落砂腔101下端口的左侧和右侧。
41.所述帘布单元中的弹性帘布能够选择地与所述传送带20的带面接触和分离,使得所述弹性帘布与所述传送带20的带面相接触时能够在所述落砂腔101的下端口形成槽空间,即相对的弹性帘布、传送带20的带面以及底仓6的前、后壁板围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槽型。
42.使得所述弹性帘布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相分离时能够在弹性帘布的下端与传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垂直方向的间距,此时,所述传送带运行不会受到弹性帘布的阻碍。
43.所述基座10上设有与所述落砂腔101连通的风道102,该风道102 的一端对应匹配有风机3。启动风机3能够形成抽吸负压而将粉尘吸走。
44.使用时,先将大块的型砂放在挤压仓1内,此时的左、右仓体11、 12处于相对远离的状态,由托杆15承托着大块的型砂,弹性帘布压在传送带的带面上形成槽空间,传送带此时停止运行。将盖体置在所述槽14 内后,启动驱动单元使左、右仓体11、12相互靠近而将大
块的型砂压碎,被压碎的型砂会经落砂腔落在传送带20的带面上。挤压过程产生的扬尘会留置在封闭空间内,不会外溢到车间。启动驱动单元使左、右仓体11、 12相互远离并回到初始状态后,启动风机3将残存在粉尘收集起来。最后,使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间距,然后启动传送带将型砂输送到下一工序。
45.所述左、右仓体11、12与所述基座10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线型滑轨结构。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缸2。
46.所述帘布单元包括设在框a64中的弹性帘布a65、设在框b66中的弹性帘布b67,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框a64、所述框b66升降移动的动力传动组。所述框a64对应在所述传送带20的带面上方,所述框b66对应在所述传送带20的带面下方。
47.所述弹性帘布a65的宽度、所述弹性帘布b67的宽度均大于所述传送带20的宽度。
48.如图,所述动力传动组为电机驱动下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49.所示底仓6的前、后壁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箱块61,箱块上设有驱动电机,即驱动框a升降的电机一62和驱动框b升降移动的电机二63。
50.所述弹性帘布a 65的上部形成有弹簧状的折叠结构,所述弹性帘布 b67的下部形成有弹簧状的折叠结构,使得所述框a64带动所述弹性帘布 a65升降时,弹性帘布a65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收拢和展开,使得所述框 b66带动所述弹性帘布b67升降时,弹性帘布b67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收拢和展开。
51.要求保证在弹性帘布a65下移过程中其上部的折叠结构始终处于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在弹性帘布b67上移过程中其下部的折叠结构始终处于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即,弹性帘布a65下移时,对应地,弹性帘布b67 上移;弹性帘布a65上移时,对应地,弹性帘布b67下移。
52.所述底仓6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转轴7,在转轴7上设有与所述框 a64、框b66上设置的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电机一62、电机二63驱动对应匹配的转轴7旋转时,齿轮与齿条啮合而带动框a64和框b66升降移动。
53.所述基座10上设置的与所述落砂腔101连通的风道102与竖向管道 104连通。所述风机3装在竖向管道104的上部。所述竖向管道104的管腔上部设有振动器4和与振动器4匹配的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下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相间布置的多层叶片51,且最下层的叶片51处于所述风道102端口上方。所述竖向管道104相对所述风道102向下延伸一定长度直至在基座10下端面设置的凸台105。所述凸台105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体106,筒体106的下端口设有筒盖107。
54.所述风机3抽吸到风道102内的粉尘大部分会粘附在叶片51上,在振动器4使叶片51振动时能够将粉尘抖落到筒体106内。开启筒盖107 能够将沉积的粉尘倒出。本专利方案下,在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仍需要设置一个集尘布袋,该集尘布袋的纺织密度要求能够防止吸尘渗出。
55.在所述风道102的入口端,即靠近落砂腔101的一端设有单向片103,该单向片103能够在负压状态下朝风道102的内侧掀起而将风道102打开,当风机3停止运行后,单向片103能够将风道102的端口封堵住,防止振动器4运行抖落掉叶片51上的粉尘时,粉尘外溢到落砂腔101。
56.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